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哲学视域内当代主体问题研究
1
作者 马妮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2,226,共9页
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可归结为“主体中心困境”,指向对主体形而上学的否定,以存在主义、现象学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尝试彻底抛弃思维主体,重建人与自然的同构。培根“科学-技术”范畴的实践哲学界定,支撑了笛卡尔以来我思主体的认识论根基... 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可归结为“主体中心困境”,指向对主体形而上学的否定,以存在主义、现象学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尝试彻底抛弃思维主体,重建人与自然的同构。培根“科学-技术”范畴的实践哲学界定,支撑了笛卡尔以来我思主体的认识论根基;康德实践哲学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划分,揭示了认知主体的局限性,但其价值主体归根结底依赖于先验观念论的形而上学预设。在当代哲学的实践哲学转向背景中,萨特、梅洛-庞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提出的存在、时间的绵延、生活世界、此在等概念,表征实践哲学对人的自我价值和生成性特征的肯定,以及对传统思维主体独断性的扬弃,其根本在于以不同概念重构价值主体。马克思的实践主体在当代依然具有生命力。中国传统哲学以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的主体思维方式凸显实践哲学特质,在实践哲学当代转向中,体现出中西哲学对话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思维主体 实践哲学 价值主体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