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卡尔·雅斯贝尔斯世界哲学理念与展望--以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哲学为中心 |
金寿铁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2
|
近20年中国文化之和谐意识研究述评 |
邵汉明
黎韵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
3
|
哲学思维的跨文化转变——卡尔·雅斯贝尔斯与跨文化哲学的挑战 |
安德烈亚斯·切萨纳
金寿铁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4
|
胡塞尔手稿研究——胡塞尔现象学中人类社会的动物根源 |
让-克劳德.根斯
金寿铁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5
|
自媒体时代,对外文化传播的非政府路径探析 |
吴冬
刘举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
6
|
消费社会的物化处境及其现代性批判 |
庞立生
刘举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
7
|
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论恩斯特·布洛赫的未来希望哲学思想 |
梦海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
8
|
世界是拯救实验室——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历史哲学概念 |
梦海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9
|
金代的女真人与儒家思想文化 |
刘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0
|
希望哲学的两种类型: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与恩斯特·布洛赫 |
金寿铁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1
|
逻辑实证主义与关系辩证法的双重变奏——兼论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研究价值 |
赫曦滢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2
|
生存自由与政治自由——论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政治哲学理念 |
金寿铁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3
|
马克思哲学—政治思想与20世纪马克思主义——恩斯特·布洛赫报告:《马克思,直路,具体的乌托邦》解读 |
金寿铁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4
|
伦理文化的“物化”与精神生活的失落 |
刘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5
|
什么叫有区别的人类学?——关于卡尔·雅斯贝尔斯哲学逻辑学的三个命题 |
A.基尔
金寿铁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6
|
社会交互理论与学习 |
宋立民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
17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精神的理论要素、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
陈曦
邴正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8
|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
刘鹏飞
赫曦滢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5
|
|
|
19
|
彼得·德鲁克的知识工作者自我重塑思想述评 |
李丽莉
张富国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20
|
从历史清算、普遍交往到世界公民——卡尔·雅斯贝尔斯与汉娜·阿伦特的对话 |
金寿铁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