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城市气象条件对花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兰芸 杨智媛 +1 位作者 丁立 朱禹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50-50,53,共2页
花生是白城市主要农作物,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当地花生不同程度出现减产问题。本文对2009-2018年白城市气象条件对花生各生育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当地花生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气象条件 影响 吉林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洮北区“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兰芸 杨哲 +2 位作者 杨慧楠 金岩岩 于秀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291-291,296,共2页
介绍了白城市洮北区"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洮北区"三农"气象服务的对策,以期提高"三农"气象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气象 野三农”服务 问题 对策 吉林白城 洮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洮北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探讨
3
作者 王兰芸 杨智媛 +1 位作者 朱禹 杨慧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216-216,共1页
加强乡镇、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有效提高了气象信息的传播速度,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白城市洮北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现状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洮北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建议,以更加... 加强乡镇、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有效提高了气象信息的传播速度,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白城市洮北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现状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洮北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建议,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气象信息员队伍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员 队伍建设 防灾减灾 现状 建议 吉林白城 洮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洮北区乡镇气象防灾减灾探析
4
作者 杨慧楠 张嘉雪 王卓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8期201-202,共2页
白城市洮北区气象灾害的研究由于地域的局限性,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通过对2012—2017年洮北区各乡镇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对灾情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作出分析,有利于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白城市洮北区气象灾害的研究由于地域的局限性,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通过对2012—2017年洮北区各乡镇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对灾情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作出分析,有利于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逐步实现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结合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的标准化建设,对提高洮北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气象 防灾减灾 吉林白城 洮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白城市酸雨状况下的大气环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秀娟 王兰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778-14780,共3页
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白城市通过2007~2008年酸雨监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研究,得出大气环境的分析和评价,对白城市酸雨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 酸雨 PH值 K值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观测技术对精准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6
作者 郭淑芳 李华峰 +1 位作者 于秀娟 刘悦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4期123-125,共3页
气象观测技术是精准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气象观测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促进精准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气象观测技术通过提高农事活动的针对性与及时性、优化农业资源的精准配置、提升农业风险... 气象观测技术是精准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气象观测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促进精准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气象观测技术通过提高农事活动的针对性与及时性、优化农业资源的精准配置、提升农业风险的预判与防控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等方面,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然而,在实践中,气象观测技术仍面临观测系统成本高、数据标准化与融合困难、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缺乏与生产管理的深度融合、商业模式不成熟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加强部门技术协同创新、健全气象为农服务政策体系、完善气象观测产品、强化农技人员培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气象观测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深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技术 精准农业 智慧农业 农业气象服务 气象为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白城市农业干旱指标及干旱预测模型
7
作者 杜佳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216-217,282,共3页
白城市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但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生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白城市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白城市农业干旱指标和预报方法,以便有效地预测预报该市农业干旱灾害,为白城市开展农业干旱预测预... 白城市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但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生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白城市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白城市农业干旱指标和预报方法,以便有效地预测预报该市农业干旱灾害,为白城市开展农业干旱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为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确切的农业干旱预警预报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干旱指标 干旱预测模型 白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分析
8
作者 杨哲 段有 +1 位作者 李艳明 蔡丽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251-251,255,共2页
利用2002—2013年白城市5个气象站的春季沙尘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沙尘天气、局地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呈现波动起伏状态,区域浮尘天气的次数较少,仅出现过3次,出现浮尘天气较多的年份正是区域沙尘天气和局地沙... 利用2002—2013年白城市5个气象站的春季沙尘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沙尘天气、局地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呈现波动起伏状态,区域浮尘天气的次数较少,仅出现过3次,出现浮尘天气较多的年份正是区域沙尘天气和局地沙尘天气较少的年份;3月区域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最多,4月、5月局地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最多;各站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的次数基本上呈现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通榆出现的次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分布特征 吉林白城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
9
作者 王铁岩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232-232,239,共2页
根据2007—2011年白城市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布特征、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城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秋季空气质量最好,春季、冬季空气质量较差。以天气形势为依... 根据2007—2011年白城市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布特征、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城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秋季空气质量最好,春季、冬季空气质量较差。以天气形势为依托、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变化和分类法与趋势外推法相结合,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可使高污染浓度预报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特征 空气质量等级 气象条件 吉林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干旱成因及减灾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殊荣 陈剑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277-277,281,共2页
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造成了十年九旱的历史顽症。对白城市的干旱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抗旱减灾的对策。
关键词 干旱 成因 减灾对策 吉林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燕麦生育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玲 赵丹丹 刘金昀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3-4,共2页
本文在搜集、整理、分析1999—2016年白城市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获得所研究要素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6年,白城市燕麦2个播期各发育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第一播期出苗期、孕穗... 本文在搜集、整理、分析1999—2016年白城市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获得所研究要素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6年,白城市燕麦2个播期各发育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第一播期出苗期、孕穗期和开花期呈上升趋势,其他各发育期均呈下降趋势;第二播期拔节孕穗期呈下降趋势,其他各发育期均呈现上升趋势。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为第一播期出苗期和孕穗期及第二播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期呈上升趋势,其他各播期各发育期均呈下降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为第一播期播种期、第二播期出苗期呈下降趋势,其他各播期各发育期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育期 气温变化 吉林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7月24日白城市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洪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253-253,256,共2页
通过环流形势及新一代天气雷达二次产品资料分析,对2010年7月24日夜间白城市区局地暴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中低空切变线触发的对流,导致了这次强降水的发生,主要是雷达站西北方向生成的对流风暴,在暴雨发生地上空迅速加强发... 通过环流形势及新一代天气雷达二次产品资料分析,对2010年7月24日夜间白城市区局地暴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中低空切变线触发的对流,导致了这次强降水的发生,主要是雷达站西北方向生成的对流风暴,在暴雨发生地上空迅速加强发展。通过对此次天气过程环流形势、雷达回波及二次产品等资料的分析,从中找出预报指标,为此类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形势 要素 雷达资料 吉林白城 2010年7月24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2次东北冷涡暴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金莲 魏裕革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210-210,215,共2页
从高空环流背景、地面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几个方面,对2012年和2015年白城市冬季2次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影响系统的源地不同,暴雪落区、量级也有较大的差异,水汽的来源不同,落区也有较大影响,偏东气流在白城... 从高空环流背景、地面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几个方面,对2012年和2015年白城市冬季2次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影响系统的源地不同,暴雪落区、量级也有较大的差异,水汽的来源不同,落区也有较大影响,偏东气流在白城市形成大兴安岭的迎风面,地形的抬升导致了上升运动的维持,对降水起到了明显的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水汽 上升运动 吉林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气象观测的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分析
14
作者 李华峰 郭淑芳 宋赫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呈现程度加重、范围扩大、频率提高的趋势,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本文基于某地区2010-2023年的长期气象数据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记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温度、降水量、湿度等...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呈现程度加重、范围扩大、频率提高的趋势,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本文基于某地区2010-2023年的长期气象数据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记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温度、降水量、湿度等气象因子与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气温日较差与病虫害发生呈显著正相关,连续降水天数与病害发生率密切相关。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得出春季气温突变期是病虫害暴发的关键时期,夏季持续高温高湿天气会加剧病虫害的蔓延速度。本文据此提出了基于气象预警的病虫害防控建议:建立多点位布设自动气象监测网络,开发智能预警系统。研究对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 农业病虫害 发生规律 预测模型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2017年白城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嘉雪 杨慧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54-154,156,共2页
吉林省白城市由洮北区、洮南市、镇赉县、大安市、通榆县5个县(市、区)组成。本文选取1987—2017年近30年的日照时数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方程,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白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26.5 h,日照时... 吉林省白城市由洮北区、洮南市、镇赉县、大安市、通榆县5个县(市、区)组成。本文选取1987—2017年近30年的日照时数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方程,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白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26.5 h,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洮北区、大安市和通榆县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洮南市、镇赉县呈显著增加趋势;洮北区、大安市和通榆县四季日照时数变化波动涉率均呈减小趋势,洮南市四季均呈增加趋势,镇赉县秋季变化波动频率呈减小趋势,其春、夏、冬季变化波动频率是增加的;月统计显示5月日照时数最多,12月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吉林白城 1987—201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6月19日白城市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16
作者 董金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1期214-214,219,共2页
2017年6月19日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1个自然村及2个农场遭受冰雹袭击,本文利用多普雷达(CINRAD/CC)回波资料分析了此次超级单体风暴过程,着重从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条件、垂直风切变条件、雷达回波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17年6月19日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1个自然村及2个农场遭受冰雹袭击,本文利用多普雷达(CINRAD/CC)回波资料分析了此次超级单体风暴过程,着重从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条件、垂直风切变条件、雷达回波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切变成为对流不稳定的有效触发机制;风暴顶辐散的维持有利于冰雹的增长;冰雹指数产品对冰雹的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多普勒雷达 回波特征 冰雹指数 吉林白城 2017年6月19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2次冰雹天气的雷达产品分析
17
作者 袁芝华 金岩岩 杨晓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9期220-220,222,共2页
对2014年7月8日和8月5日白城市2次强对流雷达回波资料和二次产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虽然很难预测,但是从雷达资料中还是可以得出一定的预报特征:该风暴具有明显"V"型缺口特征,预示风暴中可能有大... 对2014年7月8日和8月5日白城市2次强对流雷达回波资料和二次产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虽然很难预测,但是从雷达资料中还是可以得出一定的预报特征:该风暴具有明显"V"型缺口特征,预示风暴中可能有大冰雹生成;通过分析垂直液态含水量的大值区,为预测冰雹落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冰雹指数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天气 雷达产品 回波特征 冰雹指数 吉林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乡镇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18
作者 马洪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269-270,共2页
采用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工具编写"白城市乡镇预报系统",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3个降水分区的降水MOS方程和各乡镇1—12月温度方程。对T213数值产品进行释用,得到各乡镇的天气预报,同时利用加密自动站数据对乡镇预报进行... 采用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工具编写"白城市乡镇预报系统",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3个降水分区的降水MOS方程和各乡镇1—12月温度方程。对T213数值产品进行释用,得到各乡镇的天气预报,同时利用加密自动站数据对乡镇预报进行检验。该系统可视性强、操作简捷,为预报员提供一定的预报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天气预报 MOS方程 数值产品释用 预报检验 吉林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8月1日吉林省暴雨天气分析
19
作者 胡长雷 张硕 +2 位作者 任晓峰 韩庆红 潘长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67-4171,共5页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及加密站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对2008年8月1日吉林省大范围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特征,大气垂直稳定度和对流有效位能,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及加密站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对2008年8月1日吉林省大范围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特征,大气垂直稳定度和对流有效位能,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给出了产生暴雨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受"凤凰"台风登陆减弱,其水汽北上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的。低层强盛的西南气流建立起水汽通道,把水汽源源不断地向暴雨区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形势 水汽输送 西南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吉林省受台风“安比”影响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嘉雪 杨慧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8期194-194,196,共2页
本文利用了NECP再分析资料(1°×1°),对2018年7月24—25日吉林省西部罕见的受台风"安比"影响的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分2阶段,第一阶段降水由偏西路径的台风在地面的倒槽,配合低空切变产生;... 本文利用了NECP再分析资料(1°×1°),对2018年7月24—25日吉林省西部罕见的受台风"安比"影响的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分2阶段,第一阶段降水由偏西路径的台风在地面的倒槽,配合低空切变产生;第二阶段台风并入高空槽,形成低压中心,配合地面暖切变产生降水;水汽主要是偏南急流带来的渤海水汽。辐合辐散、上升运动区和垂直螺旋度大值区与吉林省西部暴雨区的对应关系良好,可作为较好的指标为暴雨落区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台风“安比” 吉林省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