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优化研究——以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冉欣 孙世军 +3 位作者 冯江 崔朋 龙振宇 刘思含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135,145,共9页
为探寻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覆盖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的水环境综合管理绩效指标体系,计算环境绩效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水污染物削减量为决策变量,以投入资金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设置环境绩效优化、控制断... 为探寻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覆盖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的水环境综合管理绩效指标体系,计算环境绩效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水污染物削减量为决策变量,以投入资金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设置环境绩效优化、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污染物削减提升的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结构、工程、监管提升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优化模型。以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为例,利用Lingo8.0软件编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优化方案总投资15.09亿元,COD、氨氮总削减量分别为9 879.1t,619.68t,规划期末水环境管理绩效提升至0.856。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可较全面的反映绩效值的定量变化,得到的优化方案满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有效降低资金投入,为流域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绩效指数 总量减排 指标体系 优化模型 总量控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氨氮污染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沈万斌 杨育红 金国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74-576,共3页
引入污染物输出模型计算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氨氮排放量;应用污染物等标排放负荷比进行农业非点源氨氮污染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表明,2001年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氨氮排放量为193 821.36 t,等标排放负荷比为82.7%,是吉林省地表水环境最主要污染... 引入污染物输出模型计算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氨氮排放量;应用污染物等标排放负荷比进行农业非点源氨氮污染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表明,2001年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氨氮排放量为193 821.36 t,等标排放负荷比为82.7%,是吉林省地表水环境最主要污染物。其中禽畜养殖氨氮排放量为107151.50 t/a,等标排放负荷比为56.3%,是农业非点源氨氮的主要污染源;其次,种植土地氨氮排放量为54946.49 t/a,等标排放负荷比为27.0%;第三,农业人口氨氮排放量为31723.36 t/a,等标排放负荷比为16.7%。提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措施以减轻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 氨氮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珊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第8期58-60,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越来越差,经济发展不足导致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粗放式开发,使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从而加剧了当地经济的贫困,形成了循环式的生态型贫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越来越差,经济发展不足导致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粗放式开发,使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从而加剧了当地经济的贫困,形成了循环式的生态型贫困。为了解决这一发展难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生态扶贫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因而在文章的分析中主要是针对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展开的全面性研究和探讨,旨在能够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精准扶贫的政策有效结合,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E好氧矿化菌群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聪 鞠鲁男 +5 位作者 刘佳露 任航 赵治权 方晨 李晨阳 杜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112,138,共7页
有机氯溶剂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在多个有机氯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均探测到顺1,2-二氯乙烯(cDCE)浓度超标,其毒性远大于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针对有机氯污染场地地下水中cDCE的微生物好氧矿化的问题... 有机氯溶剂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在多个有机氯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均探测到顺1,2-二氯乙烯(cDCE)浓度超标,其毒性远大于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针对有机氯污染场地地下水中cDCE的微生物好氧矿化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了某地区有机氯污染地下水作为菌源,经过338 d富集驯化,最后培养得到了cDCE好氧矿化菌群.培养得到的cDCE好氧矿化菌群表现出较好的代谢cDCE的能力,在cDCE浓度为1 mg/L的初始浓度下,16 d后降解率为38.1%.为丰富其生物学信息,同时针对驯化期间不同时期的菌群运用16S rRNA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菌群的分子生物学信息:不同培养阶段的样品有一定的连续性;其多样性随着微生物的培养时间先降低后升高;同时得到了不同阶段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合其他生物学信息以及培养过程中微生物对cDCE的代谢能力,最终推测cDCE好氧矿化菌群属于Delftia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1 2-二氯乙烯 好氧矿化 16S RRNA 群落结构 Delftia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