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瘟热病毒F蛋白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许红丽 易立 +2 位作者 王建科 杨莘 程世鹏 《特产研究》 2011年第2期52-56,共5页
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是囊膜糖蛋白,是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保护性抗原,结构相对保守。融合蛋白介导病毒囊膜和细胞膜融合,决定病毒在宿主体内扩散的能力,在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犬瘟热融合蛋白基因及其蛋白的结... 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是囊膜糖蛋白,是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保护性抗原,结构相对保守。融合蛋白介导病毒囊膜和细胞膜融合,决定病毒在宿主体内扩散的能力,在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犬瘟热融合蛋白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蛋白结构、蛋白功能、核酸序列比对等多方面对融合蛋白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融合蛋白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1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9
2
作者 秦欣欣 孙红梅 +3 位作者 赵海平 褚文辉 王大涛 李春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145,共5页
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是一种分子质量约为14ku的β-糖结合蛋白,是动物凝集素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多种癌症的诊断指标,治疗癌症的新突破口,对Galectin-1的研究备受关注。此外,Galectin-1分布广泛,与多种正常生物功能相关,如细胞生... 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是一种分子质量约为14ku的β-糖结合蛋白,是动物凝集素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多种癌症的诊断指标,治疗癌症的新突破口,对Galectin-1的研究备受关注。此外,Galectin-1分布广泛,与多种正常生物功能相关,如细胞生长、神经修复、血管再生、软骨形成等。现阶段,关于Galectin-1在鹿茸再生中的研究很少,但鹿茸再生中许多过程与Galectin-1的功能高度相关。与肿瘤同样高速生长且高表达Galectin-1的鹿茸组织并不发生癌变,这可能对癌症的研究有所启发。为了寻找治疗癌症的新方法,解释鹿茸再生机制,了解Galectin-1蛋白在肿瘤和鹿茸中的功能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文章就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ectin-1 鹿茸再生 鹿茸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科与牛科动物IGF-1基因序列比较及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兴超 徐超 +3 位作者 王雷 巴恒星 王桂武 杨福合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8,共5页
以GenBank中已登录的梅花鹿(Cervus nippon)、马鹿(Cervus elaphus)、普通牛(Bos taurus)、水牛(Bubalus bubalis)、山羊(Capra hircus)和绵羊(Ovis arie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mRNA序列为研究材料,通过DNAStar 7.0等生物信息... 以GenBank中已登录的梅花鹿(Cervus nippon)、马鹿(Cervus elaphus)、普通牛(Bos taurus)、水牛(Bubalus bubalis)、山羊(Capra hircus)和绵羊(Ovis arie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mRNA序列为研究材料,通过DNAStar 7.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6个物种的IGF-1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及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鹿科与牛科动物IGF-1基因编码区均为465bp,并且碱基组成表现为G>C>A>T,且G+C含量高于A+T;6个物种IGF-1基因密码子第1位富含A,密码子第2位4种碱基的分布相对均匀,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C含量较高;编码区碱基序列中共检测到20个变异位点,包括10个单一变异和10个简约变异,鹿科和牛科动物IGF-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较高;(4)NJ和UPGMA两种方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均把6个物种聚为2个大类:鹿科和牛科,其中牛科又分支出牛亚科和羊亚科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科 牛科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 序列比较 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再生及其分子调节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振 赵海平 +3 位作者 杨春 褚文辉 王大涛 李春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3,共4页
鹿茸是唯一可以周期性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这种再生起源于骨膜干细胞。鹿茸再生伴随着皮肤、血管和神经的快速生成,而且多种多肽和生长因子参与其中,组成了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信号调控通路。作者综述了鹿茸再生过程的组织学及分子... 鹿茸是唯一可以周期性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这种再生起源于骨膜干细胞。鹿茸再生伴随着皮肤、血管和神经的快速生成,而且多种多肽和生长因子参与其中,组成了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信号调控通路。作者综述了鹿茸再生过程的组织学及分子信号通路研究现状,以信号转导通路为研究重点揭示鹿茸再生之谜,为更好地了解哺乳动物器官再生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再生 形态组织学 信号通路 生长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肉动物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林鹏 王建科 +1 位作者 赵航 程世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94-898,共5页
食肉动物细小病毒主要包括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及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这些病毒具有很高的亲缘关系... 食肉动物细小病毒主要包括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及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这些病毒具有很高的亲缘关系,基因组核苷酸及蛋白质序列相似性高达98%以上,并且呈全球性流行。细小病毒引起的疾病对我国犬科、猫科及鼬科等动物危害非常严重,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食肉动物 结构蛋白VP2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virus 水貂肠炎病毒 序列相似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狐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结构特征预测及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兴超 杨福合 +4 位作者 巴恒星 徐超 鲍坤 邢秀梅 魏海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为进一步分析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melanocortin-1 receptor,MC1R)基因的分子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中已报道的赤狐MC1R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的碱基组成特点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预测及分析,构建了12个物种MC1R蛋白... 为进一步分析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melanocortin-1 receptor,MC1R)基因的分子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中已报道的赤狐MC1R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的碱基组成特点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预测及分析,构建了12个物种MC1R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赤狐MC1R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954bp,共编码317个氨基酸,为单一外显子,G+C含量高于A+T,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4.8694ku,等电点为9.13的亲水性稳定碱性蛋白;存在7个强跨膜区、7个广泛磷酸化位点和1个潜在的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第157位的苏氨酸),α-螺旋为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一员,包括多个潜在重要功能基序;同源性分析与分子进化树结果均表明,赤狐与北极狐、狗和貉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 结构特征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鹿亚科动物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涂剑锋 邢秀梅 +2 位作者 徐佳萍 杨颖 杨福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他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他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 072 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之间,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该研究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亚科 控制区 序列差异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科动物生理周期性骨质疏松特点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伟丽 赵海平 +1 位作者 钟伟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07-5411,共5页
鹿科动物具有生理周期性骨质疏松的矿物质代谢特点,利用鹿科动物作为骨质疏松研究模型是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本文综述了鹿科动物骨质疏松代谢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利用代谢组学等技术,筛选负责调控骨质疏松恢复的关键因子,为进一步研... 鹿科动物具有生理周期性骨质疏松的矿物质代谢特点,利用鹿科动物作为骨质疏松研究模型是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本文综述了鹿科动物骨质疏松代谢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利用代谢组学等技术,筛选负责调控骨质疏松恢复的关键因子,为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机理及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鹿科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在毛皮动物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颖 曲勃 +2 位作者 高秀华 邢秀梅 戴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7-60,共4页
毛皮动物是以产毛皮为主的动物,主要包括水貂、狐狸、貉等,近年来我国毛皮动物的养殖日益增大,特别是人工饲养的毛皮动物数量大大增加。1934年,Todd等通过大鼠试验首次证实锌是动物营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928年,Hart发现铜作为生... 毛皮动物是以产毛皮为主的动物,主要包括水貂、狐狸、貉等,近年来我国毛皮动物的养殖日益增大,特别是人工饲养的毛皮动物数量大大增加。1934年,Todd等通过大鼠试验首次证实锌是动物营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928年,Hart发现铜作为生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并证实铜是鼠血红蛋白合成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动物生长和预防临床和病理紊乱所必需的元素。铜、锌是毛皮动物生长发育和皮毛成熟的重要元素,对于其生产性能、毛皮质量和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文章主要阐述近些年来国内外毛皮动物在锌、铜等微量元素方面的研究状况及锌、铜对毛皮动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基因与哺乳动物器官再生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倩倩 王大涛 +3 位作者 褚文辉 赵海平 孙红梅 李春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1-176,共6页
自然界中很多低等无脊椎动物及有尾目两栖动物都存在组织或附属器官再生现象,而哺乳动物中这种能力却是少见的。近年来随着具有器官再生能力的MRL试验小鼠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试验证实哺乳动物也具有器官再生能力,这为临床上的损伤修复和... 自然界中很多低等无脊椎动物及有尾目两栖动物都存在组织或附属器官再生现象,而哺乳动物中这种能力却是少见的。近年来随着具有器官再生能力的MRL试验小鼠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试验证实哺乳动物也具有器官再生能力,这为临床上的损伤修复和肢体再生带来了新希望。组织、器官的再生离不开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离不开细胞周期,p21蛋白作为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因子,在最新研究中发现,普通试验小鼠敲除p21基因后具有了同MRL试验小鼠一样的器官再生能力,确定了p21蛋白与再生有着密切联系。文章对p21基因与哺乳动物再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P21基因 哺乳动物 M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高致病性PRRSV JL-04/12株的分离鉴定与全基因组测序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凤雪 郭利 +5 位作者 温永俊 宋妮 杨艳玲 张淑琴 谭斌 武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4,共8页
【目的】确定吉林省某疑似高致病性PRRS猪场的病原,研究其基因特性。【方法】采集疑似感染高致病性PRRSV病猪的脏器组织,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观察细胞病变,分离PRRSV;应用RT-PCR方法检测和确定分离毒株的基因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 【目的】确定吉林省某疑似高致病性PRRS猪场的病原,研究其基因特性。【方法】采集疑似感染高致病性PRRSV病猪的脏器组织,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观察细胞病变,分离PRRSV;应用RT-PCR方法检测和确定分离毒株的基因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电镜观察和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分离的病毒。【结果】分离毒株为北美洲型PRRSV,命名为JL-04/12,其基因组全长为15 320bp(不包括PolyA),可使MARC-145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序列比对结果表明:JL-04/12株与经典毒株VR-2332和CH-1a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9.5%和94.9%;与高致病性毒株JXA1、HUN4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1%。分离毒株JL-04/12编码的2个非结构蛋白和GP2~GP4的氨基酸序列与HUN4株同源性较高,在97.2%~99.3%,而JL-04/12编码的GP5的氨基酸序列与JXA1株同源性较高,为98.5%;JL-04/12编码的GP6和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高致病性PRRSV毒株JXA1和HUN4的同源性均为100%。PRRSV JL-04/12株的Nsp2不连续缺失30个氨基酸,与高致病性PRRSV毒株JXA1和HUN4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7.8%,判定该分离株为变异的高致病性PRRSV。【结论】从吉林省分离到1株高致病性PRRSV,说明高致病性PRRS变异病毒在吉林省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激素对动物繁殖活动的影响及调控机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海龙 宋兴超 +2 位作者 杨镒峰 陈秀敏 魏海军 《特产研究》 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褪黑激素(MT)对动物繁殖活动的影响,并总结了MT调控动物生殖的作用位点及途径,便于进一步揭示MT调节动物繁殖的本质。
关键词 褪黑激素 动物繁殖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调控动物繁殖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海龙 赵蒙 +1 位作者 常彤 许保增 《特产研究》 2020年第2期76-78,共3页
光周期是指每天(24h)白昼和黑夜的长度比,不同季节对应不同的光周期。为了在春夏季节(最佳分娩季节)分娩,多数动物的繁殖状态会受光周期调控。光周期调控繁殖活动过程如下:光周期信号通过松果体转化为褪黑素信号,褪黑素信号输入垂体结节... 光周期是指每天(24h)白昼和黑夜的长度比,不同季节对应不同的光周期。为了在春夏季节(最佳分娩季节)分娩,多数动物的繁殖状态会受光周期调控。光周期调控繁殖活动过程如下:光周期信号通过松果体转化为褪黑素信号,褪黑素信号输入垂体结节,垂体结节在褪黑素的作用下产生的不同信号物质,连接不同的信号通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光周期调控动物繁殖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尝试梳理光周期调控动物繁殖活动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繁殖调控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春 邢秀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148,共4页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修饰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通常甲基化发生在胞嘧啶第5个碳原子上,由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家族催化形成的。DNA甲基化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并且直接影响到基因的活性。DNA甲基化...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修饰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通常甲基化发生在胞嘧啶第5个碳原子上,由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家族催化形成的。DNA甲基化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并且直接影响到基因的活性。DNA甲基化对于哺乳动物的正常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哺乳动物重要的生物学进程,主要包括转录成分的沉默、基因失活、染色体的完整性和大部分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转移酶 表观遗传 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鹿科动物染色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淼 杨福合 邢秀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68,共4页
染色体是生物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携带者,其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的性状进行控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物种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对鹿科动物染色体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作者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 染色体是生物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携带者,其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的性状进行控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物种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对鹿科动物染色体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作者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鹿科动物染色体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国内鹿科动物现状,提出了鹿科动物染色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科动物 染色体 染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吉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16
作者 李紫仟 赵新宇 +4 位作者 李向南 冯楚楚 李子树 蔡佳希 薛向红 《特产研究》 2023年第5期92-98,共7页
从吉林省长春市某动物医院采集了3份CPV阳性宠物犬粪便样品,经PCR鉴定,使用F81细胞进行盲传,同时对病毒进行血凝、电镜观察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检测后,对其V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CPV分离株为CPV-2c型犬细小病毒(命名为CPV-JL21... 从吉林省长春市某动物医院采集了3份CPV阳性宠物犬粪便样品,经PCR鉴定,使用F81细胞进行盲传,同时对病毒进行血凝、电镜观察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检测后,对其V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CPV分离株为CPV-2c型犬细小病毒(命名为CPV-JL21-L1、CPV-JL21-L2、CPV-JL21-L3),第20代病毒滴度均在10^(-7)~10^(-7.5)TCID50/0.1 mL之间,第20代血凝效价结果均保持在210~211。VP2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显示,3株CPV分离株与3株疫苗株VP2基因的同源性为98.6%~99.0%,与其他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8.6%~99.9%。此外,分离株CPV-JL21-L1和CPV-JL21-L3在80 L、101 T、267 Y、297 A、300 G、324 I、375 D、426 E和555 V位点与国内流行株相同,CPV-JL21-L2在267位点氨基酸发生了变异。本研究为吉林省CPV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犬细小病毒2c型 VP2基因 分离鉴定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犬瘟热病毒rCDV-3的转瓶培养及其在水貂体内的免疫效果评价
17
作者 冯楚楚 蔡佳希 +2 位作者 李子树 王毓 薛向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4-959,976,共7页
为克服犬瘟热疫苗生产病毒效价低的瓶颈,本研究在5 L转瓶中培养Vero细胞,接种重组犬瘟热病毒(CDV)(rCDV-3)和野生型CDV(CDV-3),比较二者的病毒滴度。将rCDV-3按10^(6.0)TCID_(50)接种小鼠和按不同剂量(10^(4.0)TCID_(50)~10^(6.0)TCID_(... 为克服犬瘟热疫苗生产病毒效价低的瓶颈,本研究在5 L转瓶中培养Vero细胞,接种重组犬瘟热病毒(CDV)(rCDV-3)和野生型CDV(CDV-3),比较二者的病毒滴度。将rCDV-3按10^(6.0)TCID_(50)接种小鼠和按不同剂量(10^(4.0)TCID_(50)~10^(6.0)TCID_(50))接种水貂,同时设立PBS对照组,免疫后观察各组小鼠及水貂的临床症状,并对小鼠称重。测定接种后小鼠(接种后14 d、28 d及56 d)和水貂(接种后7 d、14 d及28 d)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接种后28 d用CDV强毒r HBF-1攻击免疫组和对照组水貂,21 d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测定攻毒后各组水貂直肠病毒排出量和各脏器病毒载量。结果显示,在5 L转瓶中,rCDV-3和CDV-3最高病毒滴度分别为10^(6.75)TCID_(50)/mL和10^(5.67)TCID_(50)/mL;接种后小鼠和水貂无临床症状,不同剂量感染的小鼠体质量百分比的变化基本一致,各组小鼠和水貂均产生了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水貂攻毒后,免疫组水貂均无临床症状,对照组水貂出现体温升高、排便稀、结膜炎等典型CDV感染的临床症状,并在21 d内全部死亡。qPCR测定水貂直肠排毒量和脏器病毒载量,发现对照组的排毒量显著高于免疫组。对照组水貂心脏、肝脏、直肠和淋巴结的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免疫组,且对照组水貂的心脏和淋巴结病毒载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在5 L转瓶培养rCDV-3的增殖能力较强,并可诱导小鼠和水貂产生高水平的保护性体液免疫应答,并能够保护水貂抵抗CDV强毒攻击。表明,rCDV-3扩大培养后滴度高,为犬瘟热疫苗的进一步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重组病毒 转瓶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建科 程悦宁 +4 位作者 易立 赵航 林鹏 仝明薇 程世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2-858,共7页
从辽宁某貂场发病水貂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命名为PMSD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等常规鉴定发现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特性,进一步经VITEK 2 Compact3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该株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MSD株... 从辽宁某貂场发病水貂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命名为PMSD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等常规鉴定发现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特性,进一步经VITEK 2 Compact3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该株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MSD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敏感,而对p内酰胺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等不敏感。以细菌16SrRNA基因为模板应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MSD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约1504bp,提交到GenBank中,登录号:KM229530。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发现与其匹配度最高的均是奇异变形杆菌各株系的16SrRNA序列,均高达99%以上。选取其中前20株作为参考序列,运用生物学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分离菌PMSD株与20个代表菌株的同源性为98.9%~99.7%,其中与BB2000株、H14320株、B1株和FCC141株同源性最高,为99.7%。本研究为预防和控制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水貂疾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奇异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饲料原料蛋白质在梅花鹿瘤胃内降解率的测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鲍坤 徐超 +3 位作者 宁浩然 王凯英 赵家平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57-2262,共6页
为研究几种鹿常用饲料原料的蛋白质瘤胃降解规律,以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梅花鹿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棉籽粕、玉米胚芽粕、菜籽粕、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及羊草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 为研究几种鹿常用饲料原料的蛋白质瘤胃降解规律,以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梅花鹿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棉籽粕、玉米胚芽粕、菜籽粕、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及羊草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棉籽粕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始终最高,与其他几种饲料原料相比,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2)48 h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棉籽粕、玉米蛋白粉、羊草、DDGS、玉米胚芽粕、菜籽粕和玉米纤维,蛋白质瘤胃动态降解率亦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由此得出,棉籽粕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较高,生产实践中要考虑进行过瘤胃保护技术,以减少蛋白质资源的浪费;菜籽粕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较低,是一种待开发利用的蛋白质补充料;玉米胚芽粕、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及羊草可作为鹿生产中常用的饲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蛋白质 瘤胃降解率 饲料原料 尼龙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质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海华 李光玉 +4 位作者 任二军 邢秀梅 梁东 吴琼 杨福合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5,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毛皮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日龄体重相近的70只健康公水貂平均分至5组,饲喂5个蛋白质水平的饲粮(32%、28%、24%、20%和16%),每千克干物质中含蛋白质分别为32...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毛皮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日龄体重相近的70只健康公水貂平均分至5组,饲喂5个蛋白质水平的饲粮(32%、28%、24%、20%和16%),每千克干物质中含蛋白质分别为326.4、284.7、249.3、203.9和172.8g。试验组编号分别为P32、P28、P24、P20和P16。从9月中旬至取皮,粗蛋白质的消化率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下降而降低(P<0.01) ;P16处理中粗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1);日氮食入量、日尿氮排出量和日氮沉积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血清尿素氮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显著下降(P<0.05) ,而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总蛋白质的影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中水貂的体长、皮长和干皮重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针毛和绒毛的长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饲粮蛋白质水平为284.7g/kg干物质,可消化蛋白质水平为244.5g/kg干物质时,能够满足冬毛生长期水貂正常生产的需要。并且,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从32%降低到28%时,水貂尿氮排放量可降低22.45%。因此,合理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不仅节约了饲养成本,而且减轻了氮排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蛋白质水平 毛皮质量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