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与宿主蛋白互作研究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石金凤 丁媛 +8 位作者 陈子杨 王琦 徐新悦 周泓名 马一丹 焦国财 李健明 时坤 杜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01,共5页
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在预测靶蛋白功能、了解病毒感染宿主的机制和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蛋白质以复合物形式来实现其功能。近年来,已经研发了多种基于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或遗传学的方法来辅助蛋白质-蛋白质相互... 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在预测靶蛋白功能、了解病毒感染宿主的机制和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蛋白质以复合物形式来实现其功能。近年来,已经研发了多种基于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或遗传学的方法来辅助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的研究,丰富了PPI数据,为研究蛋白互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每种检测方法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都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论文围绕几种经典的蛋白互作研究方法,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共沉淀、谷胱甘肽转移酶沉淀试验和酵母双杂交等,概述其原理,分析其优点、局限性及在病毒学领域的最新应用,以期为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PPI研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免疫共沉淀 谷胱甘肽转移酶沉淀试验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 PLGA纳米颗粒对BVDV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研究
2
作者 崔珍珍 王晓琳 +10 位作者 凌倩 刘莹玉 胡婷婷 许立慧 范欣莹 梁健 时坤 李建明 宫庆龙 刁乃超 冷雪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3-1190,1195,共9页
为研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人参皂苷Rb1后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本实验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人参皂苷Rb1 PLGA纳米颗粒(Rb1 PLGA NP),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形态,采用纳米粒度分析仪分别... 为研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人参皂苷Rb1后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本实验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人参皂苷Rb1 PLGA纳米颗粒(Rb1 PLGA NP),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形态,采用纳米粒度分析仪分别测定该纳米颗粒的粒径、分散性指数(PDI)和Zeta电位。结果显示,Rb1 PLGA NP呈表面光滑的球形,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287.06 nm,PDI为0.192,Zeta电位为-31.9 mV。分别以Rb1 PLGA NP、Rb1、空白纳米颗粒(BP)及ISA206(对照佐剂)为佐剂制备BVDV灭活疫苗(NP/BVDV、Rb1/BVDV、BP/BVDV及ISA206/BVDV)以及无佐剂的BVDV灭活疫苗,设未免疫的空白对照组。各疫苗均经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两次。首免后14 d与28 d分别采血并剖杀小鼠分离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间接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以及特异性抗体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SI),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CD4^(+)T、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并计算二者的比值。细胞因子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Rb1 PLGA NP/BVDV组小鼠产生的IL-1β、IL-4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但与ISA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免疫后14 d);免疫后28 d,该组小鼠血清中IL-4和IFN-γ的分泌水平显著低于ISA206/BVDV组,IL-1β的分泌水平与ISA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抗体检测结果显示,Rb1 PLGA NP/BVDV组小鼠的总IgG和IgG1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但与Rb1/BVDV组和ISA206/BVDV组均无显著差异(免疫后14 d),之后仅与ISA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免疫后28 d)。免疫后PLGA NP/BVDV组小鼠IgG2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但显著低于ISA206/BVDV组。SI结果显示,在ConA和LPS分别刺激后,Rb1 PLGA NP/BVDV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SI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与ISA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ConA刺激)和免疫后14 d显著低于ISA206/BVDV组至免疫后28 d与该组无显著差异(LPS刺激)。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免疫后Rb1 PLGA NP/BVDV组小鼠CD4^(+)T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但与ISA 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二免后14 d,采用BVDV JL15强毒株(107.0TCID50/mL)以200μL/只对各组小鼠经腹腔注射方式攻毒,21 d后采用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各脏器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Rb1 PLGA NP/BVDV组和ISA 206/BVDV组小鼠各脏器的病毒载量均显著低于其余3组及PBS阴性对照组,但与ISA 206/BVDV组相当,空白对照组小鼠各脏器均未检测到病毒。上述结果表明,Rb1 PLGA NP可以诱导BVDV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及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显著增强BVDV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具有较好的免疫佐剂作用。本研究首次以Rb1 PLGA NP为BVDV灭活疫苗佐剂,为新型疫苗佐剂和BVDV灭活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3435c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刘昕玥 李丹妮 +5 位作者 宗颖 时坤 李健明 刁乃超 曾范利 杜锐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57-4672,共16页
前期研究发现,异源表达Rv3435c基因的耻垢分枝杆菌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表达,为了探究Rv3435c基因在该过程行使的功能,使用二代测序分析Rv3435c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RAW264.7细胞的转录组差异。结果显示:通过RT-qPCR检测6、12、24、4... 前期研究发现,异源表达Rv3435c基因的耻垢分枝杆菌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表达,为了探究Rv3435c基因在该过程行使的功能,使用二代测序分析Rv3435c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RAW264.7细胞的转录组差异。结果显示:通过RT-qPCR检测6、12、24、48 h的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选择表达量最高的12 h作为转录组测序时间点。将测序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及比对结果统计,确定数据质量良好,进行样本关系分析,提示Rv3435c显著改变了小鼠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将数据过滤比对共得到14077个差异基因,其中,有278个显著上调表达基因和118个显著下调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注释,得到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系统过程、对外部刺激的反应、防御响应等方面。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富集在环境信息处理、细胞过程、人类疾病、有机体系统几方面。通过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核心基因10个,分别为IL-6、IL-1β、CCL2、Mmp9、Spp1、Itgam、Cdc20、Ccna2、Kif11、Ccnb2。对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试验,验证转录组结果可信,根据筛选出的DEGs和RT-qPCR结果,推测SPP1是Rv3435c行使功能的潜在靶点,并通过RT-qPCR、ELISA、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本文为结核分枝杆菌Rv3435c基因的功能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3435c基因 耻垢分枝杆菌 基因注释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伟 田甜 +4 位作者 王琦 刁乃超 李健明 时坤 杜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4-1052,共9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随着结核分枝杆菌自身演变和抗结核病药物的使用,导致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目前根据结核病患者是否接受过抗结核病药物的治疗,将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耐...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随着结核分枝杆菌自身演变和抗结核病药物的使用,导致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目前根据结核病患者是否接受过抗结核病药物的治疗,将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耐药,另一种是获得性耐药。为了探索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本文对原发性与获得性耐药机制进行阐述,为后续新型抗结核病药物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原发性耐药 获得性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药学专业《兽药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5
作者 曾范利 宗颖 +2 位作者 毛欣欣 苏凤艳 杜锐 《特产研究》 2023年第5期188-190,共3页
《兽药生产技术》是动物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课程实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兽药剂型、制剂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教... 《兽药生产技术》是动物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课程实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兽药剂型、制剂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强化实践教学,旨在为培养高素质、满足兽药产业急需的动物药学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学 兽药生产技术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对动物疫苗的免疫佐剂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宏莹 王婧瑜 +7 位作者 崔珍珍 马青霞 汪婷婷 李健明 时坤 宫庆龙 杜锐 冷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0-397,共8页
佐剂作为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安全性及对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受到广泛重视。动物疫苗佐剂种类较多,包括铝佐剂、油乳佐剂和脂质体佐剂等。但由于可应用的佐剂有限,疫苗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佐剂成为新的研究... 佐剂作为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安全性及对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受到广泛重视。动物疫苗佐剂种类较多,包括铝佐剂、油乳佐剂和脂质体佐剂等。但由于可应用的佐剂有限,疫苗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佐剂成为新的研究热潮。中药具有易获取、毒性低和免疫活性强等特点,有潜力成为新型疫苗佐剂。笔者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佐剂活性、联合疫苗后的免疫调节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阐明中药有效成分作为动物疫苗佐剂的可能性及研究进展,为新型佐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动物疫苗 佐剂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尹纪营 刁乃超 +7 位作者 田甜 石金凤 丁媛 陈子杨 王琦 李健明 时坤 杜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8-1233,共6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同属病毒还有经典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以及羊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1])。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12.3 kb~...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同属病毒还有经典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以及羊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1])。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12.3 kb~12.5 kb,有囊膜,病毒粒子近似圆形,直径40 nm~60 nm,表面有明显的纤突,由一个大约编码4000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以及5’和3’两个非编码区(5’UTR和3’UTR)组成^([2])。BVDV 5’UTR序列高度保守约由380个核苷酸组成,其可通过自身结构的折叠形成特殊的二级结构,与宿主细胞内控制翻译起始和延伸的相关蛋白结合,从而通过与胞内相关因子的作用调控BVDV的转录及翻译;BVDV 3’UTR约由230个核苷酸组成,保守性也较高。有研究表明,BVDV 3’UTR和5’UTR共同控制病毒的翻译与复制^([3])。BVDV可分为BVDVⅠ型和BVDVⅡ型两种基因型,也可分为致细胞病变型(Cytopathic,Cp型)和非致细胞病变型(Non-cytopathic,Ncp型)两种生物型^([4-5])。共编码4个结构蛋白(囊膜蛋白Erns、E1、E2和核衣壳蛋白C)和7~8个非结构蛋白(N^(pro)、P7、NS23或NS3、NS4A、NS4B、NS5A和NS5B)^([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黄病毒科 核衣壳蛋白 瘟病毒属 非结构蛋白 猪瘟病毒 BVDV 纤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宋禹昊 李东 +6 位作者 孙江洋 时坤 李健明 宗颖 赵丹 曾范利 杜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13-2621,共9页
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as)系统是一种针对入侵核酸的可遗传性原核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Cas系统可以产生高度特异性的基因双链断裂,并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或者同源重组(HR)进行修复,如今已经成... 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as)系统是一种针对入侵核酸的可遗传性原核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Cas系统可以产生高度特异性的基因双链断裂,并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或者同源重组(HR)进行修复,如今已经成为许多生物方便有效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结核分枝杆菌因其基因操作的复杂性,其基因组研究存在诸多困难,因此,CRISPR/Cas系统的出现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本文围绕CRISPR/Cas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为结核分枝杆菌研究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CRISPR/Cas系统 CRISPR/dCas9 CRISPR-Cas1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阿留申病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婷婷 马青霞 +7 位作者 刘宏莹 许立慧 刘莹玉 宫庆龙 李健明 时坤 冷雪 杜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54-3363,共10页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mink disease,AMD)是由水貂阿留申病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MDV)引起的水貂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深入开展对AMDV的研究对于该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AMDV基因组全长约为4.8 kb,主要编码2种结构蛋白和...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mink disease,AMD)是由水貂阿留申病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MDV)引起的水貂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深入开展对AMDV的研究对于该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AMDV基因组全长约为4.8 kb,主要编码2种结构蛋白和3种非结构蛋白,它们在病毒复制、增殖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MDV的复制依赖于代谢活跃的细胞,对于幼貂,病毒感染肺泡Ⅱ型细胞会造成急性致死性肺炎,感染巨噬细胞则会引起成年水貂患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等慢性进行性疾病。笔者从AMDV侵入细胞的受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及病毒复制等方面对其致病机理进行阐述。AMDV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目前,尚未开发出安全有效的针对AMDV的商品化疫苗,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灭活疫苗、DNA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上有所进展;抗病毒的新方法,如筛选AMDV耐受貂,提高水貂免疫力和靶向适配体技术为AMD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从AMDV编码蛋白功能、病毒细胞嗜性与复制、临床表现与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AMDV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AMDV安全有效疫苗和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阿留申病病毒(AMDV) 分子蛋白 细胞嗜性 致病机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1048c基因异源表达菌株的构建及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金彪 秦守涛 +3 位作者 丛薇 时坤 李健明 曾范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8-234,共7页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中功能未知基因Rv1048c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重组表达菌株MS_Rv1048c,并研究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软件在线分析Rv1048c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性质,利用PCR扩增Rv1048c目的片段,...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中功能未知基因Rv1048c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重组表达菌株MS_Rv1048c,并研究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软件在线分析Rv1048c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性质,利用PCR扩增Rv1048c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V261-Rv1048c,转入耻垢分枝杆菌,构建重组菌株MS_Rv1048c与空载菌MS_vec。分析该基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通过CCK-8、总胆固醇测定和油红(O)染色的方法,初步探究重组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后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Rv1048c基因全长1116 bp,蛋白由371个氨基酸构成,分子式是C_(1778)H_(2821)N_(521)O_(525)S_(10),预测该蛋白是一种定位在细胞外的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本试验首次成功构建未知基因Rv1048c的异源表达载体,生长曲线测定发现该基因使菌株生长缓慢,细胞实验发现基因增强了重组菌株对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Rv1048c可能具有结核分枝杆菌独有的生长特性,并降低在菌株侵染下的细胞的存活率。分析Rv1048c未知基因和构建异源表达菌株,有助于后续对结核分枝杆菌Rv1048c基因功能的探究,为进一步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信息学分析 pMV261 Rv1048c基因 巨噬细胞RAW 26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外排泵蛋白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蕊 于丹 +5 位作者 李东 徐金彪 时坤 李健明 宗颖 曾范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9-103,共5页
结核病(TB)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慢性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野生及家养动物中感染现象普遍存在,而对于饲养动物,欧美等发达国家以扑杀淘汰为主要防控措施,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以抗生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 结核病(TB)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慢性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野生及家养动物中感染现象普遍存在,而对于饲养动物,欧美等发达国家以扑杀淘汰为主要防控措施,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以抗生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淘汰为辅的防控措施,但结核分支杆菌在长期的高浓度药物环境中会出现耐药现象,不仅没有有效的防治结核,而且加重结核分支杆菌对社会的危害性。目前已有30%~75%的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仍未能被治愈,而对于动物耐药性结核分支杆菌的危害更是无法估量。防治耐药性结核杆菌已成为研究分支杆菌主要的研究重点之一。而外排泵作为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排泵在参与菌体生理代谢的同时,对保护菌体阻止药物进入也至关重要,深入研究有助于靶向药物和外排泵抑制剂的研发,目前已研究鉴定的外排泵家族主要有4大区域,论文主要围绕外排泵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最新研究,阐述外排泵与耐药的相关性,为耐药结核靶向性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耐药性 外排泵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圆环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2
作者 盛陈艳 麻宝艺 +7 位作者 李健明 宫庆龙 刘菲 时坤 孙志博 刘艺 冷雪 杜锐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快速检测水貂圆环病毒(MiCV),本试验根据MiCV Ca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水貂圆环病毒SYBR Green I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模板浓度为1.0×10^(6)~1.0×10^(1) copies/μ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 为快速检测水貂圆环病毒(MiCV),本试验根据MiCV Ca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水貂圆环病毒SYBR Green I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模板浓度为1.0×10^(6)~1.0×10^(1) copies/μ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3。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水貂阿留申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水貂肠炎病毒、犬瘟热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进行检测均无特异性扩增,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2%,对重组阳性质粒的检测下限为1.0×10^(1) copies/μL,比普通PCR的敏感度高100倍,对阳性样品DNA的检测下限为2.38×10^(-2) pg/μL,比普通PCR的敏感度高1000倍。应用该方法对吉林省部分毛皮动物养殖场的水貂、狐狸、貉和环境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其阳性率分别为57.23%、48.42%、39.71%和68.48%。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为MiCV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圆环病毒 Cap基因 SYBR Green I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VDV 1型和2型TaqMan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3
作者 麻宝艺 盛陈艳 +6 位作者 刘宏莹 马青霞 汪婷婷 李健明 时坤 杜锐 冷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6-2335,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和2型(BVDV2)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95株BVDV1和BVDV25′-非编码区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含有BVDV1和BVDV2目的片段的阳性质粒,优化反应条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和2型(BVDV2)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95株BVDV1和BVDV25′-非编码区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含有BVDV1和BVDV2目的片段的阳性质粒,优化反应条件,构建标准曲线,进行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检测,并利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采自吉林省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最适退火温度为57.0℃,最适引物浓度为0.5μmol/L,最适探针浓度为0.3μmol/L,BVDV1和BVDV2型的标准曲线分别为:Y=-3.54X+37.36(R^(2)=0.990)和Y=-3.18X+35.95(R^(2)=0.997)。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均无特异性扩增,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3%,检测下限为10拷贝/μL。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总体阳性率为23.1%(36/156),其中BVDV1阳性率为17.9%(28/156),BVDV2阳性率为5.1%(8/156)。【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可同时快速、准确鉴别BVDV1和BVDV2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BVDV的防控与净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药理作用及其联合兽用疫苗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楠 王铁成 +4 位作者 刘宏莹 李健明 时坤 冷雪 杜锐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3期87-8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对人参皂苷Rb1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具有促进机体代谢、抗衰老等功效,而且能较为显著地提高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这为当前人参皂苷Rb1作为中药佐剂应用于兽用疫苗提高疫苗品质、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减少疫苗副作用提... 近年来,随着对人参皂苷Rb1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具有促进机体代谢、抗衰老等功效,而且能较为显著地提高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这为当前人参皂苷Rb1作为中药佐剂应用于兽用疫苗提高疫苗品质、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减少疫苗副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人参皂苷Rb1药理作用及其联合兽用疫苗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人参皂苷Rb1后续疫苗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药理作用 兽用疫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