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吉林通化地区光华岩群斜长角闪岩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定鼎
郑常青
+4 位作者
路孝平
周喜文
徐久磊
周枭
苏循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57-374,共18页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吉林通化地区光华岩群双庙岩组地层中存在一套斜长角闪岩,其是构成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主要变质岩之一。该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主要为亚碱性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该斜长角闪岩共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作用,分别为...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吉林通化地区光华岩群双庙岩组地层中存在一套斜长角闪岩,其是构成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主要变质岩之一。该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主要为亚碱性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该斜长角闪岩共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作用,分别为进变质阶段、峰期变质阶段、退变质阶段。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_1+普通角闪石_1+斜长石1(An牌号为13~16)+石英(Gt_1+Hbl_1+Pl_1+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544℃~555℃和4.7~5.2kbar;峰期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_2+普通角闪石_2+斜长石2(An牌号为28~31)+钛铁矿_2+黑云母_2+石英(Gt_2+Hbl_2+Pl_2+Ilm_2+Bt_2+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655℃~673℃和8.1~8.8kbar;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_3+绿泥石+直闪石+普通角闪石_3+黑云母_3+钛铁矿_3+斜长石_3(Au牌号为16~18)+石英(Gt_3+Chl+Ath+Hbl_3+Bt_3+Ilm_3+Pl_3+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546℃~557℃和7.9~8.3kbar。斜长角闪岩的变质演化过程呈现为近等压冷却(IBC)型的逆时针变质作用压力(P)-温度(T)轨迹。该地区经历了从太古宙—古元古代原大洋→碰撞造山→造山后拉伸→岩浆底侵作用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变质作用
相平衡模拟
P-T轨迹
光华岩群
岛弧玄武岩
华北克拉通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被引量:
223
2
作者
刘永江
张兴洲
+8 位作者
金巍
迟效国
王成文
马志红
韩国卿
温泉波
赵英利
王文弟
赵喜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3-951,共9页
东北地区主要由东部佳木斯地块、中部兴安—松嫩地块和西部额尔古纳地块构成,各地块之间主要构造带拼合时代的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之前各地块之间已经完成拼合,形成了统一的佳—蒙地块。晚古生代开始东北地区进入统一的盖层演化阶段,在佳...
东北地区主要由东部佳木斯地块、中部兴安—松嫩地块和西部额尔古纳地块构成,各地块之间主要构造带拼合时代的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之前各地块之间已经完成拼合,形成了统一的佳—蒙地块。晚古生代开始东北地区进入统一的盖层演化阶段,在佳—蒙地块南缘发育了晚古生代具有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的盖层建造。晚古生代早期佳—蒙地块南缘为活动陆缘,在~320Ma向北的俯冲过程中古亚洲洋板块发生断离,形成火山弧,同时导致其北侧"贺根山"弧后洋的拉开,持续的向北俯冲导致弧-陆碰撞,并于~280Ma贺根山洋已经完全闭合。佳—蒙地块南缘开始由活动陆缘向被动陆缘环境转化,最后在晚二叠世末期古亚洲洋完全闭合转入内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古亚洲洋
西拉木伦河缝合带
佳—蒙地块
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通化地区光华岩群斜长角闪岩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定鼎
郑常青
路孝平
周喜文
徐久磊
周枭
苏循新
机构
吉林
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省核工业地质局
中国
地质
科学院
地质
研究所
黑龙江省
地质
博物馆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57-374,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6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1431-3)
文摘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吉林通化地区光华岩群双庙岩组地层中存在一套斜长角闪岩,其是构成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主要变质岩之一。该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主要为亚碱性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该斜长角闪岩共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作用,分别为进变质阶段、峰期变质阶段、退变质阶段。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_1+普通角闪石_1+斜长石1(An牌号为13~16)+石英(Gt_1+Hbl_1+Pl_1+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544℃~555℃和4.7~5.2kbar;峰期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_2+普通角闪石_2+斜长石2(An牌号为28~31)+钛铁矿_2+黑云母_2+石英(Gt_2+Hbl_2+Pl_2+Ilm_2+Bt_2+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655℃~673℃和8.1~8.8kbar;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_3+绿泥石+直闪石+普通角闪石_3+黑云母_3+钛铁矿_3+斜长石_3(Au牌号为16~18)+石英(Gt_3+Chl+Ath+Hbl_3+Bt_3+Ilm_3+Pl_3+Q),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546℃~557℃和7.9~8.3kbar。斜长角闪岩的变质演化过程呈现为近等压冷却(IBC)型的逆时针变质作用压力(P)-温度(T)轨迹。该地区经历了从太古宙—古元古代原大洋→碰撞造山→造山后拉伸→岩浆底侵作用的构造演化过程。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变质作用
相平衡模拟
P-T轨迹
光华岩群
岛弧玄武岩
华北克拉通
吉林
Keywords
amphibolite
metamorphism
phase equilibrium modeling
P-T path
Guanghua Group
island arc basalt
North China Craton
Jilin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被引量:
223
2
作者
刘永江
张兴洲
金巍
迟效国
王成文
马志红
韩国卿
温泉波
赵英利
王文弟
赵喜峰
机构
吉林
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省核工业地质局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3-95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9905)
博士点基金项目(No.200801830041)
+1 种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G0800-06-ZS-327)
国家留学基金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08617114)联合资助
文摘
东北地区主要由东部佳木斯地块、中部兴安—松嫩地块和西部额尔古纳地块构成,各地块之间主要构造带拼合时代的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之前各地块之间已经完成拼合,形成了统一的佳—蒙地块。晚古生代开始东北地区进入统一的盖层演化阶段,在佳—蒙地块南缘发育了晚古生代具有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的盖层建造。晚古生代早期佳—蒙地块南缘为活动陆缘,在~320Ma向北的俯冲过程中古亚洲洋板块发生断离,形成火山弧,同时导致其北侧"贺根山"弧后洋的拉开,持续的向北俯冲导致弧-陆碰撞,并于~280Ma贺根山洋已经完全闭合。佳—蒙地块南缘开始由活动陆缘向被动陆缘环境转化,最后在晚二叠世末期古亚洲洋完全闭合转入内陆环境。
关键词
晚古生代
古亚洲洋
西拉木伦河缝合带
佳—蒙地块
东北
Keywords
Late Proterozoic
Paleo-Asian Ocean
Xar Moron River suture zone
Jia-Meng Block
Northeast China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吉林通化地区光华岩群斜长角闪岩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钟定鼎
郑常青
路孝平
周喜文
徐久磊
周枭
苏循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刘永江
张兴洲
金巍
迟效国
王成文
马志红
韩国卿
温泉波
赵英利
王文弟
赵喜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