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渣发酵液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导小鼠炎症防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博文 杨大韦豪 +6 位作者 吴曙延 吕应磊 梁铎瀚 魏婉儿 李家宁 王一鸣 马红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92,401,共10页
为了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复方中药渣发酵液BY3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诱导炎症的防治效果,本实验将1×10^(3)cfu/mL~1×10^(7)cfu/mL的APEC A1菌液分别经腹腔注射小鼠,观察36 h后采用SPSS26.0软件计算A1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 为了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复方中药渣发酵液BY3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诱导炎症的防治效果,本实验将1×10^(3)cfu/mL~1×10^(7)cfu/mL的APEC A1菌液分别经腹腔注射小鼠,观察36 h后采用SPSS26.0软件计算A1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A1菌株对小鼠的LD50为2.15×10^(5)cfu/mL。将42只小鼠分为7组,即阴性对照组(NC)、A1菌株感染组(IG组)、BY3发酵液高、中、低剂量干预组(各组浓度依次为50 mg/mL、25 mg/mL及12.5 mg/mL)、BY3水提液(AE)干预组和庆大霉素(GM)干预组,其中GM干预组小鼠灌胃庆大霉素(4μg/mL),BY3发酵液组小鼠灌胃对应浓度本实验制备的发酵液。每天灌胃2次,灌胃量0.1 mL/10 g,持续7 d,第8 d时,除NC组小鼠经腹腔注射0.1 mL/10 g无菌PBS外,其他各组小鼠均经腹腔注射0.1 mL/10 g的A1菌株(2.15×10~5cfu/mL),24 h后对各组小鼠采血并剖杀。采用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抗氧化相关的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小鼠十二指肠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IG组相比,BY3发酵液干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2、IL-6、IL-8和RO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十二指肠中TNF-α、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BY3发酵液减轻小鼠炎症反应的能力显著优于庆大霉素组及其他组(P<0.05)。本研究进一步对BY3发酵液成分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构建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互作网络(PPI),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BY3发酵液中的抗炎关键化合物,并经分子对接评估潜在化合物与炎性细胞因子蛋白结合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筛选到BY3发酵液中40种减轻炎症反应的关键化合物,有7种化合物与炎性细胞因子蛋白的亲和力≤-8 kcol/mol,分别是醉茄素A、西利马林、柴胡皂苷A、葛杜宁、薯蓣皂甙、雷公藤红素、白桦脂醇,上述化合物可能是BY3发酵液减轻炎症反应的关键化合物。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BY3发酵液对APEC诱导小鼠的炎症具有防治效果,并且筛选出其中可能在减轻炎症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7种化合物,为中药渣发酵液在防治APEC感染性炎症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中药渣发酵液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结构及该系统介导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潘思宇 党乔 +2 位作者 刘树明 孔令聪 马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4-66,共3页
兽医临床致病菌在抗微生物药物压力下不断进化、演变,部分菌株已对常用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不但为兽医临床的抗感染治疗造成了困难,也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通常耐药性致病菌的产生由外排泵、产生灭活酶、携带耐药性质粒、... 兽医临床致病菌在抗微生物药物压力下不断进化、演变,部分菌株已对常用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不但为兽医临床的抗感染治疗造成了困难,也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通常耐药性致病菌的产生由外排泵、产生灭活酶、携带耐药性质粒、可移动耐药原件及靶位置换等介导[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药物 常用药物 公共卫生安全 多重耐药性 耐药性质粒 兽医临床 灭活酶 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3
作者 李雅卓 颜亚松 +2 位作者 王昊 孔令聪 马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1,共8页
为明确致犬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病原菌及其病原特征,本试验采集患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病死犬肺脏脓包样本,通过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生长曲线绘制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 为明确致犬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病原菌及其病原特征,本试验采集患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病死犬肺脏脓包样本,通过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生长曲线绘制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溶血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检测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分离菌株基因环境。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菌株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命名为Z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Z2对头孢曲松、头孢喹肟、链霉素和替米考星耐药,对恩诺沙星、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等11种药物敏感。该分离菌株具有一定的溶血活性,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01×10^(5)CFU/mL。该分离菌株全基因组大小为5257583 bp,含有4887个基因;仅携带3个耐药基因,介导其对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但未检测到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共有1169个致病性相关基因,其中粘附性毒力基因最多,包括细胞间粘附蛋白、百日咳粘附素、菌毛、鞭毛和被膜等毒力基因。结果表明,分离菌株Z2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本试验结果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致病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分析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重组蛋白P48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妍 战力源 +2 位作者 姜福洁 马红霞 孔令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21-4631,共11页
【目的】建立牛支原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效力检测提供方法。【方法】构建pET-32a-P48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质粒并进行双酶切验证,用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诱导重组蛋... 【目的】建立牛支原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效力检测提供方法。【方法】构建pET-32a-P48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质粒并进行双酶切验证,用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使用镍柱进行蛋白纯化,经SDS-PAGE验证蛋白纯度及分子质量大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P48蛋白特异性和反应原性;将重组P48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牛支原体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并进行条件优化,确定阴阳性临界值。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敏感性、稳定性、特异性及与平板凝集试验的符合率试验检测。【结果】经SDS-PAGE验证,P48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为62.68 ku,纯度在90%以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48蛋白仅与相应抗体结合呈现单一条带,该蛋白特异性和反应原性良好;琼脂扩散方法测得阳性血清效价为1∶64。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条件优化结果为:抗原包被浓度为0.3μg/mL,1%BSA 37℃封闭120 min,待检血清按1∶1280稀释,37℃孵育60 min,二抗稀释度为1∶5000,37℃孵育60 min,邻苯二胺常温显色10 min。结果判定标准为:D 492 nm值>0.3196为阳性;D 492 nm值<0.3101为阴性;0.3101≤D 492 nm值≤0.3196为可疑。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当阳性样品稀释度为1∶218时,阳性血清判读结果仍为阳性。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3批次P48蛋白包被的96孔板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均<10%;与牛溶血性曼氏海姆杆菌、牛巴氏杆菌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与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符合率为100%(18/18),阴性血清符合率为97.5%(39/4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牛支原体P48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为牛支原体抗体检测及牛支原体疫苗效力检测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P48蛋白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毒力岛1及Ⅲ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雪 周航 +2 位作者 胡人阁 孔令聪 马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8,共5页
沙门菌属(Salmonella)包含多达6个亚种和2600多个血清型,其中的致病性沙门菌不仅与动物疾病密切相关,而且可以感染人类引起人兽共患病[1]。据欧盟最新报告显示,9061例人类食源性病例中有1067例与沙门菌病有关,甚至导致128人死亡(占所有... 沙门菌属(Salmonella)包含多达6个亚种和2600多个血清型,其中的致病性沙门菌不仅与动物疾病密切相关,而且可以感染人类引起人兽共患病[1]。据欧盟最新报告显示,9061例人类食源性病例中有1067例与沙门菌病有关,甚至导致128人死亡(占所有食源性病例的0.25%)[2]。同时,伤寒沙门菌引发的肠炎仅在东南亚地区每年便造成多达60万人死亡[3]。总之,沙门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深入研究沙门菌致病机制对控制该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Ⅲ型分泌系统 动物疾病 沙门菌 公共卫生安全 血清型 东南亚地区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防御素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国春 扣泽华 +1 位作者 孔令聪 刘立英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第10期17-20,共4页
防御素(Defensin)是一类富含二硫键的阳离子型多肽,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其中,β-防御素是一种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病毒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多功能肽。目前,针对β-防御素广谱的抗菌、抗... 防御素(Defensin)是一类富含二硫键的阳离子型多肽,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其中,β-防御素是一种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病毒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多功能肽。目前,针对β-防御素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已开展较多研究,且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本文对β-防御素的化学结构、影响β-防御素功能表达的因素、抗微生物特性等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生物特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SOS修复及SOS靶位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胡人阁 马红霞 孔令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9-537,共9页
细菌SOS DNA损伤修复系统与细菌生长发育等多种调控息息相关,对细菌的毒力、抗药性及耐药适应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抗生素产生的大部分遗传变异都可归因于SOS修复反应的诱导,深入研究细菌SOS修复应答机制,研发相应的靶位抑制剂已成为... 细菌SOS DNA损伤修复系统与细菌生长发育等多种调控息息相关,对细菌的毒力、抗药性及耐药适应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抗生素产生的大部分遗传变异都可归因于SOS修复反应的诱导,深入研究细菌SOS修复应答机制,研发相应的靶位抑制剂已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为此,本文对细菌SOS修复机制、SOS修复与细菌毒力、耐药形成的关系,以及SOS靶位抑制剂研发情况等方面做以综述,以期为细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与耐药抑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SOS修复 毒力 耐药机制 基于SOS系统的耐药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