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鸭绿江右岸良民遗址出土一种特殊状态过火铁器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张玉春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8,共5页
为了了解过火铁器特殊形貌产生的原因和保存的真实状况,采用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拉曼光谱仪等方法,对吉林省集安良民云峰水库出土的部分过火铁器样品本身和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铁器经火葬高温加热,其基体中的铁已完全转变为... 为了了解过火铁器特殊形貌产生的原因和保存的真实状况,采用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拉曼光谱仪等方法,对吉林省集安良民云峰水库出土的部分过火铁器样品本身和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铁器经火葬高温加热,其基体中的铁已完全转变为赤铁矿而使化学性质变得非常稳定,但质地变硬且脆、机械强度降低。一定程度的高温在改变器物性能的的同时,也制造出黑灰泛蓝的颜色效果。过火器物匀致多孔的微观结构,使器物表面质感干涩。本研究对文物保护中过火铁器的腐蚀与保存、考古学中丧葬习俗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葬 过火铁器 特殊形貌 保存状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和龙青头旧石器遗址的新发现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全家 方启 +3 位作者 李霞 赵海龙 程新民 郑钟仁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共7页
关键词 旧石器遗址 吉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管理所 吉林大学 考古调查 和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长白山地区鸭绿江上游新发现的含打制石器遗址
3
作者 徐廷(领队/执笔) 李尧(绘图/执笔) +2 位作者 石玉鑫(绘图) 赵海龙 张福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共7页
2021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吉林省鸭绿江上游地区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两地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共发现仅含打制石器遗址12处,采集石制品188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细石核、石叶、雕刻器小片、似勒瓦娄哇石片以及端刮器... 2021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吉林省鸭绿江上游地区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两地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共发现仅含打制石器遗址12处,采集石制品188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细石核、石叶、雕刻器小片、似勒瓦娄哇石片以及端刮器、雕刻器、尖状器、两面器等。其中吴家营遗址Ⅰ地点石制品类型丰富,技术较为复杂,表现出似勒瓦娄哇、石叶、细石叶技术混合的特征;其他地点石制品发现较少,仅有岗头村等5处地点反映出吉林东部石叶—细石叶遗存的一般特征。根据采集石制品初步判断吴家营遗址Ⅰ地点等6处遗址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其余地点年代暂时无法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鸭绿江上游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青铜器中纯铜晶粒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莹 苏荣誉 +3 位作者 华觉明 铃木稔 黄允兰 肖梦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2期31-40,共10页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出,这个过程涉及到合金的矿化产生不 稳定的中间腐蚀产物向析出自然铜的稳定态转变,这种转化由原子在矿物质中的反应扩散完成。这 个过程相当漫长,非实验室条件所能摸拟。从矿物转化析出机理考虑,纯铜晶粒中的“李晶”结构可 解释为自然铜的双晶形态,与合金本身,加工工艺以及腐蚀产生的微小体积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古代青铜器 纯铜晶粒 合金矿化 自然铜 反应扩散 双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双辽东孟益辽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溪 史宝琳 +9 位作者 陈明焕 王新胜 孙殿文 李勋 李晓健 杨琳 刘楠 侯侃 王孟子 张福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60,共12页
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双辽市茂林镇孟益村东孟益屯一座辽墓及附属砖砌遗迹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葬虽经2次盗掘,仍出土有陶、银、铜、铁、玛瑙、骨器40余件,且在墓室内发现木质小帐一座,顶部已经坍塌。根据现存顶板尺寸和... 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双辽市茂林镇孟益村东孟益屯一座辽墓及附属砖砌遗迹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葬虽经2次盗掘,仍出土有陶、银、铜、铁、玛瑙、骨器40余件,且在墓室内发现木质小帐一座,顶部已经坍塌。根据现存顶板尺寸和规格对其进行复原,可知其应为一座"九脊小帐"。该墓为夫妻合葬墓,墓主年龄50岁左右。根据人骨病变情况,可知二人骨病严重。再结合墓葬的规模和随葬品的情况推测,墓主生前可能为一低级官吏或下层贵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双辽 辽代 砖室墓 小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南陵出土部分青铜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贾莹 刘平生 黄允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5,共10页
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 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是热锻淬火的容器却不含铅,含锡量恰好位于适合该工艺操作并具有良好性能的区间。兵器、工具、车马饰均为铜锡二元合金,说明当时的工匠对于合金成分配比与性能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越式鼎腹部样品具有热锻淬火马氏体组织,同样的金属结构还见于汉代铜锣等乐器、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青铜剑、江都大桥镇南朝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多件青铜容器,而镇江地区出土吴国青铜戈则具有铸造淬火组织,工艺稍有差别。这些器物中发现高锡青铜淬火组织不是偶然的,高锡青铜热锻淬火技术至少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用以改善高锡青铜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南陵 高锡青铜 金相组织 热锻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龙湖遗址出土铁器的金相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莹 高秀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共11页
为系统地揭示出二龙湖遗址铁器的金相组织,展示其钢铁技术进步,此次对遗址出土的铁器进行系统的金相学检测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钢铁技术信息。所检测的铁器种类包括铁钁、铁带扣、铁镰、铁刀、铁凿、铁镐、铁剑和铁环钉,均为铸造成型。... 为系统地揭示出二龙湖遗址铁器的金相组织,展示其钢铁技术进步,此次对遗址出土的铁器进行系统的金相学检测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钢铁技术信息。所检测的铁器种类包括铁钁、铁带扣、铁镰、铁刀、铁凿、铁镐、铁剑和铁环钉,均为铸造成型。包括麻口铸铁、白口铸铁、灰口铸铁、铸造后脱碳处理产品韧性铸铁,亦见到有球墨形态存在。在等待考古报告先行发表期间,见有该遗址部分铁器的金相检测及研究论文发表。综合分别进行的检测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于战国时期燕国金属工具的性质、东北地区金属文化的内涵以及与中原地区文化及钢铁技术之间渊源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龙湖古城 战国时期 金相学 钢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的辉发城与海西女真——从考古学视角的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溪 傅佳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30,共5页
辉发城址即应为明代海西女真辉发部建国之扈尔奇山城,亦即海西女真辉发部之王城——辉发城。辉发部是明代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代东北地区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而辉发城址是辉发部落王城,是辉发部落的政治经济中心... 辉发城址即应为明代海西女真辉发部建国之扈尔奇山城,亦即海西女真辉发部之王城——辉发城。辉发部是明代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代东北地区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而辉发城址是辉发部落王城,是辉发部落的政治经济中心,通过对辉发城址出土遗物的分析,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辉发部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亦可以将其作为研究整个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发城址 辉发部 扈伦四部 海西女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金属文物的微观世界——《金属文物的金相学和显微组织》评价
9
作者 贾莹 华觉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3年第2期54-57,共4页
《金属文物的金相学和显微组织》(Metallography and Microstructure of Ancient and HistoricMetals)一书是盖蒂文物研究所正在编篡的文物保护应用材料与技术丛书的第一卷,由该研究所与盖蒂博物馆合作出版。作者为著名学者大卫·... 《金属文物的金相学和显微组织》(Metallography and Microstructure of Ancient and HistoricMetals)一书是盖蒂文物研究所正在编篡的文物保护应用材料与技术丛书的第一卷,由该研究所与盖蒂博物馆合作出版。作者为著名学者大卫·司各脱(David A.Scott)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文物 显微组织 金相学 文物保护 微观世界 司各脱 冶金史 铜合金 研究所 应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吉林集安仙人洞的鹿类化石,兼述我国斑鹿化石的分类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頠 姜鹏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7-131,共15页
本文记述了产于吉林省集安县大路乡仙人洞洞穴堆积中的晚更新世鹿超科化石。这些化石可以分别归入麝科Moschidae和鹿科Cervidae,共四个种:Moschus moschiferus, Cervus (Sika) nippon horiulorum, Megaloceros ordosianus和Capreolus ma... 本文记述了产于吉林省集安县大路乡仙人洞洞穴堆积中的晚更新世鹿超科化石。这些化石可以分别归入麝科Moschidae和鹿科Cervidae,共四个种:Moschus moschiferus, Cervus (Sika) nippon horiulorum, Megaloceros ordosianus和Capreolus manchuricus。它们代表四种大小不同的鹿类动物,同为我国北方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成员。本文还指出斑鹿亚属的拉丁学名应为Sika,而不是Pseudaxis。产于我国的斑鹿化石可分为四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集安 鹿超科 斑鹿亚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临江鸭绿江上游东甸子墓群2015年度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溪 Pauline Sebillaud(史宝琳) +5 位作者 杨琳 孙立斌 张福生 曲丽飞 杨丹丹 谷芃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57,共15页
为配合白山市鸭绿江上游积石墓群保护规划和方案的编制,2015年6~9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联合对鸭绿江上游东甸子墓群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东甸子墓群由两个墓区组成,西侧为I区,以基坛积石石圹墓和阶坛积石石圹墓为主;东侧为Ⅱ区,... 为配合白山市鸭绿江上游积石墓群保护规划和方案的编制,2015年6~9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联合对鸭绿江上游东甸子墓群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东甸子墓群由两个墓区组成,西侧为I区,以基坛积石石圹墓和阶坛积石石圹墓为主;东侧为Ⅱ区,以阶墙积石石圹墓为主。本次共发掘墓葬11座,出土陶器、铁器等约40余件。东甸子墓群Ⅱ区在整体年代上应早于I区,其墓葬结构的差异恰好反映了这一阶段高句丽积石墓的发展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市 东甸子墓群 高句丽 积石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德惠城岗子城址2017~2018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晓轩 孟庆旭 +2 位作者 孙东文(绘图) 刘全乐(绘图) 赵里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7,共10页
2017~2018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德惠市城岗子城址进行了发掘,解剖了城址城墙,清理出房址、灰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铁器以及少量瓷器。通过分析地层中出土的篦纹陶器、城墙起建层位及叠压关系,确认城址年代为辽代,修正了... 2017~2018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德惠市城岗子城址进行了发掘,解剖了城址城墙,清理出房址、灰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铁器以及少量瓷器。通过分析地层中出土的篦纹陶器、城墙起建层位及叠压关系,确认城址年代为辽代,修正了此前关于城址为金代的认识。综合城址位置、出土遗物及相关文献,推测城岗子城址为建于辽圣宗早期的黄龙府下辖的军事性城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岗子 城址 辽代 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丸都山城高句丽铁器的金相与工艺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莹 金旭东 +1 位作者 张玉春 于立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2期8-12,共5页
为探讨高句丽铁器加工业发展状况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钢铁技术水平,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吉林省集安市丸都山城遗址出土铁器样品进行金相学检测及工艺研究,并结合以往高句丽铁器检测结果进行讨论。检测结果表明,工匠制造铁器时采用了"... 为探讨高句丽铁器加工业发展状况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钢铁技术水平,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吉林省集安市丸都山城遗址出土铁器样品进行金相学检测及工艺研究,并结合以往高句丽铁器检测结果进行讨论。检测结果表明,工匠制造铁器时采用了"生铁淋口"、铸造后脱碳退火、铸铁脱碳钢材料锻打成型、锋刃部淬火、熟铁、低碳钢等不同材质的锻接、折叠锻打等加工技术。铁镞03JWN2T105②:12是迄今为止应用"生铁淋口"工艺的最早实例,将这种工艺的使用年代,前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对于明代文献的明确记载提前1000年左右,相对于已报道的宋代实例早600余年,其发明时间应该还在此之前,该项发现对构建魏晋南北朝时期钢铁技术发展序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丸都山城 高句丽 金相 铁器工艺 生铁淋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探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 被引量:9
14
作者 洪猛 王聪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4,共10页
本文对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进行了梳理和年代分析,暂可将其称为"东南沟遗存",该遗存大致可分为西周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在文化自身发展与区域文化格局共同作用下,夏家店上层文化... 本文对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进行了梳理和年代分析,暂可将其称为"东南沟遗存",该遗存大致可分为西周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在文化自身发展与区域文化格局共同作用下,夏家店上层文化在冀北地区呈现出由渗透进入到鼎盛扩张,最后全面衰退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地区 夏家店上层文化 年代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女山城高句丽铁器金相学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莹 李新全 梁志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3期16-25,共10页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五女山城是高句丽第一代王朱蒙建都的纥升古城(公元前37年-公元3年)。在这一时期这一地域铁器的质地、加工工艺、手工业发展水平是冶金史学和考古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深入了解高句丽民族铁器的应用及加工状况,本工作...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五女山城是高句丽第一代王朱蒙建都的纥升古城(公元前37年-公元3年)。在这一时期这一地域铁器的质地、加工工艺、手工业发展水平是冶金史学和考古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深入了解高句丽民族铁器的应用及加工状况,本工作采集了出土于五女山城,多数集中放置在V区T504探方出土的一件铁釜内的铁器,进行金相学研究。为此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作为检测和分析手段。检测结果表明,这些铁器的材质包括生铁铸造器物,局部灰口铸铁、低碳钢、熟铁,兵器和工具采用含杂质少的铸铁脱碳钢材料,铁钉采用含杂质多的炒钢材料,半成品铁块体现了生铁与熟铁相熔折叠锻打的工艺特征,与文献记载的"灌钢"方法之一的"灌"、"辟"相对应,而另一件环形铁器,内缘表面可观察到若干高碳薄层,与中心区域含碳量相差悬殊,并且观察到有石墨存在,显然也与熔融生铁的表面处理相关。这两件样品表明,至少在五世纪初,该地工匠已经在应用施加熔融生铁于熟铁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熟铁 金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族属探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健群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6期137-139,共3页
国内外研究高句丽历史者,多认为高句丽族是濊貊族。归纳起来,理由大致有三:一是高句丽出自夫馀,夫馀族是濊貊族,高句丽族当然也是濊貊族;二是和高句丽战争、交往中,高句丽方面多有濊貊族出现,因此认为高句丽族即濊貊族;三是个别史书也... 国内外研究高句丽历史者,多认为高句丽族是濊貊族。归纳起来,理由大致有三:一是高句丽出自夫馀,夫馀族是濊貊族,高句丽族当然也是濊貊族;二是和高句丽战争、交往中,高句丽方面多有濊貊族出现,因此认为高句丽族即濊貊族;三是个别史书也有说高句丽族即濊貊族的。有的则把上述三点互相印证,于是更加深了高句丽族是濊貊族的印象。这些,有的是由于史书某些错误注释引起的,有的则是由误会造成的。于是,陈陈相因,几成定论。如果我们详细排比史料,去伪存真,进行理性的分析,就会得出不同于上述论点的结论。下面试就管见所及,略陈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历史 朝鲜半岛 夫余 族属 通古斯 后汉书 朝鲜史 三国志 史书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珲春渤海古城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健才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6期136-140,共5页
吉林省珲春县境内有许多古城,在《珲春乡土志》中均有记述,但这些记述对古城的出土文物和时代都不清楚。为了搞清珲春古城的时代,以便为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可靠的资料,笔者在1972年5月初到6月初,对珲春县境内的古城进行了考古... 吉林省珲春县境内有许多古城,在《珲春乡土志》中均有记述,但这些记述对古城的出土文物和时代都不清楚。为了搞清珲春古城的时代,以便为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可靠的资料,笔者在1972年5月初到6月初,对珲春县境内的古城进行了考古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高句丽 宫殿遗址 出土文物 古城 考古调查 红褐色 城墙 乡土志 东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国及明代钱币的金相学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莹 周卫荣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3期21-30,共10页
选择钱币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钱币样品 ,利用金相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检测分析钱币的金相结构及合金成分。检测数据揭示 ,各历史时期钱币合金的性质与化学方法检测的同一样品的合金成分比较吻合。齐刀币早期阶段... 选择钱币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钱币样品 ,利用金相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检测分析钱币的金相结构及合金成分。检测数据揭示 ,各历史时期钱币合金的性质与化学方法检测的同一样品的合金成分比较吻合。齐刀币早期阶段含锡量较高 ,晚期阶段含铅量远高于含锡量 ,并且成分比较稳定 ,表明当时已有统一的规范。黄铜合金货币的合金成分随着时代的递增发生明显的变化 ,由锡黄铜向无锡黄铜转化 ,含铅量呈下降趋势 ,含锌量呈增加趋势 ,组织形态由α相黄铜转化为α+β两相黄铜 ,由此完成了由铜 铅锡青铜向黄铜乃至成熟黄铜的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国 明代 古代钱币 金相结构 合金成分 铜-铅-锡青铜 黄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青铜器及冶铸遗物的检测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莹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共11页
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 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的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的铜冶炼以及加工的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器的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青铜 金相学 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镜和电镜观测高句丽时期丸都山城宫殿址部分铁器的腐蚀状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玉春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2期34-43,共10页
为了从宏观和微观上掌握有关高句丽铁器的保存状况、腐蚀产物组成和结构,更深入了解文物保存的宏观表象和微观组分、结构之间的关系,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对选定的丸都山城宫殿址出土的8件铁器的基体及锈层进行观察分... 为了从宏观和微观上掌握有关高句丽铁器的保存状况、腐蚀产物组成和结构,更深入了解文物保存的宏观表象和微观组分、结构之间的关系,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对选定的丸都山城宫殿址出土的8件铁器的基体及锈层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褐色腐蚀微滴在器型较大的三件器物中均观察到,其中在2001JWGT806③:67中褐色腐蚀微滴周围的腐蚀物中,还分别观察到红褐色针状和黄褐色片状结构。另外有三件器物的锈蚀层外围都存在白亮枝状结构物质。腐蚀层存在枝状结构的器物中未观察到新腐蚀产物—褐色腐蚀液滴,两者不同时存在。腐蚀层中硫、氯含量呈不均匀性,但此两项影响腐蚀的因素变化趋势类同。从含氧量判断,腐蚀产物尤其是外层含氧量更高。铁钉履腐蚀速率大大超过其余器物,按腐蚀面积计,表面存在黑亮表层的几件器物腐蚀速率明显较低;大型器物的腐蚀明显比小型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铁器 腐蚀 观察检测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