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等离子体处理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方向前
赵洪祥
+4 位作者
刘亚亮
孙宁
魏代霞
肖春艳
边少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99,共3页
利用成型的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水稻种子,对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水稻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代谢能力增强,但其光合作用没有优势;在2叶期、3叶期、4叶期和5叶期SOD、POD、CAT活性...
利用成型的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水稻种子,对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水稻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代谢能力增强,但其光合作用没有优势;在2叶期、3叶期、4叶期和5叶期SOD、POD、CAT活性均高于CK,MDA含量显著低于CK,提高了水稻的抗逆性;在2叶期,等离子体处理的水稻苗期叶片NR活性稍低于CK,在3叶期、4叶期和5叶期,NR活性分别比CK高4.42%、26.81%、29.18%,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水稻氮代谢能力,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水稻
种子处理
生理生化特性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鉴别玉米种子质量的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颖
王娟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12期241-241,共1页
近些年,在农民玉米生产过程中,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利益。2010年,笔者在玉米灌浆成熟期间深入到敦化市、蛟河市的部分乡镇50多户玉米生产田进行调查,
关键词
种子质量事故
玉米生产
鉴别
农民利益
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
成熟期间
敦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病虫害防治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忠宪
王忠萍
徐柏凤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0期36-37,共2页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地域广泛。近年来,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大力推行,玉米总产量和总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品...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地域广泛。近年来,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大力推行,玉米总产量和总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品种的引进,长期使用农药化肥对玉米本身生态结构的影响,导致玉米病虫害经常大面积的暴发,种植户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足,以为加大农药药量就能使玉米病虫害得以控制,但却适得其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总产量下降,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玉米产量提升中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促进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索并加以总结,旨在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叶斑病病菌碳氮源影响试验
4
作者
刘洪娟
李明辉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7期10-10,12,共2页
以绿达177水稻品种叶斑病病菌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该病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绿达177水稻品种叶斑病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果糖、麦芽糖,氮源为CON2H4、Ca(NO3)2、NH4NO3、KNO3、NH4CL;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
以绿达177水稻品种叶斑病病菌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该病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绿达177水稻品种叶斑病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果糖、麦芽糖,氮源为CON2H4、Ca(NO3)2、NH4NO3、KNO3、NH4CL;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氮源为NH4NO3、Ca(NO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斑病
绿达177品种
碳氮源
菌丝
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对榆叶梅绿枝扦插的影响
5
作者
陈刚
刘洪娟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9期113-113,117,共2页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榆叶梅嫩枝作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浓度分别为500、750、1000、1250mg/L的吲哚丁酸处理对榆叶梅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浓度处理均可提高榆叶梅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生...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榆叶梅嫩枝作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浓度分别为500、750、1000、1250mg/L的吲哚丁酸处理对榆叶梅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浓度处理均可提高榆叶梅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生根率、新梢长势,其中1000mg/L吲哚丁酸处理榆叶梅绿枝扦插效果最好,其成活率和生根率达到82.22%和8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叶梅
绿枝扦插
吲哚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离子体处理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方向前
赵洪祥
刘亚亮
孙宁
魏代霞
肖春艳
边少锋
机构
吉林省
农业
科学院
吉林
农业
大学农学院
吉林
大学植物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吉林省
磐石市
农业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99,共3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编号:2001AA24610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编号:2007GB2B100074)
文摘
利用成型的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水稻种子,对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水稻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代谢能力增强,但其光合作用没有优势;在2叶期、3叶期、4叶期和5叶期SOD、POD、CAT活性均高于CK,MDA含量显著低于CK,提高了水稻的抗逆性;在2叶期,等离子体处理的水稻苗期叶片NR活性稍低于CK,在3叶期、4叶期和5叶期,NR活性分别比CK高4.42%、26.81%、29.18%,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水稻氮代谢能力,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水稻
种子处理
生理生化特性
苗期
分类号
S511.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鉴别玉米种子质量的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颖
王娟
机构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12期241-241,共1页
文摘
近些年,在农民玉米生产过程中,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利益。2010年,笔者在玉米灌浆成熟期间深入到敦化市、蛟河市的部分乡镇50多户玉米生产田进行调查,
关键词
种子质量事故
玉米生产
鉴别
农民利益
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
成熟期间
敦化市
分类号
S33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病虫害防治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忠宪
王忠萍
徐柏凤
机构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吉林省
敦化市
秋梨沟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吉林省
敦化市
江南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0期36-37,共2页
文摘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地域广泛。近年来,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大力推行,玉米总产量和总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品种的引进,长期使用农药化肥对玉米本身生态结构的影响,导致玉米病虫害经常大面积的暴发,种植户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足,以为加大农药药量就能使玉米病虫害得以控制,但却适得其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总产量下降,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玉米产量提升中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促进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索并加以总结,旨在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叶斑病病菌碳氮源影响试验
4
作者
刘洪娟
李明辉
机构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吉林省
农业
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7期10-10,12,共2页
文摘
以绿达177水稻品种叶斑病病菌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该病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绿达177水稻品种叶斑病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果糖、麦芽糖,氮源为CON2H4、Ca(NO3)2、NH4NO3、KNO3、NH4CL;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氮源为NH4NO3、Ca(NO3)2。
关键词
水稻叶斑病
绿达177品种
碳氮源
菌丝
孢子
分类号
S435.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对榆叶梅绿枝扦插的影响
5
作者
陈刚
刘洪娟
机构
吉林
市丰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9期113-113,117,共2页
文摘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榆叶梅嫩枝作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浓度分别为500、750、1000、1250mg/L的吲哚丁酸处理对榆叶梅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浓度处理均可提高榆叶梅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生根率、新梢长势,其中1000mg/L吲哚丁酸处理榆叶梅绿枝扦插效果最好,其成活率和生根率达到82.22%和88.89%。
关键词
榆叶梅
绿枝扦插
吲哚丁酸
分类号
S685.1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等离子体处理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方向前
赵洪祥
刘亚亮
孙宁
魏代霞
肖春艳
边少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鉴别玉米种子质量的方法
郭颖
王娟
《养殖技术顾问》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玉米病虫害防治分析
陈忠宪
王忠萍
徐柏凤
《南方农业》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稻叶斑病病菌碳氮源影响试验
刘洪娟
李明辉
《农业与技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对榆叶梅绿枝扦插的影响
陈刚
刘洪娟
《农业与技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