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国际比较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准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92,共2页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发展。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之,属于国民教育系统之一环、处在义务教育之上的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从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发展。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之,属于国民教育系统之一环、处在义务教育之上的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从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开始就逐步规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蓝图。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把加快普及高中教育作为一大教育任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项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研究 普通高中 国际比较 国际视野 九年制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评析
2
作者 赵准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6-76,共1页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21世纪是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更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世界各先进国家无不在积极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使教师的专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能推进社会...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21世纪是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更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世界各先进国家无不在积极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使教师的专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能推进社会的发展。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强调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这三个阶段的连续和统一,并注重彼此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初任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更是一个充满困难和考验的过渡时期。任学印博士的《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入职教育 21世纪 终身学习 先进国家 教育质量 职前培养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视角的阐释: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中日近现代女子学校教育比较研究》评介
3
作者 赵准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3-64,共2页
女子学校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独特领域,尤其是将中国和日本两国女子学校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更是一个立意新颖、视角独特的创意之举。谷峪副教授的近著《中日近现代女子学校教育比较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在我国比较教育学... 女子学校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独特领域,尤其是将中国和日本两国女子学校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更是一个立意新颖、视角独特的创意之举。谷峪副教授的近著《中日近现代女子学校教育比较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在我国比较教育学中女子学校教育领域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深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意识 《中日近现代女子学校教育比较研究》 书评 女子学校教育 中国 日本 比较教育 谷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高中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国际后期中等教育比较研究》述评
4
作者 赵准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80,共3页
从世界范围看,比较教育学还是教育学科体系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从1817年法国教育家马克·安托万·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1775~1848)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Esquisse et vues préliminaire... 从世界范围看,比较教育学还是教育学科体系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从1817年法国教育家马克·安托万·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1775~1848)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Esquisse et vues préliminaires d’un ouvrage sur I'éducation comparée)算起,比较教育学至今不过190年的历史。我国虽然从20世纪初既开始进行比较教育学研究.但是此后的比较教育学发展史很不平坦,真正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即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教育比较 实践探索 教育理论 高中阶段 比较教育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元智力理论看教学的公平性和学生发展的平等性问题 被引量:15
5
作者 毛景焕 赵准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共4页
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学并不能真正贯彻公平或平等的信念 ,使学生的平等地位得以体现。这一方面是缘于操作手段的落后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另一方面则可能因为我们对学生之间平等性的模糊认识。不同的学生观会导致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的回答。... 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学并不能真正贯彻公平或平等的信念 ,使学生的平等地位得以体现。这一方面是缘于操作手段的落后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另一方面则可能因为我们对学生之间平等性的模糊认识。不同的学生观会导致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学生观又可能源自于不同的学生智力观。文章拟从多元智力的角度来论证教学的公平性和学生的平等性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 教学 公平性 学生发展 平等性 公平教学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叙事理论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吕晓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8-29,共2页
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同时也是彼此互动的两种叙事艺术。以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及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学叙事对电影叙事的影响,分析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同样有着浓郁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当整一性不再作为叙... 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同时也是彼此互动的两种叙事艺术。以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及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学叙事对电影叙事的影响,分析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同样有着浓郁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当整一性不再作为叙事的结构原则之后,电影叙事更加依赖于复调结构来获得结构张力,这种不确定性、未完成性的叙事模式使影片重新整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 文学叙事 叙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中国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盛暑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63-64,共2页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因此,商业性是电影的本质属性;电影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因此,艺术性是电影的根本属性。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进行产业化发展,中国电影才会有辉煌的...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因此,商业性是电影的本质属性;电影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因此,艺术性是电影的根本属性。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进行产业化发展,中国电影才会有辉煌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艺术性 商业性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三月》:美丽而苍凉的象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爱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小说,她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描写了小城里一个普通女孩子翠姨朦胧而短暂的情感人生,在细腻温婉的叙述中勾勒出自我心灵的轨迹。从某种角度来说,翠姨就是萧红的另一个自我,这在萧红其他小说创作中是绝无仅有的。
关键词 悲剧命运 犹疑心理 情感 “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剧电影《神奇侠侣》中流行元素的运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盛暑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2-43,共2页
一部优良的喜剧电影决不是为了给人以低俗的感官刺激,其涵盖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情感的表达有时往往比正剧甚至悲剧更能带给观众以震撼力。电影《神奇侠侣》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神奇侠侣》是2011年2月份上映的一部古装喜剧电影,此部... 一部优良的喜剧电影决不是为了给人以低俗的感官刺激,其涵盖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情感的表达有时往往比正剧甚至悲剧更能带给观众以震撼力。电影《神奇侠侣》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神奇侠侣》是2011年2月份上映的一部古装喜剧电影,此部电影中吸收了许多当下流行元素。这些流行元素被运用于电影中,不仅使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利用电影这种综合的艺术媒介来体现,而且也增加了电影的喜剧效果,成为营造喜剧笑点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流行语 方言 服装 婚姻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仿与挪用:苏童小说的影视重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盛暑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2-123,共2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从小说情节和影视图谱的裂缝中,勘查在文本影视化过程中,当代文化对苏童小说的篡改和借用.苏童小说在被改编过程中,其活跃、颠覆性的反权威因子都被滤去、改造,改编者和导演大量扩充了作品地域性和民间文化...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从小说情节和影视图谱的裂缝中,勘查在文本影视化过程中,当代文化对苏童小说的篡改和借用.苏童小说在被改编过程中,其活跃、颠覆性的反权威因子都被滤去、改造,改编者和导演大量扩充了作品地域性和民间文化的含量.另外,苏童小说中先锋性的结构话语被简单抽象为猎杀各种观众的酷语、色语和秽语以及相应的主体行为.这些使得苏童小说和电影之间复杂错综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乃至当下的文化格局中具有原型意义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电影 意识形态 地域品格 大众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忘“怯懦”的小侠客——重温《双旗镇刀客》
11
作者 赵准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共1页
提起中国的武打片,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武术教练和运动员担当主要演员的《少林寺》,它不仅以逼真的武打风格轰动国际影坛,而且还以少林寺实景拍摄掀起了久盛不衰的少林寺文化现象。继《少林寺》之后,以实景拍摄、以武... 提起中国的武打片,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武术教练和运动员担当主要演员的《少林寺》,它不仅以逼真的武打风格轰动国际影坛,而且还以少林寺实景拍摄掀起了久盛不衰的少林寺文化现象。继《少林寺》之后,以实景拍摄、以武术运动员参与拍摄的武打片虽然层出不穷,但均未突破《少林寺》的影响力。到了80年代末,由何平执导的《双旗镇刀客》又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荣获1990年日本夕张国际与幻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2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华语片奖;1993年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作品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武打片 武术运动员 侠客 文化现象 国际电影节 影片 实景 艺术手法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友情和爱情的悲歌——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悲剧内涵
12
作者 赵准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70-70,共1页
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关于友情与爱情的悲剧情节更让人痛心,也更耐人寻味,这就使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具有更为细腻的人性化的关照;同时,该剧巧妙地把战争的残酷,与友情、爱情的矛盾进行了深入挖掘,因此,它又是一曲友情和爱情的悲歌。
关键词 友情 爱情 悲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尴尬的存在——《疯狂的石头》中男性的生存困境及双重救赎
13
作者 刘爱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3,共3页
影片《疯狂的石头》以戏谑、反讽、颠覆、恶搞等后现代解构手法,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夺宝”众生像,引发了观众的“疯狂”。然而,在荒谬、戏谑、幽默的背后还隐藏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主题。
关键词 疯狂 男性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