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小康社会建设与人口发展关系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晶 陈才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7,共5页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吉林省基础条件较好,是全国较早解决温饱并进入小康生活的省份之一,但总体发展速度较慢,要由总体小康跨入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对经济...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吉林省基础条件较好,是全国较早解决温饱并进入小康生活的省份之一,但总体发展速度较慢,要由总体小康跨入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的调整,并根据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实际条件,对人口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规划,才能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更好地实施人口控制、提高人口质量、解决人口分布结构等突出问题,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小康社会 人口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人才资源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邱红 马利彪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8,共5页
振兴吉林,人才资源是关键。吉林省未来10年,人才资源总量与结构均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从调整用人机制出发,吸引人才到吉林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供需矛盾 用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发展吉林省的优势产业
3
作者 徐策中 汤永杰 曹秀媛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4期32-26,共2页
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既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吻合,符合宏观规划和适应市场的需要,又要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一、发展优势产业,首先要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依据 吉林省资源丰富,粮食、长白山区野生药物资源、非... 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既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吻合,符合宏观规划和适应市场的需要,又要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一、发展优势产业,首先要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依据 吉林省资源丰富,粮食、长白山区野生药物资源、非金属矿藏和土特产品等综合利用开发,是吉林省优势产业发展的方向,应重点加快发展。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应注意到:资源优势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发生变化,经过一个发展阶段后,优势可能会变为劣势,相对优势可能会变为优势。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发展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 资源优势 非金属矿 综合利用开发 渐进展开 经济发展 机械工业 长白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构想
4
作者 栾贵勤 王承东 《工业技术经济》 1994年第1期38-38,共1页
我省六次党代会作出依靠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各级各类人才的数量素质和配套使用,培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深化教育改革,优先发展... 我省六次党代会作出依靠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各级各类人才的数量素质和配套使用,培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深化教育改革,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全民族素质,紧紧围绕吉林经济的战略目标,配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支持产业、外向型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逐步形成满足社会需要的智力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兴省 教育改革 教育事业 发展战略构想 外向型经济 教育结构 教育发展目标 战略决策 产业结构调整 社会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思考
5
作者 徐策中 谢永滨 汤永杰 《工业技术经济》 1996年第1期29-30,共2页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对培育我省经济增长的新型“龙头”产业,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国民经济的整体升位,增强综合省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政府及各界的极大关注。由于我省省情与其他省份不同,因此采取的战...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对培育我省经济增长的新型“龙头”产业,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国民经济的整体升位,增强综合省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政府及各界的极大关注。由于我省省情与其他省份不同,因此采取的战略也应不同,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攻方向应是改造一批现有的产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经验证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一般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市场需求;其次是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第三要求有较强资金、人才和技术实力等要素的支持,这些条件都与传统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化 传统产业 吉林省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成果转化 “龙头”产业 技术发展水平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人口政策理论基础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邱红 马利彪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4,共4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在新形势下 ,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也必将有所发展 ,从两种生产理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中国 人口政策 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森林的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令宾 栾晓红 孙丽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5-381,共7页
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长白山地区森林的构成特征及其地域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出森林与降水、径流、洪水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有实际价值的模型与结论。
关键词 长白山地区 森林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潘鸿 衣洪岩 雷庆勇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8期14-16,共3页
结合中国统计年鉴和农村社会经济实地调查数据剖析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与城市教育之间的重大差距,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城市教育 人力资本投资 城乡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科技创新 推进现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被引量:5
9
作者 朱乃芬 《农业与技术》 2004年第6期4-6,17,共4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信息系统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阐述了农业信息创新的迫切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中国现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中国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 运作机制 社会化服务管理 农业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人才管理体制的转轨换型着力实现四个突破
10
作者 王文斗 栾贵勤 杨金龙 《工业技术经济》 1998年第1期69-75,共7页
当前人才管理上的突出问题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各类人才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逐步使人才管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应该说,... 当前人才管理上的突出问题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各类人才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逐步使人才管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应该说,这即是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对人才管理的必然要求,又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管理的现实选择。因此,把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人才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才管理体制上来,这也应该说即是一项当务之急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管理 管理体制改革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均衡就业率 摆脱就业困境
11
作者 马利彪 邱红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2-55,5,共5页
目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工业企业冗员日益严重,劳动生产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新的就业高潮已经来临,待业人员绝对数的增加,导致社会犯罪率的上升,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是要经济效益还是要社会稳定,便成了当前就业的... 目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工业企业冗员日益严重,劳动生产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新的就业高潮已经来临,待业人员绝对数的增加,导致社会犯罪率的上升,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是要经济效益还是要社会稳定,便成了当前就业的两难抉择。本文提出均衡就业率观点,希望能做一点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工作 劳动就业率 就业困境 社会稳定 待业率 劳动力 劳动生产率水平 社会不稳定因素 社会效益 企业冗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信息是经济资源和经济商品
12
作者 卢兴 栾贵勤 《现代情报》 1994年第6期135-136,共2页
试论信息是经济资源和经济商品卢兴,栾贵勤[作者简介]卢兴,男,大学文化现任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理论宣传、理论研究工作。著有《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企业管理论丛》两本专著,在省... 试论信息是经济资源和经济商品卢兴,栾贵勤[作者简介]卢兴,男,大学文化现任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理论宣传、理论研究工作。著有《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企业管理论丛》两本专著,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百余篇文章,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经济资源 经济商品 信息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