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楸不同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娜娜 刘汇 +3 位作者 孙道磊 王会 张辉 孙佳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筛选核桃楸抗氧化的有效药用部位。方法对核桃楸叶、树皮、根皮及果皮应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采用体外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核桃楸各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并确定核桃楸抗氧化的有效药... 目的筛选核桃楸抗氧化的有效药用部位。方法对核桃楸叶、树皮、根皮及果皮应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采用体外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核桃楸各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并确定核桃楸抗氧化的有效药用部位。结果核桃楸树皮、根皮活性强于维生素E而弱于维生素C,其他部位活性顺序依次为核桃楸叶、核桃楸果皮。结论核桃楸树皮、根皮系抗氧化有效药用部位;核桃楸叶是一种可持续再生资源,可以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新来源,并有潜力针对多种疾病进行深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 抗氧化 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 药用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楸叶降血糖和抗氧化有效部位的筛选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会 刘汇 +3 位作者 张楠茜 张辉 高文义 孙佳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3期312-315,322,共5页
目的:筛选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降血糖和抗氧化有效部位并确定其活性成分。方法:制备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水饱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以及剩余水溶性成分部位,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α... 目的:筛选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降血糖和抗氧化有效部位并确定其活性成分。方法:制备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水饱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以及剩余水溶性成分部位,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测定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各萃取部位降血糖活性,以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进而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各萃取部位总黄酮含量,综合筛选并确定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最终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确定其活性成分。结果:体外酶活性抑制试验显示,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作用,其最大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14、0.13 mg·mL^(-1),均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IC_(50)分别为0.044、0.158 mg·mL^(-1));DPPH自由基清除与黄酮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亦强于其他萃取部位,其IC_(50)为6.89 mg·mL^(-1);乙酸乙酯活性部位中总黄酮质量分数为86.11%,为该部位的主要成分,经标品比对较好的3个活性成分为金丝桃苷、异槲皮素和紫云英苷。结论: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应为核桃楸叶降血糖和抗氧化有效部位,主要活性成分为金丝桃苷、异槲皮素和紫云英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叶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DPPH 有效部位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化毒散中胆红素的含量
3
作者 刘汇 高晓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12期50-51,共2页
目的:建立小儿化毒散中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胆红素的含量,用重氮化试剂显色,对样品的提取检测波长为533nm。结果:胆红素浓度在0.0103~0.0500mg.mL-1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 目的:建立小儿化毒散中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胆红素的含量,用重氮化试剂显色,对样品的提取检测波长为533nm。结果:胆红素浓度在0.0103~0.0500mg.mL-1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0.54%(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用于测定小儿化毒散中胆红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化毒散 人工牛黄 胆红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