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邻近木的林分结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白宇
杨华
温静
王全军
-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林业局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8,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白山次生林更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YFC0504101)。
-
文摘
【目的】林分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多样性指数由于其复杂性或缺乏生态相关性,不能在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因此无法反映物种和空间结构的内部变化。【方法】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的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为例,采用相邻格子法建立了2块60 m×60 m典型样地,对描述邻近木空间单元多样性的新指数——邻近木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区落叶松-云冷杉林直径结构曲线呈多峰的反"J"型曲线,中小径阶林木所占比例较高,大径阶林木较少,径阶株数分布连续且较为合理。(2)落叶松-云冷杉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高,树种和径阶分布较为均匀,混交程度强,水平结构变异大,林分结构复杂。(3)按3种邻近木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Hs、按径阶分布的结构多样性Hdcd、按直径变化的结构多样性Sdv)的分析结果与传统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结果保持一致,对具有相似结构的林分计算时得到了接近的指数值。【结论】邻近木多样性指数可以描述林分多样性及空间结构特征,并反映物种和结构多样性的空间变化,且具有明显的生态意义,可应用于林分结构调整,为森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邻近木
结构多样性
空间尺度
林分结构
-
Keywords
neighbourhood tree
structural diversity
spatial scale
stand structure
-
分类号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云冷杉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对胸径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 2
-
-
作者
吕延杰
杨华
张青
王全军
孙权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林业局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1-47,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4101)
-
文摘
为了探讨长白山云冷杉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对云杉、冷杉胸径生长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6年8月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2块云冷杉天然林的典型样地(面积分别为60 m×60 m、80 m×80 m)为研究对象,首先计算整个林分和林分内所有云杉、冷杉的角尺度和混交度,分析整个林分和林分内的云杉、冷杉的空间结构分布情况;然后,将角尺度和混交度对应的5种情况加以区分,对比这5种情况分别对应的所有云杉、冷杉近5年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均值;最后分析云杉、冷杉不同空间结构对其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块样地平均角尺度均为0.5左右,总体上都呈随机分布;样地1和样地2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65和0.73,处于强度的混交状态;角尺度为0.5(随机分布)、混交度为0.75(强度混交)时云杉、冷杉株数分布最多;从林分整体角度看,样地2的云杉、冷杉平均胸径生长量都稍高于样地1;云杉、冷杉处于随机分布时胸径生长量最大,明显高于均匀和团状分布;随混交度的增大,云杉、冷杉的胸径生长量总体呈递增趋势,表明混交度的增大能促进云杉和冷杉的生长,而且对冷杉的促进作用更强,说明其生长对混交的强弱程度比较敏感。
-
关键词
天然林
空间结构
胸径生长量
-
Keywords
natural forest
spatial structure
DBH increment
-
分类号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择伐后落叶松云冷杉林直径结构及生长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 3
-
-
作者
朱子卉
杨华
张恒
王全军
孙权
杨超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十三陵林场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林业局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62,共8页
-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长白山次生林更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YFC0504101)
-
文摘
【目的】混交林择伐技术对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至关重要。本文对择伐后的落叶松云冷杉林林分直径结构和生长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为科学进行择伐活动和合理调整林木径级株数结构提供参考。【方法】以落叶松云冷杉近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样地(0%)和轻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样地各4块,利用伐后5~11年的观测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强度择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林分结构及生长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中度、强度择伐后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明显增大,表明择伐为林分中保留木创造养分空间,加速了林分胸径和蓄积的生长进程。伐后5~11年,对照样地和中度择伐样地Weibull分布曲线呈右偏,样地内中小径材居多,且中度择伐样地径级分布宽广;轻度择伐和强度择伐样地呈左偏分布,林分内中大径材较多。对照样地Weibull分布的c值变化不大,择伐样地c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说明择伐去除劣势木,增加林分空间,林分结构得到优化。一定强度的择伐还能降低林分中林木的枯损率,而高强度择伐会增加林木风倒的风险。【结论】从可持续经营角度看,可根据不同经营目的选择适当的择伐策略。中度择伐后落叶松云冷杉林的林木生长速率明显增大,林分中林木径级较完整,林分结构稳定,林木枯损率减少,有利于林分生长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择伐
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
直径结构
林分生长
动态变化
-
Keywords
selective thinning
larch-spruce-fir mixed forest
diameter structure
stand growth
dynamic change
-
分类号
S753.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云杉-白桦混交林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 4
-
-
作者
吴晓永
杨华
吕延杰
王全军
孙权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林业局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2,共9页
-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长白山次生林更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YFC0504101)
-
文摘
【目的】合理描述森林结构特征可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本文对长白山云杉-白桦混交林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可为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以云杉-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区位于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设置两块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云杉-白桦混交林样地(面积均为60 m×60 m),应用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建立空间结构参数的三元分布,描述整个林分和林分内云杉、白桦树种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1)林分中的云杉和白桦树种株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8和10 cm径阶,林分密度较大。(2)随混交度的升高林木株数先增加后减少,林分整体处于中度混交状态,即绝大多数林木相邻4株树中有2株树为同种;随角尺度的升高林木株数先增加后减少,有1/2以上的林木处于随机分布,且处于随机分布状态的林木大多数为中度混交状态;不同优势度等级上,林木株数分布大致相同,优势木株数稍高于劣势木株数。林分在结构参数组合为中度混交、随机分布、亚优势状态时,株数分布最多。(3)云杉树种,在样地1中结构参数组合为中度混交、随机分布、亚优势状态时林木分布较多;在样地2中结构参数组合为零度混交、随机分布、优势状态的林木分布较多。(4)白桦树种,在样地1中结构参数组合为中度混交、随机分布、优势和亚优势状态时株数分布最多;在样地2中结构参数组合为中度混交、随机分布、劣势状态的株数分布最多。(5)林分中云杉树种的优势度整体高于白桦。【结论】结构参数的三元分布可以同时表达林木的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为云杉-白桦混交林的结构优化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树种组成
直径结构
三元分布
-
Keywords
spatial structure
species composition
diameter structure
trivariate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758.5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幼苗幼树空间分布与关联性
被引量:7
- 5
-
-
作者
石蒙蒙
杨华
王全军
杨超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林业局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长白山次生林更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YFC0504101)。
-
文摘
【目的】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是影响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云冷杉不同苗高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并分别研究幼苗幼树与周围小径木和大径木的关联性,以探究云冷杉幼苗空间变化规律和空间结构对幼苗幼树的影响,提出促进云冷杉天然更新措施,为云冷杉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8月在金沟岭林场设置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标准地(0.36 hm^2),应用SADIE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林分不同苗高级云冷杉的分布规律。【结果】云冷杉林分总体直径分布呈反"J"型;色木槭与冷杉直径分布呈增长型,云杉和红松为多峰波动曲线。林分内小径木聚集指数I_a>1,且随机化检验概率P_a<0.025,总体呈聚集分布;大径木P_a值为0.025~0.975,呈随机分布;随林木生长发育,林分空间分布由聚集逐渐趋于随机。冷杉作为主要树种之一,其小径木与大径木空间分布与林分总体空间分布相似;云杉呈随机分布;冷杉幼苗与冷杉大径木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并与云杉呈正相关,其幼苗具有较好的耐荫性;云杉幼苗总体呈空间分离或空间不相关,仅与冷杉大径木呈空间正相关性,云杉与冷杉为良好的伴生树种。苗高Ⅰ、Ⅱ、Ⅲ级冷杉幼苗空间关联性相似,苗高Ⅳ、Ⅴ级的幼树空间关联性相似;苗高Ⅰ、Ⅱ级云杉幼苗空间关联性相似。【结论】林分内,冷杉幼苗株数较多,与大多林木呈空间正相关,有利于冷杉的林下更新。云杉木材质量较好,作为主要目的树种,其大径木及幼苗株数较少,且幼苗幼树与小径木及大径木均呈空间分离,林下云杉更新状况较差,因此,在云杉幼苗时期采取适当的遮蔽措施,幼树时期进行采伐等经营措施,促进云杉幼苗生长,并通过对冷杉株数的合理控制,调整林分空间结构,为其释放生长空间,以增加云杉母树株数,提高产种能力及产量,促进云杉更新。
-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苗高级
幼苗幼树
云杉
冷杉
-
Keyword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spatial association
seedling height level
seedling and sapling
Picea jezoensis
Abies nephrolepis
-
分类号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