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平安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大豆研究工作报告
1
作者 田佩占 《大豆通报》 2004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吉林省平安农业科学院大豆所 大豆 科学研究 工作报告 育种 区域试验 2003年 200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干物质转化能力性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海波 王庆钰 +3 位作者 李景文 王洪玉 王英 田佩占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38,共6页
转化能力性状是重要的产量能力性状之一。在2005年和2007年分别对212和191个共403个大豆品系的转化能力性状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在育种中利用和选择方法。两年分别进行了7个和6个试验,每个试验供试材料的主要生育期类型及其变幅都不相... 转化能力性状是重要的产量能力性状之一。在2005年和2007年分别对212和191个共403个大豆品系的转化能力性状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在育种中利用和选择方法。两年分别进行了7个和6个试验,每个试验供试材料的主要生育期类型及其变幅都不相同。结果表明:在2005年正常年份测定转化能力性状是准确的,而在2007年不正常年份所测定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在正常年份,从中晚熟到早熟4个熟组的平均转化能力依次提高。在不良年份,转化能力受抑制导致籽粒产量降低,不同熟期组间转化能力的顺位也发生异常变化。在正常年份,品种间的收获重、籽粒重、表观收获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而茎重的变异幅度却较大;籽粒重、表观收获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而茎重的变异幅度却较大。不正常气候条件下则有相反趋势。由于取材不同,生育期和转化能力性状间相关性有很大差异。不同试验的籽粒重与粒茎比的相关系数差异很大,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准的不到50%。实际收获指数与粒茎比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粒茎比或表观收获指数作指标就可以有效地选择实际收获指数。同等成熟期材料的粒茎比变异幅度明显,在不同成熟期的材料中都可以获得高转化能力材料。筛选出一批高转化能力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干物质 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