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沟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1
作者 任建国 杨林生 黄岩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本文对大兴沟林业局天保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天保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大兴沟林业局 天然林保护工程 森林资源培育 资金管理 富余人员安置 公益林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敦福 《种子科技》 2019年第2期74-74,78,共2页
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且林业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建设工作中,种苗培育属于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林木的生长质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的... 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且林业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建设工作中,种苗培育属于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林木的生长质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为切实保证林木的优良品质、提高种苗质量标准,完善种苗培育技术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建设 林木种苗 培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海龙 李世文 +2 位作者 胡详一 陈爱民 管清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39,共7页
用解析木资料分析了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影响樟子松生长的最主要气候因子为降水量、树高总生长量和逐年生长量及直径和村积的逐年生长量与降水量都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在东北东部山地范围内... 用解析木资料分析了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影响樟子松生长的最主要气候因子为降水量、树高总生长量和逐年生长量及直径和村积的逐年生长量与降水量都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在东北东部山地范围内、降水量越大,樟子松生长越好;(2)在15~20a之前的幼龄阶段,≥10℃积温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也比较大,而在15~20a之后、≥10℃积温成为次要因子;(3)除当年一些气候因子(以降水量为主)对樟子松树高、直径和材积的年际生长量有重要影响外.前1年许多气候因子.特别是与营养积累有关的气候因子(如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生长 气候因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酯酶同工酶区分松干及松针锈病病原菌 被引量:8
4
作者 程东升 薛煜 +2 位作者 邵力平 董永强 贺凤才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共3页
分析比较了几种松干和松针锈病病原菌锈孢子的酯酶同工酶谱。柱锈菌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没有差异,而种间Cronartiumribicola和C.quercuum差异明显。柱锈菌和鞘锈菌的属间差异显著大于柱锈菌所表现出来的种... 分析比较了几种松干和松针锈病病原菌锈孢子的酯酶同工酶谱。柱锈菌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没有差异,而种间Cronartiumribicola和C.quercuum差异明显。柱锈菌和鞘锈菌的属间差异显著大于柱锈菌所表现出来的种间差异,表明酯酶图谱可以反映松树锈菌的亲缘关系。鞘锈菌的图谱不因寄主和地理分布而异,据此认为我国东北地区的2—3针松鞘锈菌属于同一个种Coleosporiumpulsatill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类锈病 病原菌鉴定 酯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对农林危害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金志民 孙永义 +2 位作者 杨春文 刘铸 孙晓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对农林的危害程度,为林业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年3月─2011年2月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危害大,用材林比经济林大,幼龄林比中龄林大,尤其当年新植的幼苗... 为了更好地掌握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对农林的危害程度,为林业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年3月─2011年2月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危害大,用材林比经济林大,幼龄林比中龄林大,尤其当年新植的幼苗危害更严重。用材林啃伤率平均为2.09%,死亡率为1.25%;经济林啃伤率平均为0.78%,死亡率为0.29%;幼龄林啃伤率平均为4.01%,死亡率为5.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啮齿动物 农林危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果林两种营建技术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启祥 高向义 +4 位作者 栾瑞庭 强林生 邵占武 杨林生 张显明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5期34-36,共3页
本文从林地选择、砧木培育、优树选择、嫁接、经营管理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红松嫁接果林的营建技术,为红松果林的集约化经营提供了较为实用的技术模式。
关键词 红松 营建技术 模式 砧木培育 嫁接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尔庆 方军 赵其山 《吉林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7-10,共4页
东北红豆杉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珍稀药用树种。扦插繁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ABT1号生根粉促进生根的作用优于a-奈乙酸,以80×10^-6 -120×10^-6的处理效果为最佳,生根率分别达到94.2%和95.6%。适宜的扦插基质为油砂土和腐... 东北红豆杉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珍稀药用树种。扦插繁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ABT1号生根粉促进生根的作用优于a-奈乙酸,以80×10^-6 -120×10^-6的处理效果为最佳,生根率分别达到94.2%和95.6%。适宜的扦插基质为油砂土和腐熟草炭土,在油砂土中生根率较高,而腐熟草炭土更有利于根系和当年新梢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扦插育苗 生根粉 扦插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资源调查
8
作者 金志民 孙永义 +4 位作者 刘铸 朴忠万 李殿伟 乔征磊 王璐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4期78-79,共2页
为了更好的掌握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种类、构成与分布,为林业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啮齿动物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于2007年3月~2011年2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夹日法结合以前采集到的标本以及对文献进行综合整理。结果... 为了更好的掌握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种类、构成与分布,为林业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啮齿动物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于2007年3月~2011年2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夹日法结合以前采集到的标本以及对文献进行综合整理。结果表明:黑龙江东南部林区共有啮齿动物21种,隶属3目8科16属,占黑龙江省啮齿动物的70%,其中古北界17种(占80.95%),广布种4种(占19.05%),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在捕获的数量上看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鼠类的密度与林龄有密切关系,林龄较长的林地鼠类密度较低,居民点的密度大于林地。不同种类的鼠的分布也与林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啮齿动物 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素对东北红豆杉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艳华 刘艳 《吉林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4-15,27,共3页
以ABT-1^#、2.4-D、IAA、IBA、NAA5种植物生长素处理东北红豆杉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嫩枝插穗扦插40-60d后在形态下端形成愈合瘤,并逐渐长出不定根,属于愈合组织生根型;在激素配比均为100×10^-6... 以ABT-1^#、2.4-D、IAA、IBA、NAA5种植物生长素处理东北红豆杉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嫩枝插穗扦插40-60d后在形态下端形成愈合瘤,并逐渐长出不定根,属于愈合组织生根型;在激素配比均为100×10^-6的条件下,经2.4-D处理的插穗生根率达到68%以上,经ABT—1^#和IBA处理的达到52%以上;采自幼龄植株的嫩枝插穗生根率高于老龄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植物生长素 嫩枝扦插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区触电事故及安全用电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进昆 孙志仁 《吉林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本文对林区触电事故的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林区用电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林区 触电事故 安全用电 人身触电 安全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群落多样性与鼠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春美 杨春文 +2 位作者 孙永义 李世华 高仁海 《辽宁林业科技》 1995年第5期32-35,共4页
1989年,在长白山林区的黄泥河、大兴沟、天桥岭等林业局,调查了鼠类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及鼠害发生情况,共布设11700个铁日,捕鼠10种,获得鼠标本662只,分别记载性别、体重、体长、尾长等和捕获地点。依据长... 1989年,在长白山林区的黄泥河、大兴沟、天桥岭等林业局,调查了鼠类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及鼠害发生情况,共布设11700个铁日,捕鼠10种,获得鼠标本662只,分别记载性别、体重、体长、尾长等和捕获地点。依据长白山垂直分布带的海拔高度,划分为3个林带。又根据不同的生境类型设20个样地。本文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最后讨论了鼠类群落的多样性、鼠害的发生与植物多样性、草本植物盖度、林分郁闭度、草本植物生物量、土壤含水率及海拔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群落多样性 鼠害 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檧木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丰云 金美兰 +6 位作者 玄永男 管清波 于庆文 纪绍辉 周延峰 温海燕 金忠斌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3,9,共4页
从韩国引进龙牙檧木新品种进行根段繁殖、区域栽培和反季节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建国1号、高品芽、紫号、新区4个引进品种的耐寒性差,均不能在延边地区自然越冬;在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引进品种的嫩芽产值为90.2元.m-2,是国产种源的1.7倍,... 从韩国引进龙牙檧木新品种进行根段繁殖、区域栽培和反季节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建国1号、高品芽、紫号、新区4个引进品种的耐寒性差,均不能在延边地区自然越冬;在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引进品种的嫩芽产值为90.2元.m-2,是国产种源的1.7倍,经济效益显著,是冬季温室水培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檧木 新品种 引种 区域试验 反季节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方法评价不同林型内大蚕蛾平腹小蜂寄生状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艺蛟 王志明 +7 位作者 迮兴业 于利民 田云 张伟 王海峰 施福田 穆焦力 李化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2,共6页
利用柞蚕蛾制作蜂卡,对大蚕蛾平腹小蜂林间寄生率调查。运用粗糙集方法赋权分析林分不同因子对大蚕蛾平腹小蜂寄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郁闭度、坡度等指标权重分别为0.263、0.368、0.368,算得均方根误差(RMSE)为1.081。由此分析认... 利用柞蚕蛾制作蜂卡,对大蚕蛾平腹小蜂林间寄生率调查。运用粗糙集方法赋权分析林分不同因子对大蚕蛾平腹小蜂寄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郁闭度、坡度等指标权重分别为0.263、0.368、0.368,算得均方根误差(RMSE)为1.081。由此分析认为,在林分因子中,林龄、郁闭度和坡度对平腹小蜂寄生率影响较大。并将粗糙集理论与特尔斐法进行了比较,其中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2.172%,表明利用粗糙集方法适用于林间寄生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蚕蛾平腹小蜂 生物防治 粗糙集理论 林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洼、水湿造林地鼠类组成和食性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美 吕小平 +4 位作者 孙永义 贺凤才 朴范泽 董晓波 孙德莹 《辽宁林业科技》 1997年第4期50-52,共3页
低洼、水湿造林地中鼠类种群为沼泽田鼠+黑线姬鼠种群;沼泽田鼠(Microtusfortis)的食性以绿色植物的茎叶和草根为主,对含水量高的食物尤为喜爱,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以植物的茎叶为食,秋... 低洼、水湿造林地中鼠类种群为沼泽田鼠+黑线姬鼠种群;沼泽田鼠(Microtusfortis)的食性以绿色植物的茎叶和草根为主,对含水量高的食物尤为喜爱,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以植物的茎叶为食,秋季以后转为植物的种子和坚果,对农作物表现出嗜好性。入冬以后,两种鼠对造林苗木均有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湿地 沼泽田鼠 黑线姬鼠 食性 鼠类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叶蜂的栉足姬蜂属(膜翅目:姬蜂科)中国一新记录种
15
作者 贺凤财 李涛 +1 位作者 栾庆书 盛茂领 《辽宁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4-6,共3页
文章报道寄生叶蜂的姬蜂科中国1新记录种,毛栉足姬蜂Ctenopelma tomentosum(Desvignes),对其形态特征进行重新描述。编制栉足姬蜂属Ctenopelma Holmgren,1857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关键词 膜翅目 姬蜂科 栉足姬蜂属 毛栉足姬蜂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蜂科中国一新纪录属二新纪录种
16
作者 盛茂领 贺凤才 孙永义 《辽宁林业科技》 1994年第5期31-31,共1页
本文报道了在辽宁省发现的姬蜂科中国一新纪录属:凹唇姬蜂属DelomerstaFoerster(1868);二新纪录种:长尾凹唇姬蜂D.longicaudaKasparyan和狭曲脊姬蜂Apophuastena(Uch... 本文报道了在辽宁省发现的姬蜂科中国一新纪录属:凹唇姬蜂属DelomerstaFoerster(1868);二新纪录种:长尾凹唇姬蜂D.longicaudaKasparyan和狭曲脊姬蜂Apophuastena(Uchida)。并简述了形态特征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辽宁 昆虫天敌 姬蜂 新纪录属 新纪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