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碳储量计算中不同插值方法对比研究——以吉林省大安市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汪媛媛
杨忠芳
+3 位作者
余涛
文宇博
夏学齐
白荣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79-486,共8页
土壤碳储量问题是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了吉林省大安市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和平均土壤有机碳储量,以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分析和比较了反距离加权、全局...
土壤碳储量问题是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了吉林省大安市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和平均土壤有机碳储量,以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分析和比较了反距离加权、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径向基函数和普通克里格等不同插值模型对表层单位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局多项式插值的均差最小,径向基函数中张力样条法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普通克里格法的标准差最小。综合分析来看,普通克里格的有理二次方程式模型插值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土壤碳库
储量计算
插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林永吉县头道沟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U-Pb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付俊彧
孙巍
+5 位作者
汪岩
钟辉
那福超
杨帆
张广宇
于宏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59-1872,共14页
吉林省永吉县头道沟地区出露许多与头道沟岩组相伴产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鉴于其处于长春-延吉构造带附近而受到业内关注,但由于缺少高精度年代学资料,制约了对区域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本文采用锆石U-Pb(LA-ICP-MS)方法,对镁铁—超镁...
吉林省永吉县头道沟地区出露许多与头道沟岩组相伴产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鉴于其处于长春-延吉构造带附近而受到业内关注,但由于缺少高精度年代学资料,制约了对区域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本文采用锆石U-Pb(LA-ICP-MS)方法,对镁铁—超镁铁质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变质辉绿岩年龄为270±5 Ma,变质橄榄岩中捕获锆石最小年龄为297 Ma,考虑岩石组合及二者紧密相伴产出,认为二者均形成于中二叠世。镁铁—超镁铁质岩中捕获的锆石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及其北缘多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其中,变辉绿岩中获得446±6 Ma的年龄与变质橄榄岩中获得的不一致线下交点434±240 Ma年龄共同对应了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岩浆热事件;大量的1.8~2.4Ga年龄对应古元古代辽吉造山带热事件;1377 Ma、1542 Ma与蓟县系建造时代对应;869~997 Ma与青白口系建造时代对应;在变质辉绿岩中还存在众多3.0~3.2Ga锆石年龄。分析上述年龄结构及龙岗陆块北缘古生代地质体分布特征,推测研究区深部可能存在古老的变质基底,同时也表明研究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形成于陆内构造环境,而非蛇绿岩的组成成分,这对深化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道沟地区
镁铁—超镁铁质岩
锆石U-PB
LA-ICP-MS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许圣传
刘招君
+3 位作者
董清水
柳世友
柳蓉
孟庆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2,67,共9页
通过野外露头测量、沉积特征分析、沉积相恢复、孢粉组合和地球化学数据对比,对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过程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抚顺煤田始新统从古城子组扇三角洲和沼泽环境开始,经历了计军屯组浅湖和半...
通过野外露头测量、沉积特征分析、沉积相恢复、孢粉组合和地球化学数据对比,对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过程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抚顺煤田始新统从古城子组扇三角洲和沼泽环境开始,经历了计军屯组浅湖和半深-深湖环境,最终演化为西露天组旋回性沉积;古城子组煤层主要在气候温暖潮湿、河流输入持续增加的淡水沼泽环境中沉积;计军屯组油页岩主要在气候向寒冷干燥条件转化、河流输入减少、水体变咸的半深-深湖环境中沉积;贫矿油页岩作为煤到富矿油页岩的过渡层位显示了高等植物和水生有机质双重输入的特征;煤和油页岩沉积条件的不同造成有机质母质来源的差异和水介质条件的改变,引起与油页岩共生煤系的'富氢化'和生油潜力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煤田
沉积演化
油页岩
始新统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碳储量计算中不同插值方法对比研究——以吉林省大安市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汪媛媛
杨忠芳
余涛
文宇博
夏学齐
白荣杰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
地质
大学(北京)
地质
调查
研究院
吉林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79-486,共8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行业基金项目(中国主要农耕区土壤碳库与固碳潜力研究
200911020)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典型地区土壤碳汇源转化机理研究
1212011087125)
文摘
土壤碳储量问题是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了吉林省大安市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和平均土壤有机碳储量,以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分析和比较了反距离加权、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径向基函数和普通克里格等不同插值模型对表层单位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局多项式插值的均差最小,径向基函数中张力样条法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普通克里格法的标准差最小。综合分析来看,普通克里格的有理二次方程式模型插值精度最高。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土壤碳库
储量计算
插值方法
Keywords
global change
soil carbon storage
storage calculation
interpolation methods
分类号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永吉县头道沟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U-Pb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付俊彧
孙巍
汪岩
钟辉
那福超
杨帆
张广宇
于宏斌
机构
中国
地质
调查
局沈阳
地质
调查
中心
吉林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59-1872,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79383
1212011220435
+1 种基金
DD20160343-08
DD20160343-09)资助成果
文摘
吉林省永吉县头道沟地区出露许多与头道沟岩组相伴产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鉴于其处于长春-延吉构造带附近而受到业内关注,但由于缺少高精度年代学资料,制约了对区域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本文采用锆石U-Pb(LA-ICP-MS)方法,对镁铁—超镁铁质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变质辉绿岩年龄为270±5 Ma,变质橄榄岩中捕获锆石最小年龄为297 Ma,考虑岩石组合及二者紧密相伴产出,认为二者均形成于中二叠世。镁铁—超镁铁质岩中捕获的锆石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及其北缘多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其中,变辉绿岩中获得446±6 Ma的年龄与变质橄榄岩中获得的不一致线下交点434±240 Ma年龄共同对应了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岩浆热事件;大量的1.8~2.4Ga年龄对应古元古代辽吉造山带热事件;1377 Ma、1542 Ma与蓟县系建造时代对应;869~997 Ma与青白口系建造时代对应;在变质辉绿岩中还存在众多3.0~3.2Ga锆石年龄。分析上述年龄结构及龙岗陆块北缘古生代地质体分布特征,推测研究区深部可能存在古老的变质基底,同时也表明研究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形成于陆内构造环境,而非蛇绿岩的组成成分,这对深化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头道沟地区
镁铁—超镁铁质岩
锆石U-PB
LA-ICP-MS
地质意义
Keywords
Toudaogou area
mafic-ultramafic rocks
zircon U-Pb dating
LA-ICP-M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许圣传
刘招君
董清水
柳世友
柳蓉
孟庆涛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
吉林
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煤炭
地质
总局
吉林省
煤炭
地质
调查
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2,6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76)
国土资源部“十一五”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080106)
文摘
通过野外露头测量、沉积特征分析、沉积相恢复、孢粉组合和地球化学数据对比,对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过程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抚顺煤田始新统从古城子组扇三角洲和沼泽环境开始,经历了计军屯组浅湖和半深-深湖环境,最终演化为西露天组旋回性沉积;古城子组煤层主要在气候温暖潮湿、河流输入持续增加的淡水沼泽环境中沉积;计军屯组油页岩主要在气候向寒冷干燥条件转化、河流输入减少、水体变咸的半深-深湖环境中沉积;贫矿油页岩作为煤到富矿油页岩的过渡层位显示了高等植物和水生有机质双重输入的特征;煤和油页岩沉积条件的不同造成有机质母质来源的差异和水介质条件的改变,引起与油页岩共生煤系的'富氢化'和生油潜力的增大。
关键词
抚顺煤田
沉积演化
油页岩
始新统
地球化学
Keywords
Fushun Coalfield
sedimentary evolution
oil shale
Eocene
geochemistry
分类号
P618.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碳储量计算中不同插值方法对比研究——以吉林省大安市为例
汪媛媛
杨忠芳
余涛
文宇博
夏学齐
白荣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吉林永吉县头道沟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U-Pb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付俊彧
孙巍
汪岩
钟辉
那福超
杨帆
张广宇
于宏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
许圣传
刘招君
董清水
柳世友
柳蓉
孟庆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