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土地信息分析系统的技术设计
1
作者 姜锡东 吴承伦 +3 位作者 袁涛 谭刚 张洪岩 王升忠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81,共6页
 运用3S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发设计了适用于土地部门实际需要的地理分析模型,建立了吉林省土地信息分析系统,为土地信息的分析、评价、预测和辅助土地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服务;同时,对空间统计分析、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土地质量评...  运用3S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发设计了适用于土地部门实际需要的地理分析模型,建立了吉林省土地信息分析系统,为土地信息的分析、评价、预测和辅助土地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服务;同时,对空间统计分析、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分析、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子系统做了深入的讨论,为今后的实际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分析系统 子系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相铎 贾玫 李诚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0-33,共4页
产业布局以在区域内整合资源、形成内部分工体系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文章从吉林省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吉林省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调整,并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 产业布局以在区域内整合资源、形成内部分工体系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文章从吉林省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吉林省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调整,并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加快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布局 协调发展 老工业基地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退耕还林(草)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协调
3
作者 程辉 李晓明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根据当前退耕还林(草)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退耕还林规划 退耕还草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优良牧草的筛选及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沈景林 张娟华 +2 位作者 谭刚 孟杨 乔海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21,25,共5页
为解决高寒牧区冬季家畜补饲需要 ,进行了优良牧草的引种栽培及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优选出的无芒雀麦、老芒麦、甘肃红豆草和甘农 1号杂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在第 6年仍然能分别达到 33170 .0、31133.3、10 0 56.0和 110 77.3kg/ hm... 为解决高寒牧区冬季家畜补饲需要 ,进行了优良牧草的引种栽培及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优选出的无芒雀麦、老芒麦、甘肃红豆草和甘农 1号杂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在第 6年仍然能分别达到 33170 .0、31133.3、10 0 56.0和 110 77.3kg/ hm2 ,粗蛋白质产量最高的是老芒麦、最低的是甘肃红豆草 ,分别是 50 59.9和 1490 .9kg/ hm2 。牧草产量从栽培第 2年开始逐年增加 ,第 6年的产量是第 1年的 1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引种栽培 产草量 生产性能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δ^(13)C值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张大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2-387,共6页
以黑土、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田间定位并结合室内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包括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结果表明:一般与未施肥的处理相比,田间施用有机肥以及有... 以黑土、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田间定位并结合室内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包括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结果表明:一般与未施肥的处理相比,田间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使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均呈下降趋势;培养试验中,施用猪粪后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也呈下降趋势,而施用玉米秸秆后则呈增加趋势。产生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不同有机肥料的δ13C值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施肥改变了土壤有机质的数量与结构组成。初步分析表明,施肥后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与其有机碳数量及结构组成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全土有机质的δ13C值与其有机碳数量的增加量和增加率之间则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培养试验 土壤有机质 胡敏酸 δ^13C值 ^13C-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菲菲 王冬艳 +2 位作者 程辉 袁涛 刘晴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63-65,69,共4页
为科学指导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工作,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理论潜力进行测算,并综合考虑影响整治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等7个指标进行计算修正,最终确定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农村居民点... 为科学指导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工作,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理论潜力进行测算,并综合考虑影响整治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等7个指标进行计算修正,最终确定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农村居民点的现实潜力,并将全区域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划分为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土地整治潜力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堆肥中的Hg和As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玉军 窦森 +1 位作者 张大军 崔俊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75-1378,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堆肥样品,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和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堆肥中的Hg和A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最佳条件下,Hg、As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 2、0.018μg.L-1,校准曲线的相...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堆肥样品,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和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堆肥中的Hg和A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最佳条件下,Hg、As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 2、0.018μg.L-1,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回收率在(100±8)%范围以内,RSD均小于2%,说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适合于堆肥样品的测定。通过堆肥产品和堆肥原料中的对比实验发现,堆肥后Hg、As的损失率小于7%,说明堆肥处理对重金属Hg、As的总量减少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HG 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腐殖质组成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关松 窦森 +3 位作者 张大军 张晋京 李凯 谢祖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6-188,共3页
为了探求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腐殖质及其组成的影响,为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变化提供依据,通过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平台研究了正常施氮水平下水稻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大气CO2浓度升高... 为了探求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腐殖质及其组成的影响,为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变化提供依据,通过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平台研究了正常施氮水平下水稻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腐殖质组分含量有所差异,表层(0~15cm)土壤腐殖化程度较高,表层的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碳(WSOC)、胡敏酸(HA)、富里酸(FA)、胡敏素(HM)数量均高于下层(15~30cm)。大气CO2浓度升高,增加了表层和下层的SOC,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使表层WSOC有增加趋势,但对下层没有显著影响;降低了土壤中可提取腐殖物质中HA的比例(PQ),土壤的腐殖化度下降,有利于HA的分解与转化和FA的积累;对土壤HM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 土壤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胡敏酸 富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改良对高寒退化草地植被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6
9
作者 沈景林 谭刚 +2 位作者 乔海龙 张娟华 孟杨 《中国草地》 CSCD 2000年第5期49-54,共6页
针对近年来高寒草地退化问题 ,进行了围栏封育、划破草皮和施肥三种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三种改良措施都增加草群高度、盖度、密度、频度和产量 ,施肥改良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4 5.9%~ 191.1% ;围栏封育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 6 0 .5%~... 针对近年来高寒草地退化问题 ,进行了围栏封育、划破草皮和施肥三种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三种改良措施都增加草群高度、盖度、密度、频度和产量 ,施肥改良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4 5.9%~ 191.1% ;围栏封育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 6 0 .5%~ 158.3% ;划破草皮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 32 .7%~ 113.9%。由此可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草地退化 草地改良 草地植被
原文传递
应用除草剂防除草地狼毒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沈景林 孟杨 +2 位作者 谭刚 陈卫东 张娟华 《中国草地》 CSCD 2000年第4期48-50,F003,共4页
为有效灭除草地狼毒 ,应用 2种复合剂进行了 3年的化学防除草地狼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当年灭除狼毒地上部分干枯死亡 ,生长点坏死 ,灭除率达 90 .0 %以上。死亡狼毒的根部腐烂坏死 ,返青率为 0 .0 %~ 2 .3% ,达到整株灭除。优良... 为有效灭除草地狼毒 ,应用 2种复合剂进行了 3年的化学防除草地狼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当年灭除狼毒地上部分干枯死亡 ,生长点坏死 ,灭除率达 90 .0 %以上。死亡狼毒的根部腐烂坏死 ,返青率为 0 .0 %~ 2 .3% ,达到整株灭除。优良牧草含量和产量提高 ,分别增加 6 .0 %和1.4 %~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狼毒 化学防除 返青率 除草剂 草地植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