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久治不愈犊牛的中兽医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永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7-17,共1页
1诊治经过2014年7月6日,李某自称一头3月龄体重75公斤犊牛患病月余不愈,电请笔者就诊。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毛焦体瘦,多卧少立,懒动体倦,胸脘痞闷,肷部微胀,叩之呈鼓音,饮水或吃奶后胀势加重、喘急,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黄,结膜轻度黄染,... 1诊治经过2014年7月6日,李某自称一头3月龄体重75公斤犊牛患病月余不愈,电请笔者就诊。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毛焦体瘦,多卧少立,懒动体倦,胸脘痞闷,肷部微胀,叩之呈鼓音,饮水或吃奶后胀势加重、喘急,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黄,结膜轻度黄染,黄白腻苔,脉濡滑。据畜主讲该牛于40天前曾因腹胀不通找兽医用石蜡油500ml灌服后拉稀不止,随即止痢针连用数日一直时好时坏,其后患牛出现啃食砖块、墙皮等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久治不愈 诊治 中兽医 食欲不振 临床表现 石蜡油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临床误治病案举例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婉华 刘黎明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46-47,共2页
1 误治一1.1病案介绍:2010年春,周家沟屯养牛户的成年母牛陆续出现起卧困难、四肢乏力、行动迟缓、状似瘸行等表现,妊娠母牛和产后母牛发病居多,其中产后泌乳母牛表现重剧。畜主找过当地兽医治疗,均按风湿症用药,如瘫跛金方、萘... 1 误治一1.1病案介绍:2010年春,周家沟屯养牛户的成年母牛陆续出现起卧困难、四肢乏力、行动迟缓、状似瘸行等表现,妊娠母牛和产后母牛发病居多,其中产后泌乳母牛表现重剧。畜主找过当地兽医治疗,均按风湿症用药,如瘫跛金方、萘普生、中药风湿散等,用药一至两天病情看似好转但随即恢复原病态,继续用药不再有效果,于是请笔者就诊。患牛表现异嗜,啃吃墙皮、砖头等,食欲减退,消化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临床 病案 成年母牛 产后母牛 四肢乏力 妊娠母牛 泌乳母牛 食欲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西医误治牛病的中兽医纠偏
3
作者 卢显德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6期78-79,共2页
1发病情况初入腊月,养牛户李某一头5岁经产母牛出现食减、拉稀、多卧等症状,诊为肠炎,用安乃近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合盐水静脉注射、安普霉素灌服,连用2d,病情加重,遂邀余就诊。临床检查:患牛不食草料,体瘦毛焦,鼻寒耳凉肢冷,间有寒战... 1发病情况初入腊月,养牛户李某一头5岁经产母牛出现食减、拉稀、多卧等症状,诊为肠炎,用安乃近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合盐水静脉注射、安普霉素灌服,连用2d,病情加重,遂邀余就诊。临床检查:患牛不食草料,体瘦毛焦,鼻寒耳凉肢冷,间有寒战,蜷曲嗜卧,泻粪稀溏,苔白润滑,脉迟缓无力。诊为寒湿困脾,属中焦脾胃虚寒夹湿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牛 纠偏 兽医 西医 发病情况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头孢噻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西医误治牛病的中兽医纠偏
4
作者 卢婉华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31-31,共1页
1情况介绍初入腊月,养牛户李某自养一头5岁经产母牛出现食减、拉稀、多卧等症状,找兽医诊为肠炎,安乃近肌注、头孢噻呋钠合盐水静注、安普霉素灌服,连用2天不见效果且有愈重势态,遂邀笔者就诊。临床表现为不食草料,体瘦毛焦,鼻寒耳凉肢... 1情况介绍初入腊月,养牛户李某自养一头5岁经产母牛出现食减、拉稀、多卧等症状,找兽医诊为肠炎,安乃近肌注、头孢噻呋钠合盐水静注、安普霉素灌服,连用2天不见效果且有愈重势态,遂邀笔者就诊。临床表现为不食草料,体瘦毛焦,鼻寒耳凉肢冷,间有寒战,蜷曲嗜卧,泻粪稀溏,苔白润滑,脉迟缓无力。诊为寒湿困脾,属中焦脾胃虚寒夹湿证。2辨证施治中焦脾胃纳运水谷,脾主四肢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医 脾胃虚寒 纠偏 牛病 西医 头孢噻呋钠 安普霉素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在小尾寒羊温热病中应用举隅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6-37,共2页
大黄古称“将军”,或称“锦纹大黄”,其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为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源于此,本人在小尾寒羊温热病诊疗工作中,尤其热衷于对其诸多功效的临床实践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就辨证应用情... 大黄古称“将军”,或称“锦纹大黄”,其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为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源于此,本人在小尾寒羊温热病诊疗工作中,尤其热衷于对其诸多功效的临床实践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就辨证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应用病症 1.1 治热积治疗小尾寒羊热结便秘,如三承气汤依据“痞、满、燥、实”四症,通过配伍构成泻下峻剂、轻剂及缓剂,其药物组成中均包含大黄以清热泻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羊 温热病 锦纹大黄 三承气汤 应用举隅 凉血止血 热结 诊疗工作 活血祛瘀 泻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羊增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英语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3-14,共2页
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能性、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和无残留等独特优势,可有效预防动物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发生,缓解动物应激反应,促进生产潜力发挥,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畜产品质量。尤其我国养羊生产管理粗放,饲料利用率不高,生产... 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能性、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和无残留等独特优势,可有效预防动物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发生,缓解动物应激反应,促进生产潜力发挥,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畜产品质量。尤其我国养羊生产管理粗放,饲料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低下,抗生素所致药物残留等现状,因此作为天然、环保、无公害的中草药添加剂成为目前提高肉用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添加物质备受养羊界关注和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肉用动物 动物细菌 育肥羊 养羊生产 多能性 应激反应 毒副作用 生产效率 添加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温热病辨证施治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57-60,共4页
小尾寒羊原产鲁西,两千年引入本地饲养繁殖,由于该品种生长快、多胎高产、耐粗饲等优点,适合做基础母羊一度深受当地农户喜饲.然而,每当春天来临至夏暑之季,易暴发一种养殖户俗称的“哼哼病”,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且治疗不当会造... 小尾寒羊原产鲁西,两千年引入本地饲养繁殖,由于该品种生长快、多胎高产、耐粗饲等优点,适合做基础母羊一度深受当地农户喜饲.然而,每当春天来临至夏暑之季,易暴发一种养殖户俗称的“哼哼病”,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且治疗不当会造成大批量死亡,发病率高达80%,病死率最高可达90%以上,给本地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临床诊疗中使用常规退热、抗生素及输液疗法很难奏效,大多兽医对此束手无策.诊疗实践中,本人历经数年的摸索探讨、临证施治,总结并认知所谓“哼哼病”属中医温病(另分支为湿热病)之温热病范畴,采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施治为主及西医输液疗法为辅,临证实践,屡验屡效,使该病治愈率由以往常规西兽医疗法的10%~ 30%提高到目前中西医结合疗法的90%以上.近10年笔者接诊该病400余起,涉足省内外数十个乡镇,治愈患羊数千头,为养羊户换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现就小尾寒羊温热病卫气营血各阶段证治要点及常用方剂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辨证施治 温热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输液疗法 经济损失 饲养繁殖 多胎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温热病发病与诊治现状之所见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9-70,共2页
1 发病及危害 小尾寒羊原产鲁西,因其生长快、繁殖力强、耐粗饲等优势,本地新兴村养羊合作社于2002年(本地区首次)从鲁西凉山引进该品种基础母羊200只,并一度在方圆数十个乡镇掀起小尾寒羊养殖热潮,这给本地养羊户带来可观经济收... 1 发病及危害 小尾寒羊原产鲁西,因其生长快、繁殖力强、耐粗饲等优势,本地新兴村养羊合作社于2002年(本地区首次)从鲁西凉山引进该品种基础母羊200只,并一度在方圆数十个乡镇掀起小尾寒羊养殖热潮,这给本地养羊户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然而该品种引进后不久(2006年以来),即在每年春季至夏暑之间,出现以发烧、咳嗽、气喘、心悸、出血、抽搐等为主要症状疾病,并多因诊治不当而以死亡为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诊治 发病 温热病 品种引进 经济收入 繁殖力 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疗疮散治家畜口腔溃疡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婉华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7-97,共1页
临床常见家畜因热毒、霉败食物、刺激性物、尖锐性物而致口腔黏膜充血、肿胀、糜烂、溃疡,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碘甘油涂布等,对轻浅患畜尚可取效,而对深重者常效果不佳,临床就曾见犬、马等家畜因治不得法出现进食障碍,久治不愈,每况愈下... 临床常见家畜因热毒、霉败食物、刺激性物、尖锐性物而致口腔黏膜充血、肿胀、糜烂、溃疡,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碘甘油涂布等,对轻浅患畜尚可取效,而对深重者常效果不佳,临床就曾见犬、马等家畜因治不得法出现进食障碍,久治不愈,每况愈下以致衰竭而不治,为此笔者自拟中药组方疗疮散,组方简单,取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推荐于此供同行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家畜 中药组方 口腔黏膜 久治不愈 刺激性 水冲洗 碘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尾寒羊温热病热泻三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宏忠 卢婉华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8-28,共1页
1方证方解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邪迫津液下泄而形成的协热下利证。本地历年春夏之季,小尾寒羊温热病(养殖户俗称"哼哼病")逢时必发,该病气分阶段,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热邪下移大肠可形成两种趋势,一种是肠腑热结,即热... 1方证方解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邪迫津液下泄而形成的协热下利证。本地历年春夏之季,小尾寒羊温热病(养殖户俗称"哼哼病")逢时必发,该病气分阶段,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热邪下移大肠可形成两种趋势,一种是肠腑热结,即热邪逼迫津液外渗汗从体表而出,导致大肠津亏而形成燥屎;另一种则是本文所谓肠热下利,即热邪逼迫津液下渗汗从肠道而出,导致水液与粪便相混而形成下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病 寒羊 热邪 肠腑热结 津亏 热泻 伤寒论 方证 病气 葛根芩连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温热病斑疹的诊治体会及案例介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秀梅 陈立艳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9-30,共2页
斑与疹,在小尾寒羊温热病中多发,其中疹见于营分证,斑见于血分证.疹常见于新感温病的风温病当中,病势缓和,及时诊治多可治愈;而斑则多见于伏邪温病的春温病、暑温病当中(风温病中亦发),病势相对重剧,多因延治、误治,或发病即呈危势而... 斑与疹,在小尾寒羊温热病中多发,其中疹见于营分证,斑见于血分证.疹常见于新感温病的风温病当中,病势缓和,及时诊治多可治愈;而斑则多见于伏邪温病的春温病、暑温病当中(风温病中亦发),病势相对重剧,多因延治、误治,或发病即呈危势而以死亡为转归者甚多,此成为本地小尾寒羊温热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有必要将斑、疹的形态特征、发病机制、治法方药及其预后判断,结合诊治案例述诸于此,供同行及养殖业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结合诊治 温热病 案例 斑疹 发病机制 形态特征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温热病热入心包证的诊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玉福 杨秀梅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8-29,共2页
1发病情况小尾寒羊原产鲁西。2002年本地新兴村养羊合作社首次从鲁西凉山引进小尾寒羊200只.一度在方圆数十个乡镇掀起小尾寒羊养殖热潮.这给本地养羊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然而该品种引进后不久,即在每年春季至夏暑之间.出现以发... 1发病情况小尾寒羊原产鲁西。2002年本地新兴村养羊合作社首次从鲁西凉山引进小尾寒羊200只.一度在方圆数十个乡镇掀起小尾寒羊养殖热潮.这给本地养羊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然而该品种引进后不久,即在每年春季至夏暑之间.出现以发烧、咳嗽、气喘、心悸、出血、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多因诊治不当而以死亡为转归的情况发生.给养羊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诊治 发病情况 经济收入 品种引进 临床表现 经济损失 养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组方用于小尾寒羊“高热病”疗效观察
13
作者 魏国良 卢显德 +1 位作者 孙国栋 高云航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8-9,共2页
为研究发掘小尾寒羊"高热病"治疗技术,依据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结果,对528例"高热病"确诊病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不同药物组方进行治疗,治愈率分别为39.2%、62.9%、81.1%,显示高敏药加中药治疗技术方案的实验Ⅱ... 为研究发掘小尾寒羊"高热病"治疗技术,依据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结果,对528例"高热病"确诊病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不同药物组方进行治疗,治愈率分别为39.2%、62.9%、81.1%,显示高敏药加中药治疗技术方案的实验Ⅱ组疗效显著,结果表明高敏药合用清热解毒中药组方用于小尾寒羊"高热病",治愈率高,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高热病 疗效观察 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小尾寒羊羊快疫的诊断与防控
14
作者 孙晓丽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9-59,共1页
1发病情况2013年11月初,叶赫镇高某自述三周前购入小尾寒羊55头,一周后突降大雪,暖冬的异常气候使圈舍、场地雪水交融,泥泞潮湿。随即羊群出现羊只突然死亡,或牧归途中突然卧地不起或出现不安、抽搐等症状,并有数小时死亡的情况发生。... 1发病情况2013年11月初,叶赫镇高某自述三周前购入小尾寒羊55头,一周后突降大雪,暖冬的异常气候使圈舍、场地雪水交融,泥泞潮湿。随即羊群出现羊只突然死亡,或牧归途中突然卧地不起或出现不安、抽搐等症状,并有数小时死亡的情况发生。试用环丙沙星、安乃近等药物不见效,羊只陆续发病死亡,遂求助笔者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羊 羊快疫 叶赫 羊猝疽 腐败梭菌 出血性炎症 羊梭菌性疾病 真胃 饮食欲 周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典型案例介绍及辨析
15
作者 陈光涛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0-11,共2页
1发病情况2015年6月,陈某一头4月龄母牛犊发病20天有余,病初表现发烧,用上退烧药、头孢就能正常吃奶,停药则又见发烧,近10天发烧同时伴见拉稀,加用中、西各类治疗拉稀药,一直时好时坏,2天前稀便停止,但发烧继续,少食或不食,咳喘,排少许... 1发病情况2015年6月,陈某一头4月龄母牛犊发病20天有余,病初表现发烧,用上退烧药、头孢就能正常吃奶,停药则又见发烧,近10天发烧同时伴见拉稀,加用中、西各类治疗拉稀药,一直时好时坏,2天前稀便停止,但发烧继续,少食或不食,咳喘,排少许干硬粪便。其间曾找多名兽医各施其法,病无转机遂求助笔者就诊。2临床表现患牛精神沉郁,喜卧,肠音沉静,虽多日少食但腹围不减,触下腹沉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相 肠音 案例介绍 稀便 痰热阻肺 肺气不降 肺失宣降 脉滑实有力 宣白承气汤 临证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加减治羊病后不食
16
作者 蒲志斌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109-109,共1页
羊等家畜病愈后多因植物神经活动低下致消化机能紊乱,尤其久病患畜多虚损,并以脾胃气虚为主而表现四肢无力,少食甚或不食,便溏或便秘等,常规西兽医疗法缓效或不效,对此笔者采用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随证治之,效果良好,介... 羊等家畜病愈后多因植物神经活动低下致消化机能紊乱,尤其久病患畜多虚损,并以脾胃气虚为主而表现四肢无力,少食甚或不食,便溏或便秘等,常规西兽医疗法缓效或不效,对此笔者采用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随证治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不食 羊病 消化机能紊乱 神经活动 家畜病 西兽医 少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羊风热疫毒肿头瘟的诊治
17
作者 卢显德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69-69,共1页
外购小尾寒羊50余只,一周后10余只陆续发病,经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结合清热泻火类方剂治疗,大部分患羊病情得到控制。1临床表现患羊体温41.5℃,喘促,耳唇面肿胀明显,触摸肿胀部呈疼痛性躲闪,呆立,懒动,叫声沙哑,排少许枣核样粪便,舌红苔... 外购小尾寒羊50余只,一周后10余只陆续发病,经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结合清热泻火类方剂治疗,大部分患羊病情得到控制。1临床表现患羊体温41.5℃,喘促,耳唇面肿胀明显,触摸肿胀部呈疼痛性躲闪,呆立,懒动,叫声沙哑,排少许枣核样粪便,舌红苔黄燥,脉频数有力。2初步诊断依据证候表现辨为风热疫毒肿头瘟。3诊治方药治以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散热透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小尾寒羊 清热解毒凉血 环丙沙星 清热泻火 疼痛性 苔黄燥 疏风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风热疫毒肿头瘟的治疗
18
作者 杨瑾 许洪利 卢显德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79-80,共2页
1发病情况2017年6月下旬,李某外购小尾寒羊50余只,一周后10余只陆续发病,用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结合清热泻火等中药治疗,多数患羊病情得到控制,其中一头2岁母羊于治疗2 d后不见好转,并出现头面肿大,不饮不食。2临床症状患羊体温41.5℃,... 1发病情况2017年6月下旬,李某外购小尾寒羊50余只,一周后10余只陆续发病,用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结合清热泻火等中药治疗,多数患羊病情得到控制,其中一头2岁母羊于治疗2 d后不见好转,并出现头面肿大,不饮不食。2临床症状患羊体温41.5℃,呼吸喘促,耳、唇、面肿胀明显,触摸肿胀部呈疼痛性躲闪,呆立懒动,叫声沙哑,排少许枣核样覆肠黏膜粪,结膜潮红,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中药治疗 疫毒 风热 发病情况 环丙沙星 清热泻火 氟苯尼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先天性锁肛的手术疗法
19
作者 陈立艳 刘峰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37-37,共1页
1发病原因羊群中公母羊无序交配造成近亲繁殖所致:妊娠母羊染疫病毒性疾病或滥用乱用抗生素等药物所致;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的缺乏可致的胎儿发育不全:环境污染通过饲料牧草间接造成对胚胎的毒性作用。上述诸多因素均可导致羔羊... 1发病原因羊群中公母羊无序交配造成近亲繁殖所致:妊娠母羊染疫病毒性疾病或滥用乱用抗生素等药物所致;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的缺乏可致的胎儿发育不全:环境污染通过饲料牧草间接造成对胚胎的毒性作用。上述诸多因素均可导致羔羊先天性锁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锁肛 手术疗法 羔羊 妊娠母羊 病毒性疾病 近亲繁殖 发病原因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下利便血经方应用病案
20
作者 马润峰 卢显德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7-19,共3页
下利便血在牛群中中较其它家畜多见,临床兽医多采用传统西医疗法或疏于辨证随拟中药方剂应用,导致因失治、误治导致患牛变证、坏证或不治者屡见不鲜。文章采用《伤寒》《金匮》经典治利治血方剂,列举临床应用典型病案,以经方为主方随证... 下利便血在牛群中中较其它家畜多见,临床兽医多采用传统西医疗法或疏于辨证随拟中药方剂应用,导致因失治、误治导致患牛变证、坏证或不治者屡见不鲜。文章采用《伤寒》《金匮》经典治利治血方剂,列举临床应用典型病案,以经方为主方随证加减或经方时方并用治疗牛下利便血诸证,取效快,病程短,治愈率高,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利便血 辨证施治 经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