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榛子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与结实特征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剑锋
颜堃
+2 位作者
程云清
王占武
邹振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3,共6页
以平榛与平欧杂交榛品种达维为材料,对柱头长度变化、花粉在柱头的附着、萌发特征、柱头可授性随时间的变化和人工授粉后结实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平榛与达维经4℃低温保存50d的花粉在各自柱头上的萌发率分别为47.2%和74.3%。2)...
以平榛与平欧杂交榛品种达维为材料,对柱头长度变化、花粉在柱头的附着、萌发特征、柱头可授性随时间的变化和人工授粉后结实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平榛与达维经4℃低温保存50d的花粉在各自柱头上的萌发率分别为47.2%和74.3%。2)自然授粉条件下,2个品种的柱头长度均以花后第5天时最长,此后迅速枯萎变短;套袋雌花柱头在花后30d内长度可保持最长伸长状态。3)达维柱头对花粉粒的附着能力远大于平榛。自然授粉条件下,平榛与达维在花后4d柱头附着的花粉粒数量最多,分别为40.6和84.6粒,此后迅速减少;套袋后平榛与达维在花后30d时花粉粒数量分别为58.1和78.5粒。4)平榛与达维花粉在柱头24h即可延伸至柱头的基部。5)套袋后平榛与达维在花后30d时可授性柱头分别达87.3%和92.1%。6)平榛不可食用果实比例达50%以上,空果是造成果实不可食用的主要原因;达维不可食用果实比例少于15%;异花授粉可降低平榛与达维的落花率,但不能降低不可食用果实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
花粉生活力
柱头
可授性
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植株早期性状变异与选择研究
被引量:
28
2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4 位作者
沈应柏
张明
李奎友
邬荣领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1,共7页
以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树形、叶片、树皮特性等17个指标。方差分析与遗传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指标差异极显著(P<0.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5.63%~57.50%,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
以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树形、叶片、树皮特性等17个指标。方差分析与遗传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指标差异极显著(P<0.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5.63%~57.50%,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99%~52.57%,重复力高(0.7734~0.9848)。说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性状存在广泛变异,且这种变异受较强的遗传因素控制。表型相关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之间均达显著相关水平,遗传相关系数接近表型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杨杂种无性系14个性状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4.93%,其中第1主成分为生长量等性状,第2主成分为干形等性状,第3主成分为叶片性状。利用综合评定法对无性系进行评价,当入选率为10%时,无性系BL204、BL206和BL207入选,入选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7.41%、31.73%、32.90%和102.37%。这些分析结果为下一步选育优良无性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杂种无性系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3 位作者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78,共9页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n-Ca)均呈"S"型,且符合2次曲线模型,饱和光强下5个毛白杨无性系瞬时Pn的排序为:BL204(24.64μmol.m-2.s-1)>BL206(23.76μmol.m-2.s-1)>BL30(21.50μmol.m-2.s-1)>BL207(19.54μmol.m-2.s-1)>BL63(18.64μmol.m-2.s-1)。饱和Par和Ca条件下,无性系BL206瞬时Pn最大,达30.15μmol.m-2.s-1,无性系BL63最小,只有20.34μmol.m-2.s-1。5个毛白杨无性系光补偿点(lcp)和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差异显著,lcp变化范围为33.08 81.17μmol.m-2.s-1,ccp变化范围74.03 93.35μmol.mol-1。30个毛白杨无性系间瞬时光合指标Pn、Gs、Ci和Tr的差异均显著(Sig<0.000),各光合指标变异系数为8.94%23.22%,遗传变异系数为8.78%22.79%,重复力高,遗传因素在表型变异中起主要作用;毛白杨光合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最高相关系数达0.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净光合速率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穗槐豆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伟杰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6期6-7,共2页
紫穗槐豆象在林间、仓库内以幼虫危害紫穗槐种子,取食种仁,受害种子内部充满粉末或被蛀食一空,种子被害率达5%~65%,丧失发芽率,失去利用价值。紫穗槐豆象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种子的调运。该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2代。可采用营林技术措施...
紫穗槐豆象在林间、仓库内以幼虫危害紫穗槐种子,取食种仁,受害种子内部充满粉末或被蛀食一空,种子被害率达5%~65%,丧失发芽率,失去利用价值。紫穗槐豆象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种子的调运。该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2代。可采用营林技术措施、检疫措施、检验处理、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豆象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蕨菜林下人工栽培措施
5
作者
张巍
《农家科技》
2014年第3期43-43,共1页
蕨菜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抗逆性强,较耐瘠薄,适宜生长的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蕨菜喜光,但对光照不敏感,强光或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更快,植株健壮高大。在自然状态下,其多分布...
蕨菜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抗逆性强,较耐瘠薄,适宜生长的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蕨菜喜光,但对光照不敏感,强光或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更快,植株健壮高大。在自然状态下,其多分布于阳坡。蕨菜在地温达5℃以上时即开始萌动。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在气温达到15℃、地温达到12℃时,叶片开始迅速生长。蕨菜孢子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一36℃低温下其宿根能安全越冬,其嫩叶在-5℃条件下才遭受冻害。蕨菜对水分的要求幅度较大,在自然状态下,年降水虽500~1800毫米的地域均有其分布,但蕨菜不耐长期干旱,尤其是在孢子繁殖时,要有充足的水分,土壤相对湿度90%对蕨菜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菜
栽培措施
生长发育
人工
土壤相对湿度
光照时数
自然状态
最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地蕨菜人工栽培技术
6
作者
张巍
《农村百事通》
2013年第18期42-43,共2页
一、蕨菜的生态特性 蕨菜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抗逆性强,较耐瘠薄,适宜生长的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蕨菜喜光,但对光照不敏感,强光或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更快,植株健壮高大.在自然状态下...
一、蕨菜的生态特性 蕨菜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抗逆性强,较耐瘠薄,适宜生长的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蕨菜喜光,但对光照不敏感,强光或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更快,植株健壮高大.在自然状态下,其多分布于阳坡.蕨菜在地温达5℃以上时即开始萌动.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在气温达到15℃、地温达到12℃时,叶片开始迅速生长.蕨菜孢子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36℃低温下其宿根能安全越冬,其嫩叶在-5℃条件下才遭受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栽培技术
蕨菜
生长发育
林地
光照时数
最适温度
生态特性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榛子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与结实特征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剑锋
颜堃
程云清
王占武
邹振峰
机构
吉林
师范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吉林省四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31070610)
"十二五"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1第166号)
文摘
以平榛与平欧杂交榛品种达维为材料,对柱头长度变化、花粉在柱头的附着、萌发特征、柱头可授性随时间的变化和人工授粉后结实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平榛与达维经4℃低温保存50d的花粉在各自柱头上的萌发率分别为47.2%和74.3%。2)自然授粉条件下,2个品种的柱头长度均以花后第5天时最长,此后迅速枯萎变短;套袋雌花柱头在花后30d内长度可保持最长伸长状态。3)达维柱头对花粉粒的附着能力远大于平榛。自然授粉条件下,平榛与达维在花后4d柱头附着的花粉粒数量最多,分别为40.6和84.6粒,此后迅速减少;套袋后平榛与达维在花后30d时花粉粒数量分别为58.1和78.5粒。4)平榛与达维花粉在柱头24h即可延伸至柱头的基部。5)套袋后平榛与达维在花后30d时可授性柱头分别达87.3%和92.1%。6)平榛不可食用果实比例达50%以上,空果是造成果实不可食用的主要原因;达维不可食用果实比例少于15%;异花授粉可降低平榛与达维的落花率,但不能降低不可食用果实的比例。
关键词
榛子
花粉生活力
柱头
可授性
结实
Keywords
hazelnut
pollen viability
stigma
receptivity
fruiting
分类号
S722.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植株早期性状变异与选择研究
被引量:
28
2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沈应柏
张明
李奎友
邬荣领
张志毅
机构
北京
林业
大学计算生物学中心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
林业
大学生物
科学
与技术学院
吉林省四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
抚松露水河
林业
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1,共7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1A15-02)
文摘
以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树形、叶片、树皮特性等17个指标。方差分析与遗传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指标差异极显著(P<0.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5.63%~57.50%,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99%~52.57%,重复力高(0.7734~0.9848)。说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性状存在广泛变异,且这种变异受较强的遗传因素控制。表型相关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之间均达显著相关水平,遗传相关系数接近表型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杨杂种无性系14个性状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4.93%,其中第1主成分为生长量等性状,第2主成分为干形等性状,第3主成分为叶片性状。利用综合评定法对无性系进行评价,当入选率为10%时,无性系BL204、BL206和BL207入选,入选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7.41%、31.73%、32.90%和102.37%。这些分析结果为下一步选育优良无性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关键词
白杨
杂种无性系
遗传变异
Keywords
white poplar
hybrid clones
genetic variation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机构
北京
林业
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四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苗圃场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
林业
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78,共9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1A15-02)资助
文摘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n-Ca)均呈"S"型,且符合2次曲线模型,饱和光强下5个毛白杨无性系瞬时Pn的排序为:BL204(24.64μmol.m-2.s-1)>BL206(23.76μmol.m-2.s-1)>BL30(21.50μmol.m-2.s-1)>BL207(19.54μmol.m-2.s-1)>BL63(18.64μmol.m-2.s-1)。饱和Par和Ca条件下,无性系BL206瞬时Pn最大,达30.15μmol.m-2.s-1,无性系BL63最小,只有20.34μmol.m-2.s-1。5个毛白杨无性系光补偿点(lcp)和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差异显著,lcp变化范围为33.08 81.17μmol.m-2.s-1,ccp变化范围74.03 93.35μmol.mol-1。30个毛白杨无性系间瞬时光合指标Pn、Gs、Ci和Tr的差异均显著(Sig<0.000),各光合指标变异系数为8.94%23.22%,遗传变异系数为8.78%22.79%,重复力高,遗传因素在表型变异中起主要作用;毛白杨光合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最高相关系数达0.731。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净光合速率
变异
Keywords
Populus tomentosa
clone
photosynthetic rate
variation
分类号
S792.1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穗槐豆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伟杰
机构
吉林省四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6期6-7,共2页
文摘
紫穗槐豆象在林间、仓库内以幼虫危害紫穗槐种子,取食种仁,受害种子内部充满粉末或被蛀食一空,种子被害率达5%~65%,丧失发芽率,失去利用价值。紫穗槐豆象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种子的调运。该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2代。可采用营林技术措施、检疫措施、检验处理、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关键词
紫穗槐豆象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蕨菜林下人工栽培措施
5
作者
张巍
机构
吉林省四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家科技》
2014年第3期43-43,共1页
文摘
蕨菜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抗逆性强,较耐瘠薄,适宜生长的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蕨菜喜光,但对光照不敏感,强光或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更快,植株健壮高大。在自然状态下,其多分布于阳坡。蕨菜在地温达5℃以上时即开始萌动。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在气温达到15℃、地温达到12℃时,叶片开始迅速生长。蕨菜孢子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一36℃低温下其宿根能安全越冬,其嫩叶在-5℃条件下才遭受冻害。蕨菜对水分的要求幅度较大,在自然状态下,年降水虽500~1800毫米的地域均有其分布,但蕨菜不耐长期干旱,尤其是在孢子繁殖时,要有充足的水分,土壤相对湿度90%对蕨菜较为适宜。
关键词
蕨菜
栽培措施
生长发育
人工
土壤相对湿度
光照时数
自然状态
最适温度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地蕨菜人工栽培技术
6
作者
张巍
机构
吉林省四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3年第18期42-43,共2页
文摘
一、蕨菜的生态特性 蕨菜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抗逆性强,较耐瘠薄,适宜生长的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蕨菜喜光,但对光照不敏感,强光或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更快,植株健壮高大.在自然状态下,其多分布于阳坡.蕨菜在地温达5℃以上时即开始萌动.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在气温达到15℃、地温达到12℃时,叶片开始迅速生长.蕨菜孢子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36℃低温下其宿根能安全越冬,其嫩叶在-5℃条件下才遭受冻害.
关键词
人工栽培技术
蕨菜
生长发育
林地
光照时数
最适温度
生态特性
气候条件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榛子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与结实特征研究
刘剑锋
颜堃
程云清
王占武
邹振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植株早期性状变异与选择研究
赵曦阳
马开峰
沈应柏
张明
李奎友
邬荣领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赵曦阳
马开峰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紫穗槐豆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刘伟杰
《现代化农业》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蕨菜林下人工栽培措施
张巍
《农家科技》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林地蕨菜人工栽培技术
张巍
《农村百事通》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