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晓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1期180-180,182,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同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血液浪费。方法对四平市中心血站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7 982例的血液检测不合格报废主要原因开展统计调查。结果在血液采集、分离制备及各项指标检测... 目的探讨引起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同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血液浪费。方法对四平市中心血站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7 982例的血液检测不合格报废主要原因开展统计调查。结果在血液采集、分离制备及各项指标检测过程中,经统计分析发现血液不合格报废原因排在第1位的是ALT较高,占总采集制备量的3.25%,其他依次为脂肪血原因,占总采集制备量的2.42%,梅毒检测呈阳性,占0.87%,离心过程中出现破损,占0.64%,HBsAg结果呈阳性,占0.46%,抗-HCV病毒呈阳性,占0.33%,其余原因占总采集制备量的0.23%。结论要下大力气开展好献血前后的宣传教育及问题咨询,在血液的采集、分离制备以及指标检测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把关,采取严密周到的预防措施,让捐献者的血液真正体现出临床抢救与治病救人的重要作用,保证血液质量以及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检查不合格 血液报废原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检测中全自动加样引起拖带假阳性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怡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2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ELISA检测中全自动加样引起拖带假阳性现象的原因以及所要采取的对策。方法别使用试剂检测筛查血液标本,然后根据检测试剂说明书的要求,在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控制微机上编辑程序,程序包括初检和复检。使用一次性探针和永久性探... 目的探讨ELISA检测中全自动加样引起拖带假阳性现象的原因以及所要采取的对策。方法别使用试剂检测筛查血液标本,然后根据检测试剂说明书的要求,在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控制微机上编辑程序,程序包括初检和复检。使用一次性探针和永久性探针的污染情况对比,再使用2种标本进行3孔复检,在进行判断是否为强阳性所引起的拖带污染现象。结果整个检测过程中,以HIV检测为例所检测的7324份血液检测中出现拖带假阳性现象的为2例,而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共检测血液标本66085份,没有出现拖带假阳性现象。结论一次性加样探针的使用能够很好的减少甚至杜绝拖带假阳性污染现象的发生,在检测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厂家的试剂有所区别,在设计加样参数时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检测仪器要定期进行检验维修,校准,同时对于血液标本要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得全自动检测设备的优势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 加样探针 拖带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血型血清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怡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3期9-10,共2页
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问题进行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归纳解决方案。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抗凝标本进行正反定型联合对照试验。通过对唾液中A、B、H血型物质进行测定,表明抗原存在于红细胞上,而红细胞表面的弱抗原经过... 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问题进行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归纳解决方案。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抗凝标本进行正反定型联合对照试验。通过对唾液中A、B、H血型物质进行测定,表明抗原存在于红细胞上,而红细胞表面的弱抗原经过吸收放散试验证明其存在,受血者ABO血型结合临床诊断予以确认。结果 1号、2号为自身溶血性贫血的2例患者;3号为B型含冷型自抗体患者;4号为A×B亚型;5号为肠道革兰阴性菌污染A型血液后产生类B抗原患者;6号为A2亚型含抗-A1患者;7号为体内含有抗-M的患者;8号为多发性骨髓瘤所致的球蛋白紊乱患者4例;9号为白血病抗体减弱患者4例;10号、11号为白血病急性发作期抗原减弱患者4例;12号、13号为2例老年患者;14号、15号为2例新生儿,因出生不满三个月,未形成同种抗体,因此,无需测定唾液A、B、H血型物质以及行吸收放散试验。结论为确保输血安全性及有效性,输血前应对血型正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放散 血型物质 ABO血型正反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与感染趋势分析
4
作者 张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2期28-29,共2页
目的对献血人群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及感染趋势予以分析,以便于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输血风险。方法应用两家不同的抗-HIV酶联免疫试剂对四平地区的献血人群展开筛查,对于初筛显示为阳性的标本,应用蛋白印迹法予以确认。结果该地区献血人群总... 目的对献血人群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及感染趋势予以分析,以便于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输血风险。方法应用两家不同的抗-HIV酶联免疫试剂对四平地区的献血人群展开筛查,对于初筛显示为阳性的标本,应用蛋白印迹法予以确认。结果该地区献血人群总体初筛显示HIV阳性率为0.204%,总体的阳性确认率为0.004%,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的大部分都是男性,占到了80%以上,并且感染人数逐年上升,逐渐表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其中性感染占到了总感染例数的75%,并且表现出异性传播向同性传播转移的趋势。结论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必须要严格开展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检测工作,积极提升血液HIV检测水平,并要积极加强年轻献血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人群 HIV抗体检测 感染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