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向日葵新引资源对黑斑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薛丽静 于海燕 +4 位作者 乔亚民 董百春 沙洪林 李慧英 姜福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5,共2页
向日葵黑斑病(Alternaria helianthi(Hansford)Tubakiyet Nishihasa)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危害也较大,我国东北三省都有发生,近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向日葵主产区发生严重,因感此病而发生大范围枯死,严重影响向日葵籽实产量和质量.由于向日葵... 向日葵黑斑病(Alternaria helianthi(Hansford)Tubakiyet Nishihasa)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危害也较大,我国东北三省都有发生,近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向日葵主产区发生严重,因感此病而发生大范围枯死,严重影响向日葵籽实产量和质量.由于向日葵植株高大,化学防治困难,且其它的农业措施对预防此病效果也不明显,所以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方法.通过向日葵品种资源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将为抗病育种提供可靠的抗源.此前,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杨慎之等已经对1990年以前的大部分向日葵材料的抗病虫性做了详细报道,本文是对1990年以来新引材料的抗性筛选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研究所 新引 白葵 抗性鉴定 品种鉴定 黑斑病 黑疤病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向日葵霜霉病生理小种鉴定
2
作者 沙洪林 董百春 +3 位作者 冷庭瑞 刘雪静 薛丽静 于海燕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68,共2页
利用HA89、RS310、RHA274和HA335等4个国际鉴别寄主对吉林省向日葵主要产区向日葵霜霉病菌[Plasmoparahalstedii(Farl)BerldeToni]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 利用HA89、RS310、RHA274和HA335等4个国际鉴别寄主对吉林省向日葵主要产区向日葵霜霉病菌[Plasmoparahalstedii(Farl)BerldeToni]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向日葵霜霉病菌生理小种为1号小种.即欧洲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霜霉病菌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董百春 沙洪林 +3 位作者 刘雪静 冷廷瑞 于海燕 王兴环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56,共3页
使用5份由西班牙提供的向日葵列当国际鉴别寄主,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对吉林省向日葵主产区3个点的向日葵列当群体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3个列当群体接种在向日葵列当国际鉴别寄主上反应完全一致,根据已知向日葵列当生理小... 使用5份由西班牙提供的向日葵列当国际鉴别寄主,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对吉林省向日葵主产区3个点的向日葵列当群体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3个列当群体接种在向日葵列当国际鉴别寄主上反应完全一致,根据已知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在鉴别寄主上的寄生性,该向日葵产区向日葵列当的生理小种定名为A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向日葵列当 生理小种 鉴定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抗列当遗传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义 牛庆杰 +4 位作者 孙敏 李慧英 刘壮 于学鹏 宋宝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从吉林省境内采集的向日葵材料中鉴定筛选出了对列当抗感性无分离的亲本,配制了3个抗列当(P1)×感列当(P2)的组合。通过对3个组合F1、F2和BC1(P2)的列当接种鉴定,后代的表现型符合一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的分离比率。根据抗列当的遗... 从吉林省境内采集的向日葵材料中鉴定筛选出了对列当抗感性无分离的亲本,配制了3个抗列当(P1)×感列当(P2)的组合。通过对3个组合F1、F2和BC1(P2)的列当接种鉴定,后代的表现型符合一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的分离比率。根据抗列当的遗传规律,提出了感列当杂交种和自交系的抗性改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列当 接种方法 抗性遗传 抗性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种子休眠发生时期及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天平 安迎新 +4 位作者 包海柱 李伟 程郁倩 赵立群 刘铎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向日葵种子休眠发生时期及部位的研究吴天平安迎新包海柱李伟程郁倩赵立群刘铎(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呼和浩特010031)(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为一年生作物,其种子休眠是普遍存在的... 向日葵种子休眠发生时期及部位的研究吴天平安迎新包海柱李伟程郁倩赵立群刘铎(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呼和浩特010031)(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为一年生作物,其种子休眠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其种子属瘦果类,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种子 休眠时期 休眠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叶片动态及功能叶的研究
6
作者 李立宁 马彦阁 +1 位作者 康凤亭 程郁倩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2-104,共3页
本文研究了向日葵叶生长动态及功能叶。最初8叶对生,其余轮生。现蕾前叶从茎底部向顶端依次已全部长出,现蕾后到开花阶段则全部展开、扩大,开花期最大叶面积可达1.4m以上。植株呈两头小中间大株型。开花前底部叶片开始黄落,灌浆阶段仅... 本文研究了向日葵叶生长动态及功能叶。最初8叶对生,其余轮生。现蕾前叶从茎底部向顶端依次已全部长出,现蕾后到开花阶段则全部展开、扩大,开花期最大叶面积可达1.4m以上。植株呈两头小中间大株型。开花前底部叶片开始黄落,灌浆阶段仅余69%的叶片。生长过程上部邻近的展开叶给新生叶及花盘提供光合产物。主要功能叶层,在花序及开花阶段为植株中部偏上的第19—30叶、灌浆阶段为靠近花盘的第31—39叶,这些叶片的光合强度较大,平均3g/m^2/小时,距花盘越远的叶片功能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叶片 动态 功能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模拟盐、碱环境对向日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5
7
作者 刘杰 张美丽 +1 位作者 张义 石德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18-1825,共8页
以向日葵品种白葵杂6号为试验材料,中性盐NaCl和Na2SO4混合模拟盐胁迫、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混合模拟碱胁迫(两者摩尔比均为9∶1),设计各6种处理。研究盐、碱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的相关生理表现。结果表明,种子能够萌发并成苗的... 以向日葵品种白葵杂6号为试验材料,中性盐NaCl和Na2SO4混合模拟盐胁迫、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混合模拟碱胁迫(两者摩尔比均为9∶1),设计各6种处理。研究盐、碱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的相关生理表现。结果表明,种子能够萌发并成苗的最高盐胁迫强度是pH6.98,电导率为1.311dSm-1(培养介质的pH和电导率);碱胁迫强度是pH9.71,电导率为0.360dSm-1。在能够成苗的盐碱条件下,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强出苗率、成苗率下降,出苗时间明显延迟;而随着碱胁迫强度的增加,成苗率下降,出苗时间并不延迟。同时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强,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均下降,下降幅度以碱胁迫明显大于盐胁迫。试验结果证明,盐胁迫和碱胁迫对白葵杂6号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的影响机制不同,向日葵在这两个阶段对盐碱两种胁迫的耐受能力及响应特点也不同。这一结论进一步证实了盐、碱胁迫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盐胁迫 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向日葵野生种构建抗黑斑病遗传群体和选育自交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牛庆杰 李伟 +2 位作者 李慧英 孙敏 梁秀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6,共2页
以向日葵优良群体为母本,具有耐黑斑病基因的向日葵野生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幼胚培养技术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胚拯救,从而获得具有耐黑斑病基因的5个遗传群体。在这些群体中,F1 发病株率比CK降低96. 5%、F2 发病株率比CK降低86. 6%。... 以向日葵优良群体为母本,具有耐黑斑病基因的向日葵野生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幼胚培养技术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胚拯救,从而获得具有耐黑斑病基因的5个遗传群体。在这些群体中,F1 发病株率比CK降低96. 5%、F2 发病株率比CK降低86. 6%。在抗黑斑病遗传群体中,运用轮回选择结合抗黑斑病鉴定,选育出6个抗黑斑病自交系,实验室接种发病率比CK降低96. 4%,田间自然发病率仅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野生种 抗黑斑病遗传群体 自交系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GE双标图进行向日葵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敏 蒋文敏 +3 位作者 李慧英 刘壮 于学鹏 张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11-13,共3页
采用GGE模型对2009年度全国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S18、S11和NX34250表现为高产、稳产,建议继续参加生产试验;S26和S086在白城、松原表现减产,其它地区增产... 采用GGE模型对2009年度全国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S18、S11和NX34250表现为高产、稳产,建议继续参加生产试验;S26和S086在白城、松原表现减产,其它地区增产,可继续参试;而UK301、B09-1、S02、NX44166表现不好,建设停止参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向日葵 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白葵杂7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慧英 刘壮 +4 位作者 于学鹏 张雷 宋宝军 牛庆杰 孙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80-81,共2页
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7号是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利用自选不育系99101-122A与恢复系211-21121R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关键词 向日葵 杂交种 白葵杂7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南繁加代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壮 李慧英 +3 位作者 高新梅 宋宝军 于学朋 张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77-78,共2页
介绍了向日葵南繁地点的气候及生态概况,总结了向日葵南繁加代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鼠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向日葵南繁南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向日葵 南繁 加代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籽实体积重量性状遗传及选择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义 孔凡甲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40,共5页
对食用型向日葵籽实性状遗传和选择研究中,其主要性状的遗传力为:籽实长度>百粒籽实重>籽实厚度>籽实宽度。对控制性状的最少差异主效基因数,籽实长度为4—5对,其余3个性状为1—2对。在选育食用型自交系时,组合的选配应以食用... 对食用型向日葵籽实性状遗传和选择研究中,其主要性状的遗传力为:籽实长度>百粒籽实重>籽实厚度>籽实宽度。对控制性状的最少差异主效基因数,籽实长度为4—5对,其余3个性状为1—2对。在选育食用型自交系时,组合的选配应以食用型和中间型为杂交亲本,早世代选择以籽实长度为主,F_4后代对子实的长、宽、厚三性状同等注意,并辅之以百粒籽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籽实 重量 性状遗传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型向日葵白葵杂12的选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庆杰 刘壮 +3 位作者 于学鹏 李慧英 张雷 宋宝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82-83,共2页
高产抗病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12是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以不育系CH668A为母本,恢复系9849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品种的特点是熟期适中、品质优良、丰产性、抗逆性突出。
关键词 食用型向日葵 白葵杂12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种质资源多样性图谱 被引量:5
14
作者 牛庆杰 于学鹏 张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野生向日葵 种质资源多样性 一年生草本植物 图谱 食用型向日葵 油用型向日葵 经济用途 原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栽培中存在的植保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丽静 姜福成 牛庆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75-77,共3页
近几年,随着向日葵面积的不断扩大,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连作重茬造成耕层土壤环境破坏、产出力下降、除草剂残留药害以及病虫草害发生严重等几个突出问题,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多年的研究及实践经验特对向日葵选茬及... 近几年,随着向日葵面积的不断扩大,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连作重茬造成耕层土壤环境破坏、产出力下降、除草剂残留药害以及病虫草害发生严重等几个突出问题,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多年的研究及实践经验特对向日葵选茬及病虫草害防治等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为向日葵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栽培 植保问题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时间隔离繁殖亲本与制种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雷 宋宝军 +2 位作者 于学鹏 李慧英 刘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78-79,共2页
阐述了地膜覆盖时间隔离繁殖和制种(配制组合)的技术。试验表明:该项技术是可行的,为亲本繁殖和示范种子的生产提供了新途径,解决了向日葵材料小量繁殖和制种隔离区难找的实际问题,对加速新品种的推广会起到较大的作用。但由于成本较高... 阐述了地膜覆盖时间隔离繁殖和制种(配制组合)的技术。试验表明:该项技术是可行的,为亲本繁殖和示范种子的生产提供了新途径,解决了向日葵材料小量繁殖和制种隔离区难找的实际问题,对加速新品种的推广会起到较大的作用。但由于成本较高,该项技术不适于商品杂交种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亲本繁殖 制种 时间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抗菌核病育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天平 刘铎 《农业与技术》 1994年第5期20-24,共5页
向日葵抗菌核病育种吴天平,刘铎(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向日葵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deBary]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生长季节湿度大的气候条件对向日葵生产已成为主要限制因素.scler... 向日葵抗菌核病育种吴天平,刘铎(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向日葵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deBary]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生长季节湿度大的气候条件对向日葵生产已成为主要限制因素.sclerotiniasclerotior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菌核病 抗病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分枝性的技术分析及解决办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寅初 吴天平 +1 位作者 向理军 张义 《新疆农垦科技》 2004年第5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向日葵 杂交种 分枝类型 遗传机理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珍贵种质资源快速繁殖方法—茎尖培养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敏 赵力之 +3 位作者 滕刚福 夏禹宏 李慧英 刘壮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7期43-44,共2页
利用改良MS培养基,对向日葵野生种的茎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快速获得无菌母株。将无菌母株的节间组织和茎尖组织切割后在添加根皮苷、硝酸银和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进一步扩繁出大量植株。在继代培养之前通过将外植体浸入IBA溶... 利用改良MS培养基,对向日葵野生种的茎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快速获得无菌母株。将无菌母株的节间组织和茎尖组织切割后在添加根皮苷、硝酸银和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进一步扩繁出大量植株。在继代培养之前通过将外植体浸入IBA溶液诱导生根。采用离体培养技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遗传稳定性一致的个体,为进一步科研工作提供数量充足的植株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野生种 茎尖组织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幼胚培养及在育种工作的应用
20
作者 吴天平 程郁倩 +1 位作者 李伟 赵立群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5-37,共3页
把授粉后6—12天的向日葵幼胚接种在MS改良培养基(M_1、M_2)上,先在M_1固体培养基上萌动,三天后转入含0.1mg/l NAA和0.2mg/l 6BA的M_2培养基上继续培养7天,获得具有二对真叶植株,幼胚成株率达93.89%。这一幼胚培养技术应用于育种程序中... 把授粉后6—12天的向日葵幼胚接种在MS改良培养基(M_1、M_2)上,先在M_1固体培养基上萌动,三天后转入含0.1mg/l NAA和0.2mg/l 6BA的M_2培养基上继续培养7天,获得具有二对真叶植株,幼胚成株率达93.89%。这一幼胚培养技术应用于育种程序中,可缩短向日葵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回交转育周期,克服远缘杂交胚的败育。BC_0—BC_5平均324天,完成一个世代平均54天。利用幼胚培养技术可缩短育种周期4—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幼胚培养 种间杂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