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红 杨允菲 张成武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13-19,共7页
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 ,无性系中营养蘖构件组分的数量占较大比重 ,为 69.15% ,是生殖蘖的 2 .2 4倍 ,但生殖蘖和营养蘖的生长与物质生产相差悬殊 ,平均生殖蘖重是平均营养蘖重的 2 .17倍 ,致使无性系对营养生长和生... 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 ,无性系中营养蘖构件组分的数量占较大比重 ,为 69.15% ,是生殖蘖的 2 .2 4倍 ,但生殖蘖和营养蘖的生长与物质生产相差悬殊 ,平均生殖蘖重是平均营养蘖重的 2 .17倍 ,致使无性系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能量分配大体相等。无性系构件的生物量 ,以及营养蘖和生殖蘖构件组分的生物量与丛径和总蘖数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平均单蘖重、平均生殖蘖重均随着无性系构件数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形式下降 ;无性系的芽数随着丛径和总蘖数的增大而有规律地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蘖 生殖蘖 构件 无性系 野大麦 碱化草甸 生物量 种群生态学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需1号野大麦品种选育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彦舫 沈景林 +4 位作者 李喜文 张亚兰 程肖蕊 杨柏明 张成武 《吉林畜牧兽医》 2004年第8期31-33,共3页
本研究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以吉林省前郭县草原的野大麦为材料,利用组培化学诱变和系统选育技术,筛选出耐盐碱野大麦育种的新品系和新材料。通过几个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观测新品系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 本研究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以吉林省前郭县草原的野大麦为材料,利用组培化学诱变和系统选育技术,筛选出耐盐碱野大麦育种的新品系和新材料。通过几个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观测新品系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和抗逆性,并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经过10多年的选育研究,形成了性状稳定、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的军需1号野大麦原原种,并报国家品种审定,获国家品种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需1号野大麦 化学诱变 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牧草品种对盐碱化草地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瑞萍 梁广民 +5 位作者 沈景林 赵云国 唐鸿宇 武霞 李海龙 白雪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8期1-4,共4页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敖汉苜蓿效果...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敖汉苜蓿效果最佳,总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0%和31.91 mg/kg,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252%和11.33 mg/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24.37 mg/kg;含盐量和pH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最佳是碱茅,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58%和0.9,其次为军需1号野大麦,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4%和0.74。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产量高、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牧草 改良 盐碱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草地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武霞 杨晓松 +5 位作者 沈景林 张成武 郭瑞萍 白雪 李海龙 唐鸿宇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9.8%~39.9%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5.3%~21.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封育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分别增加13.4%~26.7%和4.7%... 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9.8%~39.9%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5.3%~21.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封育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分别增加13.4%~26.7%和4.7%~9.0%,可食牧草产量增加13.1%~78.0%。浅耕翻使豆科和菊科牧草比重分别增加17.7%~27.3%、23.2%~36.3%,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0.1%~12.1%,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8.5%~28.6%。由此得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围栏封育 浅耕翻 盐碱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草地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唐鸿宇 杨晓松 +5 位作者 沈景林 张成武 白雪 郭瑞萍 李海龙 武霞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10期1-3,7,共4页
通过改良试验研究,3种措施都改善了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的比重。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39.9%~19.8%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21.3%~15.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 通过改良试验研究,3种措施都改善了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的比重。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39.9%~19.8%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21.3%~15.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封育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分别增加26.7%~13.4%和4.7%~9.0%,可食牧草产量增加13.1%~78.0%。浅耕翻使豆科和菊科牧草比重分别增加27.3%~17.7%、23.2%~36.3%,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2.1%~10.1%,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8.5%~28.6%。由此得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围栏封育 浅耕翻 改良 盐碱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山西地方农书《马首农言》中的害鼠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波 王庭林 +7 位作者 朱先会 赵云国 赵方婷 常文英 杨新根 侯玉 周恩芳 李卫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3期31-33,共3页
山西地方农书《马首农言》中记载了一百多年前寿阳地区的害鼠花鼠(Eutamias sibiricus Haxmann)和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Milne-Edwards),书中花鼠谓之"各犁",中华鼢鼠谓之"黑老"。2011年在寿阳农区的鼠害... 山西地方农书《马首农言》中记载了一百多年前寿阳地区的害鼠花鼠(Eutamias sibiricus Haxmann)和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Milne-Edwards),书中花鼠谓之"各犁",中华鼢鼠谓之"黑老"。2011年在寿阳农区的鼠害调查共查到当地鼠类8种,其中家鼠2种,田鼠6种,就包括有《马首农言》中提到的两种田鼠。笔者分别对这两种田鼠的生态习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一百多年前《马首农言》记录上述两种田鼠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首农言》 花鼠 中华鼢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邱氏异爪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娜 王小奇 +1 位作者 韩秀军 吕欣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4-125,135,共3页
在20、24、28、32、36℃5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邱氏异爪蝗(Euchorthippus cheui Hsia)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邱氏异爪蝗(EHC)卵、1、2、3、4龄若虫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01±3.25)、(11.89±6.68)、(1... 在20、24、28、32、36℃5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邱氏异爪蝗(Euchorthippus cheui Hsia)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邱氏异爪蝗(EHC)卵、1、2、3、4龄若虫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01±3.25)、(11.89±6.68)、(11.05±4.65)、(15.02±4.45)、(17.05±2.19)、(14.16±3.02)℃,有效积温分别为(295.01±44.67)、(132.93±53.55)、(122.99±32.72)、(95.36±31.22)、(94.90±17.41)、(847.73±96.92)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氏异爪蝗 恒温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05%溴敌隆毒饵对万柏林生态园害鼠防治效果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宏 李卫伟 +4 位作者 邹波 韩金巧 朱先会 赵云国 赵方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2期13-14,17,共3页
利用夹捕法对万柏林生态区害鼠种类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鼠害发生严重,夹捕率可达28.43%,主要害鼠种类有社鼠、褐家鼠等。经田间试验,质量分数0.005%的溴敌隆毒饵对万柏林生态园害鼠种群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校正灭效为76.9... 利用夹捕法对万柏林生态区害鼠种类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鼠害发生严重,夹捕率可达28.43%,主要害鼠种类有社鼠、褐家鼠等。经田间试验,质量分数0.005%的溴敌隆毒饵对万柏林生态园害鼠种群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校正灭效为76.92%,可以用于大范围内灭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密度调查 溴敌隆 灭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