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主要类型金矿床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被引量:34
- 1
-
-
作者
王义文
-
机构
吉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研究所
-
出处
《地质论评》
1982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
文摘
金的迁移、沉淀与某些含硫原子团(HS^(-)、S^(=)、S_(2)^(=)、S_(2)O_(3)^(=)、SO_(4)^(=))的行为密切相关。硫同位素分馏实验研究表明,地质体中不同含硫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S_(i)^(34)),是硫源的平均硫同位素组成(δS_(∑s)^(34))和含硫矿物形成条件,其中包括温度(T)、酸碱度(pH)和离子浓度(I)的函数。
-
关键词
同位素地质学
含硫矿物
金矿床
地质体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团结沟斑岩金矿床自然金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吴尚全
-
机构
吉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研究所
-
出处
《地质论评》
1984年第1期42-48,共7页
-
文摘
团结沟斑岩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已有文章论述,本文仅就该区自然金成因矿物学的研究成果介绍如下。一、自然金的矿物标型根据自然金的颗粒大小及在矿物中的赋存状态,将该区自然金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金为矿石及脉石矿物中的次显微金,据透射电镜研究,次显微金一般是0.2—0.05微米,呈圆球状、链状赋存在硫化矿物之中,其分布方式与寄主矿物的结晶形态有很大关系,在结核状或同心圆状的白铁矿之中,次显微金沿其边缘呈同心环状分布,少部分在晶体间隙内。部分次显微金呈立方体{100}及八面体{111}的聚形晶产出。
-
关键词
成因矿物学
自然金
团结沟斑岩金矿床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自然金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及其中杂质元素的研究
- 3
-
-
作者
吴尚全
-
机构
吉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研究所
-
出处
《地质论评》
1985年第3期253-260,共8页
-
文摘
对自然金化学成分及其中杂质元素的研究,可以反映自然金在内生及外生条件下迁移,分散和富集的规律。为估计内生矿石的生成环境、矿体和矿带的剥蚀深度及寻找砂金的原生来源提供依据。本文所论述的是我国某些金矿床中关于自然金化学成分及杂质元素的研究成果,现仅就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关键词
化学成分
自然金
内生条件
杂质元素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
-
-
题名加热对金矿石中自然金的影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宋坤玉
-
机构
吉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研究所
-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4年第1期44-53,共10页
-
文摘
六十年代,美国卡林金矿实验室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将碳酸盐岩中呈微细浸染状金矿石光片加热至300℃~600℃,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原来的微米粒级金粒局部聚集成若干可见金粒。 1981年我们选择了26块金光片,其中有七块在镜下可见自然金粒。在电炉中进行六次不同温度(250℃~720℃)的加温试验,每次恒温时间自1.5~9.5小时不等。
-
关键词
自然金
碳酸盐岩
金粒
金属矿物
矿床类型
脉状
恒温时间
不规则状
滴状
浸染状
-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