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方向前 付稀厚 +2 位作者 刘玉杰 孙国臣 边少锋 《中国种业》 2015年第5期36-38,共3页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单一,玉米产量徘徊不前。通过品种优化组合技术、群体合理密植技术、丰产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实现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提出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以提温-增密-保肥-促早熟为主体框架的湿润...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单一,玉米产量徘徊不前。通过品种优化组合技术、群体合理密植技术、丰产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实现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提出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以提温-增密-保肥-促早熟为主体框架的湿润冷凉区中熟品种密植丰产高效技术模式,提升区域玉米丰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润湿冷凉区 玉米 技术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定向栽植模式下冠层结构及光能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粉团 曹庆军 +3 位作者 梁尧 姜晓莉 李刚 王立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33-37,F0002,共6页
为探讨不同栽植模式下玉米冠层光能利用情况的差异和定向栽植方式的增产机理,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和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吉单50为试验材料,设置定向播种、随机播种、定向移栽、随机移栽4种栽植模式,测定其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群体内不... 为探讨不同栽植模式下玉米冠层光能利用情况的差异和定向栽植方式的增产机理,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和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吉单50为试验材料,设置定向播种、随机播种、定向移栽、随机移栽4种栽植模式,测定其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群体内不同高度不同时间的光合有效辐射量等参数.结果表明:吐丝期最大冠层形成时两个品种叶片垂直分布比例存在差异,且不随栽植方式改变而改变.其中,上午时段(10:00~10:15)定向播种和定向移栽的群体有效光能截获率分别比随机种植模式增加10.60和23.50个百分点,但定向种植模式玉米群体的中部光合有效辐射下降快,而群体底部可保证一定的透光率;在机械许可的情况下,定向栽植能够建立合理冠层结构,有效利用光能,为高产栽培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定向移栽 冠层 光能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对蒙古黄芪种子生理生化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鲁海坤 姜业成 +3 位作者 隋昕 于芸泽 于营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4,共7页
为探究蒙古黄芪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老化机理、筛选适宜贮藏的含水量和温度,以不同含水量(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条件(室内、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下贮藏12个月,测定种子发芽率和生... 为探究蒙古黄芪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老化机理、筛选适宜贮藏的含水量和温度,以不同含水量(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条件(室内、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下贮藏12个月,测定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和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均不断降低,在这4种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含水量为9.8%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27.7%、39.3%、42.3%、47.3%;含水量为6.6%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2.3%、42.3%、44.0%、53.3%;含水量为3.7%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5%、44.7%、49.7%、62.0%;贮藏过程中种子活性氧含量升高,SOD活性升高,APX活性不断下降,有毒物质MDA逐渐积累,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协同影响种子活力,低含水量且低温条件更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大幅减小种子贮藏过程中发芽率的下降幅度。因此,蒙古黄芪种子适宜贮藏条件为:含水量3.7%、温度-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贮藏条件 种子老化 生理生化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