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品种去除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方向前 闫伟平 +3 位作者 付稀厚 吕端春 张文军 边少锋 《中国种业》 2015年第7期44-46,共3页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开展了不同玉米品种的分蘖对产量的影响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4200株/667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无显著影响。明确了每667m2种植4200株时可以保留分蘖,达到省工省力、节约成本、...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开展了不同玉米品种的分蘖对产量的影响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4200株/667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无显著影响。明确了每667m2种植4200株时可以保留分蘖,达到省工省力、节约成本、明显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为提升本区域玉米高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量 分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去除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方向前 闫伟平 +4 位作者 吕端春 刘志友 杜佃河 于钟富 边少锋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2期69-70,共2页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去除或者保留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为2667~5333株/667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的生育期、生物学性状、产量无显著影响。明确了在玉米生产中,保留分蘖能降低田间...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去除或者保留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为2667~5333株/667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的生育期、生物学性状、产量无显著影响。明确了在玉米生产中,保留分蘖能降低田间管理成本,是玉米生产节本增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对提高该区域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分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晶 方向前 +6 位作者 贾振宇 邱义图 郑在环 高德全 郝世明 李忠芹 张洪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4期46-46,48,共2页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研究10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及产量,以筛选出适宜当地栽植的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美金浓205、翔玉T68、先玉335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保苗率高及穗位低等优点。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高产、优...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研究10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及产量,以筛选出适宜当地栽植的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美金浓205、翔玉T68、先玉335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保苗率高及穗位低等优点。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筛选 吉林桦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958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端春 方向前 +3 位作者 胡楠 于钟富 杜佃河 刘志友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35-35,38,共2页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玉米郑单958,通过4.5万、6.0万、7.5万株/hm2 3个不同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达到6.0万株/hm2,获得了12 253.5 kg/hm2的最高产量,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出有力的...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玉米郑单958,通过4.5万、6.0万、7.5万株/hm2 3个不同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达到6.0万株/hm2,获得了12 253.5 kg/hm2的最高产量,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郑单958 播种密度 生物学性状 产量 湿润冷凉区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白浆土种植不同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瑞荣 方向前 +5 位作者 滕占春 张文君 张秀云 杨宝君 乔志一 钟彦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36-36,38,共2页
对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对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结果分析,银河33、银河156、齐丹1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0 835.8、10 457.6、9 954.6 kg/hm^2,它们的千粒重也最高,其商品粮的质量较好,为该区域玉米生产... 对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对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结果分析,银河33、银河156、齐丹1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0 835.8、10 457.6、9 954.6 kg/hm^2,它们的千粒重也最高,其商品粮的质量较好,为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产量 白浆土 坡耕地 吉林省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冲积土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6
作者 李忠芹 方向前 +5 位作者 刘金鹤 贾振宇 高德全 于晶 郑在环 邱义图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1期19-19,22,共2页
通过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冲积土壤玉米平衡施肥试验,明确了处理N2P2K3即施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 kg/667 m2、氧化钾6.45 kg/667 m2产量最高,为705.0 kg/667 m2,纯收入最高为1 361.82元/667 m2。回归方程得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 通过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冲积土壤玉米平衡施肥试验,明确了处理N2P2K3即施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 kg/667 m2、氧化钾6.45 kg/667 m2产量最高,为705.0 kg/667 m2,纯收入最高为1 361.82元/667 m2。回归方程得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0.80、3.85、4.94 kg/667 m2,玉米的最佳产量为700.28 kg/667 m2。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冲积土上种植玉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平衡施肥 产量 产值 效果 湿润冷凉区 冲积土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区域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研究
7
作者 刘金鹤 方向前 +5 位作者 李忠芹 刘淑琴 李姝 杨焕茹 曹文明 付稀厚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1期15-15,18,共2页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区域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研究表明,冷凉区以纯N、P2O5、K2O分别施150.0、60.0、97.5 kg/hm2处理产量及纯收入最高,分别为9 217.60 kg/hm2、17 576.82元/hm2;温和区以纯N、P2O5、K2O分别施150、60、65 kg/hm2处理产量...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区域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研究表明,冷凉区以纯N、P2O5、K2O分别施150.0、60.0、97.5 kg/hm2处理产量及纯收入最高,分别为9 217.60 kg/hm2、17 576.82元/hm2;温和区以纯N、P2O5、K2O分别施150、60、65 kg/hm2处理产量及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0 311.00 kg/hm2、20 056.14元/hm2;温暖区以纯N、P2O5、K2O分别施150、90、65 kg/hm2处理产量及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1 109.00 kg/hm2、21 484.14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平衡施肥 效果 不同区域 湿润冷凉区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3414”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杨宝君 方向前 +6 位作者 钟彦涛 王瑞荣 张文君 滕占春 乔志一 张秀云 赵凤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22-23,共2页
吉林省东部"3414"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纯N 180 kg/hm2、P2O5105 kg/hm2、K2O 80 kg/hm2的处理在2个时期的全展叶片数最多,分别为8.0、13.8片;穗粒数、收获粒数、千粒重最大,分别为621粒、3 415.... 吉林省东部"3414"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纯N 180 kg/hm2、P2O5105 kg/hm2、K2O 80 kg/hm2的处理在2个时期的全展叶片数最多,分别为8.0、13.8片;穗粒数、收获粒数、千粒重最大,分别为621粒、3 415.5万粒/hm2、322 g;产量最高,为10 935.0 kg/hm2;去除化肥的投入,其纯收入还是最高,为15 976.0元/hm2。表明该处理N、P、K的配比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质生产和供给能力,促进玉米粒的形成,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因此,在吉林省东部种植玉米纯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0、105、80 kg/hm2,为该区域玉米优质高效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 生物学性状 产量 产值 吉林省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示范效果及栽培技术
9
作者 付稀厚 方向前 +4 位作者 于世伟 于晶 高德全 于永恒 李德陆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86-86,88,共2页
通过对2012-2013年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千亩方产量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单产达到12832.4~12904.1 kg/hm2,收获株数(69000±1500)株/hm2,收获穗数(67500±1500)穗/hm2,收获粒数(3750万±300万)粒/hm2,穗粒数(570... 通过对2012-2013年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千亩方产量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单产达到12832.4~12904.1 kg/hm2,收获株数(69000±1500)株/hm2,收获穗数(67500±1500)穗/hm2,收获粒数(3750万±300万)粒/hm2,穗粒数(570±10)粒的产量构成。同时提出湿润区单产超过12750 kg/hm2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指导该区域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冷凉区 玉米 产量构成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收获机收获效果研究
10
作者 高德全 方向前 +6 位作者 郝世明 陈芳 于晶 贾振宇 邱义图 郑在环 张洪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221-221,共1页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桦甸市,开展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环境的耕地上进行玉米收获作业,破损穗率在4.8%~7.5%,扒净皮率在88.8%~91.2%,露摘穗率在0.23%~0.91%。机械收获日功效比人工收获提高10倍,同时比人工收获玉...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桦甸市,开展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环境的耕地上进行玉米收获作业,破损穗率在4.8%~7.5%,扒净皮率在88.8%~91.2%,露摘穗率在0.23%~0.91%。机械收获日功效比人工收获提高10倍,同时比人工收获玉米节省150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收获机 效果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11
作者 贾振宇 方向前 +6 位作者 于晶 邱义图 郑在环 高德全 郝世明 李忠芹 张洪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67-68,共2页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桦甸市进行10个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品种试验产量构成效果,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6万株/hm2条件下,产量位于前5位的品种分别为美金浓205、翔玉T68、先玉335、龙育3、吉平8。它们具有最高或者接近最高的保株率、收穗...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桦甸市进行10个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品种试验产量构成效果,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6万株/hm2条件下,产量位于前5位的品种分别为美金浓205、翔玉T68、先玉335、龙育3、吉平8。它们具有最高或者接近最高的保株率、收穗率、粒数以及百粒重。明确选择高产优质品种,必须具备优化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较强的抗逆性和丰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产量构成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提高玉米保苗率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炳志 方向前 +4 位作者 曹文明 杨占华 姜子芯 刘勤来 于凯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0期57-58,共2页
阐述了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提高玉米保苗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活力强的玉米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适期播种、精细整地、精心播种、防治地下害虫、合理喷施除草剂、防治苗期病害、预防鼠害等关键技术,以为提高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 阐述了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提高玉米保苗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活力强的玉米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适期播种、精细整地、精心播种、防治地下害虫、合理喷施除草剂、防治苗期病害、预防鼠害等关键技术,以为提高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保苗率、达到玉米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苗率 技术措施 吉林省 湿润冷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嘉都化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乔志一 方向前 +6 位作者 王瑞荣 张文君 钟彦涛 滕占春 杨宝君 张秀云 赵凤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21-21,23,共2页
吉林省东部嘉都化肥不同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嘉都肥最佳施肥量为2 001.0 kg/hm2,玉米生产达到纯收入最大值,即获得10 791.6元/hm2,为该区域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 嘉都肥 施用量 产量 产值 吉林省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白浆土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14
作者 滕占春 方向前 +5 位作者 杨宝君 王瑞荣 张文君 张秀云 钟彦涛 乔志一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9-9,11,共2页
进行白浆土不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484.5 kg/hm^2、二铵207 kg/hm^2、氯化钾217.5 kg/hm^2、菌肥19.5 kg/hm^2,全部作底肥,施用尿素262.5 kg/hm^2于6月下旬作追肥,以及施尿素484.5 kg/hm^2、二铵207 kg/hm^2、硫酸钾259.5 kg/h... 进行白浆土不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484.5 kg/hm^2、二铵207 kg/hm^2、氯化钾217.5 kg/hm^2、菌肥19.5 kg/hm^2,全部作底肥,施用尿素262.5 kg/hm^2于6月下旬作追肥,以及施尿素484.5 kg/hm^2、二铵207 kg/hm^2、硫酸钾259.5 kg/hm^2、菌肥19.5 kg/hm^2,全部作底肥,施用尿素262.5 kg/hm^2于6月下旬作追肥的处理产量比当地常规施肥量分别增产945.0、895.5 kg/hm^2。纯收入分别增加1 401.0、988.8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白浆土 施肥量 产量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大豆根系分布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孟凡钢 李羽 +5 位作者 张伟 谭国波 邱强 赵婧 张鸣浩 闫晓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3-946,共4页
以大豆品种吉育88为试材,在移动旱棚内,采用根钻挖掘法,研究幼苗期、分枝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幼苗期轻度和重度干旱促进了21~110cm土层根系的分布,增... 以大豆品种吉育88为试材,在移动旱棚内,采用根钻挖掘法,研究幼苗期、分枝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幼苗期轻度和重度干旱促进了21~110cm土层根系的分布,增幅显著;分枝期和开花期出现干旱胁迫对根系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开花期重度干旱,根系总重降低22.55%,21~110cm根系减少60%以上。与CK相比,幼苗期轻度干旱对株高、节数、单株荚重、粒重、百粒重无显著影响,分枝期、开花期轻度干旱多数性状受到显著影响,鼓粒期轻度干旱,仅百粒重显著降低;幼苗期至鼓粒期重度干旱,单株荚重、粒重、百粒重均显著降低,分枝期和开花期重度干旱,对各性状影响最大,株高、单株荚重、粒重的降幅都在40%以上,节数的降幅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育时期 干旱胁迫 根系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甸市不同施氮量对吉单631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志友 方向前 +4 位作者 杜佃河 吕端春 赵凤琴 于钟富 王兆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13-13,15,共2页
采取随机排列法,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吉单631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对各处理的生育期、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也增加,纯收入最高的处理为施氮肥200 kg/hm... 采取随机排列法,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吉单631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对各处理的生育期、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也增加,纯收入最高的处理为施氮肥200 kg/hm2。为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最佳施氮量为200 kg/hm2,该结果为玉米节本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吉单631 施氮量 产量 产值 吉林桦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吉单631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佃河 方向前 +5 位作者 刘志友 吕端春 赵凤琴 于钟富 王兆刚 马文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25-26,共2页
开展吉单631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对各处理的生育期、叶面积系数、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吉单631种植密度在6.0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为12 821.3 kg/hm^2,由此表明在桦甸市内种植吉单631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 开展吉单631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对各处理的生育期、叶面积系数、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吉单631种植密度在6.0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为12 821.3 kg/hm^2,由此表明在桦甸市内种植吉单631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可为玉米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吉单631 种植密度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甸市坡耕地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彦涛 方向前 +6 位作者 乔志一 王瑞荣 孙春生 滕占春 张文君 杨宝君 张凤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28-28,36,共2页
采用随机排列法,在坡耕地上开展了降解地膜种植与普通地膜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种植玉米较普通地膜种植玉米增产、增值分别为1 704 kg/hm2、1 181.12元/hm2,可为桦甸市在坡耕白浆土种植玉米达到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有... 采用随机排列法,在坡耕地上开展了降解地膜种植与普通地膜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种植玉米较普通地膜种植玉米增产、增值分别为1 704 kg/hm2、1 181.12元/hm2,可为桦甸市在坡耕白浆土种植玉米达到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种植 性状 产量 坡耕地 吉林桦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甸市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吉单441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凤琴 方向前 +7 位作者 王兆刚 吕端春 于钟富 杜佃河 刘志友 刘庆君 张秀云 万丹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10-10,12,共2页
对中熟玉米新品种吉单441,开展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70 005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2 607.5 kg/hm^2。试验明确了玉米吉单441的种植最佳密度为70 005株/hm^2,使玉米吉单441能够获得最高生产能力,为该区域种植玉米吉单441达... 对中熟玉米新品种吉单441,开展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70 005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2 607.5 kg/hm^2。试验明确了玉米吉单441的种植最佳密度为70 005株/hm^2,使玉米吉单441能够获得最高生产能力,为该区域种植玉米吉单441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吉单441 种植密度 生物学性状 产量 吉林桦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甸市坡耕地玉米地膜栽培与祼地栽培产值比较试验
20
作者 杨宝君 方向前 +6 位作者 乔志一 王瑞荣 钟彦涛 滕占春 张文君 孙春生 付稀厚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13-13,15,共2页
在坡耕地上开展玉米地膜种植与祼地种植的比较试验,并对各处理的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地膜种植较祼地种植玉米增产、增值分别为2 371.5 kg/hm^2、1 212.15元/hm^2,地膜种植较祼地种植玉米的各生... 在坡耕地上开展玉米地膜种植与祼地种植的比较试验,并对各处理的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地膜种植较祼地种植玉米增产、增值分别为2 371.5 kg/hm^2、1 212.15元/hm^2,地膜种植较祼地种植玉米的各生育期提前5~7 d,地膜种植较祼地种植玉米的收获株数、收获穗数分别高出7 350株/hm^2、6 000穗/hm^2,表明地膜种植玉米对提高保苗率,促进各生育期提前作用显著,为玉米在坡耕白浆土种植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种植 祼地种植 产量 产值 坡耕地 吉林桦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