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畜高通量体尺测量及体重预估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金鑫 苑志宇 +3 位作者 罗新惠 陈耿 吴毓瑾 王春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9-758,共10页
家畜的体尺参数和体重数据是衡量生产繁育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可为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主要参照数据。传统的家畜体尺、体重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受个人等主观因素干扰较大,严重损害动物福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家畜体尺及体重... 家畜的体尺参数和体重数据是衡量生产繁育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可为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主要参照数据。传统的家畜体尺、体重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受个人等主观因素干扰较大,严重损害动物福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家畜体尺及体重自动测量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对当下主流的体尺测量和体重预估方法进行总结,全面阐述了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家畜体尺测量和体重预测的研究现状、方法特点及优缺点,通过了解高效的现代技术手段,准确地对家畜进行体尺测量和体重预估,进而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畜群,预测生长趋势,评估畜体健康状况,提高生产效率。作者还对基础自动测量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家畜体尺测量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体尺测量 体重预估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牛种LEPR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2
作者 李瑞冬 罗晓彤 +5 位作者 刘基伟 章杰 韩越 王蕾 赵玉民 吴健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8期1-3,共3页
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草原红牛、改良和牛、延边牛、延黄牛的LEPR基因拷贝数变异,并分析了其与肉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成年改良和牛中,LEPR缺失型拷贝数变异与背膘厚显著相关(P<0.032);成年草原红牛中,正常型与... 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草原红牛、改良和牛、延边牛、延黄牛的LEPR基因拷贝数变异,并分析了其与肉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成年改良和牛中,LEPR缺失型拷贝数变异与背膘厚显著相关(P<0.032);成年草原红牛中,正常型与多拷贝型LEPR基因拷贝数变异在十字部高和背膘厚中分别呈显著(P<0.028)和极显著(P<0.007)相关性,体斜长多拷贝型也显著相关(P<0.035);成年延边牛中,LEPR拷贝数变化与生产性状无显著相关性;成年延黄牛中,LEPR多拷贝型在体高、十字部高、胸围上均显著优于正常型和缺失型(P值分别为0.035、0.040、0.027)。结果表明,LEPR基因的CNV位点与草原红牛、改良和牛、延黄牛的生长性状显著相关,可作为东北地区肉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改良和牛 延边牛 延黄牛 LEPR基因 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乾肉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翟博 马惠海 +5 位作者 赵中利 曹阳 武斌 马骏 苑志宇 钱芙蓉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第8期1-2,共2页
双乾肉羊是以南非杜泊绵羊作父本,吉林本地寒羊(寒羊串子)为母本,利用杜泊羊肉用性能好和寒羊繁殖率高的种质特性,采用常规育种和FecB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经杂交选育、横交固定与扩繁,培育的适合生产优质高档羊肉的肉羊新品种。双乾... 双乾肉羊是以南非杜泊绵羊作父本,吉林本地寒羊(寒羊串子)为母本,利用杜泊羊肉用性能好和寒羊繁殖率高的种质特性,采用常规育种和FecB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经杂交选育、横交固定与扩繁,培育的适合生产优质高档羊肉的肉羊新品种。双乾肉羊具备较强的采食能力,耐粗饲,适合舍饲与半舍饲。在生长性能方面体现为,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肥育性能较好;在繁殖性能方面体现为性成熟较早,具备高繁殖效率;双乾肉羊产肉性能卓越,肉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速度 生长发育规律 肥育性能 繁殖效率 产肉性能 寒羊 肉用性能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丛含羽 张俪萍 +4 位作者 李旭 柳俭强 安鼎杰 刘臣 张立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为研究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通过基因组PCR测序鉴定出H-FABP基因部分片段SNP位点,并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对特定多态位点在吉林芦花鸡、矮脚芦花鸡和吉林黑鸡3个亲本群体及... 为研究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通过基因组PCR测序鉴定出H-FABP基因部分片段SNP位点,并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对特定多态位点在吉林芦花鸡、矮脚芦花鸡和吉林黑鸡3个亲本群体及正反交6个群体多态性进行了检验,最后对上述9个群体的肉品质及屠宰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FABP基因后段存在8个单碱基SNP位点和1处碱基插入位点,其中g.2892 C>T位点位于外显子3,并导致编码氨基酸由丝氨酸(TCG)突变为亮氨酸(TTG)。g.3173G>A和g.3234~3254位于外显子4中,但所处区域为基因3′UTR区,其余SNP均位于内含子区。KASP技术对不同群体g.2980G>A位点多态性分析发现不同群体三种基因型频率差异较大,但卡方检验分析发现仅在3个群体(LL,AA和HA)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进一步针对不同群体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不同群体中该位点对不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相关性存在差异。本试验证实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个别位点与屠宰及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芦花鸡 矮脚芦花鸡 吉林黑鸡 H-FABP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衣原体病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曲磊 魏天 +4 位作者 王成宇 王思月 肖丹 张芳毓 王永志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第8期141-142,共2页
近年来,畜牧产业的蓬勃发展,养羊业的逐渐壮大,养羊场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其患羊衣原体病的概率也在增多,这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羊衣原体病(Ovine chlamydidis)是由流产嗜羊衣原体引起的,主要侵害种羊和羔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近年来,畜牧产业的蓬勃发展,养羊业的逐渐壮大,养羊场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其患羊衣原体病的概率也在增多,这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羊衣原体病(Ovine chlamydidis)是由流产嗜羊衣原体引起的,主要侵害种羊和羔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潜伏期长,多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可表现出母羊流产、死胎和羔羊多发性关节炎、结膜炎等临床症状。因此,为有效遏制该疾病的传播、扩散,采用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将成为重要的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羊衣原体病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衣原体 分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金宇 陈群 +2 位作者 蔡鑫毓 邱玉朗 李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32-6447,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18头体重为(517±9)kg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3组分别饲喂50.0%玉米秸秆+50.0%精料(...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18头体重为(517±9)kg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3组分别饲喂50.0%玉米秸秆+50.0%精料(A组)、16.7%羊草+33.3%玉米秸秆青贮+50.0%精料(B组)、16.7%玉米秸秆+33.3%玉米秸秆青贮+50.0%精料(C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B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A、C组(P<0.05),C组的ADG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A组(P<0.05)。2)B组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C组(P<0.05)。3)B、C组的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的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A、C组(P<0.05),且C组的瘤胃液丁酸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4)C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B组(P<0.05)。B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A、B组的拟杆菌目RF16群(Bacteroidales_RF16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P<0.05),C组的瘤胃WCHB1-41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B组(P<0.05)。由此可见,16.7%羊草+33.3%玉米秸秆青贮的粗饲料组合可提高肉牛DM和ADF表观消化率、部分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瘤胃中增加纤维分解菌活性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提高肉牛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青贮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瘤胃发酵参数 瘤胃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场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乔海英 胡念之 +4 位作者 王伟霞 刘晓辉 谭成成 张鹏举 李信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试验旨在为马场饲养管理者制定驱虫方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氏法对吉林省3家马场136匹马的马粪样品进行寄生虫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136份马粪便样品中107份为阳性,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8.67%。其主要寄生... 试验旨在为马场饲养管理者制定驱虫方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氏法对吉林省3家马场136匹马的马粪样品进行寄生虫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136份马粪便样品中107份为阳性,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8.67%。其主要寄生虫种类为马圆线虫和马副蛔虫。马圆线虫感染率为70.58%(96/136),平均每克粪虫卵数(EPG)为166个。马副蛔虫感染率为26.47%(36/136),EPG为246个。部分马混合感染马圆线虫和马副蛔虫,混合感染率为21.32%(29/136)。马圆线虫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马副蛔虫以感染幼龄马为主,且多数为马副蛔虫和圆线虫混合感染。另外,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在3个马场有明显差异,主要与饲养环境有关。说明吉林省马场马普遍感染肠道寄生虫,建议区域内马场加强马肠道寄生虫监测工作,每年春秋2次对马匹进行驱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感染情况调查 马圆线虫 马副蛔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鸡免疫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乔海英 杨柳 +4 位作者 高湛翱 胡念之 王伟霞 李信涛 张鹏举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试验探究黄芪多糖(APS)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期发掘黄芪多糖用作疫苗佐剂的应用潜力。将120只14日龄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蛋鸡,分别设置为APS+H120联合免疫组、H120疫苗组以及PBS阴性对照... 试验探究黄芪多糖(APS)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期发掘黄芪多糖用作疫苗佐剂的应用潜力。将120只14日龄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蛋鸡,分别设置为APS+H120联合免疫组、H120疫苗组以及PBS阴性对照组。各组蛋鸡共进行3次免疫,每次间隔2周,每次鼻腔接种100μL/只。最后一次免疫14 d后经鼻腔攻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观察鸡的临床症状,检测肺脏和肝脏载毒量。结果显示,与H120疫苗组相比,APS+H120疫苗联合免疫能够诱导14日龄蛋鸡产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有效保护蛋鸡抵抗同种异源毒株的攻击,蛋鸡存活率为100%。攻毒后APS+H120组蛋鸡未出现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典型临床症状,蛋鸡生产性能未受到影响。研究表明,APS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弱毒疫苗 黄芪多糖 蛋鸡 免疫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毛和牛与延边牛杂交F1代和F2代生长性能和体尺测量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晓彤 吴健 +5 位作者 秦立红 刘基伟 董刚辉 刘洪亮 朱永超 赵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94-95,102,共3页
[目的]了解黑毛和牛与延边牛杂交的效果。[方法]对不同阶段(6、12、18、24月龄)F1、F2代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F2代公牛6、12、18、24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母牛体重与F1代无... [目的]了解黑毛和牛与延边牛杂交的效果。[方法]对不同阶段(6、12、18、24月龄)F1、F2代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F2代公牛6、12、18、24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母牛体重与F1代无显著差异;18月龄F2代公牛体斜长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无论公牛还是母牛胸围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公牛腹围在6月龄、12月龄、18月龄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母牛各月龄腹围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公牛6月龄十字部高、24月龄管围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母牛在18月龄十字部高显著高于F1代(P<0.05)。[结论]F2代具有良好的杂交优势,黑毛和牛改良延边牛是切实可行的,该品种的杂交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和牛 延边牛 杂交 生长性能 体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ATAG)n四碱基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明月 刘正喜 +3 位作者 赵中利 曹阳 马惠海 闫守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84-249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筛选绵羊高度多态性四碱基微卫星遗传标记,建立适用于绵羊亲子关系鉴定的实验体系。试验以小尾寒羊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已有的绵羊参考基因组序列出发,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筛选法共筛选出53个(ATAG)n四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然后通... 本试验旨在筛选绵羊高度多态性四碱基微卫星遗传标记,建立适用于绵羊亲子关系鉴定的实验体系。试验以小尾寒羊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已有的绵羊参考基因组序列出发,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筛选法共筛选出53个(ATAG)n四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然后通过基因分型数据共筛选出30个扩增效果好、多态信息含量(PIC)丰富的四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30个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共扩增出25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433,等位基因数均>5,多态信息含量在0.566~0.898,观测杂合度(Ho)范围在0.548~0.903,期望杂合度(He)范围在0.631~0.92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76;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30个位点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随后根据PCR的扩增效率从获得的30个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22个微卫星位点用于亲权排除概率的计算,根据多态信息含量的大小由高到低依次增加位点数进行组合。结果表明,在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未知的情况下,标记位点数为15个时,累积排除概率可达到99.99%,其中单个位点的第一非亲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of the first parent,NE-1P)介于0.321~0.663之间。利用建立的亲子鉴定体系对16只具有系谱记录的小尾寒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共鉴定出4个具有高置信度的绵羊家系,鉴定结果与系谱记录完全一致。本试验为绵羊分子系谱的构建、亲子鉴定以及保障绵羊育种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分子遗传标记 四碱基重复微卫星 亲子鉴定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洪亮 鲍菊 +5 位作者 刘庆雨 高一 马铮财 张志彬 矫君凤 李娜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19,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育肥期松辽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50头育肥后期的松辽黑猪(93.85±4.11) kg,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松辽黑猪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育肥期松辽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50头育肥后期的松辽黑猪(93.85±4.11) kg,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松辽黑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发酵中草药副产物、1%未发酵中草药副产物、3%发酵中草药副产物、3%未发酵中草药副产物。预试期6 d,正式试验期54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Ⅲ组松辽黑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了17.42%、24.69%,料重比(F/G)分别降低了5.05%、10.33%(P<0.05)。试验Ⅰ组、试验Ⅲ组松辽黑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30%和13.4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中松辽黑猪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IGF-1)含量增加了14.00%(P<0.05),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增加了38.19%(P<0.05)。试验Ⅲ组松辽黑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50.76%(P<0.05)。研究表明,在松辽黑猪育肥期的日粮中添加3%发酵中草药副产物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水平,增加生长类激素的分泌水平,提高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黑猪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松辽黑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洪亮 鲍菊 +5 位作者 刘庆雨 高一 马铮财 张志彬 矫君凤 李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7-5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育肥期松辽黑猪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50头育肥后期的松辽黑猪[(93.85±4.11)kg],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试验Ⅰ、Ⅱ、Ⅲ、Ⅳ组...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发酵中草药副产物对育肥期松辽黑猪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50头育肥后期的松辽黑猪[(93.85±4.11)kg],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发酵中草药、基础日粮+1%未发酵中草药、基础日粮+3%发酵中草药、基础日粮+3%未发酵中草药。预试期6 d,正试期5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平均背膘厚显著下降24.21%(P<0.05),其余试验组也呈下降趋势,其中试验Ⅰ组下降9.76%,试验Ⅱ组下降2.62%,试验Ⅳ组下降22.27%,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的熟肉率增加了5.95%(P>0.05),试验Ⅲ组增加了6.57%(P<0.05);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油酸含量提高了8.88%(P<0.05),试验Ⅲ组提高10.23%(P<0.05),试验Ⅱ组提高9.52%(P<0.05),试验Ⅳ组提高9.21%(P<0.05);试验组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增加82.90元,试验Ⅱ组增加2.00元,试验Ⅲ组增加31.10元,试验Ⅳ组增加5.34元。研究表明,在松辽黑猪育肥期的日粮中添加发酵的人参茎叶、玉竹、甘草等中草药副产物,能够降低猪肉平均背膘厚,提高熟肉率和油酸含量,从而改善猪肉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结合养殖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在日粮中添加1%发酵中草药副产物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黑猪 发酵 中草药副产物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截短绵羊鹦鹉热衣原体r MOMP_(183-390)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曲磊 朱日宁 +6 位作者 鞠安琪 魏天 肖丹 王成宇 王思月 张芳毓 王永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0-715,共6页
为建立绵羊鹦鹉热衣原体(Cp)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实验将编码Cp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omp A基因序列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后,合成质粒p ET-28b(+)-omp A,另外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将omp A截短克隆至p ET-28b(+)载体中构建重组表... 为建立绵羊鹦鹉热衣原体(Cp)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实验将编码Cp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omp A基因序列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后,合成质粒p ET-28b(+)-omp A,另外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将omp A截短克隆至p ET-28b(+)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b(+)-omp A_(1-182)和p ET-28b(+)-omp A_(183-390),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并纯化后,经western blot鉴定3个重组蛋白,结果显示,重组MOMP_(183-390)蛋白(r MOMP_(183-390))表达效果最好。以r MOMP_(183-390)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方阵滴定法优化各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检测Cp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建立的该方法检测羊痘病毒、布鲁氏菌、羊口疮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羊临床常见病的阳性羊血清,结果显示,除Cp外,该方法与其他阳性羊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将Cp阳性血清2倍倍比稀释(1∶50~1∶6400)后采用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当Cp阳性血清稀释达1∶1600时,仍可检测到抗体,敏感性高;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采用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以及间接血凝(IHA)试验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随机选取的120份临床羊血清,结果显示该方法与IHA、western blot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5%和91.67%;进一步采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381份吉林省5家羊场的绵羊血清样品,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2.83%(87/381)。本研究建立的绵羊Cp omp A重组截短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为Cp临床样品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omp A基因 间接ELISA 待检血清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鉴定与成肌诱导分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欣 于永生 +7 位作者 张立春 马惠海 罗晓彤 魏天 肖成 张琪 曹阳 赵中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4-1210,共7页
试验旨在分离绵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MSCs),建立绵羊S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种子细胞。以新生健康绵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胶原酶Ⅳ和胰酶两步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并纯化SMSCs。... 试验旨在分离绵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MSCs),建立绵羊S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种子细胞。以新生健康绵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胶原酶Ⅳ和胰酶两步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并纯化SMSCs。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鉴定SMSCs标记基因配对盒基因7(paired box 7,Pax7)、结蛋白(Desmin)和生肌调节因子1(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 1,MyoD1)的表达情况;用血清撤离法诱导SMSCs向成肌细胞方向分化,成肌诱导后观察肌管的形成,免疫荧光法检测成肌分化特异性标志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扩增条带与预期相符,所分离细胞表达SMSCs标记基因Pax7、Desmin和MyoD1;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细胞表达SMSCs标记蛋白Pax7、Desmin和MyoD1;成肌诱导后镜下可见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的肌管,并表达成肌特异性标志MHC。本试验分离了绵羊SMSCs,建立了适用于绵羊SMSCs的体外培养体系,并成功进行了成肌诱导分化,为今后研究绵羊骨骼肌生长发育机制提供了试验材料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骨骼肌卫星细胞 分离培养 免疫荧光鉴定 成肌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曲可 刘欣钊 +7 位作者 马惠海 曲磊 王成宇 马俊 吕礼良 朱日宁 张芳毓 王永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69,共8页
为了建立检测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试验构建pET-28b-ompA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对重组主要外膜蛋白(MOMP)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以MOMP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筛选建立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 为了建立检测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试验构建pET-28b-ompA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对重组主要外膜蛋白(MOMP)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以MOMP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筛选建立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符合性,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MOMP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优化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 mg/L,37℃静置孵育1 h;血清抗体稀释倍数为1∶100,37℃反应1 h;酶标二抗稀释倍数为1∶5000,37℃孵育1 h;底物显色条件为37℃避光5 min。利用52份绵羊血清确定ELISA方法的阳性判定临界值为P/N=2.156。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较高。用该方法与间接血凝试验对86份血清进行检测,两者符合率为73.2%。用该方法对临床采集的205份绵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34.1%。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家畜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MOMP)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样颗粒-乳酸菌表面展示技术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
16
作者 乔海英 李梦曼 +5 位作者 胡念之 谭成成 王伟霞 孙丽敏 李信涛 张鹏举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细菌样颗粒(Bacterium-like particles,BLP)是一种无生命的球形颗粒,直径为1~2μm,主要由肽聚糖(PGN)外表面组成。这些颗粒可以通过具有高亲和力和高负载能力的PA与外源性抗原结合,形成空心表面展示颗粒。BLP表面展示系统作为一种安全... 细菌样颗粒(Bacterium-like particles,BLP)是一种无生命的球形颗粒,直径为1~2μm,主要由肽聚糖(PGN)外表面组成。这些颗粒可以通过具有高亲和力和高负载能力的PA与外源性抗原结合,形成空心表面展示颗粒。BLP表面展示系统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廉价、多功能的蛋白抗原负载平台被广泛应用于黏膜佐剂和黏膜疫苗的开发。该文对BLP的构建、优势及在黏膜疫苗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样颗粒 表面展示技术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