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糙米营养价值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吕呈蔚 岳玉兰 +3 位作者 王政 李倬林 李铁柱 胡济美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6期140-144,共5页
糙米相较于精米更好的保留了稻谷的营养价值,但由于糙米米糠层中含有植酸盐、纤维素等物质,使其口感粗糙、蒸煮性差,制约了糙米食品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通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糙米口感粗糙、蒸煮性差等问题,还能... 糙米相较于精米更好的保留了稻谷的营养价值,但由于糙米米糠层中含有植酸盐、纤维素等物质,使其口感粗糙、蒸煮性差,制约了糙米食品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通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糙米口感粗糙、蒸煮性差等问题,还能够提高其制品的营养价值、促进人体消化吸收。综述了糙米的营养价值以及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糙米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营养价值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莎豆加工副产物高值化油茶开发及其香气表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万静宜 吴春玲 +4 位作者 郭媛 李露露 董杰 张雷 康立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随着油莎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油莎豆粕成为油脂加工中的主要副产物,但其深加工利用水平并不高,严重影响了油莎豆附加值提升及其产业发展。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进行研究并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 随着油莎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油莎豆粕成为油脂加工中的主要副产物,但其深加工利用水平并不高,严重影响了油莎豆附加值提升及其产业发展。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进行研究并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油莎豆粕添加量58%、油添加量12%、加工功率400W、炒制时间9min时,油茶感官综合评分最高,为93.84分;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香气成分中醛类物质占41.87%,酮类物质占26.63%,酚类物质占10.3%,醇类物质占9.24%,其余少量成分为酯、烷、烯、酚、二硫类等物质。本研究成果对油莎豆深加工利用及新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同时为油莎豆成为新型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值化 油莎豆副产物 香气表征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酿造酱及酱油中微生物酶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史海慧 刘香英 +4 位作者 孙洪蕊 范杰英 孟悦 张佳霖 康立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酿造调味品是我国传统食品中重要的一类,其发酵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生命运动,微生物及代谢酶的相互作用赋予了发酵食品独特的风味和风格。文章从传统豆酱及酱油的酿造工艺、酿造主要微生物、微生物酶系的功能特性、国内外发展趋势等... 酿造调味品是我国传统食品中重要的一类,其发酵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生命运动,微生物及代谢酶的相互作用赋予了发酵食品独特的风味和风格。文章从传统豆酱及酱油的酿造工艺、酿造主要微生物、微生物酶系的功能特性、国内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分析并展望了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旨为生产营养、健康、美味的传统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 酱油 微生物 功能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性植物乳杆菌C88的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玉鉴 李盛钰 +2 位作者 赵玉娟 张雪 杨贞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以MRS为基础培养基,对培养基的碳氮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植物乳杆菌C88优化培养基的配方为:果糖10g/L,葡萄糖20g/L,大豆蛋白胨26.66g/L,酵母浸粉13.33g/L,柠檬酸钠5g/L,无水乙酸钠5g/L,KMP042g/L,MgS04O2g/L... 以MRS为基础培养基,对培养基的碳氮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植物乳杆菌C88优化培养基的配方为:果糖10g/L,葡萄糖20g/L,大豆蛋白胨26.66g/L,酵母浸粉13.33g/L,柠檬酸钠5g/L,无水乙酸钠5g/L,KMP042g/L,MgS04O2g/L,MnSO40.05g/L,吐温801.0mL/L。另外对植物乳杆菌C88高密度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88在35℃条件下,同时流加20%的Na2CO3使发酵液pH值保持6.0-6.5,静止培养16h后,活菌数可达9.3×10^10mL^-1,本研究为植物乳杆菌C88冻干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优化培养基 高密度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凝奶豆腐产品开发及其品质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磊 王超 +5 位作者 高岩松 杨舸 赵子健 赵玉娟 牛春华 李盛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为缩短传统奶豆腐的生产时间,提升产品品质,在传统奶豆腐制作工艺基础上,改良了发酵产酸的凝乳方式,采用酸凝或乳酸菌发酵代替自然发酵凝乳,开发了酸凝或乳酸菌奶豆腐,并对其凝块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理化指标、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游... 为缩短传统奶豆腐的生产时间,提升产品品质,在传统奶豆腐制作工艺基础上,改良了发酵产酸的凝乳方式,采用酸凝或乳酸菌发酵代替自然发酵凝乳,开发了酸凝或乳酸菌奶豆腐,并对其凝块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理化指标、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感官特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奶豆腐相比,经酸凝或乳酸菌发酵生产的奶豆腐凝乳时间短,凝乳充分;产品脂肪含量和pH值较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并以苯丙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含量居高,口感细腻,酸度适中。而且,酸凝奶豆腐凝块中的优势菌群更为丰富;硬度和胶着度低,更易咀嚼;受热后,融化性和流淌性好,更易拉丝。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酸凝奶豆腐的生产工艺简单,口感、风味等显著优于传统奶豆腐和乳酸菌奶豆腐,可作为新型奶豆腐在牧区进行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牧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豆腐 酸凝 乳酸菌 微生物多样性 感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γ-氨基丁酸贝莱斯芽孢杆菌CLYB1的鉴定及基因组改组选育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迟燕平 苗新宇 +6 位作者 王景会 苏颖 牛红红 孙慕白 李达 华梅 代永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67-173,共7页
为了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本研究采用紫外诱变和基因组改组技术处理筛选鉴定的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YB1,并对改组后的菌株进行溶血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YB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产量为3... 为了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本研究采用紫外诱变和基因组改组技术处理筛选鉴定的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YB1,并对改组后的菌株进行溶血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YB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产量为3.95 g/L。对菌株CLYB1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菌株CLYB1-Y,γ-氨基丁酸产量为10.26 g/L,比出发菌株CLYB1的γ-氨基丁酸产量提高160%。通过基因组改组得到菌株CLYB1-YC,γ-氨基丁酸产量为20.19 g/L,比出发菌株CLYB1提高411%。改组菌株进行菌株溶血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CLYB1-YC没有溶血环出现,无溶血性,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10种常见抗生素均敏感,菌株安全性良好。贝莱斯芽孢杆菌CLYB1通过基因组改组可以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菌株具有更好的应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CLYB1 Γ-氨基丁酸 鉴定 诱变 基因组改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γ-氨基丁酸酿酒酵母CLNJ1的鉴定及基因组改组选育研究
7
作者 迟燕平 路雅雯 +6 位作者 王景会 李达 苏颖 牛红红 苗新宇 孙慕白 华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1-36,共6页
该研究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对筛选鉴定的产γ-氨基丁酸酵母进行选育,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并对改组后的菌株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NJ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量为1.72 g/L。对菌株CLNJ... 该研究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对筛选鉴定的产γ-氨基丁酸酵母进行选育,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并对改组后的菌株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NJ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量为1.72 g/L。对菌株CLNJ1进行LiCl诱变,得到菌株CLNJ1-Y,γ-氨基丁酸产量为5.96 g/L,比出发菌株CLNJ1的γ-氨基丁酸产量提高247%。对菌株CLNJ1-Y进行基因组改组得到菌株CLNJ1-YC,γ-氨基丁酸产量为12.28 g/L,比出发菌株CLNJ1提高614%。改组菌株进行菌株溶血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CLNJ1-YC没有溶血环出现,无溶血性,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菌株安全性良好。酿酒酵母CLNJ1通过基因组改组后可以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价值,为其作为一种功能因子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CLNJ1 Γ-氨基丁酸 鉴定 诱变 基因组改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体糖苷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8
作者 赵雪淞 李盛钰 +1 位作者 杨旭 周义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5-349,共5页
为研究甾体糖苷的苷元和糖链结构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五种结构相关的甾体糖苷薯蓣皂苷、纤细皂苷、边缘茄碱、澳洲茄碱和查茄碱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人肝癌细胞(H7402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 为研究甾体糖苷的苷元和糖链结构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五种结构相关的甾体糖苷薯蓣皂苷、纤细皂苷、边缘茄碱、澳洲茄碱和查茄碱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人肝癌细胞(H7402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随后测定了化学修饰的6-O-双硫酸茄碱、6-O-硫酸查茄碱和全乙酰化查茄碱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以查茄三糖为糖链的薯蓣皂苷、边缘茄碱和查茄碱抗增殖活性明显高于以其它三糖为糖链的纤细皂苷和澳洲茄碱;甾体糖苷对人源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6-O-双硫酸茄碱、6-O-硫酸查茄碱和全乙酰化查茄碱无抗增殖活性。构效关系分析表明,苷元"F"环结构对活性有一定影响,糖链的单糖组成和结构对抗肿瘤活性有显著影响;糖链上的羟基在甾体糖苷的抗肿瘤活性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糖苷 抗肿瘤活性 化学修饰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Sc52益生特性评价及其在降血糖产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温贺 肖凤艳 +5 位作者 段翠翠 高磊 赵玉娟 牛春华 赵权 李盛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54,共7页
目的:考察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以及其在辅助降糖产品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并分析产品的降糖作用。方法:通过酸和胆盐耐受、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和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评价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植物乳杆菌Sc5... 目的:考察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以及其在辅助降糖产品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并分析产品的降糖作用。方法:通过酸和胆盐耐受、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和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评价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植物乳杆菌Sc52与其他不同益生特性益生菌联合发酵药食同源复方提取物研制辅助降糖固体饮料,利用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动物分空白组、模型组和产品组,连续灌胃辅助降糖产品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含量、血糖曲线下面积,血清中血脂、胰岛素和炎症因子水平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植物乳杆菌Sc52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p H 3.0和1 g/100 m L胆盐条件下分别培养3 h和4 h后,存活率在55%和32%以上;自凝聚能力较强,静置48 h后自凝聚率达到(89±0.3)%;对青霉素和利福平表现出高度敏感性;与模型组相比,辅助降糖产品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提升胰岛素水平。结论:植物乳杆菌Sc52具有良好的体外益生特性,其联合其他益生菌共同发酵药食同源复方提取物研制的固体饮料产品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耐受 黏附 益生特性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蛋白对小麦面条加工品质和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尹显婷 孙洪蕊 +6 位作者 刘香英 田志刚 范杰英 孟悦 南喜平 杨志强 康立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1,87,共7页
为改善小麦面条品质,在小麦粉中添加大豆蛋白(全脂豆粉、脱脂豆粉、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以拉伸特性、蒸煮特性、微观结构以及血糖生成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大豆蛋白添加量(0%、5%、10%、15%、20%)对面条加工品质... 为改善小麦面条品质,在小麦粉中添加大豆蛋白(全脂豆粉、脱脂豆粉、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以拉伸特性、蒸煮特性、微观结构以及血糖生成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大豆蛋白添加量(0%、5%、10%、15%、20%)对面条加工品质及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脱脂豆粉、全脂豆粉的增加使面条的拉断力呈明显上升趋势,拉伸距离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添加量的增加使拉断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拉伸距离呈下降趋势,而大豆组织蛋白的增加使面条拉伸性能均逐渐降低;当大豆蛋白添加量为10%时,混合粉面条拉伸特性较优;五种大豆蛋白的添加均使面条的烹煮损失率及断条率上升,全脂豆粉的增加使面条的吸水率、膨胀率逐渐下降,其余四种均使其上升;微观结构表明,脱脂豆粉和全脂豆粉的添加使混合粉面条的面筋网络结构更加连续均匀,而其余三种大豆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造成混合粉面条微观结构的劣变;利用体外复合酶方法测定GI值,血糖生成指数依次为:小麦粉>脱脂豆粉>全脂豆粉>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小麦面条 加工品质 血糖生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玉米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雪静 牛红红 +4 位作者 苗欣宇 华梅 孙慕白 刘文健 王景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134,共6页
该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酸汤子”自然发酵玉米液中分离筛选乳酸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及耐酸耐胆盐性能、α-淀粉酶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性能等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2株乳酸... 该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酸汤子”自然发酵玉米液中分离筛选乳酸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及耐酸耐胆盐性能、α-淀粉酶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性能等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2株乳酸菌菌株,编号为YM-1、YM-2,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菌株YM-1、YM-2均具有稳定的生长状态与良好的产酸能力;在pH 2.0和0.3%胆盐条件下培养均可存活;无细胞上清液(CFS)的α-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72.57%与79.52%;CFS、细胞悬液(IC)和无细胞提取物(CFE)均有较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CFS和CFE具有总抗氧化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志贺氏菌(Shig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Y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最大,抑菌圈直径达到20.7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玉米液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焙焦油莎豆粕精酿啤酒主发酵期代谢物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雷 张璐璐 +2 位作者 孙洪蕊 刘香英 康立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5,共7页
该研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油莎豆粕精酿啤酒主发酵期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反映出试验结果可信度高;层次聚类分析(HCA)结果显示平行样本具有相似的代谢物合成模式,且能够... 该研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油莎豆粕精酿啤酒主发酵期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反映出试验结果可信度高;层次聚类分析(HCA)结果显示平行样本具有相似的代谢物合成模式,且能够聚为同类;在啤酒主发酵期共鉴定到52种显著差异表达的代谢物,其中上调差异代谢物数目为30种,下调代谢物数目为22种。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通路分析(KEGG)结果表明,ABC转运蛋白、中心碳代谢与氨基酸合成代谢、脂代谢、三羧酸循环代谢、碳代谢、氨酰-转移核糖核酸(tRNA)合成代谢等相关代谢途径在主酵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生物学功能。研究成果为揭示本产品主发酵期代谢物形成及变化提供了基础理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精酿啤酒 代谢物 主发酵期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速溶粉挤压熟化工艺优化及冲调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金玲 孙洪蕊 +3 位作者 孟悦 刘香英 范杰英 康立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46,53,共5页
以油莎豆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挤压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3个因素对油莎豆速溶粉冲调性的影响,以溶解度、分散性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挤压熟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挤压熟化工艺参数为挤压温度110℃、物料含水量17%、螺... 以油莎豆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挤压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3个因素对油莎豆速溶粉冲调性的影响,以溶解度、分散性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挤压熟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挤压熟化工艺参数为挤压温度110℃、物料含水量17%、螺杆转速115 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速溶粉溶解度为74.51%,分散性为95.91%。各因素对速溶粉溶解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挤压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对速溶粉分散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挤压温度、螺杆转速、物料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粉 挤压熟化工艺 油莎豆 冲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焦油莎豆粕精酿啤酒风味物质表征及其货架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雷 张璐璐 +3 位作者 刘香英 孙洪蕊 羊玺月 康立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7,共6页
焙焦油莎豆精酿啤酒是一款香气浓郁、口感宜人、个性化突出的精酿产品,但其香气成分的表征与货架期的稳定性研究仍是空白。该文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及常规理化分析对啤酒产品风味物质及货架品质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焙焦油莎豆粕精酿啤酒... 焙焦油莎豆精酿啤酒是一款香气浓郁、口感宜人、个性化突出的精酿产品,但其香气成分的表征与货架期的稳定性研究仍是空白。该文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及常规理化分析对啤酒产品风味物质及货架品质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焙焦油莎豆粕精酿啤酒的香气成分中醇类物质占71.95%,酯类物质占10.49%,酸类物质占8.93%,其余成分为酮、醛、酚等物质;低温货架稳定性研究表明,铝罐对啤酒的泡持时间、色度、多酚含量的维持显著优于塑料瓶装方式,但两种包装物对总酸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研究成果为产品的推广、包装设计以及贮藏条件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酿啤酒 油莎豆 挥发物 货架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呈蔚 胡济美 +1 位作者 李铁柱 岳玉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共4页
综述了双酚类化合物的应用、危害、迁移行为、常用检测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食品接触材料 环氧衍生物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对豆粕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丽 李达 +3 位作者 牛红红 苗欣宇 王景会 苏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85-191,共7页
筛选高产蛋白酶芽孢杆菌并评价其发酵对豆粕的影响,从吉林省猪饲料中分离出1株蛋白酶产量为(519.1±4.7)U/g的需氧芽孢杆菌JL8.通过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分析,鉴定其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通过分析不同发酵时间芽... 筛选高产蛋白酶芽孢杆菌并评价其发酵对豆粕的影响,从吉林省猪饲料中分离出1株蛋白酶产量为(519.1±4.7)U/g的需氧芽孢杆菌JL8.通过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分析,鉴定其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通过分析不同发酵时间芽孢杆菌产芽孢数量、豆粕中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总蛋白含量、可溶性蛋白与总蛋白的比值以及蛋白过敏源降解情况,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并在最佳发酵时间下,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芽孢杆菌发酵对豆粕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物料含50%水的条件下,24 h为最佳发酵时间.发酵24 h后,SEM结果显示发酵显著改变了豆粕蛋白的微观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疏松.XRD结果显示发酵改变了蛋白质的主链结构,并且使β-折叠结构在二级结构中的占比大幅度提高,可能会提高豆粕蛋白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蛋白酶 发酵豆粕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C88联合人参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春红 王晓慧 +5 位作者 高磊 段翠翠 赵玉娟 牛春华 栾畅 李盛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207,共6页
以环磷酰胺诱导昆明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后,分别给其灌胃人参多糖、人参多糖联合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了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 以环磷酰胺诱导昆明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后,分别给其灌胃人参多糖、人参多糖联合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了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并利用碳廓清法检测了小鼠吞噬细胞吞噬能力,评价了人参多糖(water-soluble ginseng polysaccharides,WGPA)联合植物乳杆菌C88的体内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WGPA联合益生菌C88可明显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显著上调血清中IL-2、IL-4、IFN-γ、TNF-α、Ig G水平,下调IL-10水平,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且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明显强于人参多糖WGPA单独用药组。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C88联合人参多糖可以发挥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人参多糖 益生元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梗五加果多酚预防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忠梅 李成恩 +5 位作者 段翠翠 赵玉娟 高磊 栾畅 张连学 李盛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0-206,共7页
目的:研究短梗五加果多酚(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fruit polyphenols,ASFP)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VD3的... 目的:研究短梗五加果多酚(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fruit polyphenols,ASFP)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VD3的方法建立As模型,不同剂量ASFP给药组自造模开始之日起分别灌胃150、75 mg/(kg·d)的ASFP,空白组和高脂饮食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实验组连续处理1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生理生化水平并计算As指数;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As病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黏附分子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ASFP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血脂、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主动脉中的脂质沉积,改善各层结构排列紊乱,显著降低主动脉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磷酸化p38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hospho-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 1/2,p-ERK1/2)的蛋白表达量。结论:ASFP具有预防As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降血脂和抑制p38 MAPK和ERK1/2 MA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果 多酚 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脂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C88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宏 段翠翠 +4 位作者 栾畅 高磊 赵玉娟 牛春华 李盛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90-197,共8页
目的: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灌胃植物乳杆菌C88,28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量、葡萄糖耐受量、血脂、胰... 目的: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灌胃植物乳杆菌C88,28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量、葡萄糖耐受量、血脂、胰岛素、炎症因子、肠道屏障功能和菌群水平。Western blot分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结果:植物乳杆菌C88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TNF-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脂多糖、D-乳酸等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植物乳杆菌C88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2水平,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和连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肝脏中炎症相关蛋白NF-κB、TNF-α的表达,提高回肠中肠道通透性相关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结论:植物乳杆菌C88是一株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益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糖尿病 降血糖 肠道菌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生产及冷藏过程中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牛红红 苗欣宇 +5 位作者 郑丽 迟燕平 刘佳彤 高岩松 王景会 李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探讨纳豆生产及冷藏过程中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变化,以纳豆菌为菌种、以小粒豆为原料进行发酵,通过采集不同时期样品,测定蛋白质、脂肪、可溶性总糖、活菌数、纳豆激酶、蛋白酶、氨基酸态氮及大豆异黄酮等含量或活力指标,研究其... 为探讨纳豆生产及冷藏过程中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变化,以纳豆菌为菌种、以小粒豆为原料进行发酵,通过采集不同时期样品,测定蛋白质、脂肪、可溶性总糖、活菌数、纳豆激酶、蛋白酶、氨基酸态氮及大豆异黄酮等含量或活力指标,研究其在生产及冷藏阶段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粒豆经过发酵后大部分营养物质含量、生物活性物质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冷藏阶段各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以冷藏3 d时蛋白质、氨基酸态氮含量、纳豆激酶、蛋白酶活力最高,分别为(44.81±0.01)%、(0.57±0.05)g/100 g、(3875±105)IU/g和(919.75±24.71)U/g,同时在冷藏第3天时,生物活性高的苷元型大豆异黄酮占大豆异黄酮总量比例最高为33.5%,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纳豆大部分指标出现下降趋势,其营养保健功效随之降低,综合评价认为冷藏期3 d内纳豆可保持较高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 生产 冷藏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