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公路绿化材料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
作者 葛伦发 《吉林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1吉林省公路绿化材料开发利用现状 历史上,公路绿化通常追求"绿树成荫"的效果,高大的乔木树种成为当时公路绿化的主流,许多地段现在仍保持原有风貌.随着人们对美化和行车安全认识的提高,高大乔木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关键词 吉林 公路绿化材料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几何学的区域公路网布局评价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文华 杨兆升 王希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5期50-55,69,共7页
路网布局是公路网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环节,布局的评价已经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这为我国公路网规划的发展,乃至对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公路网规划认识的深入,国内一些专家和学者对路网布局和结构提出了... 路网布局是公路网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环节,布局的评价已经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这为我国公路网规划的发展,乃至对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公路网规划认识的深入,国内一些专家和学者对路网布局和结构提出了很多新的认识和具体方法,“分形几何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已经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现有公路网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分形几何学的评价指标——覆盖度,并进行定量的关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网布局 分形几何学 覆盖度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硅烷偶联剂对铁尾矿沥青混合料改性的机理 被引量:24
3
作者 曹丽萍 张晓亢 +4 位作者 杨晨 栾海 田知文 张炳涛 董泽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76-2286,共11页
为解决由铁尾矿与沥青黏附性差导致的铁尾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不佳问题,提出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的方法。首先,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通过“化学接枝”“叠加组合”方式构建沥青-硅烷偶联剂-铁尾矿三相界面体系,以模拟硅烷偶联剂的作... 为解决由铁尾矿与沥青黏附性差导致的铁尾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不佳问题,提出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的方法。首先,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通过“化学接枝”“叠加组合”方式构建沥青-硅烷偶联剂-铁尾矿三相界面体系,以模拟硅烷偶联剂的作用过程,并基于相互作用能优选硅烷偶联剂种类,验证其改性机理;然后设计铁尾矿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验证硅烷偶联剂对其路用性能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在同一质量分数下,KH-550型硅烷偶联剂改性体系的相互作用能绝对值最大,表明其对沥青与铁尾矿界面黏附改善作用最强,因此,作为优选材料;KH-550通过亲无机端的乙氧基水解并与铁尾矿表面的羟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连接,通过亲有机端与沥青分子交联缠绕,产生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铁尾矿与沥青的黏附性;使用KH-550改性后,铁尾矿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增加22.8%、冻融劈裂强度比增加21.3%、动稳定度增大16.3%,最大弯拉应变提高96.6%,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均有显著提高。铁尾矿代替传统集料用于沥青路面建设有益于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铁尾矿沥青混合料 分子动力学 硅烷偶联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害情况下盾构隧道环向刚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春良 王勇 王旭 《隧道建设》 2013年第8期645-649,共5页
为研究盾构管片环向刚度分布问题,针对盾构隧道产生的各类病害和实际的接头位置,建立各类病害发生后的管片结构环向刚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管片环向刚度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管片的实际刚度分布情况相符,具有较高的精度。2)刚度计算... 为研究盾构管片环向刚度分布问题,针对盾构隧道产生的各类病害和实际的接头位置,建立各类病害发生后的管片结构环向刚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管片环向刚度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管片的实际刚度分布情况相符,具有较高的精度。2)刚度计算模型能真实准确地揭示出管片结构环向变刚度的分布情况,所建立的刚度分布模型是正确与合理的。刚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后期研究盾构隧道病害发生后的盾构管片各截面内力重新分布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管片 病害 管片接头 环向刚度 傅立叶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化对盾构隧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春良 王勇 张巍 《隧道建设》 2012年第5期626-630,共5页
为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地下水位变化时盾构隧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预测出不同地下水位时盾构隧道及地面变形情况,揭示出不同水位时的盾构隧道在土中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 为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地下水位变化时盾构隧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预测出不同地下水位时盾构隧道及地面变形情况,揭示出不同水位时的盾构隧道在土中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发生变化会对盾构隧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地表浅层土体发生回弹变形,并且下方有盾构隧道的地表的回弹值要比下方没有盾构隧道的地表的回弹值小;当地下水位从盾构隧道拱底处逐渐升高到中心处和拱顶处时,盾构隧道结构会出现竖向位移和边壁的侧向位移,并且水位越高,隧道的竖向位移和边壁的侧向位移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隧道 地下水 水位变化 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肋损伤肋拱桥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6
作者 范颖芳 胡志强 +2 位作者 周晶 张学志 朱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8-405,共8页
针对某服役40余年的钢筋混凝士旧拱桥制作了有机玻璃缩尺模型,结合实际工程结构中拱肋的损伤情况,利用切口在模型中拱肋截面的不同位置来模拟损伤,对拱肋截面不同位置发生不同程度损伤情况下的拱桥模型进行了动力模型试验研究。得到... 针对某服役40余年的钢筋混凝士旧拱桥制作了有机玻璃缩尺模型,结合实际工程结构中拱肋的损伤情况,利用切口在模型中拱肋截面的不同位置来模拟损伤,对拱肋截面不同位置发生不同程度损伤情况下的拱桥模型进行了动力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各种损伤情况下结构频率、振型、拱肋上点的动应变;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各种损伤状态下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动力损伤指纹(频率、振型、动应变)对拱肋损伤的灵敏性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一阶水平自振频率对拱肋截面损伤灵敏度较高,1/8~1/4跨度拱肋范围.内拱肋截面的损伤对结构自振频率影响较其他位置略微显著;结构振型曲线对拱肋跨中截面的损伤灵敏度较高;竖直方向的振型曲线较水平方向振型曲线对损伤的敏感性高;拱肋动应变对拱肋截面的损伤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拱桥 模型试验 损伤指纹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肋局部特性改变对拱桥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7
作者 范颖芳 周晶 +1 位作者 朱彤 张学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1-407,共7页
针对一座服役40余年的钢筋混凝土旧拱桥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检测(包括材料性能和拱桥静、动力特性).基于模型相似理论,以20∶1的几何比尺制作了单跨拱桥有机玻璃模型.为了不损坏结构的完整性,尝试利用对主拱圈局部增加质量块来模拟拱肋局... 针对一座服役40余年的钢筋混凝土旧拱桥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检测(包括材料性能和拱桥静、动力特性).基于模型相似理论,以20∶1的几何比尺制作了单跨拱桥有机玻璃模型.为了不损坏结构的完整性,尝试利用对主拱圈局部增加质量块来模拟拱肋局部特性的变化.以大桥的动力特性作为大桥"健康"状况的指纹,对拱肋不同位置局部质量变化后的模型结构进行动力模型试验,得到了结构阻尼、固有频率和振型.研究表明,拱肋局部特性的变化对结构加速度放大倍数影响显著,而对模型自振频率和阻尼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健康检测 有限元分析 模型试验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8
作者 王寒菊 龙海波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59,63,共2页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社会经济发展 生产力 科学技术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切入点,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9
作者 王寒菊 龙海波 《技术经济》 2001年第1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人事制度 分配制度 改革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对季冻区隧道衬砌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伟 张东淼 +2 位作者 叶飞 王思宇 梁晓明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5-1732,共8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衬砌导热系数的改变,将混凝土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利用Hamilton and Crosser理论计算模型和COMSOL仿真软件对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试件导热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混凝土随机分布模型的有效导热...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衬砌导热系数的改变,将混凝土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利用Hamilton and Crosser理论计算模型和COMSOL仿真软件对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试件导热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混凝土随机分布模型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逆运算,得到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模型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而确定混凝土试件有效导热系数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呈非线性函数关系;2)衬砌导热系数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初期导热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中期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逐渐增加,导热系数出现较小程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冻区隧道 衬砌混凝土导热系数 多孔介质模型 孔隙率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