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医院风湿科阶梯式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探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艾英莉
-
机构
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5期61-62,共2页
-
文摘
阶梯式的护理带教方法 ,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先根据护生学习的阶段和层次的不同,运用逐级上升的教学方法,把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护理人员所学的知识层次达成同步。该文从风湿科阶梯式带教的准备工作、风湿科阶梯式的护理带教的具体方法,以及风湿科阶梯式的护理带教的主要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关键词
风湿科
护理带教
阶梯式带教
带教方法
-
Keywords
Department of rheumatism
Nursing teaching
Stepped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
分类号
R4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凌君
-
机构
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5期50-52,共3页
-
文摘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得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一般防止措施。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有血液因素、临床诊疗相关因素、自身因素及其他因素。其中临床诊疗相关因素包括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化疗周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一般防止措施有病房措施、临床治疗措施、缩短住院时间及加强营养补充。结论加强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对预防和控制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达到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的目的。因此,值得推广。
-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
Keywords
Acute leukemia
Hospital infe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
分类号
R73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盐酸柔红霉素在血液科的用药安全管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付堃
-
机构
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9期154-15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究盐酸柔红霉素在血液科的用药安全管理。方法选取该院血液科2015年5月—2016年8月使用盐酸柔红霉素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5月前血液科使用盐酸柔红霉素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明确用药剂量,通过血细胞计数监测骨髓抑制程度、通过心电图及左室射血分数检查监测心脏毒性、通过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监测肝脏损伤程度、通过测定血尿酸、钙、钾、磷及肌酐水平监测肾脏损伤程度。记录患者用药过程中及停药6个月内骨髓移植、心脏毒性、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对照组68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4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6%。观察组的68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2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7%。经统计学比较,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盐酸柔红霉素在血液科的使用进行用药安全管理,能够显著减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
关键词
盐酸柔红霉素
血液科
用药安全管理
-
分类号
R55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
-
题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同方案疗效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肖中平
张雪莹
-
机构
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
吉林省肿瘤医院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3期119-120,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MP组和VAD组,MP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P化疗方案治疗,VAD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根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判定标准:MP组中部分缓解19例(83.33%),进步21例(83.33%),总有效率83.33%;VAD组中部分缓解19例(39.58%),进步21例(43.75%),总有效率91.67%。VAD组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总有效率略高于MP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VAD组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MP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MP方案和VAD方案中,VAD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细胞消除的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多发性
骨髓瘤
不同方案
疗效分析
-
分类号
R733.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调查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肖中平
-
机构
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0期175-177,共3页
-
文摘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嗜酸性粒细胞症常用药物强的松治疗,试验组在给予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加减药物治疗,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疾病类型、病因等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愈41例,治愈率为52.56%,情况有所改善患者33例,起效率为42.31%,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为26.92%,情况有所改善的患者31例,起效率为39.74%,总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者37例,中度增多者39例,严重增多症2例;对照组中患者轻度增多者36例,中度增多者41例,严重增多者1例;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寄生虫、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过敏、念珠菌感染、淋巴干酪样结核病、湿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恶性肿瘤等。结论通过对患者病因分析,并根据症状采取不同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情况,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病因
调查研究
-
Keywords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Cause
Investigation
-
分类号
R758.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