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淑晶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该院的实习生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透析患者护理的临床教学,观察组在采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加强血液净...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该院的实习生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透析患者护理的临床教学,观察组在采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及隐患防范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都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生开展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教学,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及隐患防范进行教学,不仅清楚掌握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通过全面的防范对策来避免隐患的发生,有助于保证透析患者的人身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中心 透析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血液净化结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干预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汪伯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3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多种血液净化方法结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88例尿毒症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干预组患者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结合治疗,并采用... 目的分析多种血液净化方法结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88例尿毒症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干预组患者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结合治疗,并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密切观察病情、不良反应观察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心慌胸闷、营养不良、皮肤瘙痒以及骨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种血液净化结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并配合以心理干预、密切观察病情、不良反应观察等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注 尿毒症并发症 效果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现代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的患者共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现代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的患者共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现代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结束时统计患者感染率并调查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的综合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6.47%,观察组感染率为3.52%;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0.58%,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1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护理管理方法显著降低了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升高了患者对各方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护理管理 血液净化 静脉留置导管 护理管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通路问题X线下介入诊断治疗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涛 詹申 +2 位作者 王新玲 王仲朴 王玉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8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X线下介入技术对血液透析通路相关性疾病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海淀医院肾内科263例次因血管通路问题而行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穿刺和造影方式,造影了解血管病变或导管位置,依病情需要行球囊扩张或植入... 目的:探讨X线下介入技术对血液透析通路相关性疾病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海淀医院肾内科263例次因血管通路问题而行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穿刺和造影方式,造影了解血管病变或导管位置,依病情需要行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治疗。结果:共有119例次的肿胀手综合征患者、56例次动静脉内瘘相关问题、82例次导管相关性问题以及6例患者行术前相关性检查行介入诊断或治疗,其中13例次因导丝无法通过等原因操作治疗失败,多为肿胀手综合征病例;1例术后出现穿刺点血肿并发症而再次介入下栓塞止血;共136例次的球囊和支架植入治疗,肿胀手综合征患者96例次,占70.6%。结论:运用X线下介入技术对血液透析通路行检查和治疗精准性高,保护了透析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通路动静脉内瘘 中心静脉狭窄 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月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之间在某医院的18名实习生,随机平均地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名实习生。对对照组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法来实施教学工作,对...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之间在某医院的18名实习生,随机平均地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名实习生。对对照组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法来实施教学工作,对观察组的实习生则使用临床指导的模式进行教学,观察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结果对照组平均分为(72.14±5.16)分,而观察组实习生平均分为(91.35±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0,P=0.025<0.05)。而教学病例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指导的教学模式来对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进行教学,结果发现该法的教学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治疗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月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4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教学效果,为今后临床的护理工作和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48例患者和来该院参加实习的12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教学效果,为今后临床的护理工作和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48例患者和来该院参加实习的12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和实习生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6名实习生。对照组患者和实习生分别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和常规的临床护理教学;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实验组实习生采取个体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教学。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透析效果;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及透析效果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几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教学中引进个体化护理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临床护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透析依从性,提高了透析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和教学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血液透析 依从性 透析效果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影响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淑晶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3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影响的教学体会,为临床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实习生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维...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影响的教学体会,为临床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实习生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影响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实习生的的教学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后,两组实习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考试平均分为(92.69±3.98)分,对照组平均分为(81.73±2.65)分。实习过程中对教学病例患者依从性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影响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得实习生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治疗依从性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患者的护理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依从性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胀手综合征介入治疗及复发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涛 詹申 +2 位作者 王新玲 王仲朴 王玉柱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1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介入治疗方法和肿胀手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88位肿胀手患者,按肿胀手在治疗后于观察期限内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采用介入下造影方式明确中心静脉病变位置,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治...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介入治疗方法和肿胀手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88位肿胀手患者,按肿胀手在治疗后于观察期限内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采用介入下造影方式明确中心静脉病变位置,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治疗。考察透析患者置管史与中心静脉病变的关系,观察治疗方式和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 88位患者共行116例次介入检查治疗,15人因导丝无法通过或采用其他手术方式,3人未见中心静脉异常,其余70人中心静脉经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后即刻开放;50位患者有同侧颈内静脉置管史,肿胀手症状出现距离内瘘手术时长26.4±32.5月,中心静脉病变的位置多位于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经介入治疗后,观察期内23例患者35次肿胀手复发,再次复发距离上次治疗时间6.9±4.9月,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治疗上选择球囊扩张还是支架植入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复发组支架植入的比例相对更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由于中心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导致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肿胀手综合征。球囊或支架植入治疗后,肿胀手综合征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支架植入治疗者复发率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肿胀手综合征 中心静脉狭窄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