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晓飞 刘岩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0期149-150,共2页
目的评估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手术室护理管理中,2015年1月—2016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4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对比分析质控效果。结果研究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 目的评估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手术室护理管理中,2015年1月—2016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4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对比分析质控效果。结果研究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306),对照组3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33/30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质控评分为(91.7±5.49)分,对照组为(82.1±6.75)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 手术室 护理管理 作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晓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6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2月将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纳入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于2018年1—12月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纳入研究组,进行分组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明...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2月将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纳入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于2018年1—12月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纳入研究组,进行分组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医师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具有确切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手术医师对此种护理管理模式非常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 手术室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配合中五常法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6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中五常法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手术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五常法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 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中五常法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手术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五常法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物品、仪器设备、器械准备、物品准备等完好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中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的价值显著,即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且还能促使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等均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配合 五常法管理模式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珊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7期18-20,28,共4页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评价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前来该院手术室实习学生160名,系统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80名,参照组学生接受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学生接受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比...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评价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前来该院手术室实习学生160名,系统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80名,参照组学生接受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学生接受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实习期满考核成绩、临床护理情况以及对带教教师满意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53、30.784,P<0.001);实验组学生在无菌操作能力、术中操作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7、5.919、5.714,P=0.001、0.015、0.017);实验组学生对于带教教师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35、9.089、25.294、25.959、18.070,P<0.05)。结论通过应用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对带教教师满意程度以及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带教 评价小组 合作教学 满意度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病案书写质量缺陷及改进管理路径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大毛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期53-54,共2页
伴随着患者愈加注重自身防护、法制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手段的持续改进与疾病防控体系的持续完善,使得对护理病案质量亦有了更严的标准。因手术室的各项医疗业务相对较为繁重,手术室护士由于书写病案的时间显得较为紧张,从而使该科的病... 伴随着患者愈加注重自身防护、法制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手段的持续改进与疾病防控体系的持续完善,使得对护理病案质量亦有了更严的标准。因手术室的各项医疗业务相对较为繁重,手术室护士由于书写病案的时间显得较为紧张,从而使该科的病案质量受到影响。而要促进手术病案质量改进的应对策略是加强病案缺陷信息的反馈,注重对该院手术室护士开展培训,制订奖罚条例,将护士的奖金与病案缺陷挂钩。对手术室来讲,应在考虑该科室的业务特点之后,对科室监管选择有效策略,制订符合实际的奖罚条例,并加强病案书写缺陷的反馈、以及注重开展培训,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改进该科室目前的护理病案质量,彻底消除书写缺陷。该文针对医院的手术科室病案书写质量改进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护理部门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病案 书写质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佳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0期74-75,共2页
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75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行正常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根据患病特点以及用药特点分别使用合... 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75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行正常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根据患病特点以及用药特点分别使用合适的不同的护理管理标识,实行标签化管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管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几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手术风险的概率为6.67%,观察组为1.33%,而且护理结果的评分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标识的使用对于手术治疗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及护理管理中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标识 手术室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7
作者 吴薇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8年10—12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该期间选取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在2019年1—3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入护理标识,该期间选取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共纳入79... 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8年10—12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该期间选取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在2019年1—3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入护理标识,该期间选取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共纳入79例手术治疗患者。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以及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物品准备、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护理文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标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标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风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6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就职的3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2月在该就职的3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就职的3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2月在该就职的3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抢救1例剖宫产术中羊水栓塞(AFE)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飞 吕琪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219-220,共2页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因多种因素逐年升高,术中发生羊水栓塞的机率也相对升高。国内报道:分娩过程中羊水栓塞死亡率均在70%-85%以上。有报道世界上孕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机率为二万分之一,因起病急,病情凶险,大部分孕产妇1h内死亡。羊...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因多种因素逐年升高,术中发生羊水栓塞的机率也相对升高。国内报道:分娩过程中羊水栓塞死亡率均在70%-85%以上。有报道世界上孕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机率为二万分之一,因起病急,病情凶险,大部分孕产妇1h内死亡。羊水栓塞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是提高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功抢救 剖宫产术 羊水栓塞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