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6过表达和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海峰 倪志强 +5 位作者 魏雁虹 王起来 李首庆 马寅芙 谭岩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过表达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过表达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种细胞中miR-126和ADAM9 mRNA表达水平。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分为miR-126过表达组(miR-126-OE组)和ADAM9基因沉默组(ADAM9 siRNA组),以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载体分别转染miR-126模拟物(miR-126 mimics)和敲低ADAM9的RNA寡核苷酸,并设置相应的阴性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TargerScan网站预测miR-126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6和ADAM9的靶向调控关系,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miR-126 mimics后SGC-7901细胞中ADAM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法检测,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比较,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2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DAM9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过表达miR-126或沉默ADAM9基因48和72 h后,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48 h后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靶基因预测,ADAM9的3´-UTR含有与miR-126-3p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ADAM9是miR-126靶向负调控的下游基因。SGC-7901细胞转染miR-126 mimics 48 h后,与mimics NC组比较,miR-126 OE组细胞中ADAM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26低表达而ADAM9基因高表达。miR-126过表达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iR-126靶向负调控ADAM9并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小RNA-126 靶基因 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HMGB2表达对肝癌LM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AKT/mTOR信号通路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雁虹 杨晨雪 +4 位作者 杨广民 宋帅 李明 杨海娇 魏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2000为载体转染无关序列的RNA寡核苷酸(RNA oligo)和敲除HMGB2序列的RNA oligo。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 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MGB2 siRNA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MGB2 siRN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Vimentin、mTOR、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下调HMGB2的表达可降低肝癌LM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通过抑制HMGB2表达及逆转EMT进程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及侵袭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晨雪 魏雁虹 +5 位作者 魏海峰 米旭光 宋帅 李明 耿辉 杨广民(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体外生长的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和LM3,采用不同浓度DHA处理,设立不加药的阴性对照组并以顺铂作为阳性对照。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DHA对肝癌细胞增...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体外生长的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和LM3,采用不同浓度DHA处理,设立不加药的阴性对照组并以顺铂作为阳性对照。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DHA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观察DHA对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DHA对肝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HMGB2及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DHA处理后的肝癌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提高,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P<0.05),HMGB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表达显著增加,Bcl-2表达显著减少,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增加,N-cadherin、Vimentin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DHA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降低其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为DHA通过降低HMGB2表达抑制肝癌细胞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肝细胞癌 迁移 凋亡 高迁移率族蛋白B2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