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重组β2糖蛋白1的实验性抗磷脂综合征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 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付嘉 方艳秋 +3 位作者 司传平 熊斌 谭岩 徐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的实验性抗磷脂综合征(EAPS)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数量和功能变化,探讨EAPS口服耐受机制。方法:以rhβ2GP1主动免疫BALB/c小鼠建立EAPS模型,口服耐受组在EAPS小鼠免疫10天... 目的:观察口服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的实验性抗磷脂综合征(EAPS)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数量和功能变化,探讨EAPS口服耐受机制。方法:以rhβ2GP1主动免疫BALB/c小鼠建立EAPS模型,口服耐受组在EAPS小鼠免疫10天前经胃肠道给予rhβ2GP1,在免疫12周后检测各组小鼠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抗心磷脂抗体(aCL)、流产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PBC);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PBMC中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结果:耐受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anti-β2-GP1、aCL水平明显降低,aPTT缩短,PLTPBC升高,流产率降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耐受组小鼠PBMC中Foxp3mRNA表达在第4、8、12周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后下降,20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4周时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8周后模型组逐渐降低,12周后降低明显(P<0.05);耐受组PBMC中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CD25+Treg在口服耐受的诱导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口服耐受 CD4+CD25+调节性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变化 被引量:31
2
作者 付嘉 熊斌 +3 位作者 司传平 方艳秋 谭岩 李继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1-824,共4页
目的:观察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Treg)数量和功能变化,以探讨PCM免疫病理机制。方法:将58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分成三组:其中急性组13例(22%)、亚急性组25例(43%... 目的:观察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Treg)数量和功能变化,以探讨PCM免疫病理机制。方法:将58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分成三组:其中急性组13例(22%)、亚急性组25例(43%)和慢性组20例(34%)。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及乳腺癌对照组16例。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型PCM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Treg细胞百分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表达及ELISA检测TGF-β水平。结果:三组PCM组与正常组相比,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数量,外周血PBMC中Foxp3表达及血浆TGF-β水平均下降(P<0.05),其中急性PCM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乳腺癌组三项指标均升高(P<0.05)。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CD4+CD25+CD127-Treg数量及功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CD4^+CD25^+CD127^-调节性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牧男 方艳秋 +3 位作者 刘磊 马寅芙 魏海峰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1-564,I0003,共5页
目的: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9(IL-9)的水平和外周血中Th9的细胞比例,探讨Th9在SCLC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局限期SCLC患者(局限期SCLC组)、16例扩散期SCLC患者(扩散期SCLC组)和1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 目的: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9(IL-9)的水平和外周血中Th9的细胞比例,探讨Th9在SCLC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局限期SCLC患者(局限期SCLC组)、16例扩散期SCLC患者(扩散期SCLC组)和1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9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h9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结果:SCLC组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t=3.731,P<0.01),局限期SCLC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比例低于扩散期SCLC组(t=2.825,P<0.01)。SCLC组患者血清IL-9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4.001,P<0.01),局限期SCLC组患者血清中IL-9水平低于扩散期SCLC组(t=3.089,P<0.01);结论:Th9可能通过分泌IL-9直接促进SCLC的疾病进展,外周血中Th9细胞和IL-9可能成为评价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TH9细胞 白细胞介素9 临床分期 肿瘤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6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调控结肠癌EMT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魏海峰 米旭光 +4 位作者 刘磊 芦小单 李首庆 谭岩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8-1661,共4页
目的:观察miR-126在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及HCT116)中miR-126的表达量。通过脂质体瞬时... 目的:观察miR-126在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及HCT116)中miR-126的表达量。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miR-126过表达(miR-126 mimics),并设置阴性对照组,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相对于低转移潜能的结肠癌细胞株SW480,miR-126在高转移潜能的SW620和HCT116细胞中的表达降低。过表达miR-126可使SW62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表达的miR-126与结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miR-126影响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EMT进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6 结肠癌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肿瘤生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99a/b-3p对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子航 李春实 +2 位作者 康劲松 米旭光 刘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99a/b-3p抑制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的机制。方法: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转入miR-199a/b-3p mimcs,免疫印迹法检测PAK4的表达量变化;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超表达miR-199a/b-3p和干扰PAK4表达对乳腺癌迁移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microRNA-199a/b-3p抑制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的机制。方法: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转入miR-199a/b-3p mimcs,免疫印迹法检测PAK4的表达量变化;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超表达miR-199a/b-3p和干扰PAK4表达对乳腺癌迁移侵袭的影响;细胞膜皱起检测,超表达miR-199a/b-3p和干扰PAK4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细胞膜皱起的影响。结果:在MDA-MB-231细胞中,超表达miR-199a/b-3p或干涉内源PAK4蛋白表达,均能下调细胞的迁移率、侵袭率和平均细胞膜皱起面积。结论:miR-199a/b-3p抑制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部分是通过抑制PAK4表达实现的,且miR-199a/b-3p具有抗乳腺癌迁移药物开发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croRNA-199a/b-3p 迁移侵袭 细胞膜皱起 PA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CR Vβ基因亚家族克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熊英 宋玉国 +1 位作者 毕胜利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1-756,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8+T细胞TCR Vβ基因亚家族克隆化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8例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CR Vβ基因22个亚家族的CDR3区,基因扫描技术对TCR Vβ亚家族的克隆化进行鉴定。结果:基...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8+T细胞TCR Vβ基因亚家族克隆化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8例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CR Vβ基因22个亚家族的CDR3区,基因扫描技术对TCR Vβ亚家族的克隆化进行鉴定。结果:基因扫描显示所有8例CHB患者CD8+T细胞TCR Vβ基因亚家族均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单克隆或寡克隆增生。Vβ8、Vβ11、Vβ12出现单克隆增生的频率相对较高。8例健康者TCR Vβ基因亚家族均为多克隆。结论: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CR Vβ亚家族存在克隆性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细胞抗原受体 VΒ基因 互补决定区3(CDR3) 克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PAK4表达对肝细胞癌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子航 李春实 +2 位作者 康劲松 米旭光 刘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microRNA-199a/b-3p干扰PAK4表达抑制肝细胞癌迁移侵袭的机制。方法:在HEK293T细胞中转入miR-199a/b-3p mimcs和pmir GLO-PAK4 3'UTR,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miR-199a/b-3p对PAK4的抑制作用。在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中,转... 目的:探讨利用microRNA-199a/b-3p干扰PAK4表达抑制肝细胞癌迁移侵袭的机制。方法:在HEK293T细胞中转入miR-199a/b-3p mimcs和pmir GLO-PAK4 3'UTR,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miR-199a/b-3p对PAK4的抑制作用。在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中,转入miR-199a/b-3p mimcs,免疫印迹法检测PAK4的表达量变化;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miR-199a/b-3p对肝细胞癌迁移侵袭的影响,干扰PAK4表达后肝细胞癌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在SMMC-7721细胞中,miR-199a/b-3p通过与PAK4 3'UTR结合抑制PAK4 mRNA翻译,导致PAK4表达降低,并通过抑制PAK4表达抑制肝细胞癌迁移侵袭。结论:miR-199a/b-3p能抑制肝细胞癌细胞迁移侵袭,具有抗肝细胞癌药物开发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croRNA-199a/b-3p 迁移 侵袭 PA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99a/b-3p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磊 李首庆 +1 位作者 米旭光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6-808,共3页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micro RNA-199a/b-3p的表达变化,探讨mi R-199a/b-3p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肿瘤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mi R-199a/b-3p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micro RNA-199a/b-3p的表达变化,探讨mi R-199a/b-3p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肿瘤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mi R-199a/b-3p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 R-199a/b-3p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均显著下调(P<0.05);发生转移患者的肝癌组织中mi R-199a/b-3p表达低于未转移患者;mi R-199a/b-3p高表达肝细胞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优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mi R-199a/b-3p低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癌转移及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croRNA-199a/b-3p 无瘤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c-FLIP_L表达增强rhTRAIL蛋白杀伤肺癌A549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谭岩 刘磊 +1 位作者 方艳秋 蒋永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c-FLIPL表达增强rhTRAIL蛋白杀伤肺癌A549细胞株的可行性。方法:构建c-FLIPL序列特异性siRNAs表达载体并转染A549细胞抑制c-FLIPL基因表达,化学抑制剂他莫昔芬抑制c-FLIPL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FLIPL的m... 目的:探讨抑制c-FLIPL表达增强rhTRAIL蛋白杀伤肺癌A549细胞株的可行性。方法:构建c-FLIPL序列特异性siRNAs表达载体并转染A549细胞抑制c-FLIPL基因表达,化学抑制剂他莫昔芬抑制c-FLIPL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FLIPL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8的活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联合应用RNAi+rhTRAIL和他莫昔芬+rhTRAIL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特异性siRNA片段能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c-FLIPL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他莫昔芬可以显著抑制c-FLIPL蛋白的表达。两者均可以实现caspase-8的活化,并促进rhTRAIL对A549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凋亡率从2.52%提高到64.5%和59.2%(P<0.05),他莫昔芬和siRNA均可显著促进rhTRAIL蛋白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提高到73.2%和69.5%(P<0.05)。结论:靶向抑制FLIP蛋白表达能增加A549细胞对rh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利于促进rhTRAIL蛋白在治疗NSCLC方面的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TRAIL蛋白 凋亡抑制基因FLIP A549细胞株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1与IL-18基因重组质粒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首庆 马寅芙 杨广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1-1154,1160,共5页
目的:研究MAGE-1与IL-18基因重组质粒转染树突状细胞在体内诱导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DC中构建DC疫苗,免疫肝癌荷瘤小鼠,观察被免疫小鼠的成瘤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DC疫苗免疫的荷瘤小鼠比对照组肿瘤生长受抑制,生存时间延... 目的:研究MAGE-1与IL-18基因重组质粒转染树突状细胞在体内诱导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DC中构建DC疫苗,免疫肝癌荷瘤小鼠,观察被免疫小鼠的成瘤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DC疫苗免疫的荷瘤小鼠比对照组肿瘤生长受抑制,生存时间延长,其中共表达疫苗(pcmIL-18-MAGE)-DC组效果最佳(P<0.05),对MAGE(+)肝癌杀伤作用明显。结论:MAGE-1与IL-18基因重组质粒转染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体内可产生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肝癌 树突状细胞 MAGE-1 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蛋白激活激酶4在三阴乳腺癌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子航 陈丽艳 米旭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p21蛋白激活激酶4(PAK4)在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存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三阴乳腺癌BT549和MDA-MB-231细胞中转染PAK4干扰载体,荧光定量法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AK4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变化;MTT法检测转染PAK4干扰载体对三阴乳... 目的:探讨p21蛋白激活激酶4(PAK4)在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存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三阴乳腺癌BT549和MDA-MB-231细胞中转染PAK4干扰载体,荧光定量法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AK4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变化;MTT法检测转染PAK4干扰载体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周期分析检测,转染PAK4干扰载体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分析,转染PAK4干扰载体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对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干扰内源PAK4表达后,三阴乳腺癌BT549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下降(36.51±4.24)%和(38.54±5.43)%,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到(66.40±2.82)%和(72.01±3.13)%,ERK1/2磷酸化显著降低;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处理后,三阴乳腺癌BT549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下降(46.41±7.16)%。结论:PAK4在三阴乳腺癌增殖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促增殖作用是通过ERK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PAK4 增殖 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艳秋 魏海峰 +5 位作者 李丹 米旭光 芦小单 李首庆 刘磊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19,225,共4页
目的:观察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pcD NA-triC EA625-667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并对疫苗免疫小鼠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载体组(pcD NA3.0)、单倍体疫苗实验组(pcD NACEA625-667)、串联体疫... 目的:观察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pcD NA-triC EA625-667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并对疫苗免疫小鼠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载体组(pcD NA3.0)、单倍体疫苗实验组(pcD NACEA625-667)、串联体疫苗实验组(pcD NA-triC EA625-667),肌肉注射法免疫动物,每隔10 d免疫1次,共免疫4次,记录免疫小鼠的体重变化、存活情况以及检测血清ALT、肌酐水平。以疫苗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为效应细胞,以LDH释放法检测其对CEA阳性的小鼠肝癌细胞株(H22-CEA+)、胃癌细胞株(MFC-CEA+)、结肠癌细胞株(CT26-CEA+)以及CEA阴性小鼠肝癌细胞株(H22-CEA-)的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结果:两种疫苗对CEA阳性的肝癌、胃癌及结肠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与PcDNA3.0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CEA阴性肿瘤细胞(H22-CEA-)则几乎无影响。迷你串联体基因疫苗pcD NA-triC EA+625-667对肝癌细胞H22-CEA及胃癌细胞MFC-CEA+的杀伤活性强于单倍体基因疫苗pcD NA-CEA625-667(P<0.05)。疫苗免疫对小鼠的存活状态、体重变化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无影响。结论:CEA迷你基因疫苗安全有效,能够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且三倍体串联体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单倍体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迷你基因 基因疫苗 体外实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99a/b-3p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子航 王志成 +3 位作者 张嘉星 范运达 康劲松 米旭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99a/b-3p(miR199)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存活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三阴乳腺癌细胞BT549、MDA-MB-231转染miR199,荧光定量检测miR199表达量;MTT法检测转染miR199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周期分析检测,转染m... 目的:探讨microRNA-199a/b-3p(miR199)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存活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三阴乳腺癌细胞BT549、MDA-MB-231转染miR199,荧光定量检测miR199表达量;MTT法检测转染miR199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周期分析检测,转染miR199对在乳腺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超表达miR199后,三阴乳腺癌细胞BT549、MDA-MB-231的增殖率分别下降(41.02±2.34)%和(28.42±6.70)%,细胞周期均被阻滞在G1期。结论:miR-199a/b-3p抑制三阴乳腺癌增殖,具有抗三阴乳腺癌增殖药物开发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microRNA-199a/b-3p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DD乏氧靶向HSV1-TK/GCV系统对体外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艳秋 刘磊 +1 位作者 谭岩 蒋永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9-781,786,共4页
目的:探讨pEGFP-TK-ODDD基因表达载体乏氧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将重组基因质粒pEGFP-TK-ODDD在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中进行瞬时转染。流式细胞仪分析EGFP的表达强度分析质粒转染效率。MTT法检... 目的:探讨pEGFP-TK-ODDD基因表达载体乏氧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将重组基因质粒pEGFP-TK-ODDD在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中进行瞬时转染。流式细胞仪分析EGFP的表达强度分析质粒转染效率。MTT法检测GCV作用24小时后转染细胞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生存率。结果: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质粒转染效率分别为33.23%和36.97%;MTT结果显示,GCV浓度为12.5 mg/L时,缺氧环境下转染pEGFP-TK-ODDD基因表达载体的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存活率,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81.25%和76.55%,明显低于对正常氧环境中细胞生存率的92.12%和94.36%(P<0.05)。结论:ODDD可以特异的调控HSV1-TK/GCV系统对乏氧肝癌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肝癌 氧依赖降解结构域 自杀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观察
15
作者 方艳秋 魏海峰 +4 位作者 李丹 米旭光 刘磊 李首庆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含有CEA_(625-667)基因单倍体疫苗pc DNA-CEA_(625-667)及三串联体的DNA疫苗pc DNA-triCEA_(625-667)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抑制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的改变。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癌实验动物模型,应用单倍体疫苗pc DNA-CE...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含有CEA_(625-667)基因单倍体疫苗pc DNA-CEA_(625-667)及三串联体的DNA疫苗pc DNA-triCEA_(625-667)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抑制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的改变。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癌实验动物模型,应用单倍体疫苗pc DNA-CEA_(625-667)及三串联体DNA疫苗pc DNA-tri CEA_(625-667)免疫小鼠,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各实验组小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记录皮下肿瘤生长曲线,观察疫苗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以及疫苗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两种疫苗均能明显抑制CEA阳性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以及生长速度(P<0.01),其中,pc DNA-tri CEA_(625-667)疫苗组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pc DNA-CEA_(625-667)疫苗组(P<0.01),而二者均不能抑制CEA阴性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pc DNACEA_(625-667)疫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8.50±6.73)d,与生理盐水对照组(39.00±6.64)d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c DNA-triCEA_(625-667)疫苗组生存时间(48.50±6.73)d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pc DNA-CEA_(625-667)疫苗组(P<0.01)。两组疫苗均不能延长CEA阴性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无论是单倍体还是三串联体的DNA疫苗,均能够明显抑制CEA阳性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P<0.01)及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P<0.01),而对CEA阴性荷瘤小鼠则无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迷你基因 基因疫苗 体内实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迷你肽表位基因疫苗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16
作者 魏海峰 谭岩 +4 位作者 李丹 刘磊 米旭光 李首庆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利用含有CEA_(625-667)基因的单倍体疫苗pc DNA-CEA_(625-667)及三串联体的DNA疫苗pc DNA-tri CEA_(625-667)免疫小鼠后,观察其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采用4~6周纯系BALB/c小鼠,肌肉注射法分pc-DNA3.0、pc DNACEA_(625-667)、... 目的:利用含有CEA_(625-667)基因的单倍体疫苗pc DNA-CEA_(625-667)及三串联体的DNA疫苗pc DNA-tri CEA_(625-667)免疫小鼠后,观察其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采用4~6周纯系BALB/c小鼠,肌肉注射法分pc-DNA3.0、pc DNACEA_(625-667)、pc DNA-tri CEA_(625-667)三组免疫小鼠,对其激发的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的T细胞亚群和CD4^+/CD8^+比值;3H-TdR掺入法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杂交及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的CEA特异性抗体;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脾细胞体外诱导IFN-γ、IL-4、GM-CSF的分泌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基因疫苗免疫的小鼠与天然小鼠相比,其脾细胞在体外与短肽共孵育之后,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出现更明显的细胞增殖;免疫了CEA迷你基因串联体肿瘤疫苗的小鼠血清中可以产生低滴度的抗体,提示HTL的活化;免疫小鼠脾细胞上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DNA3.0,pc DNA-CEA_(625-667),pc DNA-triCEA_(625-667)各组IL-4的含量均很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迷你基因三倍体疫苗所引发的增殖效应以及释放细胞因子的水平均高于迷你基因一倍体,说明我们所采用将目的基因多倍串联的抗原改造的方式起到了增强免疫效应的作用。结论:CEA迷你肽表位基因单倍体及三倍体疫苗均不能显著改变动物体内CD4/CD8比值,但均能诱导HTL活化,使被免疫机体T细胞趋向于Th1效应且三倍体疫苗的免疫原性强于单倍体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迷你基因 基因疫苗 肿瘤生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Fas表达水平与人黑色素瘤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谭岩 王永晨 +2 位作者 白晓 芦小单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分析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表达水平与人黑色素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探讨Fas、Fas配体与可溶性Fas在调控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方法:对35位确诊黑色素细胞癌患者的皮肤组织标本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归类,用免疫... 目的:分析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表达水平与人黑色素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探讨Fas、Fas配体与可溶性Fas在调控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方法:对35位确诊黑色素细胞癌患者的皮肤组织标本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归类,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对人血清中sFas的浓度进行分析。结果:35例黑色素细胞癌组织中,病理分型浅表型2例、结节型9例、肢端型18例、雀斑痣型6例。Fas在正常皮肤组织中高表达,恶性黑色素癌组织中低表达;而相反FasL在恶性黑色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非常低。可溶性Fa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显著,sFas在恶性黑色素细胞癌患者、良性黑色素瘤和正常人血清中的浓度分别为(36.32±11.57)ng/ml、(7.33±3.78)ng/ml和(4.18±1.88)ng/ml。结论:可溶性Fas在恶性黑色素癌患者血清中含量较高,与黑色素细胞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sFas对细胞凋亡的竞争性抑制可能与黑色素细胞癌的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黑色素细胞瘤 可溶性FAS FAS FAS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DD调控EGFP基因的乏氧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意义
18
作者 方艳秋 刘磊 +1 位作者 谭岩 蒋永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0-875,F0002,共7页
目的:构建乏氧诱导因子的氧依赖降解结构域(ODDD)调控的乏氧特异性表达荧光报告载体,探索其乏氧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序列ODDD403-601aa、ODDD549-575aa和其2串联体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荧光报... 目的:构建乏氧诱导因子的氧依赖降解结构域(ODDD)调控的乏氧特异性表达荧光报告载体,探索其乏氧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序列ODDD403-601aa、ODDD549-575aa和其2串联体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荧光报告载体。φA细胞中瞬时表达EGFP,应用RT-PCR技术、Westernblotting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ODDD调控EGFP乏氧特异性表达。结果:克隆得到了ODDD/EGFP表达载体,进行细胞转染实验,在细胞中成功表达EGFP。Western blotting检测,ODDD可以调控EGFP乏氧特异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氧浓度下细胞转染pEGFP-ODDD401-603、pEGFP-ODDD549-575和pEGFP-ODDD2(549-575)EGFP的荧光强度分别为(6.06±1.97)%、(11.99±1.13)%和(23.16±2.79)%,低于缺氧条件下EGFP的表达量(P<0.05)。结论:ODDD对靶基因对氧的反应性调节受细胞内的蛋白酶影响;ODDD的调控作用发生在翻译后的蛋白水平,且与细胞内蛋白酶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氧依赖降解结构域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蛋白激活激酶4在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米旭光 李首庆 +3 位作者 刘磊 芦小单 方艳秋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71-1773,1778,共4页
目的:探讨p21蛋白激活激酶4(PAK4)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超表达PAK4,而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干扰PAK4表达,通过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荧光定量法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 目的:探讨p21蛋白激活激酶4(PAK4)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超表达PAK4,而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干扰PAK4表达,通过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荧光定量法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AK4、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转录激活因子Snail、Slug表达量变化。结果:MCF7细胞超表达PAK4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增加,并且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而间质标志分子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则表达上调,EMT相关转录激活因子Slug表达量增加;MDA-MB-231细胞中,抑制内源PAK4表达能显著降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结论:PAK4通过上调Slug促进乳腺癌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可作为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21蛋白激活激酶4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M-1和8-OHdG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宏英 魏海峰 +5 位作者 王卫芳 周晓晶 郭艳霞 米旭光 刘磊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53-956,961,共5页
目的:观察ICAM-1和8-OHdG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肾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6例肾癌组织和18例远离癌组织的正常肾组织中ICAM-1和8-OHdG的表达... 目的:观察ICAM-1和8-OHdG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肾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6例肾癌组织和18例远离癌组织的正常肾组织中ICAM-1和8-OHdG的表达,通过阳性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综合评分,观察不同组织者中两者的表达差异,同时分别统计分析ICAM-1和8-OHdG的表达与肾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ICAM-1在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多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而在肾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增加(占比82. 6%),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 05或P<0. 01)。绝大多数正常肾组织中8-OHdG呈阴性表达,而肾癌组织中8-OHdG阳性表达增加(占比63%),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 05或P<0. 01)。结论:ICAM-1和8-OHdG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二者在肾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 氧化应激 炎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