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雪野 韩梅 +4 位作者 杨广民 肖中平 付堃 李凌君 封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Fox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5例AA病人,其中含非重型再障(nSAA)18例、重型再障(SAA)7例,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析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T...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Fox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5例AA病人,其中含非重型再障(nSAA)18例、重型再障(SAA)7例,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析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T细胞、CD4+CD25+/CD4+、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并进一步分析AA患者PBMC的CD4+CD25+、CD4+CD25low及CD4+CD25highT细胞中Foxp3+T细胞的百分比,同时利用RT-PCR方法检测PBMC中Foxp3mRNA表达水平,并与29例正常对照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A患者及nSAA患者PBMC中CD4+T细胞、CD4+CD25+/CD4+、CD4+CD25high/CD4+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减低(P<0.05),并且SAA组明显低于nSAA组(P<0.001);AA患者CD4+CD25+、CD4+CD25low及CD4+CD25highT细胞中Foxp3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AA患者PBMC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低可能与AA的发病有关,SAA的Treg表达低于nSAA,为其作为AA病情变化的判断指标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上清中8-OHdG及3-NT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魏海峰 刘磊 +4 位作者 芦小单 米旭光 李首庆 谭岩 方艳秋(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观察单宁酸(TA)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并从氧化应激、亚硝基化应激角度探讨单宁酸改善作用的机制。方法: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8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以链脲佐... 目的:观察单宁酸(TA)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并从氧化应激、亚硝基化应激角度探讨单宁酸改善作用的机制。方法: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8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以链脲佐菌素(STZ)按52 mg/kg体重单次腹腔注射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进一步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组、单宁酸低剂量组、单宁酸高剂量组。氨基胍组及单宁酸低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AG[40 mg/(kg·d)]及单宁酸[20及30 m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30 mg/(kg·d)],10周后处死大鼠取材。HE染色观察DM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进行肾脏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检测,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匀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及3-硝基酪氨酸(3-NT)含量;同时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用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及AGEs(250 mg/L)处理,同时用不同浓度单宁酸(10、20、40及80μmol/L)进行干预,设立相应对照组,培养48 h后留取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细胞各条件培养基中8-OHdG及3-NT的含量。结果:单宁酸可有效改善DM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及改善肾功能。DM模型大鼠肾组织匀浆中以及高糖及AGEs作用下GMC培养上清中8-OHdG及3-NT的含量均显著增多。单宁酸可减少DM大鼠肾组织及高糖、AGEs作用下GMC培养上清中8-OHdG及3-NT的含量。结论:单宁酸可能通过降低肾脏氧化应激、亚硝基化应激机制从而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氧化应激 亚硝基化应激 肾小球系膜细胞 8-羟基脱氧鸟苷 3-硝基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春风 马忠森 +5 位作者 王秀丽 杨广民 马寅芙 杨俊玲 尹金植 陈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并观察CD4+/CD8+和Th1/Th2比值变化。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IPF组患者CD4+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PF组患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过强和Th2型免疫优势可能参与IPF发病,这将为IPF的诊断和细胞因子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TH1/TH2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广民 方艳秋 +1 位作者 谭岩 刘力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50-854,共5页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人IL 18(rhIL 18)蛋白 ,制备具有高纯度、高活性的rhIL 18。方法 :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载体pKK2 2 3 3 hIL 18进行蛋白表达 ;菌体经超声破碎分离包含体 ,并对包含体进行洗涤、变性和复性处理 ,用DEAE ...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人IL 18(rhIL 18)蛋白 ,制备具有高纯度、高活性的rhIL 18。方法 :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载体pKK2 2 3 3 hIL 18进行蛋白表达 ;菌体经超声破碎分离包含体 ,并对包含体进行洗涤、变性和复性处理 ,用DEAE SepharoseCL 6B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复性的rhIL 18;以人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 ,通过T细胞增殖实验、1 2 5I 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的产生量等方法 ,测定rhIL 18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诱导、表达了rhIL 18,SDS PAGE凝胶电泳分离显示在分子量大约 18 3kD处有一诱导蛋白带 ,Westernblot证明表达产物与抗IL 18单克隆抗体有特异性免疫反应 ;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纯度达 94 % ;表达的rhIL 18蛋白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细胞毒作用及诱导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合成IFN γ的能力 ,基本上具有天然IL 18相同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为rhIL 18的获得及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并为将rhIL 18用于肿瘤的免疫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 凝胶过滤 T细胞 NK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1与IL-18共表达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广民 时阳 +2 位作者 谭岩 李首庆 马寅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3-587,共5页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pcIL-18-MAGE共表达质粒疫苗接种小鼠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情况。方法:质粒大量制备肌注小鼠,每隔10天加强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7天,收集血清及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T细胞亚群情况及血清中抗MAGE-1多抗的产...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pcIL-18-MAGE共表达质粒疫苗接种小鼠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情况。方法:质粒大量制备肌注小鼠,每隔10天加强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7天,收集血清及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T细胞亚群情况及血清中抗MAGE-1多抗的产生,MTT法检测小鼠CTL杀伤活性。结果:pcIL-18、pcMAGE-1、pcIL-18+pcMAGE-1及pcIL-18-MAGE免疫组CD3+、CD4+、CD8+、CD4+/CD8+及MAGE-1抗体的产生均高于pcDNA3免疫组(P<0.05),且pcIL-18-MAGE共表达免疫组高于pcIL-18+pcMAGE-1共同注射组(P<0.05)。pcIL-18-MAGE免疫组对SMMC-7721的杀伤活性最高。结论:pcIL-18-MAGE共表达基因疫苗接种小鼠与其它实验小鼠相比,可以有效产生更好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1 IL-18 共表达DNA疫苗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对高糖和糖化终末产物培养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海峰 李才 +2 位作者 方艳秋 魏雁虹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7-1012,I0004,共7页
目的:探讨单宁酸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作用,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角度阐明单宁酸改善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MC,分别用高浓度葡萄糖(30mmol·L-1)及糖化终末产物(AGEs)牛血清白蛋白(BSA,250mg·L-1)处理,正... 目的:探讨单宁酸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作用,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角度阐明单宁酸改善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MC,分别用高浓度葡萄糖(30mmol·L-1)及糖化终末产物(AGEs)牛血清白蛋白(BSA,250mg·L-1)处理,正常糖培养及不含糖的BSA处理的细胞作为相应对照组,在高糖或AGEs处理的同时采用不同浓度单宁酸(10、20、40和80μmol·L-1)进行干预,培养48h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M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GMC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CAM-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高糖组和AGEs组比较,单宁酸处理组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GSH-Px、SOD及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GMC培养上清中8-OHd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和AGEs组比较,40和80μmol·L-1单宁酸组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单宁酸组MCP-1和ICAM-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单宁酸可保护GMC免受氧化及炎症介质的损伤,从而延缓和改善DN的肾小球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微炎症 8-羟基脱氧鸟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0靶基因BAZ2A在肝癌迁移侵袭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首庆 米旭光 +3 位作者 刘磊 马寅芙 魏海峰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27,共5页
目的:探讨miR-100和BAZ2A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qRT-PCR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miR-100与BAZ2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miR-100 mimics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检测miR-100对BAZ2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100和BAZ2A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qRT-PCR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miR-100与BAZ2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miR-100 mimics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检测miR-100对BAZ2A表达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验证miR-100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00在肝癌细胞中呈低表达,BAZ2A表达与其呈负相关,上调miR-100可以降低BAZ2A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论:miR-100可以通过抑制BAZ2A的表达来降低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0 BAZ2A基因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MAGE-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pa1-6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广民 齐亚灵 +3 位作者 李首庆 马寅芙 谭岩 时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肝癌Hepa1-6细胞中稳定表达,观察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致瘤能力。方法:用PCR方法扩增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MAGE-1全长序列,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真核表达pcDNA3-MAGE-1,脂质体法转染小鼠Hepa...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肝癌Hepa1-6细胞中稳定表达,观察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致瘤能力。方法:用PCR方法扩增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MAGE-1全长序列,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真核表达pcDNA3-MAGE-1,脂质体法转染小鼠Hepa1-6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Hepa1-6-MAGE-1),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阳性克隆中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法检测Hepa1-6细胞和Hepa1-6-MAGE-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变化;分别以Hepa1-6细胞和Hepa1-6-MAGE-1细胞接种于C57BL/6j小鼠右侧背部皮下,观察Hepa1-6-MAGE-1细胞的致瘤能力。结果:构建MAGE-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a1-6细胞,PT-PCR与Western boltting检测分别在Hepa1-6-MAGE-1细胞中检测到人MAGE-1基因的mNRA和蛋白质的表达,两组细胞增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各10只小鼠均皮下成瘤,且肿瘤大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AGE-1,获得了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的小鼠肝癌Hepa1-6细胞株,并具有很好的增殖和致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1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 GP1诱导的EAPS小鼠Treg/Th17细胞比率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徐立 王峻松 +5 位作者 闫岩 刘磊 戴鹤玲 付嘉 方艳秋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目的:观察EAPS疾病进展过程中小鼠外周血Th17细胞与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比率变化。方法:以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主动免疫BALB/c小鼠建立EAPS模型,免疫12周后检测外周血浆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抗心磷脂抗体(a ... 目的:观察EAPS疾病进展过程中小鼠外周血Th17细胞与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比率变化。方法:以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主动免疫BALB/c小鼠建立EAPS模型,免疫12周后检测外周血浆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抗心磷脂抗体(a CA)、IL-17、IL-2、IL-6、TGF-β、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PLT)及流产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PBMC中CD4+CD25+Treg及Th17细胞的比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anti-β2GP1、a CA、IL-17、IL-2、IL-6水平明显升高,APTT延长,TGF-β降低,PLT升高,流产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CD4+CD25+Treg细胞频率8周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逐渐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17细胞频率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25+Treg/Th17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APS小鼠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可能在EAP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自噬对MPP+抑制SH-SY5Y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文涛 米旭光 +4 位作者 周阳 蒲文星 高佳旭 景猛 孟繁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6-614,共9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外泌体(Exo)诱导自噬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存活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神经细胞肿瘤SH-SY5Y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0.25、0.50、1.00和2.0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外泌体(Exo)诱导自噬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存活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神经细胞肿瘤SH-SY5Y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0.25、0.50、1.00和2.00 mmol·L^(-1))MMP+作用24和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实验分为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MPP^(+)组(给予0.50 mmol·L^(-1) MPP^(+))、MPP^(+)+BMSCs的上清液(BMSCs-Sup)组(给予0.50 mmol·L^(-1) MPP^(+)和BMSCs Sup)、MPP^(+)+BMSCs-Exo组(给予0.50 mmol·L^(-1) MPP^(+)和100 mg·L^(-1) BMSCs Exo)、MPP^(+)+雷帕霉素(Rap)组(给予0.50 mmol·L^(-1) MPP^(+)和2 mmol·L^(-1) Rap)和MPP^(+)+BMSCs-Exo+3-甲基腺嘌呤(3-MA)组(给予0.50 mmol·L^(-1) MPP^(+)、100 mg·L^(-1) BMSCs-Exo和1 mmol·L^(-1)3-MA)。MTT法检测各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染色后各组SH-SY5Y细胞中自噬酸性囊泡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D63、TGS101和Calnex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检测,SH-SY5Y细胞存活率随着MPP^(+)浓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MPP^(+)组比较,MPP^(+)+BMSCs-Sup组、MPP^(+)+BMSCs-Exo组和MPP^(+)+Rap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与MPP^(+)+BMSCs-Exo组比较,MPP^(+)+BMSCs-Exo+3-MA组SH-SY5Y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细胞吖啶橙染色,与MPP^(+)组比较,MPP^(+)+BMSCs-Sup组、MPP^(+)+BMSCs-Exo组和MPP^(+)+Rap组SH-SY5Y细胞中自噬酸性囊泡荧光强度增加(P<0.05);与MPP^(+)+BMSCs-Exo组比较,MPP^(+)+BMSCs-Exo+3-MA组SH-SY5Y细胞中自噬酸性囊泡荧光强度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TGS101蛋白高表达,内质网标志蛋白Calnexin低表达。结论:BMSCs-Exo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抵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存活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噬 细胞存活率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过氧化氢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阳 米旭光 +3 位作者 蒲文星 汪文涛 景猛 孟繁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0-347,共8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组、不同浓度褪黑素组和2-苯基-N-乙酰色胺(Lu...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组、不同浓度褪黑素组和2-苯基-N-乙酰色胺(Luzindole)组。对照组为正常培养SHSY5Y细胞,H_(2)O_(2)组加入含有200μmol·L^(-1)H_(2)O_(2)的培养基,不同浓度褪黑素组加入不同浓度(1、5和10μmol·L^(-1))褪黑素和含有200μmol·L^(-1)H_(2)O_(2)的培养基,Luzindole组加入50μmol·L^(-1)Luzindole、10μmol·L^(-1)褪黑素和含有200μmol·L^(-1)H_(2)O_(2)的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SHSY5Y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蛋白表达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自噬泡荧光强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_(2)O_(2)组SH-SY5Y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H_(2)O_(2)组比较,不同浓度褪黑素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10μmol·L^(-1)褪黑素组自噬泡荧光强度升高(P<0.05)。与10μmol·L^(-1)褪黑素组比较,1μmol·L^(-1)褪黑素组和Luzindole组SH-SY5Y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1和5μmol·L^(-1)褪黑素组及Luzindole组SH-SY5Y细胞中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SH-SY5Y细胞中LC3-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1μmol·L^(-1)褪黑素组和Luzindole组自噬泡荧光强度降低(P<0.05)。结论:褪黑素可以抑制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ROS水平和提高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褪黑素 氧化应激 活性氧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