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社会数字交往危机的政治经济学阐释——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资本主义考察
1
作者 韩哲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2,130,159,160,共11页
在传统产业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揭露并批判了因资本逻辑所导致的交往异化。西方社会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技术不仅没有改变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状态,反而进化为另一种形式,即数字交往危机。在资本逻辑与数字技术的双重统摄下,主体虚... 在传统产业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揭露并批判了因资本逻辑所导致的交往异化。西方社会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技术不仅没有改变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状态,反而进化为另一种形式,即数字交往危机。在资本逻辑与数字技术的双重统摄下,主体虚拟化、形式片段化、关系表面化将主体间的交往置于技术依赖和数字化生存的困境。然而,交往异化只是交往危机的外在表现形式,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数字资本为形式载体的数字生产关系,数字化的生产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以物和物的关系为表征,而是进一步降格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扬弃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为破除当今西方社会的交往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未来图景,虽然其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构建的“共享原则”依然对解决当下的交往危机困境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危机 交往异化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主体的转换 被引量:1
2
作者 盛海英 张玉玲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5,共3页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养料,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才实现了文化主体的转换:确...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养料,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才实现了文化主体的转换:确立了新的文化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主体——统治阶级。中国文化主体的转换,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现代人格的形成;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主体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付秀荣 张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49,共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教学富有感染力、具有说服力,需要从现代性视阈审视、设计、开展教学活动,把握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主旨,展示理性与体验的现代性魅力,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教学富有感染力、具有说服力,需要从现代性视阈审视、设计、开展教学活动,把握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主旨,展示理性与体验的现代性魅力,营造平等、自由的现代性教学氛围。将现代性的理性、自由、平等理念运用于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热情,使学生亲近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开启人生智慧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实效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视角下我国社会家庭贫困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共8页
我国目前的家庭贫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个历史累积过程,其生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因素背景。其中既有个体方面的因素,也有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家庭贫困既体现在初次分配、再分配的主流分配层面,也体现... 我国目前的家庭贫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个历史累积过程,其生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因素背景。其中既有个体方面的因素,也有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家庭贫困既体现在初次分配、再分配的主流分配层面,也体现在三次分配、通货膨胀隐性分配的非主流分配层面。在初次分配层面,在市场机制或非市场机制作用下,因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的约束而贫困;在再分配层面,因社会保障制度、财税政策、扶贫政策失当而贫困;在非主流分配层面,因通货膨胀内含的隐性分配而贫困,因以慈善为主要方式的三次分配薄弱而难以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贫困 弱势群体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