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前提与研究视域
1
作者 赵连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3,107,共11页
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现代化道路却是多样的,其具体表现为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两种模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和特征、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与国情、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毫不... 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现代化道路却是多样的,其具体表现为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两种模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和特征、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与国情、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来源于伟大实践,也必将引领伟大实践,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前提。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深化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以世界眼光拓宽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以时代精神为引领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界有时间上的发展吗?——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哲学革命
2
作者 韩哲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8,共12页
旧自然哲学不承认自然界发展的时间意义,忽视了自然界相继发生的一切分化和一切多样性,把自然界理解为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的永不改变的整体。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哲学革命突破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框架,批判了“脱离于社会历史,... 旧自然哲学不承认自然界发展的时间意义,忽视了自然界相继发生的一切分化和一切多样性,把自然界理解为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的永不改变的整体。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哲学革命突破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框架,批判了“脱离于社会历史,只承认并列”的旧自然哲学,找到了消失在荒野自然中的“感性的人”。在对旧自然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作出关于“思维至上性”“思维真理性”的客观回答,阐明“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哲学革命具有深刻而又丰厚的理论内蕴:第一,在对旧自然哲学的批判中创造了以“人的实践”为核心理念的自然观;第二,新自然观创造了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新自然哲学;第三,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新自然哲学,则创造了以“人的解放”为价值诉求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发展 先后发展 马克思主义 自然哲学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与重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的新经济全球化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旭 刘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6,共9页
资本逻辑规制下的经济全球化正面临着发展失衡、规则滞后、公平赤字等多重困境。究其根源,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形式”已无法满足其“物质内容”,即二战后延续至今的世界经济秩序及其治理体系无法满足全球生产力普遍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 资本逻辑规制下的经济全球化正面临着发展失衡、规则滞后、公平赤字等多重困境。究其根源,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形式”已无法满足其“物质内容”,即二战后延续至今的世界经济秩序及其治理体系无法满足全球生产力普遍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要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形式”作出根本性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从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批判性立场出发,力求在价值层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作出理性规约,在实践层面引领全球经济治理观变革、促进全球化的内容整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问题将不再是局限于“解释世界”的理性反思,而是一种作为“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力量,为重塑全球经济秩序提供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 全球治理 资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