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凤杰 邓悦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1-62,65,共3页
关键词 中医药 椎-基底动脉 缺血性眩晕 活血化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医学文献中心现代化发展构想
2
作者 张丽梅 陈慧群 滕小莉 《现代情报》 1999年第1期53-54,共2页
现代文献中心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医学文献中心在计算机集成管理和网络化建设方面,应尽早实现采编、流通、期刊、信息、检索、管理等全局范围内的网络化管理;带特色库入网是以现代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是网络化建设的目的... 现代文献中心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医学文献中心在计算机集成管理和网络化建设方面,应尽早实现采编、流通、期刊、信息、检索、管理等全局范围内的网络化管理;带特色库入网是以现代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是网络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信息开发中,必须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文献中心的建设应依靠国家、企业及自身三者的努力,才能得以良性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信息网络化 医学文献中心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丁涛 尚智 +4 位作者 温富春 张伟 张殿文 纪凤兰 徐惠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对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代谢和分泌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IL-1)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以NO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以溴化四唑蓝(M... 目的:观察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对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代谢和分泌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IL-1)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以NO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以溴化四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代谢能力及产生IL-1的活性。结果: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可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代谢和产生NO,且NO的产生呈剂量依赖关系,对IL-1的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可能是西洋参茎叶总皂甙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茎叶总皂甙 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集瑞 孙晓波 +3 位作者 徐惠波 温富春 周继胡 丁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药理 临床研究 药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胆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9
5
作者 徐惠波 孙晓波 +4 位作者 温富春 周继胡 李水林 丁涛 刘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8-20,共3页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的胆囊,为我国稀有珍贵中药村之一。古书记载具有清热、镇痉、明目、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疗痔...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的胆囊,为我国稀有珍贵中药村之一。古书记载具有清热、镇痉、明目、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疗痔恶疮等症。近年来由于引流熊胆粉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了熊胆的资源。熊胆作为药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应用日益广泛,因而有必要对熊胆化学、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扩大熊胆的利用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 化学分析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建璇 李会影 +1 位作者 苗光新 毋英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22-23,共2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抗肿瘤及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测定荷瘤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细胞增殖的影响、血清凝集素活...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抗肿瘤及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测定荷瘤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细胞增殖的影响、血清凝集素活性和脾脏IL-2活性5项指标。结果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A549、SGC-7901、HEP-G2、Hela的增殖,剂量在100~20μg/mL范围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能明显增强荷瘤小鼠脾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处于IL-2活性严重低下状态下荷瘤小鼠的IL-2活性,增强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荷瘤小鼠体液免疫血清中抗羊红细胞凝集素值。结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具有体外抗肿瘤及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现代药理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威 何晓红 +2 位作者 张晓宇 韩信昌 王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6期7-8,共2页
  汉·《伤寒论》之麻杏石甘汤:麻黄6g、杏仁50g、石膏18g、甘草9g.其依邪热在肺之理,导清气宣肺之法,重用石膏为君药,以其辛甘大寒专清气分实热,臣以麻黄清宣入肺,领石膏清热之力飞腾上焦,清宣肺热以平喘逆.适用于外感风邪、风...   汉·《伤寒论》之麻杏石甘汤:麻黄6g、杏仁50g、石膏18g、甘草9g.其依邪热在肺之理,导清气宣肺之法,重用石膏为君药,以其辛甘大寒专清气分实热,臣以麻黄清宣入肺,领石膏清热之力飞腾上焦,清宣肺热以平喘逆.适用于外感风邪、风热袭肺,身热不解,咳逆气息,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化科学方法,根据中药配伍原则,赋予中药复方用药现代内涵,使中药研究开发与国际接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有免疫、解热、平喘、镇咳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水煎剂 家兔 汤剂 现代药理研究 小鼠腹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孙桂波 纪凤兰 +1 位作者 徐惠波 孙晓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05-106,共2页
对近年来何首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何首乌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宏 徐惠波 +3 位作者 丁涛 温富春 张殿文 孙晓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云芝多糖 免疫增强作用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9
10
作者 关树光 於文博 +5 位作者 赵宏峰 韩冬 解生旭 司云珊 徐雅娟 徐东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研究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醇提取,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波谱综合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得到化合物常春藤酮酸。结论:该化合物为首次从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ge.)Regel中分得。
关键词 白头翁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陀螺光敏活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包海鹰 李玉 +1 位作者 丁晓昆 孙晓波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用胶陀螺粉末悬浮液 ,胶陀螺粉末水提物 ,胶陀螺粉末石油醚、乙醚、乙醇、丙酮、氯仿提取物 ,胶陀螺色素混合物 (14mg kg) ,液体培养的胶陀螺菌丝球和培养液浓缩物分别进行光敏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胶陀螺色素混合物无活性 ,胶陀螺粉末... 用胶陀螺粉末悬浮液 ,胶陀螺粉末水提物 ,胶陀螺粉末石油醚、乙醚、乙醇、丙酮、氯仿提取物 ,胶陀螺色素混合物 (14mg kg) ,液体培养的胶陀螺菌丝球和培养液浓缩物分别进行光敏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胶陀螺色素混合物无活性 ,胶陀螺粉末悬浮液、菌丝球和培养液浓缩物有轻度活性 ,而胶陀螺粉末石油醚、氯仿、丙酮和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陀螺 光敏活性作用 提取物 真菌 过敏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晓旭 鲁卫星 +3 位作者 毛静远 孙兰军 王钰 马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6-18,共3页
提要:目的探讨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自5家三甲医院的230例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清脂六通丸组115例)与对照组(脂必妥胶囊组11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中医证候改... 提要:目的探讨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自5家三甲医院的230例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清脂六通丸组115例)与对照组(脂必妥胶囊组11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脂、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脂六通丸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情况,适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脂六通丸 高脂血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苏卫东 徐雅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72-74,92,共4页
关键词 蒺藜 活性成分 药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超临界萃取漆大姑活性成分最佳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东东 徐雅娟 +1 位作者 徐东铭 高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确定使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漆大姑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因漆大姑中含有小极性活性成分,故考察使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出漆大姑中所含的小极性的有效成分。结果:CO2超临界萃取法能有效提取漆大姑中三萜类药性成份。结论:本... 目的:研究确定使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漆大姑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因漆大姑中含有小极性活性成分,故考察使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出漆大姑中所含的小极性的有效成分。结果:CO2超临界萃取法能有效提取漆大姑中三萜类药性成份。结论:本提取工艺简便易行,方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大姑 正交实验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头尖油脂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鸿立 李勇 +3 位作者 王宾 孙永旭 刘永宏 刘大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两头尖中油脂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测定法。结果:分离鉴定出50个化合物,占流出物总量的87.50%,两头尖脂肪油成分中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占75.29%(不饱和脂肪酸占26.88%,酸酯11.1%,饱和脂肪酸占20.57%... 目的:分析两头尖中油脂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测定法。结果:分离鉴定出50个化合物,占流出物总量的87.50%,两头尖脂肪油成分中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占75.29%(不饱和脂肪酸占26.88%,酸酯11.1%,饱和脂肪酸占20.57%,酸酯占16.74%)。结论:亚油酸相对含量达26.88%,其次软脂肪酸16.33%,两头尖中油脂类化合物含有药理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头在 油脂类化合物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冬 徐雅娟 赵宏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3-23,共1页
目的:建立芪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g1在2.6μg~8.8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人参皂甙Re在2.120μg~7.2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结论:本... 目的:建立芪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g1在2.6μg~8.8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人参皂甙Re在2.120μg~7.2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 人参皂甙RG1 人参皂甙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饮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威 何晓红 +5 位作者 张晓宇 张春玲 韩信昌 王刚 张长顺 姚淑华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地黄饮子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熟地 附子 抗氧化作用 抗衰老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胶囊抗惊厥和镇静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岩 金淑莉 陈晓光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 :研究鹿茸胶囊的催眠、镇静、抗厥作用。方法 :观察鹿茸胶囊对小鼠睡眠时间、催眠作用、惊厥出现时间和死亡时间的影响。结果 :鹿茸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出现睡眠的小鼠数 ,延长士的宁致... 目的 :研究鹿茸胶囊的催眠、镇静、抗厥作用。方法 :观察鹿茸胶囊对小鼠睡眠时间、催眠作用、惊厥出现时间和死亡时间的影响。结果 :鹿茸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出现睡眠的小鼠数 ,延长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出现时间和死亡时间 ,延长安钠咖致小鼠惊厥出现时间。结论 :鹿茸胶囊具有一定的催眠、镇静、抗惊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胶囊 抗惊厥 镇静 实验 催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抗炎抗菌抗病毒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梁丽 徐暾海 刘海涛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7-48,共2页
前一期我们对中草药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报道,本文将对中草药的其他活性成分进行简单的归纳。分为3部分,包括抗炎抗风湿活性成分、抗菌抗病毒活性成分以及其他活性成分。中草药主要集中在景天科、旋花科、鼠李科、豆... 前一期我们对中草药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报道,本文将对中草药的其他活性成分进行简单的归纳。分为3部分,包括抗炎抗风湿活性成分、抗菌抗病毒活性成分以及其他活性成分。中草药主要集中在景天科、旋花科、鼠李科、豆科、伞形科等植物中,包括糖甙、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抗炎 抗菌 抗病毒 化学成分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灵制备工艺与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沛 张育新 付伯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痛风灵 制备工艺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