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吉林“磐龙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颜色成因探讨
- 1
-
-
作者
杨宇婷
白峰
温宇航
张启东
张道元
王雯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吉林省三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82,共16页
-
基金
吉林省磐龙玉分类与质量评价研究科研项目(77932020019)。
-
文摘
“磐龙玉”是一种产于吉林省磐石市小红石砬子铅锌矿矿床的矿化蚀变带围岩中的石英质玉石,主要由石英和绢云母组成,多呈黄绿色。本文基于野外调查,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反射光谱、电子探针、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全岩稀土与微量元素分析及锆石U-Pb定年等多种方法,对“磐龙玉”的宝石学特征、光谱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其颜色形成机理、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磐龙玉”原岩主要为流纹质凝灰岩,经硅化、绢云母化等蚀变作用使其颜色、粒度发生显著变化而达到玉石的标准。其绿色色调的致色离子为Fe^(2+),Fe^(2+)的类质同象混入使得绢云母呈绿色,绢云母含量与“磐龙玉”绿色呈正相关;而Fe^(3+)的存在则使其呈现黄色(针铁矿)和红色(赤铁矿)色调。“磐龙玉”形成于中-低温变质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228.1±0.7)Ma表明其形成与该区中生代晚三叠世的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其成矿过程主要发生在气水热液期,可划分为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三个阶段。
-
关键词
“磐龙玉”
石英质玉石
光谱分析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
Keywords
“Panlong Jade”
quartzite jad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rock geochemistry
zircon U-Pb dating
-
分类号
P575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86
[天文地球—岩石学]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吉林“磐龙墨玉”的宝石矿物学、年代学及成因研究
- 2
-
-
作者
安雯静
白峰
刘孟松
张道元
黄甜甜
王雯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吉林省三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
基金
吉林省磐龙玉分类与质量评价研究科研项目(77932020019)。
-
文摘
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吉林“磐龙墨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背景,以揭示该玉石的形成机制,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综合运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多种光谱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全岩化学分析以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多种方法,对吉林省中东部中型铅锌矿矿体围岩中发现的“磐龙墨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磐龙墨玉”的折射率介于1.53和1.54之间,相对密度为2.73至2.79,摩氏硬度则在3.89至6.23之间。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绢云母,并包含绿泥石、磁黄铁矿和钛铁矿等次要矿物,结构特征包括独特的板状与块状构造以及超糜棱、隐晶质及变余结构。致色矿物以石墨和绿泥石为主。稀土元素的总量变化范围为177.93×10^(-6)至216.89×10^(-6),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而Eu元素则呈现显著的亏损。锆石U-Pb年龄测定显示为(331.3±2.3)Ma(中石炭世)。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地质资料分析,推测“磐龙墨玉”的原岩为正常沉积岩,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碳质板岩,并进一步通过热液蚀变转化而成。
-
关键词
“磐龙墨玉”
宝石矿物学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绿泥云英质玉石
-
Keywords
“Panlong Dark Jade”
gemological mineralogy
geochemistry
zircon U-Pb dating
chlorite-mica-quartz jade
-
分类号
P574
[天文地球—矿物学]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