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腹膜透析龄患者首次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基于4家医院625例患者数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晶 杨立明 +7 位作者 朱学研 张晓暄 李忻阳 刘师辰 庄小花 周文华 罗萍 崔文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0-1746,共7页
目的探讨长腹膜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19年期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首次发生PDAP的所有患者资料。根据发生首次PDAP时的透析龄是否大于36个月,将研究对象分为长透... 目的探讨长腹膜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19年期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首次发生PDAP的所有患者资料。根据发生首次PDAP时的透析龄是否大于36个月,将研究对象分为长透析龄组(≥36个月)和短透析龄组(<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首次PDAP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转归。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5例PDAP患者,长透析龄组93例,短透析龄组532例。在发生首次PDAP时,长透析龄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高于短透析龄组,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短透析龄组(P<0.05);长透析龄组较短透析龄组更易感染革兰阴性菌(P<0.05)。长透析龄组的初始治疗有效率(P=0.009)及完全治愈率(P=0.018)均低于短透析龄组,而拔管率高于短透析龄组(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长透析龄导致首次PDAP拔管及治疗失败的风险分别是短透析龄的3.05倍(95%CI:1.35-6.91,P=0.008)和2.81倍(95%CI:1.45-5.44,P=0.002)。真菌及混合菌感染是长透析龄患者首次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40,95%CI:1.488-1385.5,P=0.029;OR:16.50,95%CI:1.106-246.123,P=0.042)。而两组患者在维持PD、技术失败和全因死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发现,长透析龄并不是PDAP患者技术失败(OR:1.36,95%CI:0.84-2.19,P=0.206)或全因死亡(OR:1.51,95%CI:0.97-2.35,P=0.068)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PDAP时易发生革兰阴性菌感染,并且治疗效果较短透析龄患者差,但对于长期转归方面无明显影响。长透析龄是首次PDAP拔管和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真菌及混合菌感染是长透析龄患者首次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透析龄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的混合菌感染的发生和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814例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美君 杨立明 +7 位作者 朱学研 张晓暄 张禹 庄小花 白晓莹 周文华 罗萍 崔文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0-1357,共8页
目的明确混合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发生和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19年期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腹膜透析(PD)中心随访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混合菌PDA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 目的明确混合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发生和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19年期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腹膜透析(PD)中心随访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混合菌PDA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混合菌PDAP发生和当次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14例次PDAP,分为混合菌PDAP组(79例次PDAP)和对照组(735例次PDAP)。与对照组相比,混合菌PDAP组老年人(>65岁)和难治性PDAP占比更高,第1天透出液白细胞计数更多,抗生素治疗天数更长(P<0.05)。混合菌PDAP组拔管和发生治疗失败(拔管+PDAP相关性死亡)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972倍(OR=2.972,95%CI 1.634~5.407,P<0.001)和2.692倍(OR=2.692,95%CI1.578~4.591,P<0.001)。老年人(>65岁)发生混合菌PDAP的风险是中青年人的1.937倍(OR=1.937,1.207~3.109,P=0.006);合并糖尿病(OR=5.554,95%CI 1.021~30.201,P=0.047)、致病菌类型为混合真菌(OR=343.687,95%CI 21.554~5480.144,P<0.001)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OR=11.518,95%CI 1.632~81.310,P=0.014)分别可使混合菌PDAP患者治疗失败(拔管+PDAP相关性死亡)的风险增加4.554倍、342.687倍、10.518倍。结论本地区近3年混合菌PDAP在整体PDAP中的占比较以往升高,混合菌感染是当次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是发生混合菌PDAP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与致病菌混合真菌感染或混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混合菌PDAP当次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腹膜透析 混合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肺炎克雷伯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转归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原慧芝 朱学研 +6 位作者 杨立明 张晓暄 李忻阳 谢彤 翟婧竹 庄小花 崔文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4,共8页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治疗结果、预后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为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4个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比较肺炎...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治疗结果、预后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为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4个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比较肺炎克雷伯菌PDAP与大肠埃希菌PDAP,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技术失败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克雷伯菌PAD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4个腹膜透析中心586例患者发生1034例次PDAP,其中肺炎克雷伯菌PDAP 21例次,大肠埃希菌PDAP 98例次。肺炎克雷伯菌PDAP发生率为0.0048次/患者年。2014至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PDAP发生率在0.0024~0.0124次/患者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后显示,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技术失败率较大肠埃希菌PDAP更高(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透析龄是肺炎克雷伯菌PDAP当次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95%CI=1.011~1.158,P=0.023)。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最高的5种抗生素是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替坦,均为100%,耐药率最高的依次是氨苄西林(81.82%)、头孢唑林(53.33%)、四环素(50.00%)、头孢噻肟(43.75%)、氯霉素(42.86%)。结论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预后较大肠埃希菌PDAP差,且长透析龄是肺炎克雷伯菌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单胞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 被引量:3
4
作者 倪册 杨立明 +7 位作者 朱学研 张晓暄 周文华 谢舜昀 于梦园 庄小花 罗萍 崔文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假单胞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至2019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就诊的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按照病原学分为PsP组和非PsP组。计算PsP的发生... 目的探讨假单胞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至2019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就诊的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按照病原学分为PsP组和非PsP组。计算PsP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Cox回归法分析影响PsP技术失败的危险因素。总结铜绿假单胞菌PDAP的治疗方案和PsP药敏情况。结果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的腹膜透析患者1530例,其中439例患者发生664次PDAP。PsP发生率为0.007次/人年。与非PsP组相比,PsP组难治性腹膜炎比例高(41.38%比19.69%,P=0.005)、治愈率低(55.17%比80.79%,P=0.001)、拔管率高(24.14%比7.09%,P=0.003)。PsP组的技术生存率低于非PsP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是PsP患者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HR=9.020,95%CI=1.141~71.279,P=0.037)。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PsP较非PsP的治疗效果差,铜绿假单胞菌是影响PsP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