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oE基因多态性对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马金良 李玉安 +4 位作者 姜洋 孙宁 张大权 于春雷 王莉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8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对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吉林省一汽总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8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32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 目的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对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吉林省一汽总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8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32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脑损伤组。对比不同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脑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入院时以及治疗后72 h和1周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评估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比较各基因型患者的入院时GCS评分及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ApoE基因型在不同脑损伤程度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显著,尤其是ε4等位基因在重度脑损伤患者中比例显著较高。E4基因型的患者在治疗72 h及1周时的IL-10与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ApoE E4基因型患者的GOS评分显著低于E3基因型患者,提示其神经功能恢复较差,而E3基因型患者预后较好。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密切相关,ε4等位基因显著增加脑损伤的严重性和不良预后。炎症因子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关联性,提示炎症反应可能是ApoE基因影响脑损伤预后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脑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PDCA循环理念应用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实训教学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微微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3期121-123,127,共4页
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实训教学中实施PDCA循环理念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该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人员30名,按照不同带教模式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理念)和研究组(PDCA循环理念),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对带教老... 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实训教学中实施PDCA循环理念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该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人员30名,按照不同带教模式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理念)和研究组(PDCA循环理念),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对带教老师满意程度、教学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在专业理论知识、重症护理实践操作、应急事件分析解决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86、46.746、24.828、17.825,P<0.001)。结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理念,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程度,加强自身专业实践技能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PDCA循环理念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实施层级管理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微微 蒋小兵 户丽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5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实施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在职护理人员14名,根据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和观察组(2020年3月—2021年3月),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层级护...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实施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在职护理人员14名,根据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和观察组(2020年3月—2021年3月),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段时期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职业倦怠感。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人工呼吸、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摩、静脉穿刺操作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观察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疏导能力、风险预估能力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方面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实施两种管理方法的对比之下,层级护理管理质量更加可观,其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强化综合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感,更具选择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层级管理 综合能力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能力培训对神经外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蒋小兵 杨慧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核心能力培训对神经外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该科就职的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19年1—6月实施常规培训,2019年7—12月实施核心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以及核心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实... 目的探究核心能力培训对神经外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该科就职的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19年1—6月实施常规培训,2019年7—12月实施核心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以及核心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护士的应急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抢救措施方式以及合理使用抢救设备评分均高于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护士的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急救能力以及专业核心能力,使急救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化、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能力培训 神经外科 急救能力 应急判断能力 抢救措施方式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颅骨修补应用于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金良 李振举 张弘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148-150,180,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颅骨修补应用于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6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颅骨修补手术进... 目的研究早期颅骨修补应用于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6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颅骨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早期组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手术过程出血总量、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生存质量和术后恢复良好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组患者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手术过程出血总量稍少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生存质量改善程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术后恢复良好率为93.33%,明显优于常规组76.67%的复良好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常规组26.67%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应用于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颅骨修补 脑外伤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伤口换药介入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孙康 王金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2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门诊烧伤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该院门诊在职护理人员20名,根据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和观察组(2020年3月—2021年2月),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 目的观察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门诊烧伤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该院门诊在职护理人员20名,根据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和观察组(2020年3月—2021年2月),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段时期护理人员包扎方法规范性、换药疼痛知识普及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环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旋转反折形包扎法、回反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等包扎方法规范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疼痛评估、药物作用、药物反应及非药物镇痛等换药疼痛知识普及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心理能力、心理品格、自我适应、环境适应、心理动力等心理素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门诊烧伤伤口换药护理人员的包扎规范性、疼痛知识普及能力,强化其心理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换药 PDCA 护理管理 包扎方法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