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护理管理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士仿 苗璇 张楠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口腔科的21名门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规护理管理(2020年1—12月)与风险护理管理方式(2021年1—12月)应用的先后时间划分...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口腔科的21名门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规护理管理(2020年1—12月)与风险护理管理方式(2021年1—12月)应用的先后时间划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同时选择在本院口腔科门诊进行诊治的64例患者依据管理方式对应分为A、B两组。对比研究两组风险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B组院内感染率、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13%、6.25%,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6.564,P=0.045、0.010)。观察组护理操作合格率、文书书写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手部卫生合格率、空气质量合格率、使用器械合格率分别为87.50%、93.75%、90.63%、93.75%、87.50%、90.63%,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5.379、4.730、6.564、4.266、4.730,P=0.020、0.020、0.029、0.010、0.038、0.029)。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P=0.011)。结论口腔科门诊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和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口腔科 门诊 医院感染 管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宝珠 张秀梅 吴伟宏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泌尿外科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20年1—12月),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方式(2021...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泌尿外科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20年1—12月),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方式(2021年1—12月),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满意度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工作效率、护理管理、总评分分别为(18.61±1.14)分、(18.56±1.35)分、(18.47±1.35)分、(18.29±1.65)分、(18.23±1.12)分、(91.79±1.65)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7,5.284,8.193,7.405,7.475,21.880,P<0.001)。B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高于A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32)。B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4%,低于A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32)。结论在泌尿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法,可以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泌尿外科 护理质量 医院感染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在老年病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正娥 张冬平 陈晓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病科护士实施磁性医院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老年病科在职护理人员19名,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和管理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管理前实施传统... 目的探究老年病科护士实施磁性医院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老年病科在职护理人员19名,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和管理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实施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风险防控意识及职业倦怠感。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紧急救助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在风险认知、风险察觉、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等风险防控意识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职业倦怠感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前,个人成就感方面的职业倦怠感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科护理人员实施磁性医院管理模式,管理可行性较高,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强化风险防控意识、降低职业倦怠感,保持更加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科 磁性管理 医院管理 护理质量 风险防控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明 邓卫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6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入吉林省一汽总医院9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6月使用常规管理方法作为常规组,2021年7—12月使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PDCA循环组。对比常规组和PDCA循环组的... 目的观察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入吉林省一汽总医院9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6月使用常规管理方法作为常规组,2021年7—12月使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PDCA循环组。对比常规组和PDCA循环组的输血科输血质量指标合格率、血液的返库率、输血科输血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率。结果PDCA循环组输血科输血质量指标合格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组血液的总返库率比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组输血科输血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率比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好,能够提高输血合格率,减少血液返库率和输血不规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 PDCA循环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质控管理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姝 刘大博 关宝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及探讨生化质控管理模式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3月期间在该院检验科38例检验人员为重点对象,并分别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各监测63例生化检验标本统计对比两组检验人员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评分、... 目的分析及探讨生化质控管理模式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3月期间在该院检验科38例检验人员为重点对象,并分别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各监测63例生化检验标本统计对比两组检验人员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评分、各项检验标本不达标率及患者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并予以评价。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业务知识、学科发展、检验效率及检验质量评分情况,均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体检患者标本、门诊患者标本及住院患者标本不达标率均为1例(1.59%),明显低于参照组健康体检患者标本、门诊患者标本及住院患者标本不达标率的6例(9.52%)、8例(12.70%)、7例(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98.41%,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生化质控管理运用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质控管理 检验科 工作质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松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8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在医院医保管理的过程中,对其实行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102例该院新入医保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差别分类法将其进行分组,即研究组(PDCA循环医院医保管理模式)、常规组(传统医院医保... 目的分析在医院医保管理的过程中,对其实行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102例该院新入医保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差别分类法将其进行分组,即研究组(PDCA循环医院医保管理模式)、常规组(传统医院医保管理模式)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咨询满意度、相关医保管理指标(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医保报销比例(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情况。结果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后,研究组患者的咨询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后,研究组患者的相关医保管理指标(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后,研究组患者的医保报销比例(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能明显提高医保住院患者的咨询满意度,同时大幅度减少该疾病患者的住院总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且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其城镇职工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管理 PDCA循环 咨询满意度 住院费用 住院时间 医保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教学模式在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晏燕 刘剑秋 潘丽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0期85-86,89,共3页
目的探析不同教学模式对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管理中对应用效果。方法回顾于2018年9—12月期间在该院检验科专业实习生共46名作为调查对象,依据该次教学模式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不同教学模式),各组23名,统计两组专业实习... 目的探析不同教学模式对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管理中对应用效果。方法回顾于2018年9—12月期间在该院检验科专业实习生共46名作为调查对象,依据该次教学模式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不同教学模式),各组23名,统计两组专业实习生出科前总考核成绩、实习能力评分及对该次教学满意程度,并予以评价。结果实验组简答题较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析题、操作题及总考核成绩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激发实习生学习兴趣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教学满意度为100.00%(23/23),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教学满意度的86.96%(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不同教学模式在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管理后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综合能力,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教学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T教学模式 PLB教学模式 检验科 实习生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欣 王宇 刘大博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7期62-64,68,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医院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医学检验科的30名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2019年1—12月行常规管理,设为参照组,2020年1—12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设为管理组。分别在两个时间段各选择检验标本150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医院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医学检验科的30名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2019年1—12月行常规管理,设为参照组,2020年1—12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设为管理组。分别在两个时间段各选择检验标本1500例。比较两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不合格原因及管理满意度。结果管理组住院患者、门诊患者、体检健康者的标本检验不合格率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条码错误、标本受污染、标本数量不够、标本未达送检指标、血气分析为静脉血、抗凝管与项目有差异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的管理满意度100.00%较参照组8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可提高标本检验的合格率,减少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医学检验 质量管理 合格率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输血科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明 邓卫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5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9年2月—2020年8月该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4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各70例。对比两组管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及管理质量... 目的探究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9年2月—2020年8月该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4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各70例。对比两组管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及管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管理满意度(90.00%)较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5.71%)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输血指导、业务水准、沟通水平、风险管理各管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患者的管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促进管理质量水平显著提高,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和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输血科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 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公立医院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8期108-110,共3页
该文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以某公立医院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以人才培养鹰计划为切入点,建立一套符合医院发展需求的系统全面、管理集中、执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切实加强医疗人才队伍... 该文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以某公立医院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以人才培养鹰计划为切入点,建立一套符合医院发展需求的系统全面、管理集中、执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切实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战略 公立医院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眼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班晓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7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眼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该院眼科住院患者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该次管理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分别为53例患者,27名护理人员,统计两组护理人员护理...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眼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该院眼科住院患者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该次管理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分别为53例患者,27名护理人员,统计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医院感染防控方面及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差错防范意识、自我监管能力等指标评分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9、18.869、15.429、17.586、12.825、21.346,P<0.05);实验组无菌用品、物体表面、手卫生、病房空气检验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管理满意度分别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1、4.970、5.247、3.035、4.867、5.506,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规范眼科病房流程,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可为医院感染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模式 眼科病房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企业三甲医院近5年发表医学论文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丽荣 赵志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5期189-191,共3页
目的分析医学论文的产出情况,掌握各学科的发展动态,为管理层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提取5年来共收录的第一作者医学论文,运用文献统计法,综合分析该院医疗技术水平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结果该院第一作者的... 目的分析医学论文的产出情况,掌握各学科的发展动态,为管理层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提取5年来共收录的第一作者医学论文,运用文献统计法,综合分析该院医疗技术水平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结果该院第一作者的医学论文5年总计产出493篇,平均发文量1.64篇,人均发文量1.11篇。其中刊登核心期刊73篇,SCI文章21篇,核心期刊收录率14.8%,SCI占比4.25%。论文被引篇数116篇,被引用率59.18%,总被引频次365次,单篇被引3.15次。结论该院重点科室项目及论文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整体的科研论文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管理部门应注重实效,坚强管理提高科研论文水准,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综合三甲医院 医学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珈彤 张海军 +1 位作者 王宇鑫 顾文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期35-37,共3页
耳鼻喉科患者具有基数大、病情差异较大的特点,在临床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导致患者在诊疗的过程中并发感染,促使患者的治疗周期延长,加剧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治疗效果的优劣与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之间关系密切,自身的... 耳鼻喉科患者具有基数大、病情差异较大的特点,在临床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导致患者在诊疗的过程中并发感染,促使患者的治疗周期延长,加剧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治疗效果的优劣与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之间关系密切,自身的免疫能力低下、气管插管引发的误吸等患者因素;临床护理人员经验的缺乏,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护理因素;侵入性的操作治疗、手术病灶切除的大小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治疗因素以及院方的重视度等管理因素均是导致感染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对导致耳鼻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上述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策略,为降低医院感染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科 医院感染 原因分析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分析
14
作者 苗艳 王敬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分析,对于消毒供应室进行两种管理方式,最后找到最为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案,以此来提升医院的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该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并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18名工作人...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分析,对于消毒供应室进行两种管理方式,最后找到最为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案,以此来提升医院的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该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并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18名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未实施质量控制管理作为对照组,将不同的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两组之间的回收及时率、包装质量及器械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的回收及时率评分、包装质量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照组的整体服务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其差异性有很大的变化。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可以完善该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流程,此外,可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 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一汽厂区儿童EBV感染调查情况及EBV-DNA与ALT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王欣 徐庆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7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一汽厂区儿童EBV-DNA 阳性率,不同年龄分布以及EBV-DNA 载量与ALT 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一汽总医院2016 年11 月-2018 年12 月儿科门诊与儿科病房733 例全血标本和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 技术检测EBV-DNA。不同年龄EBV-DNA ... 目的:探讨一汽厂区儿童EBV-DNA 阳性率,不同年龄分布以及EBV-DNA 载量与ALT 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一汽总医院2016 年11 月-2018 年12 月儿科门诊与儿科病房733 例全血标本和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 技术检测EBV-DNA。不同年龄EBV-DNA 检出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将99 例EBV-DNA 阳性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检验ALT 水平与EBV-DNA 载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733 例标本按年龄分四个组别。0~岁组阳性率为47.41%,3~岁组阳性率为48.69%,7~岁组阳性率为48.33%,11~16 岁组阳性率为4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P=0.750)。将99 例EBV-DNA 阳性标本分为三组,4.0E2~1.0E3 组,1.1E3~1.0E4 组,1.1E4~1.0E5组。而EBV-DNA 不同载量组与ALT 水平分别为(44±0.79)IU/mL,(58±0.96)IU/mL,(67±2.01)IU/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汽厂区儿童EBV-DNA 阳性率较高,主要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 感染后主要攻击B 淋巴细胞,最主要引起肝脏细胞发生损伤,EBV-DNA 载量较高,肝细胞发生损伤程度越大,两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V-DNA 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16
作者 张海军 吴秋季 +1 位作者 邹树林 刘福旭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6期181-183,共3页
目的调查创伤外科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影响因素,为预防院内感染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纳入该院2018年2月-8月期间所有创伤外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统计并分析创伤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可得... 目的调查创伤外科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影响因素,为预防院内感染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纳入该院2018年2月-8月期间所有创伤外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统计并分析创伤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可得出,呼吸机使用、泌尿道插管、深静脉穿刺及开放复合创伤均属于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结论创伤外科医院感染现患率相对较高,影响其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为各项侵入性操作,因此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外科 医院感染现患率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与用血安全分析
17
作者 李明 邓卫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6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规范医院输血科管理对确保用血安全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8年度已开始执行规范化管理期间178例血样样本及输血事件纳入实验组,将该院2017年度行常规管理期间182例血样标本及输血事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管理质量与输血不良... 目的研究分析规范医院输血科管理对确保用血安全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8年度已开始执行规范化管理期间178例血样样本及输血事件纳入实验组,将该院2017年度行常规管理期间182例血样标本及输血事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管理质量与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血液报废率为2.81%低于对照组的23.63%(P<0.05);实验组试剂库存期、首袋发血时间以及红细胞库存期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资料完整率以及临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管理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输血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1.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9%(P<0.05)。结论在医院输血科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后可以降低血液报废率,并显著提升用血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规范化管理 用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脓毒症炎症介质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丽红 王林华 +1 位作者 罗莉 史大治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脓毒症炎症介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选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脓毒症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采用血液...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脓毒症炎症介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选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脓毒症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滤过治疗),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进行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13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C反应蛋白降低(SMD=-1.60,95%CI:-2.02~-1.18,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SMD=-1.60,95%CI:-1.77~-1.43,P<0.00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下降(SMD=-1.29,95%CI:-1.43~-1.14,P<0.001)、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降低(SMD=-0.74,95%CI:-0.98~-0.51,P<0.001)、病死率降低(RR=0.50,95%CI:0.39~0.65,P<0.001)。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可以下调脓毒症的炎症介质,降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及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脓毒症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雪松 王智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6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1组(自然分娩)及研究2组(剖宫产),各50例。两组产妇均采取会阴四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四维盆底超声参数,不同状...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1组(自然分娩)及研究2组(剖宫产),各50例。两组产妇均采取会阴四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四维盆底超声参数,不同状态下肛提肌厚度与肛提肌裂孔最大面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研究1组产妇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33.55±11.19)mm、尿道旋转角(95.16±17.42)°、膀胱尿道后角(141.98±6.14)°、宫颈下移距离(19.76±5.39)mm均大于研究2组的(21.22±10.09)mm、(39.41±4.31)°、(48.99±6.05)°、(16.96±5.03)mm,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膀胱颈移动度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两组产妇缩肛状态、静息状态、最大Va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厚度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研究1组产妇缩肛状态、静息状态、最大Va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最大面积分别为(15.14±3.16)、(18.68±3.43)、(22.19±5.97)cm^(2),明显比研究2组的(12.79±2.66)、(16.49±2.79)、(19.58±4.11)cm^(2)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组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壁脱垂、肛提肌损伤、直肠前壁膨出发生率分别为56.00%、28.00%、12.00%、22.00%,均大于研究2组的16.00%、2.00%、0、2.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宫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结论产妇产后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较于剖宫产产妇而言,自然分娩产妇的发生率要更高,可通过四维盆底超声来协助诊断,此诊断方法可行,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四维盆底超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窦莹 温小萱 刘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单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高浓度(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单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高浓度(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各项干眼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症状(干涩、烧灼感、畏光、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BUT(5.70±0.69)s、SⅠt(8.50±1.14)mm/5 min均长于对照组的(4.82±0.83)s、(7.26±1.09)mm/5 min,FL评分(3.12±0.75)分低于对照组的(4.31±0.97)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泪液中TGF-β1(79.25±14.91)pg/ml高于对照组的(65.07±12.68)pg/ml,IL-6(252.71±70.48)pg/ml、IL-1β(75.32±19.57)pg/ml低于对照组的(351.63±79.45)、(99.73±20.94)p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干涩、烧灼感、畏光、眼痛症状评分分别为(0.83±0.19)、(0.78±0.14)、(0.84±0.13)、(0.92±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0.22)、(1.41±0.23)、(1.45±0.21)、(1.49±0.24)分(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湿润眼表,延长BUT,改善泪液质量,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干眼症 普拉洛芬滴眼液 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