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特低渗储层成岩相特征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庆斌 张继红 李金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特低渗透储层成因及孔隙演化特征缺乏定量的研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全岩、物性、压汞等定性、定量资料对葡萄花油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相进行定量研究并恢复各成岩相孔隙演化...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特低渗透储层成因及孔隙演化特征缺乏定量的研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全岩、物性、压汞等定性、定量资料对葡萄花油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相进行定量研究并恢复各成岩相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经历了早成岩A期压实成岩、早成岩B期胶结成岩、中成岩A期溶蚀成岩和胶结交代成岩4个阶段;机械压实、伊利石和混层黏土胶结、碳酸盐胶结破坏原生孔隙,绿泥石和高岭石环边胶结有利于原生孔保存,长石和火山岩屑溶蚀改善物性;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可划分为长石溶蚀粒内溶孔相、黏土环边胶结残余粒间孔相、硅质胶结粒间溶孔相、方解石胶结晶间微孔相和黏土杂基充填晶间微孔相5种成岩相,各成岩相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强度影响孔隙组合,造成储层的强烈非均质性;长石溶蚀粒内溶孔相和黏土环边胶结残余粒间孔相储层物性最好,是研究区最有利储层。研究成果为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效益开发和整体建产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特低渗砂岩 成岩相定量划分 孔隙演化 葡萄花油层 大安油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康村组成岩作用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旷红伟 牛世忠 陈晓龙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1-216,共6页
大宛齐油田是迄今为止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产层最浅的油田 ,主力产油层段为第四系和上第三系的康村组。通过岩心和薄片的观察、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资料 ,对砂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深入研究了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控制因素。... 大宛齐油田是迄今为止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产层最浅的油田 ,主力产油层段为第四系和上第三系的康村组。通过岩心和薄片的观察、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资料 ,对砂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深入研究了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控制因素。大宛齐地区康村组砂岩主要由一套不同粒级的岩屑砂岩组成 ,总体上砂岩的成分成熟度较低 ,结构成熟度也不高。主成岩作用是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 ,成岩环境为略偏碱性—中性的干旱环境 ,埋藏深度浅 ,地温梯度较低 ,现今储层正处于早成岩阶段A亚期 ,孔隙度的演化也相应地可分为快速压实、孔隙度快速降低阶段和稳定压实、方解石胶结物快速增加阶段。控制成岩作用的主因素是储层的埋深、储层岩石成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宛齐油田 康村组 储层 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莉红 徐建京 +2 位作者 衣守志 梁晶 陈国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27,共3页
以硅酸钠与酸洗废液、废铁屑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氯化铁(PFSC)。对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铁硅比、pH、活化时间、温度等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对海水具有最佳混凝性能的PFSC合成条件。结果表明:PFSC处理低温低浊水效果较好,适应pH范围宽,且形... 以硅酸钠与酸洗废液、废铁屑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氯化铁(PFSC)。对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铁硅比、pH、活化时间、温度等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对海水具有最佳混凝性能的PFSC合成条件。结果表明:PFSC处理低温低浊水效果较好,适应pH范围宽,且形成絮体速度快,絮体结实粗大。当n(铁)∶n(硅)=1.5、40℃熟化1.5 h、产品的pH调至0.5时,PFSC对海水的除浊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聚合硅酸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处理萘磺酸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莹 张勇 +3 位作者 霍莹 张艳芳 陈军 王力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利用胺类萃取剂对萘磺酸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最佳萃取条件为:反应时间5 min、油水体积比1∶1、反应温度40℃、搅拌速度为150r/min,处理后废水的CODCr从56388mg/L左右降到2794mg/L左右,平均去除率达到95%左右,废水的外观由萃取前的黑红... 利用胺类萃取剂对萘磺酸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最佳萃取条件为:反应时间5 min、油水体积比1∶1、反应温度40℃、搅拌速度为150r/min,处理后废水的CODCr从56388mg/L左右降到2794mg/L左右,平均去除率达到95%左右,废水的外观由萃取前的黑红黏稠液到浅粉色透明液,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类萃取剂 萘磺酸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泡沫体系的高温P-V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丽 宋考平 +2 位作者 王禹 皮彦夫 杨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135-139,共5页
为满足吉林油田特低渗透区块CO2泡沫驱的要求,利用法国ST公司生产的高温高压全可视PVT测试仪,将室内静态实验筛选出的泡沫体系,进行高温P-V特性实验测定,以判断在地层的高温高压环境该泡沫体系是否能够稳定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一定... 为满足吉林油田特低渗透区块CO2泡沫驱的要求,利用法国ST公司生产的高温高压全可视PVT测试仪,将室内静态实验筛选出的泡沫体系,进行高温P-V特性实验测定,以判断在地层的高温高压环境该泡沫体系是否能够稳定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一定时,低压与高压时,PVT筒内形成泡沫的尺寸不同;低压时泡沫尺寸较大,且体系不稳定,停止搅拌立即析液;随着压力升高,PVT筒内形成的泡沫越来越细小,稳定性提高,停止搅拌析液速度减慢。通过实验观测发现,100℃时形成稳定泡沫的临界压力为30 MPa;同时该压力也是泡沫体系的P-V、P-ρ关系曲线的变化趋势变缓的转折点。最后研究发现,通过地面检测泡沫体系的密度可以判断地面发泡时是否已形成稳定的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CO2泡沫体系 室内实验P-V特性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求解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畅 成永 +1 位作者 王鹏 田彦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由于以往的水淹层导电机制和解释模型已不适合注聚后的油层,因此解释注聚后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成为目前的难题之一,而复电阻率测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常规电阻率测井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的不足。基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 由于以往的水淹层导电机制和解释模型已不适合注聚后的油层,因此解释注聚后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成为目前的难题之一,而复电阻率测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常规电阻率测井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的不足。基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是利用牛顿法与二分法结合的方式求解模型,采用该算法求解方程是收敛的。研究表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可用于水淹层的定量解释,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复电阻率模型 含水饱和度 求解方法 牛顿二分法 有效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姚一段层序地层格架与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庆斌 张继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演化是控制砂体形态、准确预测储层的关键。综合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在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小波系数曲线和时频色谱图建立姚一段等时地层格架,通过分析各层序单元内的沉积特征,明确基准面升降对沉积演化...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演化是控制砂体形态、准确预测储层的关键。综合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在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小波系数曲线和时频色谱图建立姚一段等时地层格架,通过分析各层序单元内的沉积特征,明确基准面升降对沉积演化、砂体形态的控制。结果表明:姚一段为1个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可分为3个中期旋回,MSC1主要发育基准面下降期的泥岩,MSC2和MSC3则发育基准面上升期的砂岩;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分为2个亚相和4个微相,以三角洲前缘沉积最发育,仅东南部见少量前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是研究区主要的砂体类型,呈片状展布的席状砂厚度薄、含油性差;姚一段在总体水进的背景下经历了早期基准面缓慢下降、中期基准面快速上升和晚期基准面缓慢上升3个演化阶段,基准面周期性升降形成的季节性河流控制了沉积相演化,是造成各层序单元内沉积相类型、砂体形态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为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姚一段难采储量的整体动用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小波分析 层序地层格架 姚一段 大安地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河流—湖泊沉积体系准层序识别原理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延平 郝艳春 +1 位作者 王庆考 闫议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1,共5页
由于不存在海(湖)泛面这样的界面,相对于海(湖)相地层而言,陆相河流相准层序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将河流相沉积与湖泊相沉积有机联系,通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沉积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速率的综合分析,认为存在多种类型的河湖相... 由于不存在海(湖)泛面这样的界面,相对于海(湖)相地层而言,陆相河流相准层序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将河流相沉积与湖泊相沉积有机联系,通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沉积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速率的综合分析,认为存在多种类型的河湖相准层序,不仅存在向上水变浅的准层序,也存在向上水变深的准层序。用基准面升降旋回分析河湖相准层序具有重大意义,经分析指出河流相准层序是基准面短周期抬升沉积的结果,且下降半旋回有时不发育或遭受剥蚀,仅由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组成,重要的是不能简单套用一个完整的河湖相准层序存在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的模式,应当全面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湖泊沉积体系 准层序 基准面旋回 沉积物供给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岭地区营城组沉积层序与沉积相辨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延平 滕玉红 +3 位作者 闫议丹 张尔华 姜传金 张元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7,共6页
东岭地区营城组由陆源碎屑沉积岩和火山岩夹层组成,陆源碎屑岩被火山岩分隔成2个三级层序,下部层序1位于火山岩下部,发育不完善,由薄层陆源碎屑岩组成,与下伏火石岭组呈明显角度不整合;上部层序2陆源碎屑岩发育较厚,是以火山岩... 东岭地区营城组由陆源碎屑沉积岩和火山岩夹层组成,陆源碎屑岩被火山岩分隔成2个三级层序,下部层序1位于火山岩下部,发育不完善,由薄层陆源碎屑岩组成,与下伏火石岭组呈明显角度不整合;上部层序2陆源碎屑岩发育较厚,是以火山岩顶面以及对应的沉积(不)整合面为层序界面的完整三级层序,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强制水退体系域,相应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湖泊相、冲积扇相、水下冲积扇相以及辫状河三角洲相。与地壳沉积基准面升降旋回变化响应的沉积层序和沉积相实体共同演绎着东岭地区营城组的沉积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序 辫状河三角洲相 营城组 东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聚站的橇装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君芳 杨万成 +1 位作者 黎政权 刘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为降低注聚工程地面投资,提高注聚综合效益,完成了注聚站的橇装化设计。该橇装化移动注聚站可实现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工艺的配注工作,并预留了三元复合驱接口。该注聚站优化了投、上料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解决了狭小空间内干粉的弥... 为降低注聚工程地面投资,提高注聚综合效益,完成了注聚站的橇装化设计。该橇装化移动注聚站可实现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工艺的配注工作,并预留了三元复合驱接口。该注聚站优化了投、上料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解决了狭小空间内干粉的弥散、潮湿、结露问题,以及井组间注入压力相差较大时的比例稀释问题。注聚站整体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大大降低了地面工程投资。注聚站还可以整体搬移,设备的复用率高达90%。聚合物溶液的混配、熟化、喂入、注入、比例稀释、供配电、监控、化验及休息等各环节自成体系,机动灵活,组合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站 橇装化 分散溶解 混合注入 罐群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炉直段炉管与管内外流体多场耦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敏 李巧珍 蒋海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5期8862-8866,共5页
加热炉炉管、炉管内外流体以及筒体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场耦合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现开展加热炉炉管多场耦合分析,为验证多场耦合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对共轭传热分析及热应力分析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误差均在10%左右。采用小变形和... 加热炉炉管、炉管内外流体以及筒体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场耦合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现开展加热炉炉管多场耦合分析,为验证多场耦合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对共轭传热分析及热应力分析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误差均在10%左右。采用小变形和耦合传热理论,考虑流、固、热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流体动力学特性和载荷非线性特性,利用ANSYS、CFX软件,实现了加热炉炉管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并校核炉管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炉管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马河大榆树林边滩现代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12
作者 李延平 滕玉红 +1 位作者 伊三泉 闫议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2,共5页
位于吉林省内的饮马河是一条较小型的现代泥砂质曲流河,通过对其中的大榆树林边滩的精细解剖、详细观察研究,总结了大榆树林边滩的沉积特征——沉积物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对以前沉积划相时容易混淆的河漫滩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 位于吉林省内的饮马河是一条较小型的现代泥砂质曲流河,通过对其中的大榆树林边滩的精细解剖、详细观察研究,总结了大榆树林边滩的沉积特征——沉积物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对以前沉积划相时容易混淆的河漫滩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边滩与点坝微相在沉积机理上进行了科学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微组划分,大榆树林边滩可分为5种沉积微相:滞留沉积微相、点坝微相、漫滩微相、串沟坝微相和河漫堤微相。大榆树林边滩的现代沉积解剖,有利于对古代曲流河边滩点坝的识别,对指导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马河 曲流河 大榆树林边滩 沉积持征 微相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铁屑耦合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安晓英 何岩 +3 位作者 陶锐锋 李真 郭翠香 王力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2-45,共4页
为了构建合理的废铁屑耦合矿化垃圾反应床工艺,分别进行了停留时间对铁屑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和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的影响对比分析,并据此研究了前置铁屑固定床耦合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的效能。结果表明,在不进行pH调节的条件下... 为了构建合理的废铁屑耦合矿化垃圾反应床工艺,分别进行了停留时间对铁屑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和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的影响对比分析,并据此研究了前置铁屑固定床耦合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的效能。结果表明,在不进行pH调节的条件下,前置铁屑固定床和间歇曝气沉淀具有明显强化反应床体系去除COD和氨氮的能力,出水COD和氨氮分别小于150 mg/L和5 mg/L。随着铁屑内电解反应器的不断完善,前置铁屑固定床和间歇曝气沉淀可作为强化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的有效途径,为经济有效地处理填埋场渗滤液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铁屑 矿化垃圾反应床 间歇曝气 填埋场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