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胶原在去下牙槽神经支配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伟 刘麒麟 +2 位作者 于子莹 王为民 孙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性下牙槽神经损伤骨折模型,探讨下牙槽神经对下颌骨骨折骨痂中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大耳白兔,游离双侧下牙槽神经,右侧保留,左侧切断,在此基础上制作2mm×5mm的骨折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变色酸2R-亮绿染色、... 目的建立稳定性下牙槽神经损伤骨折模型,探讨下牙槽神经对下颌骨骨折骨痂中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大耳白兔,游离双侧下牙槽神经,右侧保留,左侧切断,在此基础上制作2mm×5mm的骨折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变色酸2R-亮绿染色、原位杂交染色检测下颌骨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过程中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下牙槽神经支配的下颌骨顺利完成骨折愈合,神经离断后骨折愈合延迟。Ⅰ型胶原原位杂交染色表明在第1、2周保留神经侧较神经离断侧Ⅰ型胶原mRNA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4周,两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牙槽神经对下颌骨愈合有调节作用,可影响Ⅰ型胶原mRNA的早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槽神经 下颌骨骨折 Ⅰ型胶原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牙早期正常青少年牙颌面发育特征的X线头影测量McNamara法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远萍 侯建华 +4 位作者 李青山 毕长青 李业东 李秋 杨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6-709,共4页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面硬组织发育情况,建立吉林省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吉林省内13~15岁正常胎男性、女性青少年120名,拍摄X...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面硬组织发育情况,建立吉林省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吉林省内13~15岁正常胎男性、女性青少年120名,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结果;13、14、15岁组有效下颌长度及14、15岁组下前面高男性明显大于女性,但13岁组上颌突距女性大于男性;与重庆地区比较,吉林省男性和女性的青少年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都明显大于重庆地区,而上前牙突距明显小于重庆地区;吉林省男性青少年的下前牙突距明显小于重庆地区男性。结论:不同性别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存在差异;不同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颌面部发育存在差异,提示在矫正治疗时要根据各地区青少年发育的不同特点制定矫治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 MCNAMARA分析法 正常[牙合] 恒牙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ip-back装置直立后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栋梁 王锐 李业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31-633,共3页
目的 :为了解决临床正畸中常见的后牙近中倾斜 ,重新获得支抗及随之出现的间隙不足 ,牙列拥挤 ,或牙源性反颌 ,后牙近中阻生等问题 ,我们进行了应用Tip -back技术直立后牙的临床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了 13例需要直立后牙的非高角病例 (... 目的 :为了解决临床正畸中常见的后牙近中倾斜 ,重新获得支抗及随之出现的间隙不足 ,牙列拥挤 ,或牙源性反颌 ,后牙近中阻生等问题 ,我们进行了应用Tip -back技术直立后牙的临床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了 13例需要直立后牙的非高角病例 (下颌平面角 <30°) ;其中 ,男 6名 ,女 6名 ,和 1例下颌单侧第二磨牙阻生的病例。平均年龄 15 .6岁 ,采用Tip -back技术直立后牙。结果 :13例病例经过Tip -back的作用 ,后牙达到完全直立 ,平均时间在 3个月左右。Tip -back能够有效直立 ,并远中倾斜移动后牙。 结论 :Tip -back技术是一种很有效的远中倾斜后牙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back技术 后牙近中倾斜 临床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段弓和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两种方法同时压入内收上前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芝 张栋梁 周玉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21-924,928,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临床矫治技术:片段弓,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压入和内收上前牙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临床筛选18例患者,使用片段弓技术同时压入内收上前牙。筛选19例患者使用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技术同时压入内收上前牙。头影测量描记上前... 目的:比较两种临床矫治技术:片段弓,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压入和内收上前牙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临床筛选18例患者,使用片段弓技术同时压入内收上前牙。筛选19例患者使用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技术同时压入内收上前牙。头影测量描记上前牙,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使用根尖片测量根尖吸收的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发现下列测量指标有显著性减小变化:U1-SN,覆盖,覆,PP-U1,U1horizontal,UL-U1。相比种植支抗组,片段组的病例中如下头影测量指标有显著性增加:U6angle,MP-SN,PP-U6,U6Horizontal。压入内收上前牙的所需时间和根吸收在两组比较中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压入内收上前牙。和传统片段弓压入内收上前牙相比,种植支抗在矢状向,垂直向都能够有效地维护上磨牙原有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人 微螺钉种植支抗 片段弓 深覆(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