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叶勤友 林海霞 +2 位作者 张超会 李福文 程世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8期57-59,76,共4页
吉林油田4.6×10^8t探明未动用储量中,低渗透油藏超过90%,但产量普遍较低,为改变低渗透油藏“多井低产”的局面,开展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试验,目前在新木油田庙130—4区块采取水平井整体开发的方式,有效地通过水平井分段... 吉林油田4.6×10^8t探明未动用储量中,低渗透油藏超过90%,但产量普遍较低,为改变低渗透油藏“多井低产”的局面,开展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试验,目前在新木油田庙130—4区块采取水平井整体开发的方式,有效地通过水平井分段压裂配套技术提高单井产能,产量为同区块直井产量的2~3倍,通过试验解决了类似储层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水平井 滑套分压 配套工艺 井下微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湿反转提高压裂液返排技术在吉林油田新119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秀红 杨桦 +2 位作者 陈喜田 于忠孝 佘朝毅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6期51-52,共2页
针对新立油田岩石强亲水,岩石与水界面形成铺展损害水基压裂液压后返排的问题,筛选一种适合该区块的润湿反转剂,使岩石的润湿性得到改善,降低岩石与压裂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压裂液的返排率。文中介绍概括润湿反转机理、室内配方优选... 针对新立油田岩石强亲水,岩石与水界面形成铺展损害水基压裂液压后返排的问题,筛选一种适合该区块的润湿反转剂,使岩石的润湿性得到改善,降低岩石与压裂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压裂液的返排率。文中介绍概括润湿反转机理、室内配方优选、现场应用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返转 压裂液返排 配方优选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导管振动采油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玉天 林畅松 +1 位作者 王晓东 杨会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1,共3页
人工地震采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层流体的流动特性,提高原油采收率。但是由于地表软土层使振动能衰减太大,致使传输到油层的能量相对很弱,因而该项技术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利用波导管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能量传输过程的损失,增强对油... 人工地震采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层流体的流动特性,提高原油采收率。但是由于地表软土层使振动能衰减太大,致使传输到油层的能量相对很弱,因而该项技术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利用波导管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能量传输过程的损失,增强对油层的作用强度。本文通过对振动波在波导管内传输过程的计算和分析,研究波导管的最佳传输频率、共振频率与井深及波导管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解决了波导管振动采油工艺优化设计问题,为振动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振动 波导管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找水测试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伊鹏 张超会 +2 位作者 伊坤 陈宁 杨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1,99,共3页
油井智能法分层找水测试技术的核心是智能找水测试仪的研制,智能找水测试仪是集压力测试、温度测试、定时开关为一体的智能化井下找水测试装置。以该仪器为主体的分层找水测试工艺管柱的配套工具还有封隔器、后投凡尔、伸缩管及高压丝堵... 油井智能法分层找水测试技术的核心是智能找水测试仪的研制,智能找水测试仪是集压力测试、温度测试、定时开关为一体的智能化井下找水测试装置。以该仪器为主体的分层找水测试工艺管柱的配套工具还有封隔器、后投凡尔、伸缩管及高压丝堵等,其工艺流程为在地面设定温度、压力参数采集间隔及找水开关换向时间,地面测得单层产液、含水等数据,井下测取压力、温度数据。现场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以明确油层特性、确定出水层位,为油藏分析及下一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找水测试仪 工艺管柱 现场试验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新Ⅴ区块注水压力高原因分析及对策
5
作者 马青庄 温淑新 +1 位作者 曲小东 刘玉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3-54,共2页
对吉林油田新Ⅴ区块注水压力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 ,注水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粘土膨胀、机械杂质、胶质及沥青质等造成的地层堵塞。另外 ,钻井泥浆污染也是造成注水压力升高的原因之一。对区块实施“热酸复合型地层强化处理... 对吉林油田新Ⅴ区块注水压力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 ,注水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粘土膨胀、机械杂质、胶质及沥青质等造成的地层堵塞。另外 ,钻井泥浆污染也是造成注水压力升高的原因之一。对区块实施“热酸复合型地层强化处理技术”和大排量洗井等措施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林油田 注水压力 机械杂质 泥浆污染 解堵增注 大排量洗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CO_2驱注气井环空压力测试曲线的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浪 郭建华 +4 位作者 佘朝毅 唐庚 王峰 张德平 马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115-116,共3页
吉林油田CO2驱区块注气井当前普遍存在较高的环空持续带压现象。环空持续带压预示着井筒发生泄漏,井筒完整性受到削弱,这将对生产和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对环空压力测试曲线的诊断对评估、控制环空压力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 吉林油田CO2驱区块注气井当前普遍存在较高的环空持续带压现象。环空持续带压预示着井筒发生泄漏,井筒完整性受到削弱,这将对生产和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对环空压力测试曲线的诊断对评估、控制环空压力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此问题,针对CO2注气井环空压力的形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环空液柱压缩系数、侵入区域压力、气顶高度、水泥环渗透率以及泄漏点大小对环空带压的影响规律,从机理上分析了环空持续带压的原因,该数值分析方法,现场实践证明真实可靠。该方法可通过拟合现场实测数据,预测环空压力的发展趋势,并估计环空井筒泄漏的速度甚至泄漏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注气井 环空持续带压 井筒完整性 压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用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8
7
作者 赵力彬 黄志龙 +3 位作者 高岗 姚力争 杨宪章 赵宝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18,共5页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客观认识该方法的不足、局限性和发展前景是有效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的前提。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和研究实践,讨论了目前在利用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客观认识该方法的不足、局限性和发展前景是有效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的前提。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和研究实践,讨论了目前在利用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单纯依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得出的成藏期次其可信度较低;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和形成压力的测定对多期成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包裹体技术在油气成藏研究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成分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捞砂泵抽汲速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孙爱军 张怀俊 +1 位作者 邢文志 权建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3,共2页
针对油井出砂造成砂埋、砂磨、砂卡等事故频繁发生,以及用水力冲砂法不能彻底清除低压油井内积砂等问题,研究设计了捞砂泵。该泵利用地面作业机提供动力,通过连接装置带动捞砂泵柱塞的上下往复运动,产生负压抽汲液流携带砂液进入沉砂尾... 针对油井出砂造成砂埋、砂磨、砂卡等事故频繁发生,以及用水力冲砂法不能彻底清除低压油井内积砂等问题,研究设计了捞砂泵。该泵利用地面作业机提供动力,通过连接装置带动捞砂泵柱塞的上下往复运动,产生负压抽汲液流携带砂液进入沉砂尾管,以达到捞取井内积砂之目的。通过对捞砂泵抽汲速度的理论计算,得出捞砂泵的最低携砂流速为12·06m/min,此结果可用于指导在捞砂过程中作业机上提下放捞砂泵的捞砂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捞砂泵 抽汲速度 理论计算 试验研究 砂泵 抽汲 速度 油井出砂 作业机 往复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泵柱塞与泵筒间隙漏失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董世民 冯娜娜 张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3,78,共4页
针对原抽油泵柱塞与泵筒间隙压差漏失流量计算方法的不足,依据抽油泵工作过程特点,考虑了泵筒内实际压力变化规律对柱塞与泵筒间隙漏失的影响,建立了柱塞与泵筒间隙瞬时漏失流量和累积漏失液体体积的仿真计算模型。该模型不仅适用于柱... 针对原抽油泵柱塞与泵筒间隙压差漏失流量计算方法的不足,依据抽油泵工作过程特点,考虑了泵筒内实际压力变化规律对柱塞与泵筒间隙漏失的影响,建立了柱塞与泵筒间隙瞬时漏失流量和累积漏失液体体积的仿真计算模型。该模型不仅适用于柱塞与泵筒正常间隙漏失的仿真计算,也适用于非正常间隙严重漏失的计算。计算实例表明,随着泵间隙加大,2种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差距增大,新模型计算结果小于原模型。根据泵筒内液体压力变化规律的仿真模型,可对泵示功图进行仿真,仿真示功图与实测示功图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泵 漏失量 瞬时压力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现状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振翼 史晓慧 +3 位作者 周轶 张德平 王峰 李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CCS-EOR)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尤其在石油行业,将CO2驱油与埋存相结合,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针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与能源短缺问题,综述了CCS-EOR技术的发展背景与应用现状,并从CO2地...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CCS-EOR)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尤其在石油行业,将CO2驱油与埋存相结合,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针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与能源短缺问题,综述了CCS-EOR技术的发展背景与应用现状,并从CO2地下贮存、CO2提高油田成采收率、CO2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CO2-BLEVE)3个方面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基于地质贮存的风险来源,分析了CO2泄漏对人体、环境、生态等造成的危害。利用CO2提高油田采收率过程中,主要存在原油、液氨、液态或超临界CO2等危害物质,结合CO2-EOR的工程特殊性,对油气注入、集输、循环处理等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CCS-EOR技术处理的是高浓度和高压的液态超临界CO2,任何环节发生失误都可能导致BLEVE爆炸,重点探讨了CO2-BLEVE爆炸风险,分析了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碳捕集与贮存(CCS) 提高油田采收率(EOR) 二氧化碳驱油(CO2-EOR)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三段地面分注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爱军 张锐剑 +1 位作者 程世伟 胡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8期100-101,共2页
深井三段地面分注工艺技术是通过油管与套管环空、中心管与油管环空、中心管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注水通道,同时通过地面分注器与电子流量计配合来调节单层注水量,达到单层精确注水的目的。由于分注工艺采用了承拉器,解决了中心管下井深度... 深井三段地面分注工艺技术是通过油管与套管环空、中心管与油管环空、中心管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注水通道,同时通过地面分注器与电子流量计配合来调节单层注水量,达到单层精确注水的目的。由于分注工艺采用了承拉器,解决了中心管下井深度的限制,更利于深井分注工艺技术的应用。采用了双解封方式的封隔器,确保分注工艺技术的安全性能。此项技术减少了无效注水,提高了分层注水有效率,使地质配注方案得到了准确落实,对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控水稳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油井注水 三段分注 地面分注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合采工艺管柱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屈艳飞 李权 +1 位作者 付阳秋 逯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1,88,共3页
英台油田萨-高油层层间压差大,层间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分层合采技术。通过7口井 的现场试验表明,分层合采技术不但解决了层间干扰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油井的产油量,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 广价值。文中对其结构、工作原理,技... 英台油田萨-高油层层间压差大,层间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分层合采技术。通过7口井 的现场试验表明,分层合采技术不但解决了层间干扰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油井的产油量,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 广价值。文中对其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管柱 工艺原理 优化设计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开窗径向水平孔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15
13
作者 林凤波 尚庆春 +1 位作者 薛铃 张嵇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5期25-26,共2页
介绍了水力开窗径向水平孔技术的专用工具和钻井工艺原理 ,分析了地面全尺寸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情况。 3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试验井投产后产量是原来的 2倍以上 ,表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成为老油田开采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 介绍了水力开窗径向水平孔技术的专用工具和钻井工艺原理 ,分析了地面全尺寸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情况。 3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试验井投产后产量是原来的 2倍以上 ,表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成为老油田开采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实用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开窗径向水平孔技术 研究 试验 套管开窗 水力喷射 水力射流 径向 水平井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解堵洗油剂室内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全宇 谢忠红 +3 位作者 沙丽 马锋 张正 罗洪威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6期72-73,共2页
介绍了一种高效解堵洗油剂的研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碱液浓度、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有关性能的影响。解堵洗油剂洗油效率可达90%以上,0.1%水溶液表面张力达20mN·m-1,具有良好的洗油能力和溶解胶质、沥青质的能力,能有效降低油水界... 介绍了一种高效解堵洗油剂的研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碱液浓度、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有关性能的影响。解堵洗油剂洗油效率可达90%以上,0.1%水溶液表面张力达20mN·m-1,具有良好的洗油能力和溶解胶质、沥青质的能力,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该解堵洗油剂主要用于油井吞吐,现场试验表明可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解堵洗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堵洗油剂 界面 洗油效率 解堵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差储层有效动用井距和合理井排距比研究——以大庆油区杏六东块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爽 刘义坤 +2 位作者 于倩男 陈实 张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0,116,共3页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深入,水驱开发的主要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转变为薄差储层,薄差储层开发井网部署存在注采关系不完善、地层压力水平低、动用程度低等问题。以大庆油区杏六东块为例,通过油藏工程方法计算出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有效动用井距...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深入,水驱开发的主要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转变为薄差储层,薄差储层开发井网部署存在注采关系不完善、地层压力水平低、动用程度低等问题。以大庆油区杏六东块为例,通过油藏工程方法计算出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有效动用井距,以流管模型为基础,求解菱形五点法井网不同井排距比的有效动用系数。结果表明,薄差储层的平均渗透率为12×10-3μm2,对应的有效动用井距为180 m,合理井排距比为1.8。数值模拟法验证结果表明,井排距比为1.8时,薄差储层的波及范围最大,见水最早,采出程度最高,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渗透率 有效动用 井距 井排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性及其变形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峰 李崇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低渗透气藏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地层压力的下降会对渗透率造成伤害而影响气井产能。目前,一般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储层应力敏感性。以吉林油田龙深气藏为研究对象,从储层岩石硬度、裂缝分布、粘土矿物含量以及... 低渗透气藏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地层压力的下降会对渗透率造成伤害而影响气井产能。目前,一般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储层应力敏感性。以吉林油田龙深气藏为研究对象,从储层岩石硬度、裂缝分布、粘土矿物含量以及含水饱和度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气藏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储层岩石存在较强的泥化现象,粘土矿物含量高是产生应力敏感的主要原因,形成了储层岩石变形的规律性认识。为了降低应力敏感带来的危害,应用了降低粘土矿物膨胀程度的压裂液进行体积压裂,优化了合理的生产压差,新井试气结果理想。研究结果为该类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应力 敏感性 裂缝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降解聚丙烯酰胺的性能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郝春雷 刘永建 +4 位作者 王大威 刘同富 陈超 林仲 刘建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为解除聚合物造成的油田污染,将从大庆油田筛选的聚合物降解菌种JHW-1、JHW-3、JJF、JJH复配组成复合菌。在37-45℃、pH6.4~8.0条件下培养7d,可使高分(M=1.8×10^7)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61%左右,M降至5.4×10^6,并使... 为解除聚合物造成的油田污染,将从大庆油田筛选的聚合物降解菌种JHW-1、JHW-3、JJF、JJH复配组成复合菌。在37-45℃、pH6.4~8.0条件下培养7d,可使高分(M=1.8×10^7)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61%左右,M降至5.4×10^6,并使茵数有所增长。如在聚合物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酵母粉和蔗糖,则可使黏度下降77.5%、97%,M降至2.5×10^6、2.0×10^5.有蔗糖存在时,菌种能使聚合物中大量的酰胺基转变为羧基,使水解度由25%提高至32%,而无有机营养物存在或有酵母粉存在时上述变化均不明显。最适合4株菌吸收和降解的外源营养物质和聚合物不同,菌种之间有较好的协同效应。JHW,1、JHW-3和JJF主要依靠所分泌的胞外蛋白降解聚合物,数种蛋白组成复杂的降解酶系,共同作用于聚合物使之降解。JJH则释放非蛋白类还原性物质作用于聚合物。图3表6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降解性能 丙烯酰胺聚合物 生物降解 生物化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井下楔入式封隔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宁 马建中 刘红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7-38,79,共2页
楔入式封隔器是针对油田井下堵水而设计的一种封堵工具,由坐封、锁紧、解封和密封4部分组成。坐封部分和锁紧部分采用液缸推进和卡簧步进锁紧机构;解封部分采用锁球拉手机构,使胶筒很容易解封;密封部分采用钢件楔入胶筒的方式,增加了胶... 楔入式封隔器是针对油田井下堵水而设计的一种封堵工具,由坐封、锁紧、解封和密封4部分组成。坐封部分和锁紧部分采用液缸推进和卡簧步进锁紧机构;解封部分采用锁球拉手机构,使胶筒很容易解封;密封部分采用钢件楔入胶筒的方式,增加了胶筒的密封性能。该封隔器具有液压坐封、液压上提解封、自锁锚定、卡簧步进锁定等特点。楔入式封隔器于2005年在吉林油田现场试验4口井,施工成功率100%,表明该封隔器是一种封堵有效期长、现场操作性能可靠的井下封堵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入式封隔器 液压坐封 液压上提解封 自锁锚定 卡簧步进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探区压裂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应安 张宗林 王鸿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3期74-77,共4页
"十五"期间,依照油田分公司的勘探部署,围绕着吉林探区的油藏地质特点,大力发展适用于各个探区的配套压裂工艺技术,规范压裂管理方法和科学理念。本着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井产能和最低限度地减少储层伤害的原则,1999年以来,通过... "十五"期间,依照油田分公司的勘探部署,围绕着吉林探区的油藏地质特点,大力发展适用于各个探区的配套压裂工艺技术,规范压裂管理方法和科学理念。本着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井产能和最低限度地减少储层伤害的原则,1999年以来,通过压裂技术在勘探领域的成功应用,相继探明大情字井和英台-四方坨子两个亿吨级储量的油田,并建成了吉林油田第一个百万吨采油厂--英台采油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油田 压裂技术 低渗透油藏 油气勘探 地质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抽油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宏宝 王晓宇 +1 位作者 石镇铭 刘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5-180,140,共7页
液压抽油机在石油开采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油井产能,充分节约能源,得到了国内外油田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随着液压技术的提高,使液压抽油机得到迅速地发展,并在油田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针对近五年国内外液压抽油机的结构、控制... 液压抽油机在石油开采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油井产能,充分节约能源,得到了国内外油田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随着液压技术的提高,使液压抽油机得到迅速地发展,并在油田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针对近五年国内外液压抽油机的结构、控制、配重等方面系统综述了液压抽油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抽油机 节约能源 液压技术 配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