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段塞流下CO2驱采出流体分离器设计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昕 侯磊 +2 位作者 程振华 孙博尧 朱淼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116,共8页
在CO2驱采油工艺中,通常将超压套管气间歇性排入采油管线,导致采出流体气液比增高甚至形成段塞流。为解决分离器内高速段塞气体二次携带液体的问题,根据油气分离理论和相关规范,设计了双筒分离器,建立了不同预置液位下单、双筒分离器模... 在CO2驱采油工艺中,通常将超压套管气间歇性排入采油管线,导致采出流体气液比增高甚至形成段塞流。为解决分离器内高速段塞气体二次携带液体的问题,根据油气分离理论和相关规范,设计了双筒分离器,建立了不同预置液位下单、双筒分离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分离器内部液相体积分数、气出口含液体积分数、液体出口含气体积分数以及压力损失等,对比分析了单、双筒分离器分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双筒分离器的内部流场更加稳定,避免了发泡原油冒罐事故,分离器内液体也不会从气出口冲出;双筒分离器气出口含液体积分数相较于单筒分离器从67.3%下降到4.1%;液体出口含气体积分数从26.4%下降到8.2%;两种分离器压力损失相差较小,新设计的双筒分离器分离效果优于现有的单筒分离器。所得结论可为CO2驱采出流体分离器的设计、选型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 分离器 CO2驱 采出流体 气液分离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CO_2天然气净化技术现状及研究方向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颖 张雪楠 +2 位作者 梁宏宝 于生 梁宇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4-202,共9页
富含CO2天然气净化技术面临天然气气质和尾气排放标准的双重挑战,故在综述国内外富含CO2天然气脱除CO2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净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即活化甲基二乙醇胺(aMDEA)法CO2吸收剂循环量大、装置能耗高,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 富含CO2天然气净化技术面临天然气气质和尾气排放标准的双重挑战,故在综述国内外富含CO2天然气脱除CO2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净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即活化甲基二乙醇胺(aMDEA)法CO2吸收剂循环量大、装置能耗高,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集成法工艺不成熟等。进而提出了活化剂、工艺流程及其操作参数优化、变压吸附和膜分离集成技术等新的研究方向,以期形成适用于富含CO2天然气净化的系列配套技术,助推我国富含CO2天然气的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CO2 天然气 净化 活化甲基二乙醇胺 变压吸附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管线泄漏扩散小尺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振翼 周轶 +3 位作者 黄平 孙瑞艳 王世刚 马晓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51-1659,共9页
CO2气体综合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涉及很多安全问题,为了研究CO2作为典型重质气体从输送管线泄漏后的扩散规律,在综述重气扩散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O2管线泄漏扩散缩比例实验;通过幂函数拟合得到监测点峰值浓度曲线,并据此确定了生产现场的... CO2气体综合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涉及很多安全问题,为了研究CO2作为典型重质气体从输送管线泄漏后的扩散规律,在综述重气扩散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O2管线泄漏扩散缩比例实验;通过幂函数拟合得到监测点峰值浓度曲线,并据此确定了生产现场的安全距离;根据危险气体非正常排放模型对实验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小风条件下,当以950m3.h-1初始流量释放20min左右的CO2时,现场安全距离可设为46m,而当初始流量为6300m3.h-1时,现场安全距离为160m;实验值和理论预测值的偏差最小为-3.0%,最大为28.1%。经分析可知CO2管线泄漏近源区一定距离内主要靠射流动能扩散,其后范围主要受浓度梯度的影响,危险气体非正常排放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近源区的扩散情况;安全距离与泄放流量基本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扩散 管线泄漏 小尺度实验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驱与H_2O驱采出液中原油性质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颖 张磊 +3 位作者 孙锐艳 梁宏宝 孙男男 孙露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2,共5页
采用吸附分离法测定了CO2驱与H2O驱采出液中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通过析水率分析二者的乳化性,同时测定了油样的酸值、黏度、界面张力,探讨了CO2驱与H2O驱采出液中原油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H2O驱原油相比,CO2驱原油中沥青质含量... 采用吸附分离法测定了CO2驱与H2O驱采出液中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通过析水率分析二者的乳化性,同时测定了油样的酸值、黏度、界面张力,探讨了CO2驱与H2O驱采出液中原油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H2O驱原油相比,CO2驱原油中沥青质含量、胶质含量及酸值较高,黏度、界面张力较低;受上述条件的影响,CO2驱采出液中原油的乳化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H2O驱 采出液 原油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环状掺输流程油井计量技术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辉 汪忠宝 孔繁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7,129,共3页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目前共有1359口油井采用小环状掺输集油流程。在这种流程中,油井采用翻斗分离器+电子水表的计量方式,计量误差一般较大,计量液量为负值的状况时有发生。现场试验验证了水表与翻斗分离器之间存在系统误差。计算单井产...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目前共有1359口油井采用小环状掺输集油流程。在这种流程中,油井采用翻斗分离器+电子水表的计量方式,计量误差一般较大,计量液量为负值的状况时有发生。现场试验验证了水表与翻斗分离器之间存在系统误差。计算单井产量时,若校正系统误差,并确定合理的掺水量,那么计量结果就会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水表 翻斗分离器 系统误差 掺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破乳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田宫伟 陈颖 +1 位作者 王亚林 张宏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5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对破乳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用的破乳剂类型,讨论了不同破乳剂的破乳性能,包括作用对象、有效添加量、循环利用次数及破乳率。通过各种破乳剂性能的对比及其涉及到的机理,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哪些破乳机理对今后... 综述了近年来对破乳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用的破乳剂类型,讨论了不同破乳剂的破乳性能,包括作用对象、有效添加量、循环利用次数及破乳率。通过各种破乳剂性能的对比及其涉及到的机理,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哪些破乳机理对今后破乳剂的研究有意义,并对今后破乳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破乳性能 破乳机理 破乳率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CO2-BLEVE过程中的压力与温度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清 张德平 +1 位作者 孙瑞艳 赵耀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56-2162,共7页
借助"CO2可视两相流动及爆炸试验装置"对固态CO2在热作用下发生蒸气爆炸的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内的CO2从上至下按过热气相、饱和气液两相、过冷液相分层存在,且温度从上部到底部逐步降低,热分层导致相同容器压... 借助"CO2可视两相流动及爆炸试验装置"对固态CO2在热作用下发生蒸气爆炸的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内的CO2从上至下按过热气相、饱和气液两相、过冷液相分层存在,且温度从上部到底部逐步降低,热分层导致相同容器压力下液相的能量降低,影响了沸腾响应和压力恢复过程,泄放后压力下降幅度和下降速率越大,压力回升幅度及回升达到的最大压力也越大,大致呈线性关系。相对升压量与相对降压量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即过热度越大,CO2发生蒸气爆炸强度越剧烈,压力反弹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二氧化碳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r中合金钢在CO2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滔 武会宾 +1 位作者 李涛 孙锐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5-69,共5页
为研究Cr含量对含Cr中合金钢在CO2腐蚀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模拟吉林油田腐蚀环境,对不同Cr含量合金钢进行腐蚀行为研究。在进行腐蚀试验后,采用SEM分析其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通过EDS和XRD确定腐蚀产物膜的组成;采... 为研究Cr含量对含Cr中合金钢在CO2腐蚀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模拟吉林油田腐蚀环境,对不同Cr含量合金钢进行腐蚀行为研究。在进行腐蚀试验后,采用SEM分析其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通过EDS和XRD确定腐蚀产物膜的组成;采用EBSD来分析大/小角度晶界比例和晶粒尺寸对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产物膜主要为Cr2O3;随着Cr含量的增大,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大角度晶界比例有一定的减小;Cr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提高有助于含Cr中合金钢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含量 CO2腐蚀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