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纳米粒子对CO_(2)地质封存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
1
作者 李颖 梁浩 +5 位作者 李海涛 周军平 李可 LEONHARD Ganzer 黄天杰 潘若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刘家沟组页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在页岩盖层所处的温压条件下,试验研究随CO_(2)拌注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_(2)(SNPs)对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并对页岩盖层岩石在突破试验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 以鄂尔多斯盆地刘家沟组页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在页岩盖层所处的温压条件下,试验研究随CO_(2)拌注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_(2)(SNPs)对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并对页岩盖层岩石在突破试验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比试验前后岩样的微观孔隙结构与微观形貌,计算试验过程中SNPs-CO_(2)流体密度和黏度,明确随CO_(2)拌注不同质量分数SNPs对盖层封堵能力的影响,以深入揭示SNPs强化盖层封堵能力的潜力及机制。结果表明:SNPs能有效封堵页岩盖层中的孔隙和裂缝,降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盖层岩石突破压力,增强盖层封堵能力;随纳米流体中SNPs的质量分数增加,含裂缝和不含裂缝岩心的突破压力增大,孔隙度与渗透率均减小;SNPs在一定注入质量分数范围内分布较为均匀,可在盖层孔隙表面形成有效保护层,增强盖层封堵能力;SNPs-CO_(2)流体密度较纯CO_(2)大,会限制CO_(2)向盖层岩石的迁移,减少CO_(2)与盖层岩石的相互作用;SNPs-CO_(2)流体黏度较纯CO_(2)大,会降低流体在盖层中的渗透能力并增加其在盖层中的流动阻力;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均高于盖层,且SNPs-CO_(2)流体黏度与密度增大对流体在储层和盖层中的运移影响不大,因此SNPs对CO_(2)在储层中的运移情况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纳米SiO_(2) 突破压力 盖层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井技术应用于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与展望
2
作者 李世昌 柳贡慧 +1 位作者 赵云飞 李军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干热岩是储能丰富的清洁能源,对接井技术是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索对接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了干热岩对接井钻完井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对适用于干热岩对接井的钻完井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表明:耐温175... 干热岩是储能丰富的清洁能源,对接井技术是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索对接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了干热岩对接井钻完井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对适用于干热岩对接井的钻完井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表明:耐温175℃的随钻测量仪器、导向工具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更高温度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正在发展中,对接技术在煤层气、盐井对接井中有所应用;耐温200℃以上的钻井液和循环冷却技术广泛应用;耐高温高效破岩钻头相对成熟,气体钻井提速技术、井下提速工具在干热岩地层应用受限;耐温200℃的成套完井技术相对成熟。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耐温性能和控制精度更高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适应高温硬地层的精准对接技术,研究具有更高耐温性能和稳定性的钻井液体系,开展针对干热岩地层高硬、高温条件下的钻井提速技术研究,深入研究完井材料、完井配件与干热岩地层的匹配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对接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对接井 轨迹控制 完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