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iO_(2)纳米粒子对CO_(2)地质封存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
1
作者
李颖
梁浩
+5 位作者
李海涛
周军平
李可
LEONHARD Ganzer
黄天杰
潘若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刘家沟组页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在页岩盖层所处的温压条件下,试验研究随CO_(2)拌注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_(2)(SNPs)对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并对页岩盖层岩石在突破试验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
以鄂尔多斯盆地刘家沟组页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在页岩盖层所处的温压条件下,试验研究随CO_(2)拌注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_(2)(SNPs)对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并对页岩盖层岩石在突破试验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比试验前后岩样的微观孔隙结构与微观形貌,计算试验过程中SNPs-CO_(2)流体密度和黏度,明确随CO_(2)拌注不同质量分数SNPs对盖层封堵能力的影响,以深入揭示SNPs强化盖层封堵能力的潜力及机制。结果表明:SNPs能有效封堵页岩盖层中的孔隙和裂缝,降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盖层岩石突破压力,增强盖层封堵能力;随纳米流体中SNPs的质量分数增加,含裂缝和不含裂缝岩心的突破压力增大,孔隙度与渗透率均减小;SNPs在一定注入质量分数范围内分布较为均匀,可在盖层孔隙表面形成有效保护层,增强盖层封堵能力;SNPs-CO_(2)流体密度较纯CO_(2)大,会限制CO_(2)向盖层岩石的迁移,减少CO_(2)与盖层岩石的相互作用;SNPs-CO_(2)流体黏度较纯CO_(2)大,会降低流体在盖层中的渗透能力并增加其在盖层中的流动阻力;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均高于盖层,且SNPs-CO_(2)流体黏度与密度增大对流体在储层和盖层中的运移影响不大,因此SNPs对CO_(2)在储层中的运移情况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纳米SiO_(2)
突破压力
盖层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接井技术应用于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与展望
2
作者
李世昌
柳贡慧
+1 位作者
赵云飞
李军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干热岩是储能丰富的清洁能源,对接井技术是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索对接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了干热岩对接井钻完井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对适用于干热岩对接井的钻完井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表明:耐温175...
干热岩是储能丰富的清洁能源,对接井技术是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索对接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了干热岩对接井钻完井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对适用于干热岩对接井的钻完井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表明:耐温175℃的随钻测量仪器、导向工具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更高温度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正在发展中,对接技术在煤层气、盐井对接井中有所应用;耐温200℃以上的钻井液和循环冷却技术广泛应用;耐高温高效破岩钻头相对成熟,气体钻井提速技术、井下提速工具在干热岩地层应用受限;耐温200℃的成套完井技术相对成熟。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耐温性能和控制精度更高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适应高温硬地层的精准对接技术,研究具有更高耐温性能和稳定性的钻井液体系,开展针对干热岩地层高硬、高温条件下的钻井提速技术研究,深入研究完井材料、完井配件与干热岩地层的匹配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对接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对接井
轨迹控制
完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O_(2)纳米粒子对CO_(2)地质封存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
1
作者
李颖
梁浩
李海涛
周军平
李可
LEONHARD Ganzer
黄天杰
潘若生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
Institute of Subsurface Energy Systems
吉林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2176)。
文摘
以鄂尔多斯盆地刘家沟组页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在页岩盖层所处的温压条件下,试验研究随CO_(2)拌注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_(2)(SNPs)对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并对页岩盖层岩石在突破试验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比试验前后岩样的微观孔隙结构与微观形貌,计算试验过程中SNPs-CO_(2)流体密度和黏度,明确随CO_(2)拌注不同质量分数SNPs对盖层封堵能力的影响,以深入揭示SNPs强化盖层封堵能力的潜力及机制。结果表明:SNPs能有效封堵页岩盖层中的孔隙和裂缝,降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盖层岩石突破压力,增强盖层封堵能力;随纳米流体中SNPs的质量分数增加,含裂缝和不含裂缝岩心的突破压力增大,孔隙度与渗透率均减小;SNPs在一定注入质量分数范围内分布较为均匀,可在盖层孔隙表面形成有效保护层,增强盖层封堵能力;SNPs-CO_(2)流体密度较纯CO_(2)大,会限制CO_(2)向盖层岩石的迁移,减少CO_(2)与盖层岩石的相互作用;SNPs-CO_(2)流体黏度较纯CO_(2)大,会降低流体在盖层中的渗透能力并增加其在盖层中的流动阻力;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均高于盖层,且SNPs-CO_(2)流体黏度与密度增大对流体在储层和盖层中的运移影响不大,因此SNPs对CO_(2)在储层中的运移情况影响较小。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纳米SiO_(2)
突破压力
盖层
封堵能力
Keywords
CO_(2)geological storage
nano-SiO_(2)
breakthrough pressure
caprock
sealing ability
分类号
TE35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接井技术应用于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与展望
2
作者
李世昌
柳贡慧
赵云飞
李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
吉林
油田
分
公司
油气
工艺
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出处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特深井复杂温压场测量与井筒压力剖面控制基础研究”(U22B2072)。
文摘
干热岩是储能丰富的清洁能源,对接井技术是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索对接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了干热岩对接井钻完井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对适用于干热岩对接井的钻完井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表明:耐温175℃的随钻测量仪器、导向工具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更高温度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正在发展中,对接技术在煤层气、盐井对接井中有所应用;耐温200℃以上的钻井液和循环冷却技术广泛应用;耐高温高效破岩钻头相对成熟,气体钻井提速技术、井下提速工具在干热岩地层应用受限;耐温200℃的成套完井技术相对成熟。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耐温性能和控制精度更高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适应高温硬地层的精准对接技术,研究具有更高耐温性能和稳定性的钻井液体系,开展针对干热岩地层高硬、高温条件下的钻井提速技术研究,深入研究完井材料、完井配件与干热岩地层的匹配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对接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干热岩
对接井
轨迹控制
完井技术
Keywords
dry hot rock
interwell connection
trajectory control
comple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TK5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iO_(2)纳米粒子对CO_(2)地质封存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影响
李颖
梁浩
李海涛
周军平
李可
LEONHARD Ganzer
黄天杰
潘若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接井技术应用于干热岩高效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与展望
李世昌
柳贡慧
赵云飞
李军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