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江36号杨选育的研究
1
作者 赵佳丽 张志文 +3 位作者 徐亮 葛丽丽 张虎林 邹建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5,35,共6页
本研究以33个14年生大青杨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对参试无性系的物候期、生长指标、干型指数及抗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物候期基本一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显著。根据对速生性、抗性等因子指标的综合评价,初步选育出1个... 本研究以33个14年生大青杨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对参试无性系的物候期、生长指标、干型指数及抗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物候期基本一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显著。根据对速生性、抗性等因子指标的综合评价,初步选育出1个大青杨优良无性系——松江36号杨,其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虫能力强、树干通直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 无性系 选育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山地区不同性别型红松储藏物质含量差异
2
作者 杨学军 陈昊良 +3 位作者 李焱龙 王井源 暴峰 陈士刚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22,26,共7页
以吉林森工三岔子林业有限公司红松种子园、吉林森工临江林业有限公司闹枝红松种子园30年生红松为试验对象进行了样本针叶内储藏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分别测定叶绿素、可溶性蛋白、总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以探究不同性别型红松植株间... 以吉林森工三岔子林业有限公司红松种子园、吉林森工临江林业有限公司闹枝红松种子园30年生红松为试验对象进行了样本针叶内储藏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分别测定叶绿素、可溶性蛋白、总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以探究不同性别型红松植株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偏雄性植株针叶的叶绿素含量较偏雌性植株分别高5.69%和0.16%,较中性植株高0.42%和5.48%;偏雌性植株针叶的可溶性蛋白定量较偏雄性植株高9.08%和7.67%,较中性植株高1.00%和0.47%;偏雄性植株针叶的总氨基酸含量较偏雌性植株分别高6.70%和8.13%,较中性植株高3.59%和11.18%;偏雌性植株针叶的可溶性糖含量较偏雄性植株高36.44%和42.58%,较中性植株高12.73%和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性别型 储藏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人工纯林近自然化经营模式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有龙 赵福江 +1 位作者 张莲刘 赵志信 《江西农业》 202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临江林业有限公司的云杉林均是在皆伐迹地进行人工更新形成的人工林,初植密度为3300株/hm2。由于树种单一,密度过大,郁闭度均为0.9以上,造成土壤板结,林冠下没有天然树种更新,不利于病虫害防治和防火工作的开展,导致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临江林业有限公司的云杉林均是在皆伐迹地进行人工更新形成的人工林,初植密度为3300株/hm2。由于树种单一,密度过大,郁闭度均为0.9以上,造成土壤板结,林冠下没有天然树种更新,不利于病虫害防治和防火工作的开展,导致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缺失。本实验通过长期在经营过程中对云杉人工林进行科学的诱导培育,通过二次抚育伐,林冠下补植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等阔叶珍贵树种,使林分结构较差、地力退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的人工纯林初步形成生产力高、稳定性强、结构合理的近自然化的云杉复层异龄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纯林 近自然化经营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整地措施对林冠下红松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福江 迟天龙 +1 位作者 孙玉廷 许澄烨 《江西农业》 2024年第7期109-111,共3页
调查不同整地措施对林冠下红松造林存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地处理对林冠下红松造林成活率影响明显。在水热条件较适宜的长白山林区,为提高林冠下红松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可采用筑台整地处理,红松成活率高且长势良好,有利... 调查不同整地措施对林冠下红松造林存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地处理对林冠下红松造林成活率影响明显。在水热条件较适宜的长白山林区,为提高林冠下红松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可采用筑台整地处理,红松成活率高且长势良好,有利于快速修复长白山顶级森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林冠下造林 成活率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