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刀伤致心尖肌部室缺封堵术后封堵器移位一例
1
作者 于连慧 申文祥 +4 位作者 赵平 高丽芳 孟繁超 王玉库 蒋宝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7期538-539,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3岁,3年前因"胸部刀伤"于当地医院行心包、心肌修补术.但术后可闻及"心脏杂音",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室间隔近心尖部见隧道样回声中断,左室面开口6 mm,右...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3岁,3年前因"胸部刀伤"于当地医院行心包、心肌修补术.但术后可闻及"心脏杂音",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室间隔近心尖部见隧道样回声中断,左室面开口6 mm,右室面开口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伤 室间隔缺损 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膜部瘤室缺单封堵器封堵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于连慧 高丽芳 +5 位作者 刘和平 孟繁超 薛国宏 王玉库 蒋宝国 高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单封堵器对多孔膜部瘤室缺的封堵效果,并进行术后随访,评价其安全性。方法52例多孔膜部瘤室缺患者,经超声心动图(TTE)确诊,治疗均选用国产对称封堵器进行封堵。首先左室左前斜45°-60°,头位20°造影,... 目的探讨国产单封堵器对多孔膜部瘤室缺的封堵效果,并进行术后随访,评价其安全性。方法52例多孔膜部瘤室缺患者,经超声心动图(TTE)确诊,治疗均选用国产对称封堵器进行封堵。首先左室左前斜45°-60°,头位20°造影,根据造影室缺大小、形态选择大小合适的封堵器,建立股动静脉轨道。封堵后即刻左室造影,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后随访24h,1、3、6个月,1年。随访指标包括心电图、TTE、放射线胸片。结果52例患者51例封堵成功,1例封堵成功后发生腱索断裂。1例因2次封堵器置入导致室缺明显增大,2例转入外科手术(包括腱索断裂1例),1例封堵器置入膜部瘤内。术后即刻造影,26例有少至微量残余分流,其中20例术后24h分流消失,其余4例于1、3.6个月和1年随访中发现分流消失,2例有少量分流;TTE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所有患者对主动脉瓣、房室瓣无影响,无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等发生。术后8例心电图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随访中5例持续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持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3-5d内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3例,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在术后第9天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置入临时起搏器,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维生素C治疗,术后第12天恢复窦性心律,仍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不论多孔膜部瘤室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有无距离均可选择封堵治疗,Qp/Qs〉1.5,最大孔〈10mm患者均为封堵治疗的适应证。经过2个月至3年的随访,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单封堵器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