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器理论在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彬 吕锡武 +2 位作者 刘壮 戈军 桂益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6-88,共3页
采用四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代替原有单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对COD和BOD5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本工艺可以作为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的一... 采用四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代替原有单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对COD和BOD5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本工艺可以作为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的一种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理论 四级活性污泥法 高浓度中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仿作为抑制剂对沉积物-水系统中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少勇 金相灿 +1 位作者 郭建宁 盛利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3-1137,共5页
氯仿是土壤的营养物释放实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活性抑制剂。文章探讨了在滇池沉积物-自配水系统中投加氯仿后系统中上覆水的氮质量浓度变化(上覆水初始质量浓度:总氮15.0mg·L-1,氨氮7.5mg·L-1,硝氮7.5mg·L-1)以及沉积物中... 氯仿是土壤的营养物释放实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活性抑制剂。文章探讨了在滇池沉积物-自配水系统中投加氯仿后系统中上覆水的氮质量浓度变化(上覆水初始质量浓度:总氮15.0mg·L-1,氨氮7.5mg·L-1,硝氮7.5mg·L-1)以及沉积物中的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上覆水的总氮、氨氮和有机氮的质量浓度升高,硝氮的质量浓度降低,加氯仿组和未加氯仿组的总氮分别升高35.9%和46.9%。这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硝化速率降低而反硝化速率升高导致的。加抑制剂组的上覆水中的总氮和氨氮质量浓度总体上高,硝氮和有机氮总体上低,说明氯仿对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持续到第816h,在最初和后期抑制作用更显著。加氯仿组的pH值明显高于未加氯仿组,DO质量浓度稍高于未加氯仿组。实验结束后,加氯仿组的沉积物的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略低于未加氯仿组的。氯仿在沉积物-水系统中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沉积物的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均降低,但是硝化反硝化活性并未彻底地被抑制;而且抑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上覆水 氯仿 硝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福保湾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垂向分布 被引量:31
3
作者 郭建宁 卢少勇 +2 位作者 金相灿 姜霞 盛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3,共6页
应用SMT连续提取法分析滇池福保湾柱状沉积物的磷(P)形态,探讨P形态的垂向分布特征.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高,最高达4 200 mg/kg,无机磷(IP)是TP的主要部分,占TP的52%-91%,铁/铝结合态磷(Fe/Al-P)是IP的主要部分,占IP的55%-94%.同一湖区... 应用SMT连续提取法分析滇池福保湾柱状沉积物的磷(P)形态,探讨P形态的垂向分布特征.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高,最高达4 200 mg/kg,无机磷(IP)是TP的主要部分,占TP的52%-91%,铁/铝结合态磷(Fe/Al-P)是IP的主要部分,占IP的55%-94%.同一湖区不同采样点的沉积物P形态的垂向变化不同,湖湾北端近河口处和南端远离河口处的沉积物中Fe/Al-P,IP,有机磷(OP)和T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6-11 cm层的含量最高,这与近年来入湖河流污染负荷削减和河堤阻隔导致P入湖量减少有关.河口处沉积物的钙结合态磷(Ca-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最南端沉积物的Ca-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离河口较远的沉积物中,Fe/Al-P,IP,OP,TP和Ca-P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各点沉积物P形态的变化受该点人类活动带来的入湖污染物量的影响较大,距河口最远处的沉积物中P形态随深度变化不如其他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垂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和光照对狐尾藻衰亡释放氮磷碳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包裕尉 卢少勇 +3 位作者 司静 梁丽丽 金相灿 陈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共5页
将杀青后的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切成0.5~1cm段浸泡于添加氯仿(抑制微生物活性)的装水烧杯中,置于人工气候箱(温度为5℃),考察光照和溶解氧对因植物组织溶解而导致的氮磷碳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曝气组总氮释放量平均3.33m... 将杀青后的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切成0.5~1cm段浸泡于添加氯仿(抑制微生物活性)的装水烧杯中,置于人工气候箱(温度为5℃),考察光照和溶解氧对因植物组织溶解而导致的氮磷碳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曝气组总氮释放量平均3.33mg/L,比不曝气组高6.39%。总磷释放量平均15.07mg/L,比不曝气组低50%以上。COD平均释放量66.83mg/L,为不曝气组2倍以上。(1)曝气抑制了硝氮释放。在搅拌作用下,植物残体和水溶液充分碰撞与接触,加速植物残体中氮和碳向水中转化,导致曝气组总氮、氨氮、有机氮和COD升高。曝气组植物残体破碎导致表面积增加对磷吸收的促进程度强于对附着作用的降低以及植物残体磷释放作用的增加,综合作用下导致水中磷浓度降低。曝气抑制了硝氮、总磷、溶解性总磷和溶解性无机磷释放。(2)有光照组总氮、总磷和COD平均浓度分别为3.13,30.53和32.51mg/L,分别为无光照组的1.24,3.28和2.46倍。光照促进狐尾藻总氮、氨氮、硝氮、总磷、溶解性总磷、溶解性无机磷及碳的释放,但抑制有机氮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尾藻 溶解氧 光照 营养物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酸化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铁红 赵勇胜 +2 位作者 崔玉波 韩相奎 董婵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9-432,共4页
本实验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以比INT脱氢酶活性来表征反应器中各室内的酸化菌活性。探讨了各格室酸化菌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各室酸化菌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2.4 kgCOD/(m3.d)条件下,反... 本实验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以比INT脱氢酶活性来表征反应器中各室内的酸化菌活性。探讨了各格室酸化菌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各室酸化菌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2.4 kgCOD/(m3.d)条件下,反应器中各室酸化率与酸化菌比INT脱氢酶活性成相关性,一室、二室的酸化率占总酸化率的73%;同一格室内比INT脱氢酶活性中部高于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酸化菌 比INT脱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波折板高效水解酸化废水的处理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韩相奎 叶长兵 +3 位作者 林年丰 刘文 艾胜书 宋世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提出了异波折板高效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通过水力学措施实现水解酸化系统内湍流涡旋以加速传质,并改善系统内pH值条件以增强微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浓度范围在450~900mg/L之间的溶解性COD的去除率为40%±4%.
关键词 高效 水解酸化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降解和硝化过程中污泥摄氧速率的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尹军 谭学军 +1 位作者 王雪峰 王建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4-528,共5页
通过考察有机物生物降解和氨氮生物硝化过程中活性污泥摄氧速率(OUR)的变化规律,研究了OUR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有机物和氨氮氧化反应的进行,OUR逐渐降低,当有机物、氨氮和亚硝酸氧化完毕时,OUR均出现下降幅度突然增大... 通过考察有机物生物降解和氨氮生物硝化过程中活性污泥摄氧速率(OUR)的变化规律,研究了OUR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有机物和氨氮氧化反应的进行,OUR逐渐降低,当有机物、氨氮和亚硝酸氧化完毕时,OUR均出现下降幅度突然增大的现象,然后趋于稳定;OUR对系统受到的有机物和氨氮冲击负荷及硝化过程中碱度的变化有着灵敏的反映,可以揭示出有机物生物降解和氨氮生物硝化反应的进程,用OUR表征污泥的生物活性是可行的.污泥生物活性的动力学分析结果验证,有机物氧化的异养菌生长速率高于自养型硝化菌,活性动力学常数(Uom)分别为128.21,7.22m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降解 硝化反应 氨氮 OU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进水方式人工湿地除污效率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宋铁红 尹军 崔玉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3期46-48,51,共4页
研究了人工湿地在间歇流、连续流进水方式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平均水力负荷4.8 cm/d时,间歇流和连续流人工湿地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和64%;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和44%;TP平均去除率均为53%。结果表明,间歇... 研究了人工湿地在间歇流、连续流进水方式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平均水力负荷4.8 cm/d时,间歇流和连续流人工湿地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和64%;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和44%;TP平均去除率均为53%。结果表明,间歇流进水能够提高床体内的含氧量,缓解植物根系放氧不足,提高了污染物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人工湿地 间歇流 连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折板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邵丕红 韩相奎 +4 位作者 林英姿 宋铁红 刘红波 艾胜书 王佳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6,96,共3页
为了探讨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对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有回流装置的异波折板穿孔旋流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高于不设回流装置的异波折板跳跃式厌氧反应器10%以上;通过使出水回流到第5室,回... 为了探讨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对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有回流装置的异波折板穿孔旋流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高于不设回流装置的异波折板跳跃式厌氧反应器10%以上;通过使出水回流到第5室,回流比为100%时,COD平均去除率为52%;通过调节第3、7室的pH值,可以抑制反应器内有机酸的积累,使出水COD的去除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厌氧反应器 回流 试验研究 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在污染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玉明 卢少勇 +1 位作者 朱旭 胡家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7-455,共9页
泥鳅营底栖生活,生存能力强,易于饲养,便于采集和处理,有作为模式生物的潜力。受到污染物胁迫时,泥鳅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水平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存活、生长和繁殖从而受到影响。泥鳅的这些特性可以被用来进行污染物毒性... 泥鳅营底栖生活,生存能力强,易于饲养,便于采集和处理,有作为模式生物的潜力。受到污染物胁迫时,泥鳅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水平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存活、生长和繁殖从而受到影响。泥鳅的这些特性可以被用来进行污染物毒性评价。从急性毒性、蓄积毒性、生殖力毒性、遗传毒性等方面,综述和分析了泥鳅在污染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急性毒性 蓄积毒性 生殖毒性 遗传毒性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人工湿地去除营养物的机理与效能 被引量:15
11
作者 崔玉波 郭智倩 姜廷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5,148,共6页
对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低温下去除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适当保温,在7℃到-30℃气温环境下湿地系统安全运行了80d.运行结果表明:低温对COD去除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影响TP的去除效率;水温<5℃,对硝化、反硝化... 对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低温下去除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适当保温,在7℃到-30℃气温环境下湿地系统安全运行了80d.运行结果表明:低温对COD去除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影响TP的去除效率;水温<5℃,对硝化、反硝化作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适量的TN负荷仍会产生较高的TN去除率.一级湿地,HLR9.6cm/d,COD和TP去除率分别为50%~70%和平均60%,而NH4-N和TN去除率较低或呈现负去除.二级湿地,HLR分别为7cm/d和3.93cm/d,COD去除率平均60%和85%,TP去除率保持100%,NH4-N去除率为77%~100%和71%~100%,TN去除率为38%~50%和64%~80%.温度降低,虽然TN去除率升高,但净去除量有所下降,从0.727gTN/(m2.d)减小到0.588gTN/(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人工湿地 营养物去除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碱联合预处理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军 张立国 +2 位作者 刘蕾 林英姿 赵纯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19-120,共2页
以长春西郊污水处理厂(A/O工艺)剩余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声与生石灰联合预处理对后续剩余污泥两相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预处理的剩余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平均VS去除率约为49.4%,污泥含水率从97.6%降低至93.8%。SE... 以长春西郊污水处理厂(A/O工艺)剩余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声与生石灰联合预处理对后续剩余污泥两相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预处理的剩余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平均VS去除率约为49.4%,污泥含水率从97.6%降低至93.8%。SEM分析表明两相反应器内污泥絮体被充分破坏。厌氧消化过程中在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内,NH4-N浓度均有提高,但是没有出现磷的显著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 厌氧消化 剩余活性污泥 超声预处理 碱预处理 两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常见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及其危害性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占华 周兵 袁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农药使用中,研究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已成为评价农药生态环境安全性的1个重要指标。目前,对大田和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农药污染的差别及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本论文选取常见农药多菌灵... 在农药使用中,研究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已成为评价农药生态环境安全性的1个重要指标。目前,对大田和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农药污染的差别及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本论文选取常见农药多菌灵、百菌清、吡虫啉、灭多威为受试农药,用密闭直接吸收法测定了农药对3种土壤(大田土、大棚土和校园土)呼吸作用的影响;讨论了土壤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的关系;确定了农药的毒性等级和危害系数,为农药使用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土壤微生物呼吸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粒流化床-污泥滤层脱氮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鹤立 姜楠 +1 位作者 盛力 于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1,共2页
采用生物陶粒流化床-污泥滤层工艺对含氮有机废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可固着生长不受抑制的硝化菌种群,氨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3% ̄95%;三相分离区形成稳定的污泥滤层,可使总氮去除率得以显著提高;当HRT为1.5h,曝气量为0.... 采用生物陶粒流化床-污泥滤层工艺对含氮有机废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可固着生长不受抑制的硝化菌种群,氨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3% ̄95%;三相分离区形成稳定的污泥滤层,可使总氮去除率得以显著提高;当HRT为1.5h,曝气量为0.25m3/h,BOD容积负荷为9.2~10.4BOD5/m3.d,总氮容积负荷0.65kgTN/m3.d条件下,可得到BOD5的去除率85%,总氮去除率74%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有机废水 陶粒流化床 污泥滤层 反硝化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凌水河污水处理厂设计总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铁红 陈丽君 +1 位作者 刘海臣 刘长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89,92,共3页
大连市凌水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6.0×104m3/d。采用CAST工艺对大连市生活污水和部分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对各构筑物进行了详细设计,设计出水达到排放标准。该污水二级处理方案采用工艺简单有效的处理流程,节省了建设和运行费用。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东部流域水稻田周边沟渠水质污染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萌 卢少勇 +5 位作者 远野 金相灿 任书平 任德有 甘树 黄国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18,27,共5页
以太湖东部流域水稻田周边沟渠水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9个水样,测定了pH值、溶解氧、氨氮、硝氮、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水质监测指标。结果表明,太湖东部流域水稻田周边沟渠水总体水质为劣V类,主要受到物理指... 以太湖东部流域水稻田周边沟渠水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9个水样,测定了pH值、溶解氧、氨氮、硝氮、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水质监测指标。结果表明,太湖东部流域水稻田周边沟渠水总体水质为劣V类,主要受到物理指标(pH值、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和化学指标(氨氮、总氮、总磷)的影响。可见,在太湖东部流域,水稻田周边沟渠水已经成为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东部 水稻田 水质指标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纸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鹏 韩相奎 马小凡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9,共4页
包装纸箱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较高,且含有大量的染料,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较大。试验研究表明,该废水首先经沉淀处理,然后采用SBR工艺,在水温为26℃、pH为7左右、定期投放营养盐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处理,可使废水COD从2200mg/L左右降至... 包装纸箱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较高,且含有大量的染料,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较大。试验研究表明,该废水首先经沉淀处理,然后采用SBR工艺,在水温为26℃、pH为7左右、定期投放营养盐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处理,可使废水COD从2200mg/L左右降至150mg/L以下,再经过次氯酸钠氧化,出水可实现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纸箱废水 沉淀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